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也別一直躺著啊,快起來散散步。”


    “我怕摔了。”


    “沒事的,快起來走走。”


    “哈哈,早就躺得煩了還是站著更舒服。六郎快扶著我,人家怕摔……”


    青鸞站在旁邊笑嘻嘻看著,心想:公主的小心思真多啊,什麽怕摔要扶著,純粹就是想讓六郎多關心她。


    唉,六郎今晚多半也會陪著公主,明晚會不會來跟我親熱呢?


    青鸞迴憶著她偷看的各種場景,不由自主臉紅起來。也不知六郎跟自己的第一次,會用到哪種招式,又或許是成套的解數。


    “郎君,時辰到了。”一個侍女來提醒。


    朱棠溪這才讓謝衍放開自己:“六郎,你去梳洗一下,莫要進宮失了禮數。”


    謝衍又叮囑幾句,便迴衣廂著裝打扮。


    衣廂在唐代特指衣帽間,到了宋代也泛指裝衣服的組櫃。


    幾個侍女立即跟過去,拿出公主早就幫忙選好的一套衣服。


    有侍女手捧衣服站立,有侍女伺候謝衍脫衣。身上的衣服脫下,立即又有侍女伺候他穿衣。


    謝衍隻需在關鍵時候,把手臂抬一下即可。


    剛開始他還有點不習慣,覺得用不著這麽多人圍著。但隻過了不到半個月,謝衍就開始享受起來,衣來伸手的滋味真不錯。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著裝,自己一個人穿還真挺麻煩。


    換好衣服,謝衍在梳妝台前坐下,又有侍女幫他重新梳理發髻,最後還要戴上一頂小冠。


    黛玉和寶釵在旁邊看著,她們需要慢慢學習。


    黛玉還好,她的目標是成為謝衍的實驗室助手,並負責家中實驗室的管理。


    寶釵對自己的定位,卻是謝衍的貼身侍女。她必須學會梳妝打扮,學會怎樣搭配服飾,甚至她還想學推拿按摩。


    一身裝扮弄好,謝衍對著鏡子看了看,鏡中的靚仔越來越帥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唉,今後若沒有侍女伺候那種日子該咋過啊!


    出得公主第,謝衍乘車直去皇城。


    這次被宮人引去文華殿的偏廳。


    眼下這一處文華殿,即北宋時期的文明殿。而文明殿在唐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名字叫貞觀殿。


    北宋洛陽皇宮的格局,相比隋唐已出現巨大變化,包括文明殿的位置都改了。


    偏廳裏已有兩人在等候都是謝衍認識的。


    一個是他的筆友朱世鎔,這次專門從開封趕來。


    一個是玫瑰學士石懷,前陣子升任化學學會第一副會長。


    “晚輩謝衍,見過石學士,見過朱學士!”謝衍作揖見禮。


    二人連忙迴禮,然後坐下聊天。


    交談內容都跟化學有關,主要是講自己最近的實驗成果,各自確定了什麽物質的分子式。


    沒過多久,陸續又有兩人進來。


    一個叫曾忭,一個叫魯處仁。


    其中,魯處仁是從南京召過來的。接到電報立即北上,昨日下午才抵達洛陽。


    除了石懷已經五十多歲,謝衍隻有十七歲之外,其餘三人全是四十來歲的壯年科學家。


    五人正在互相見禮,老會長突然帶人來了。


    老會長為他們做介紹:“這位便是完成環球航行的曾九遊曾將軍。曾將軍,這位是化學學會的副會長……”


    曾九遊不敢怠慢,恭恭敬敬行禮。


    一番寒暄之後,眾人落座。


    老會長說道:“曾將軍從美州帶迴一種橡膠,此物硫化之後有大用處,所以太後下令召見五位化學學者。打開吧……”


    偏廳裏的三個箱子,被宮人逐一打開,裏麵裝著的全是橡膠。


    曾九遊指著其中一個箱子說:“這是我從土著那裏交換來的成品,有膠球、有膠衣、有膠靴……”


    謝衍和另外四個化學家圍上去,各自拿起一個橡膠物品端詳。


    謝衍手裏是一隻橡膠靴子,內裏隱隱可見零星毛發。


    他能夠想象靴子的製作過程,即美洲土著把橡膠抹在腳上,待其完全凝固之後再扒下來,把腳背和腳踝的毛都扯掉了。


    而且,此時已是洛陽的深秋,這隻橡膠靴變得更硬更脆,輕輕一捏便有開裂的跡象。


    眾人互相交換手裏的物品進行觀察,很快他們就發現那橡膠球不對勁。


    這玩意兒的彈性最好,而且捏起來不容易開裂。


    石懷說道:“曾將軍,此球是否用什麽特殊方法製作過?”


    曾九遊說道:


    “當地土著在割下橡膠汁之後,一般會放進陶罐裏燒煮,然後靜待其冷卻凝固。在還未完全凝固的時候,就塗抹在腳上做成靴子,也有塗抹在身上防蚊蟲的。”


    “在燒煮橡膠汁的時候,他們會加入一種葡萄汁液(其實是果實為葡萄狀的蕁麻科植物)。”


    “這種橡膠球又不一樣,他們通過玩球來確定人牲。獲勝者會被殺死,用來獻祭給神靈。為了讓球變得耐用,他們還會添加另一種東西,就是掐斷紅薯藤冒出的白色汁液。”


    謝衍對橡膠硫化一無所知,當然不知道土著們在幹什麽。


    加入蕁麻科植物的汁液,其實是通過甲酸來促進橡膠凝固。


    加入紅薯藤的白色汁液,則是通過黏液蛋白來讓橡膠硫化,並增加橡膠的抗氧化性。但其硫化效果有限,還容易導致橡膠發黴。


    朱世鎔猜測道:“那種美州葡萄汁液,還有紅薯藤汁液,恐怕是跟橡膠起了什麽化學反應。植物汁液成分複雜,我們很難找到是哪種物質起作用。”


    曾忭指著另一個箱子問:“這裏麵又是什麽橡膠?”


    曾九遊說道:“是我讓土著收集橡膠汁液,直接燒煮過後凝固的。什麽也沒加,凝固得很慢。在低緯度航行的時候,全是軟塌塌的一坨。到了洛陽天氣變冷,它們又變得更硬更脆。”


    “弄到的橡膠隻有這些嗎?”謝衍問道。


    曾九遊說道:“我帶迴了兩百株橡膠樹苗,在海上死了幾十株,剩下的趕緊種在呂宋。還帶迴上千顆橡膠種子已經交給了農學家們。至於橡膠,則隻有這些。”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謝衍說道:“實驗材料太少,我們不能分開搞。就算分開做實驗,也要分配好各自的實驗內容。”


    魯處仁說:“一起搞吧,橡膠太少不夠分。”


    “明年還能帶一些橡膠迴來。”曾九遊說道。


    謝衍和四位化學家開始討論,其實聽到“硫化”二字,就已經指明實驗方向。


    他們很快確認了幾種實驗方法,比如把硫磺和橡膠放在一起蒸熏,比如把橡膠切碎了和硫磺拌在一起加熱等等。


    在實驗室裏不難。


    但如果要投諸工業使用,則還有更多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蟻酸(甲酸),早已被化學家們發現,蒸餾大量螞蟻就能獲得。但包括謝衍在內,都不會想到用蟻酸來促進橡膠汁液凝固。


    不加蟻酸也行,那就需要更高的溫度、更久的時間,大大降低橡膠生產的效率。


    老會長說道:“硫化實驗就在皇城裏做,我會給你們安排幾個助手。需要什麽,盡管跟我講。”


    “是!”


    謝衍和四位化學家拱手領命,然後通過討論寫下所需器材。


    今天肯定不行,什麽都沒準備好。


    眾人離開文華殿偏廳時,謝衍跑去追上曾九遊:“曾將軍,這次除了橡膠,還從美州帶迴了什麽植物?”


    曾九遊說:“一種瓜,有圓的,有長的。小者如拳頭,大者如腦袋。成熟之前是墨綠色,成熟以後變成黃色。”


    “能畫下來嗎?”謝衍說道。


    曾九遊蹲下,用指甲在石板上粗略畫出形狀。


    謝衍盯著觀察一陣,越看越像南瓜。


    曾九遊又說:“瑪雅人也種玉米,但他們的玉米,沒有大明的產量高。”


    謝衍好奇道:“大明的玉米,不是從美州帶迴來的?”


    曾九遊說:“玉米和紅薯,皆為太祖皇帝取自海外島嶼。”


    謝衍沉默,頗為無語。


    曾九遊繼續說道:“還有一種水果,沒成熟時是綠色的,成熟了變成紅色。我去見瑪雅王的時候,他們就用這種水果招待我。酸甜可口,頗為多汁。”


    “這種水果長在樹上?”謝衍問道。


    曾九遊搖頭:“植株不高,外形……嗯,有點像茄子苗。也不是很像,反正就那個意思。”


    謝衍心中歡喜,這恐怕就是番茄啊。


    西紅柿炒雞蛋有著落了!


    謝衍又問:“那個瑪雅使者姓可可,是不是也是源自某種食物?”


    曾九遊笑道:“確實有種叫可可的東西。平常隻有貴族才能吃,又或者賜給立下戰功之人。瑪雅人祭祀占卜的時候,也會服用此物。但苦得很,不怎好吃,偏偏土著還當成寶貝。”


    “沒帶一些迴來?”謝衍問道。


    曾九遊說:“這般難吃又不能果腹的東西,帶迴來也沒什麽用。瑪雅王招待我的時候,就讓我吃可可,苦得差點當場吐出來。”


    “既然如此,當初為何又帶迴辣椒和煙草呢?”謝衍問道。


    曾九遊說:“當時有人學著土著卷煙吸食,據稱被嗆得流淚,但多吸幾口就習慣了。累了犯困的時候,煙草可以提神。至於辣椒,當佐料很好吃的,尤其是遠洋航行的時候。”


    謝衍說道:“下次能帶迴一些可可種子嗎?”


    曾九遊說:“那就隻能等後年了,今年的船隊已經出發。”


    謝衍想了想:“我能否去見見瑪雅使者?”


    “這個得問鴻臚寺。”曾九遊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穿越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