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愛惜地摸了摸姬未湫的臉,將他抱入懷中,陡然落下兩行清淚來:「母後的阿湫受苦了,你皇兄隻說你水土不服,可你若是水土不服,哪裏用得上喝藥?母後心疼你,也心疼你皇兄,好端端的兄弟,叫那些歹人這般挑撥。」
姬未湫吶吶地說:「慶喜告訴您我在這兒的?」
這話簡直是白問的,不是慶喜公公,還能是誰?他今天還奇怪呢,他母後自幼就不太管束他皇兄,今天怎麽擅闖清寧殿?擺出一副要抓住在清寧殿的妃子的樣子,總不能是清寧殿又又又出叛徒了吧?
別管是告訴太後還是告訴誰,私自泄露清寧殿消息出去那就是叛徒。
……這算什麽?
給他一個台階下?
告訴他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錯,他這個做兄長的仁至義盡,所以他不光不能生氣,還得感激涕零去磕頭謝恩?
他這個台階要是不下,又該如何?
第32章
「聖上苦心, 是臣弟的無知無能。」姬未湫垂首而立,削薄的唇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臣弟有負聖恩,自請降爵, 至清風觀出家修行,為聖上、母後祈福。」
姬溯恍若未聞一般, 埋首於案, 姬未湫立著,等待著結果。
他想明白了, 他不玩了總行了吧?清風觀是皇家寺廟, 雖然是先帝那會兒的,但也不妨礙再撿起來。他在裏麵修個園子,大不了冷清點,出門不太方便而已,總比在這燕京裏提心弔膽, 如履薄冰來得強。
姬未湫又重複了一遍:「臣弟有負聖恩, 自請降爵,至清風觀出家修行, 為聖上、母後祈福。」
姬溯寫完了最後一筆,將禦筆擱下, 道:「這就是你想了三天的結果?」
「是!」姬未湫堅決地道:「臣弟看厭倦了燕京繁華, 隻願醉心山水之間。」
姬溯垂眼望著他,姬未湫在偏殿裏待了三日, 閉門不出,今日一看, 臉都削瘦了不少, 他倒是心平氣和:「你在怨懟於朕?」
「臣不敢。」姬未湫恭敬地說。
「你不敢?」姬溯反問。
姬未湫都打定主意要出家了,本懶得在和姬溯糾纏, 姬溯教過他了,要以君禮侍君,而不能以兄禮侍君,免得君不君,臣不臣,鬧出笑話來。隻不過姬溯這樣問,他實在是忍不住,陰陽怪氣兩句怎麽了:「是,臣如何敢怨懟聖上?臣,不敢!」
「是不敢,不是沒有。」姬溯道。
姬未湫才不吱聲,他有什麽好辯駁的?到底有沒有,是他說了就算的嗎?他見姬溯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似乎是在打量著他還剩餘的價值一樣,頓時心中生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
他知道大局為重,他知道這會兒不應該搞什麽出家當道士,也知道應該順著姬溯給的台階下來,應該多給姬溯磕兩個,感激涕零,表示自己治下不嚴,多謝聖上明察秋毫,然後繼續演一出兄友弟恭,以示皇家和睦的戲碼……但他,就是不想下這個台階。
他實在是猜不透姬溯。
有時候姬溯讓他感覺,他還是姬未溯,他還是那個雖然冷淡但時時關心他的哥哥,是會救他於危難的哥哥,教他寫字,教他讀書,相伴於深宮十數年的哥哥。
哪怕他出宮建府,與他少有往來,但哥哥還是哥哥,這是不會變的不是嗎?他派他下江南或者與王相聯姻時,他覺得他變了,可他又中途把他找了迴來,又教他馭人之術,他又覺得他沒變。
可如今看來,終究還是變了。
他現在做什麽都是錯,不做也都是錯,他要如何?他該如何?他感覺他就像是被姬溯扔到了海中間,姬溯給了他一艘破了洞的船,他隻能待在那船上,眼睜睜地看著水漫上來,他隻能待在船中間用身體盡力堵住那個破洞,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加快死亡,哪怕如此,他也無力改變這艘破船終將沉沒的結果。
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人要是沒了這口氣,他還是他嗎?
那索性就錯到底吧!
哪怕是要死,他也想選一個山清水秀的湖泊,而不是什麽都沒有的大海。
許久,姬溯方道:「太後年事已高,怎能受離別之苦?瑞王,你若有意為太後祈福,便在府中修行吧。」
姬未湫冷聲道:「有勞聖上掛心,母後已首肯此事。」
三天前,他問太後,他該怎麽辦。
太後撫著他的頭笑著說:「論理,你該去向你皇兄請罪謝恩……隻是我們阿湫自小就沒受過這樣的委屈,不去就不去,難道你皇兄還能殺了你不成?若真有那一日,就叫他先殺了母後……你想如何便如何,母後總是站在你身後的。」
姬溯神情緩緩冷了下去,「你在京中,尚且不得安穩,當真以為你出了家便能天下太平了?」
姬未湫沒有說話,隻靜靜地站著,不改初衷。
姬溯凝視了他許久,道:「……罷了,你既一心求死,那就去吧。」
姬未湫聞得此言,怒氣上湧,他聽見自己不陰不陽地說:「那也比關在京中等死來得強。」
「放肆。」姬溯眉目微動,沉寂一瞬,帶著一種姬未湫未知的情緒,冷然看著他:「誰將你教得如此狂悖?」
「自然是您。」姬未湫知道自己該忍,可偏偏他就是忍不住,他實在是不明白他們兩好端端的兄弟怎麽會鬧到今天這個地步,姬溯還擺著一副都是他的錯的樣子,他到底做錯了什麽?!就因為他府裏查出來玉璽龍袍嗎?!還是因為錢之為死?還是因為他無意間差使探子去辦了兩件差?
姬未湫吶吶地說:「慶喜告訴您我在這兒的?」
這話簡直是白問的,不是慶喜公公,還能是誰?他今天還奇怪呢,他母後自幼就不太管束他皇兄,今天怎麽擅闖清寧殿?擺出一副要抓住在清寧殿的妃子的樣子,總不能是清寧殿又又又出叛徒了吧?
別管是告訴太後還是告訴誰,私自泄露清寧殿消息出去那就是叛徒。
……這算什麽?
給他一個台階下?
告訴他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錯,他這個做兄長的仁至義盡,所以他不光不能生氣,還得感激涕零去磕頭謝恩?
他這個台階要是不下,又該如何?
第32章
「聖上苦心, 是臣弟的無知無能。」姬未湫垂首而立,削薄的唇緊緊地抿成了一條線:「臣弟有負聖恩,自請降爵, 至清風觀出家修行,為聖上、母後祈福。」
姬溯恍若未聞一般, 埋首於案, 姬未湫立著,等待著結果。
他想明白了, 他不玩了總行了吧?清風觀是皇家寺廟, 雖然是先帝那會兒的,但也不妨礙再撿起來。他在裏麵修個園子,大不了冷清點,出門不太方便而已,總比在這燕京裏提心弔膽, 如履薄冰來得強。
姬未湫又重複了一遍:「臣弟有負聖恩, 自請降爵,至清風觀出家修行, 為聖上、母後祈福。」
姬溯寫完了最後一筆,將禦筆擱下, 道:「這就是你想了三天的結果?」
「是!」姬未湫堅決地道:「臣弟看厭倦了燕京繁華, 隻願醉心山水之間。」
姬溯垂眼望著他,姬未湫在偏殿裏待了三日, 閉門不出,今日一看, 臉都削瘦了不少, 他倒是心平氣和:「你在怨懟於朕?」
「臣不敢。」姬未湫恭敬地說。
「你不敢?」姬溯反問。
姬未湫都打定主意要出家了,本懶得在和姬溯糾纏, 姬溯教過他了,要以君禮侍君,而不能以兄禮侍君,免得君不君,臣不臣,鬧出笑話來。隻不過姬溯這樣問,他實在是忍不住,陰陽怪氣兩句怎麽了:「是,臣如何敢怨懟聖上?臣,不敢!」
「是不敢,不是沒有。」姬溯道。
姬未湫才不吱聲,他有什麽好辯駁的?到底有沒有,是他說了就算的嗎?他見姬溯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似乎是在打量著他還剩餘的價值一樣,頓時心中生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
他知道大局為重,他知道這會兒不應該搞什麽出家當道士,也知道應該順著姬溯給的台階下來,應該多給姬溯磕兩個,感激涕零,表示自己治下不嚴,多謝聖上明察秋毫,然後繼續演一出兄友弟恭,以示皇家和睦的戲碼……但他,就是不想下這個台階。
他實在是猜不透姬溯。
有時候姬溯讓他感覺,他還是姬未溯,他還是那個雖然冷淡但時時關心他的哥哥,是會救他於危難的哥哥,教他寫字,教他讀書,相伴於深宮十數年的哥哥。
哪怕他出宮建府,與他少有往來,但哥哥還是哥哥,這是不會變的不是嗎?他派他下江南或者與王相聯姻時,他覺得他變了,可他又中途把他找了迴來,又教他馭人之術,他又覺得他沒變。
可如今看來,終究還是變了。
他現在做什麽都是錯,不做也都是錯,他要如何?他該如何?他感覺他就像是被姬溯扔到了海中間,姬溯給了他一艘破了洞的船,他隻能待在那船上,眼睜睜地看著水漫上來,他隻能待在船中間用身體盡力堵住那個破洞,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加快死亡,哪怕如此,他也無力改變這艘破船終將沉沒的結果。
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人要是沒了這口氣,他還是他嗎?
那索性就錯到底吧!
哪怕是要死,他也想選一個山清水秀的湖泊,而不是什麽都沒有的大海。
許久,姬溯方道:「太後年事已高,怎能受離別之苦?瑞王,你若有意為太後祈福,便在府中修行吧。」
姬未湫冷聲道:「有勞聖上掛心,母後已首肯此事。」
三天前,他問太後,他該怎麽辦。
太後撫著他的頭笑著說:「論理,你該去向你皇兄請罪謝恩……隻是我們阿湫自小就沒受過這樣的委屈,不去就不去,難道你皇兄還能殺了你不成?若真有那一日,就叫他先殺了母後……你想如何便如何,母後總是站在你身後的。」
姬溯神情緩緩冷了下去,「你在京中,尚且不得安穩,當真以為你出了家便能天下太平了?」
姬未湫沒有說話,隻靜靜地站著,不改初衷。
姬溯凝視了他許久,道:「……罷了,你既一心求死,那就去吧。」
姬未湫聞得此言,怒氣上湧,他聽見自己不陰不陽地說:「那也比關在京中等死來得強。」
「放肆。」姬溯眉目微動,沉寂一瞬,帶著一種姬未湫未知的情緒,冷然看著他:「誰將你教得如此狂悖?」
「自然是您。」姬未湫知道自己該忍,可偏偏他就是忍不住,他實在是不明白他們兩好端端的兄弟怎麽會鬧到今天這個地步,姬溯還擺著一副都是他的錯的樣子,他到底做錯了什麽?!就因為他府裏查出來玉璽龍袍嗎?!還是因為錢之為死?還是因為他無意間差使探子去辦了兩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