劉相出身清流,打定了主意是要在這個位置當到死的,行為做事都極其小心,半點不出格,極重清名,聖上立著他,就是為天下學生表率。哪怕他下馬,聖上也隻會挑選下一個清流出身的入閣,而不是選況州劉氏這世家。
唯有王相,王相出身世家,隻有他下馬,況州劉氏才有機會!
大家的賽道都很清楚。
故而昨日劉家又是送來了刺客的人頭,又是送來了王相的罪證,他們要讓這件事成型,就算不能當即把王相拉下馬,也要重創王相——這些都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讓他這個瑞王爺帶著證據平安返京,這樣才能開啟下一步的調查!
至於劉家日後如何,姬未湫就懶得想了,他隻管拿證據,然後剩下的讓姬溯頭疼去吧!他管這麽多幹什麽,他又不當皇帝!他想總歸是那一套,幹得好就繼續幹,幹不好就等著當下一個王家唄!
姬未湫思及此處,露出點好戲的神色來,高勇卻以為這『好戲』是指看他的好戲,當即臉色又五彩繽紛起來,好不精彩。
高勇已經覺得自己人頭不保了!
他好想迴淮南,迴自己的城郊大營,他再也不要跟著瑞王了!誰知道哪天聽到什麽不該聽的他就莫名其妙的沒了啊!
姬未湫擺了擺手,一副老大爺遛彎兒的模樣迴驛站去了。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平風浪靜的,原因無他,況州那頭知縣帶著駐守軍在官道旁等候,一路將姬未湫這一行送到了況州地界線才停,過了地界線,就是臨州,臨州知縣也帶著人馬在這裏候著,一路恭恭敬敬地將姬未湫送出地界線。
這事兒做的光明正大,守軍不出自己的地界,隻說是拜見瑞王爺,順道護送一程,任誰都挑不出錯來。姬未湫本來也想這麽幹,隻不過他想到劉氏,就等了一等,沒想到對方還真是送佛送上西,一路都替他安排好了。
這些世家一個個的,手眼通天吶。
怨不得姬溯總是想著要搞掉幾個爽爽,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燕京就在眼前了。
姬未湫覺得有些奇怪,照道理說,姬溯點了頭應了他,又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安全把曹知魚送迴京,他還以為接下來一路又是刺殺又是下毒呢,怎麽現在感覺太太平平的,順利得有點不真實?
劉氏應該也沒厲害到這個地步吧?畢竟誰家沒幾個死士?誰家沒幾個忠心耿耿的內應?他們就算幫忙,應該也是主要在關係上使力氣吧?真有那本事在他眼皮底下把這大隊裏的內應全殺了,那他們競爭什麽閣老,不如直接競爭當皇帝,否則也太虧了!
虧得他還特意囑咐了眠鯉一日兩頓給曹家吃的飯菜驗毒,結果屁事都沒有。
遇事不決找外援。
姬未湫當即把劉禦史叫了過來,他再不了解別人,那也該了解自家,如今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讓劉禦史這聰明腦瓜來帶他飛。
因著每到一地,都有當地守備軍與知縣接應,整個隊伍都顯得輕鬆了不少,劉禦史今日穿一身青袍,青色本賤,奈何他那一身袍子如流水一般,又恍若雨過天青,幹淨清透,人又長得斯文俊美,一舉一動皆顯出高潔之色,實在是令人傾慕。
哪怕是姬未湫都沒忍住多看了兩眼。
漂亮男人誰不喜歡?多看兩眼又不犯法!
他有時候還多看姬溯兩眼呢,擱現在直視天顏這真犯法,姬溯也沒說把他拖出去砍了呢!
劉禦史顯得坦然自若,他含笑看著姬未湫,與姬未湫的視線對上後,他才風度翩然的行了個禮:「臣劉毓拜見王爺,不知王爺招下官前來,可有要事?」
姬未湫不是什麽很講禮數的人,不過他直接說免禮對方也會把禮行完,因為劉禦史他講禮數。這一套流程走完,姬未湫賜了座,這才道:「劉大人素來機敏。」
劉禦史道:「臣不敢受。」
姬未湫一手支頤,姿態很是隨意:「本王以為,那日刺殺不成,總要再來,不想這幾日風平浪靜,劉大人可為本王解惑?」
「自是王爺高瞻遠矚,治下有方之功。」
姬未湫一哂:「本王若想聽阿諛奉承,外頭有的是人,何必請劉大人來?」
劉禦史微微一笑,垂首恭敬地道:「恕臣直言,歷來欽差巡察,凡有人犯,刺殺一事,屢見不鮮。」
姬未湫沒說話,等著後續,劉禦史接著道:「臣腆為禦史,也曾查閱前朝文卷,其中,前朝元文帝在位十八年,共派欽差二十次,其中九次乃人贓俱獲,押解犯官迴京受審,九次中,共有七次出現刺殺一事。」
「七次中,又有兩次犯官當即受刺身亡,而最終隻有二人活著至京城。」劉禦史似乎想到了什麽有意思的事情:「其餘三人,皆是病重而亡。」
姬未湫也不是傻的,病重而亡,怎麽病重而亡?自己給自己嚇死的?犯官在當地又不受刑,欽差抓了人第一時間不是拷打用刑讓對方吐出更多來,而是這個人證據確鑿了,第一時間先押送迴去再說。
欽差也不也是傻的,姬溯這裏要求姬未湫把人好端端的帶迴去,人家元文帝難道不要求?這本就是默認的事情,欽差押解犯官讓人死在半道上,就是欽差失職,不光無功,還要受罰,至於罰多重主要看皇帝的態度。
劉禦史的眼睛黑白分明,他見姬未湫若有所思,就知道他明白了:「王爺,說是病重,實則為自殺。故而臣稱王爺高瞻遠矚,治下有方,句句實言,絕無阿諛奉承之意。」
唯有王相,王相出身世家,隻有他下馬,況州劉氏才有機會!
大家的賽道都很清楚。
故而昨日劉家又是送來了刺客的人頭,又是送來了王相的罪證,他們要讓這件事成型,就算不能當即把王相拉下馬,也要重創王相——這些都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讓他這個瑞王爺帶著證據平安返京,這樣才能開啟下一步的調查!
至於劉家日後如何,姬未湫就懶得想了,他隻管拿證據,然後剩下的讓姬溯頭疼去吧!他管這麽多幹什麽,他又不當皇帝!他想總歸是那一套,幹得好就繼續幹,幹不好就等著當下一個王家唄!
姬未湫思及此處,露出點好戲的神色來,高勇卻以為這『好戲』是指看他的好戲,當即臉色又五彩繽紛起來,好不精彩。
高勇已經覺得自己人頭不保了!
他好想迴淮南,迴自己的城郊大營,他再也不要跟著瑞王了!誰知道哪天聽到什麽不該聽的他就莫名其妙的沒了啊!
姬未湫擺了擺手,一副老大爺遛彎兒的模樣迴驛站去了。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平風浪靜的,原因無他,況州那頭知縣帶著駐守軍在官道旁等候,一路將姬未湫這一行送到了況州地界線才停,過了地界線,就是臨州,臨州知縣也帶著人馬在這裏候著,一路恭恭敬敬地將姬未湫送出地界線。
這事兒做的光明正大,守軍不出自己的地界,隻說是拜見瑞王爺,順道護送一程,任誰都挑不出錯來。姬未湫本來也想這麽幹,隻不過他想到劉氏,就等了一等,沒想到對方還真是送佛送上西,一路都替他安排好了。
這些世家一個個的,手眼通天吶。
怨不得姬溯總是想著要搞掉幾個爽爽,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燕京就在眼前了。
姬未湫覺得有些奇怪,照道理說,姬溯點了頭應了他,又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安全把曹知魚送迴京,他還以為接下來一路又是刺殺又是下毒呢,怎麽現在感覺太太平平的,順利得有點不真實?
劉氏應該也沒厲害到這個地步吧?畢竟誰家沒幾個死士?誰家沒幾個忠心耿耿的內應?他們就算幫忙,應該也是主要在關係上使力氣吧?真有那本事在他眼皮底下把這大隊裏的內應全殺了,那他們競爭什麽閣老,不如直接競爭當皇帝,否則也太虧了!
虧得他還特意囑咐了眠鯉一日兩頓給曹家吃的飯菜驗毒,結果屁事都沒有。
遇事不決找外援。
姬未湫當即把劉禦史叫了過來,他再不了解別人,那也該了解自家,如今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讓劉禦史這聰明腦瓜來帶他飛。
因著每到一地,都有當地守備軍與知縣接應,整個隊伍都顯得輕鬆了不少,劉禦史今日穿一身青袍,青色本賤,奈何他那一身袍子如流水一般,又恍若雨過天青,幹淨清透,人又長得斯文俊美,一舉一動皆顯出高潔之色,實在是令人傾慕。
哪怕是姬未湫都沒忍住多看了兩眼。
漂亮男人誰不喜歡?多看兩眼又不犯法!
他有時候還多看姬溯兩眼呢,擱現在直視天顏這真犯法,姬溯也沒說把他拖出去砍了呢!
劉禦史顯得坦然自若,他含笑看著姬未湫,與姬未湫的視線對上後,他才風度翩然的行了個禮:「臣劉毓拜見王爺,不知王爺招下官前來,可有要事?」
姬未湫不是什麽很講禮數的人,不過他直接說免禮對方也會把禮行完,因為劉禦史他講禮數。這一套流程走完,姬未湫賜了座,這才道:「劉大人素來機敏。」
劉禦史道:「臣不敢受。」
姬未湫一手支頤,姿態很是隨意:「本王以為,那日刺殺不成,總要再來,不想這幾日風平浪靜,劉大人可為本王解惑?」
「自是王爺高瞻遠矚,治下有方之功。」
姬未湫一哂:「本王若想聽阿諛奉承,外頭有的是人,何必請劉大人來?」
劉禦史微微一笑,垂首恭敬地道:「恕臣直言,歷來欽差巡察,凡有人犯,刺殺一事,屢見不鮮。」
姬未湫沒說話,等著後續,劉禦史接著道:「臣腆為禦史,也曾查閱前朝文卷,其中,前朝元文帝在位十八年,共派欽差二十次,其中九次乃人贓俱獲,押解犯官迴京受審,九次中,共有七次出現刺殺一事。」
「七次中,又有兩次犯官當即受刺身亡,而最終隻有二人活著至京城。」劉禦史似乎想到了什麽有意思的事情:「其餘三人,皆是病重而亡。」
姬未湫也不是傻的,病重而亡,怎麽病重而亡?自己給自己嚇死的?犯官在當地又不受刑,欽差抓了人第一時間不是拷打用刑讓對方吐出更多來,而是這個人證據確鑿了,第一時間先押送迴去再說。
欽差也不也是傻的,姬溯這裏要求姬未湫把人好端端的帶迴去,人家元文帝難道不要求?這本就是默認的事情,欽差押解犯官讓人死在半道上,就是欽差失職,不光無功,還要受罰,至於罰多重主要看皇帝的態度。
劉禦史的眼睛黑白分明,他見姬未湫若有所思,就知道他明白了:「王爺,說是病重,實則為自殺。故而臣稱王爺高瞻遠矚,治下有方,句句實言,絕無阿諛奉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