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穿成炮灰也要好好活一次 作者:時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他漸漸的知道幾位投資人的身份背景,就更加相信運氣和選擇不會小於自己的努力了。
如果他像一些前同事那樣工作,那他現在肯定不會是這種情況。
以前他對工資收入和存款的增加,都認為是一步一步逐年累月加上去的,而他真的得到了高收入之後,就發現其實不是這樣。
主要是看公司哪一天突然間找準了方向,隨風而起,那麽所有人的工資和待遇都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就像他原來前三年總共存的錢還不如他之後一年的收入,然而等到他後期去了新公司當負責人的時候,他的月收入就等於他前麵這麽多年總共的存款了。
可以說鄭川的每一步,剛好就踩在了兩家公司起飛的點上,這一點和他的同學們區別就產生了。
他的高中同學有比他考的更好的,他的大學同學有比他更努力去的公司更好的。
可是他卻成為了那些人中,除了富二代以外走的最好,站的最高的人了。
他本沒有那麽多雄心壯誌的,可當他在新的公司也做的很好,之後就產生了單幹的想法。
當然他不和原公司走競爭,而是把目標人群再細化一點。
當他準備單幹,原來的老東家也助他一臂之力,最先幫他的是跟他共事多年的任五,第二個就是當初第一個誇獎他工作認真的文琦。
兩人知道他有單幹意圖,並且有詳細規劃之後就以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他。
這讓鄭川在創業時信心十足,除了自己之前掙到的第一桶金之外,兩位投資人給他的讓他立刻開始第一次創業。
然而信心百倍的他卻遭遇了挫折,公司隻開了一年半就支撐不住了。
他這才意識到,原來當初任五把他調到新公司當經理的時候,其實還是藉助了任五的人脈和平台一些關係。
這不是他單獨出來就會有的,又或者說他站在原來的平台上接受的交際圈子,其實都不是他離開後能帶走的,而是任何人身處那個職位都會擁有的。
好在他這個身份,創業失敗依然可以選擇去同類型的公司當職業經理人,也有人挖他。
但他一旦開始自己創業,就不想再當打工人了,於是鼓起勇氣向文琦他們尋求了第二次的投資。
文琦在第一次投資他的時候就以為,作為鄭川的主角會一次成功,失敗之後文琦也意識到即使是主角也可能會經歷挫折。
他對鄭川這個人抱有太大的期望,堅信這個人結局是好的,但不知道是第幾次創業才會成功,於是文琦決定接下來投到他成功為止。
好在鄭川並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在第二次的創業中終於將之前虧的掙迴來了,然後在某一年踩上風口直接實現了財富自由。
從任五手下的員工再到和任五的公司體量差不多,之後一舉超越老東家,這位新起之秀可以說連任五都趕不上他。
如果隻論個人成就的,任五還要仰望他,他們之後是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處。
如果說鄭川對任五隻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那麽在他經歷眾多成就之後,他依然能保持仰望的就是文琦了。
不管在哪一個時期,他看到文琦都覺得對方是一個養尊處優天真無邪的同齡人。
可是每一次和文琦的對話,鄭川又覺得對方對他有一種莫名的讚賞和認可。
他有時候甚至覺得文琦的投資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在改變他人的人生路徑,他享受那種成就感,文琦似乎對鄭川所取得的成就沒有任何的驚訝。
他起來之後很多人對他是仰望著的,做事是十分體貼周到,說話也很好聽得體。
然而隻有文琦對他的態度,自始至終沒有因為他的位置變化而產生改變。
直到人到中年,鄭川和文琦一起投資某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文琦對他說比起對方能為自己賺到多少錢,他更好奇這個人的人生路徑究竟會走到哪一步。
鄭川一下子就想到了過去的自己。
與其說文琦是為了掙錢,他更覺得對方是像在播種,想要看到種子發芽開花和結果。
第91章 形影不離
在文琦第一次來y國交換時,他就經常去遊景明的辦公室。
有的時候是去那兒等他一起吃飯,有時就是找個地方寫作業。
等到兩人真的在一起之後,他們見麵的次數隻會更頻繁,很多時候都是一起的。
遊景明從習慣一個人生活,麵對剛來的文琦的動靜有點不適應,到後來身邊沒有文琦反而不習慣了。
兩人在一個空間各做各的事情互不打擾,和他一個人待在一個空間裏的那種安靜是不一樣的。
等到文琦畢業後開始工作,他出現在遊景明辦公室裏的次數大幅度減少,以至於他周圍的人都覺得奇怪。
甚至同事還猜想是不是兩個人分手了,因為文琦畢業可能迴國了。
遊景明解釋對方隻是工作了而已,但迴家就把這話告訴文琦。
文琦立馬在自己的休息日,拎著三層便當盒去看他,之後關於他們的猜測就消失了。
在外人麵前,他們互相都很維護彼此的名聲和尊嚴。
等到兩人準備結婚,文琦從公司辭職後不用每天上班,文琦去遊景明辦公室的次數又變多了。
又給人一種文琦是靠遊景明養著的錯覺,連他的朋友都是這麽認為的,還真心的在文琦麵前建議讓他要有自己的事業,順帶誇讚遊景明是一個靠譜的伴侶。
如果他像一些前同事那樣工作,那他現在肯定不會是這種情況。
以前他對工資收入和存款的增加,都認為是一步一步逐年累月加上去的,而他真的得到了高收入之後,就發現其實不是這樣。
主要是看公司哪一天突然間找準了方向,隨風而起,那麽所有人的工資和待遇都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就像他原來前三年總共存的錢還不如他之後一年的收入,然而等到他後期去了新公司當負責人的時候,他的月收入就等於他前麵這麽多年總共的存款了。
可以說鄭川的每一步,剛好就踩在了兩家公司起飛的點上,這一點和他的同學們區別就產生了。
他的高中同學有比他考的更好的,他的大學同學有比他更努力去的公司更好的。
可是他卻成為了那些人中,除了富二代以外走的最好,站的最高的人了。
他本沒有那麽多雄心壯誌的,可當他在新的公司也做的很好,之後就產生了單幹的想法。
當然他不和原公司走競爭,而是把目標人群再細化一點。
當他準備單幹,原來的老東家也助他一臂之力,最先幫他的是跟他共事多年的任五,第二個就是當初第一個誇獎他工作認真的文琦。
兩人知道他有單幹意圖,並且有詳細規劃之後就以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他。
這讓鄭川在創業時信心十足,除了自己之前掙到的第一桶金之外,兩位投資人給他的讓他立刻開始第一次創業。
然而信心百倍的他卻遭遇了挫折,公司隻開了一年半就支撐不住了。
他這才意識到,原來當初任五把他調到新公司當經理的時候,其實還是藉助了任五的人脈和平台一些關係。
這不是他單獨出來就會有的,又或者說他站在原來的平台上接受的交際圈子,其實都不是他離開後能帶走的,而是任何人身處那個職位都會擁有的。
好在他這個身份,創業失敗依然可以選擇去同類型的公司當職業經理人,也有人挖他。
但他一旦開始自己創業,就不想再當打工人了,於是鼓起勇氣向文琦他們尋求了第二次的投資。
文琦在第一次投資他的時候就以為,作為鄭川的主角會一次成功,失敗之後文琦也意識到即使是主角也可能會經歷挫折。
他對鄭川這個人抱有太大的期望,堅信這個人結局是好的,但不知道是第幾次創業才會成功,於是文琦決定接下來投到他成功為止。
好在鄭川並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在第二次的創業中終於將之前虧的掙迴來了,然後在某一年踩上風口直接實現了財富自由。
從任五手下的員工再到和任五的公司體量差不多,之後一舉超越老東家,這位新起之秀可以說連任五都趕不上他。
如果隻論個人成就的,任五還要仰望他,他們之後是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處。
如果說鄭川對任五隻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那麽在他經歷眾多成就之後,他依然能保持仰望的就是文琦了。
不管在哪一個時期,他看到文琦都覺得對方是一個養尊處優天真無邪的同齡人。
可是每一次和文琦的對話,鄭川又覺得對方對他有一種莫名的讚賞和認可。
他有時候甚至覺得文琦的投資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在改變他人的人生路徑,他享受那種成就感,文琦似乎對鄭川所取得的成就沒有任何的驚訝。
他起來之後很多人對他是仰望著的,做事是十分體貼周到,說話也很好聽得體。
然而隻有文琦對他的態度,自始至終沒有因為他的位置變化而產生改變。
直到人到中年,鄭川和文琦一起投資某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文琦對他說比起對方能為自己賺到多少錢,他更好奇這個人的人生路徑究竟會走到哪一步。
鄭川一下子就想到了過去的自己。
與其說文琦是為了掙錢,他更覺得對方是像在播種,想要看到種子發芽開花和結果。
第91章 形影不離
在文琦第一次來y國交換時,他就經常去遊景明的辦公室。
有的時候是去那兒等他一起吃飯,有時就是找個地方寫作業。
等到兩人真的在一起之後,他們見麵的次數隻會更頻繁,很多時候都是一起的。
遊景明從習慣一個人生活,麵對剛來的文琦的動靜有點不適應,到後來身邊沒有文琦反而不習慣了。
兩人在一個空間各做各的事情互不打擾,和他一個人待在一個空間裏的那種安靜是不一樣的。
等到文琦畢業後開始工作,他出現在遊景明辦公室裏的次數大幅度減少,以至於他周圍的人都覺得奇怪。
甚至同事還猜想是不是兩個人分手了,因為文琦畢業可能迴國了。
遊景明解釋對方隻是工作了而已,但迴家就把這話告訴文琦。
文琦立馬在自己的休息日,拎著三層便當盒去看他,之後關於他們的猜測就消失了。
在外人麵前,他們互相都很維護彼此的名聲和尊嚴。
等到兩人準備結婚,文琦從公司辭職後不用每天上班,文琦去遊景明辦公室的次數又變多了。
又給人一種文琦是靠遊景明養著的錯覺,連他的朋友都是這麽認為的,還真心的在文琦麵前建議讓他要有自己的事業,順帶誇讚遊景明是一個靠譜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