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養男人隻是一種生活[快穿] 作者:旅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是過於激動,所有血管,每滴血液都仿佛被烈火灼燒了一遍,它隨劇烈跳躍的心跳而劇烈燃燒,腦海裏都能聽見劈裏啪啦的火星濺開的聲音;第二則是過於冷靜,身體的每寸骨頭都如同被冰霜凍結,麻木和空白的情緒混雜著藏於最底部的火山一起被冷酷掩埋,人會想要說些什麽,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李振玉卻感覺自己處於第三狀態。
灼燒與凍結兩種狀態在他體內瘋狂拉扯,他的思維比任何一瞬都要活躍,他的思想卻比任何一瞬都要空茫。
「……」
陳理替他取下了他自己的麵具,於是展露在陳理眼前的,就是這樣一雙帶著蒙蒙水霧的眼睛。
它不閃爍,不明亮,不堅定,它充滿了濃濃的遊離和茫然,它深處的動盪連帶著睫毛都在輕微顫抖,這顯然不是一雙能稱得上「漂亮」的眼睛——可它足夠美,那種讓人忍不住心生某種惡意的美。
陳理見過三種模樣的李振玉。
堅定的,克製的;
肆意的,坦率的;
這兩種模樣,或許代表的是李振玉的信任閥限,一旦超過,就能展現。
但是現在這樣的第三種模樣……
矛盾的,動搖的。
卻像是李振玉他自己都未曾接觸過的,更為幽深的那一麵。
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追逐著權力與力量的時候,他更渴望著得到「被迫」的權力與主動的被審判。
陳理沒有再說話。
他垂著眼,就用這種似乎玩味、似乎略有深意、又似乎什麽都沒想的目光,靜靜地落在李振玉的臉上,他的手從下巴的開始,手指慢條斯理地勾勒著李振玉的臉龐,一如李振玉以前向他做的那樣。
整個動作緩慢,但沒有任何曖昧與情色的感覺。
李振玉隻能感覺自己的心髒正隨著這些動作,而不斷下沉、下沉,沉沒至深淵之下。
現在的氛圍明顯不對。
看麵具而已,看得大家都不說話了,這氛圍能對嗎?
可是……
這氛圍又真的不對嗎?
這真的隻是看個麵具而已嗎?
李振玉感受著現在,迴憶著以前,他有一種自己被陳理全部看清了的羞恥與痛快感,他的身體每一寸細胞,都在感到一種人生從未感受到的爽快,他過往每份被壓抑住的情緒都在這一瞬間匯成一道洪流,將他盡情沖刷。
正是他現在對陳理足夠了解了……
他才能不像上一次那個夜晚那樣,強製克製這種情感。
而唯有不克製,他似乎才能夠真正的在這位「君主」麵前……
得到屬於他,潛意識裏,渴望許久的——
審判。
第75章
李振玉有過一段短暫但決定了他未來很長一段路途的幸福童年。
他的父親教會他尊嚴要靠長矛來換, 他的母親教會他感情要靠表達來傳,他的心靈在兩種相通的教育模式裏變得茁壯,哪怕後來父親對他的態度忽然轉變, 他骨子裏的驕傲和尊嚴依舊沒有變化。他確定, 他就是李振玉, 無論人愛或不愛, 無論人喜或不喜, 無論他的身份、性別、模樣……
他始終是李振玉, 是李振玉這個堂堂正正的人。
——可他是人,他終究不是神。
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向內自我審視時,得到更多的迴饋不是堅定前進的力量,而是一股連他自己都有些不願承認的質疑與不安。
留京、出京、性別轉換、流言蜚語、嘲笑與惡意……
當一個人與外界開始聯繫——尤其是以這樣的方式粗暴地聯繫時——他與這個世界的邊界便開始得到磨合,他的稜角、鋒芒,會在不斷的磨合裏,被磨掉、磨滅,磨圓。而當他越來越適應這個世界時,他腦海裏浮起的究竟是「君子藏鋒」這四個字還是「為什麽」這個問題?他不知道。
李振玉隻是很難不在一些瞬間去問自己:
他做得對嗎?
他堅持的有必要嗎?
他真的可以不在乎嗎?
但是, 沒有答案。
自我責問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它得到的迴響總是一片空蕩;而出於無措問出的問題, 所能給出的,也隻能給出一個無措的答案。
而隨著他走得越來越遠,他自我提問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這段出於不安而誕生的歲月,又因為歲月,而變得淡薄。
他可以對太多事情說出「算了」這兩個字, 哪怕對方是他的父親,他難以憎惡, 他難以憤怒,他更難以感到哀傷,他的性格、情緒也逐漸越來越內斂,他似乎真成為了「君子藏鋒」裏的那個君子,彬彬有禮,進退有度。
唯一沒變的或許隻有那份好勝與自尊——他難以接受自己變得糟糕,所以他會不顧一切地向上。
可這是他真心想要的,還是他所試圖證明的?
李振玉同樣不知道。
像是這樣的問題他曾自我詢問過無數次,但無數次都像他曾經那樣:出於無措問出的問題,所能給出的,也隻能給出一個無措的答案。
他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風格,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行事風格。
於是,他的善良、惡意,他的好、他的壞,他的選擇,他所定型的一切,都會在更晦澀的角落,於某個時刻翻湧而出,它們在渴望等待一場屬於神明的裁決——它們在渴望它的神明能告訴他,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是好,什麽是壞,什麽是他應該承受的,而什麽又是他本不該經歷的。
李振玉卻感覺自己處於第三狀態。
灼燒與凍結兩種狀態在他體內瘋狂拉扯,他的思維比任何一瞬都要活躍,他的思想卻比任何一瞬都要空茫。
「……」
陳理替他取下了他自己的麵具,於是展露在陳理眼前的,就是這樣一雙帶著蒙蒙水霧的眼睛。
它不閃爍,不明亮,不堅定,它充滿了濃濃的遊離和茫然,它深處的動盪連帶著睫毛都在輕微顫抖,這顯然不是一雙能稱得上「漂亮」的眼睛——可它足夠美,那種讓人忍不住心生某種惡意的美。
陳理見過三種模樣的李振玉。
堅定的,克製的;
肆意的,坦率的;
這兩種模樣,或許代表的是李振玉的信任閥限,一旦超過,就能展現。
但是現在這樣的第三種模樣……
矛盾的,動搖的。
卻像是李振玉他自己都未曾接觸過的,更為幽深的那一麵。
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追逐著權力與力量的時候,他更渴望著得到「被迫」的權力與主動的被審判。
陳理沒有再說話。
他垂著眼,就用這種似乎玩味、似乎略有深意、又似乎什麽都沒想的目光,靜靜地落在李振玉的臉上,他的手從下巴的開始,手指慢條斯理地勾勒著李振玉的臉龐,一如李振玉以前向他做的那樣。
整個動作緩慢,但沒有任何曖昧與情色的感覺。
李振玉隻能感覺自己的心髒正隨著這些動作,而不斷下沉、下沉,沉沒至深淵之下。
現在的氛圍明顯不對。
看麵具而已,看得大家都不說話了,這氛圍能對嗎?
可是……
這氛圍又真的不對嗎?
這真的隻是看個麵具而已嗎?
李振玉感受著現在,迴憶著以前,他有一種自己被陳理全部看清了的羞恥與痛快感,他的身體每一寸細胞,都在感到一種人生從未感受到的爽快,他過往每份被壓抑住的情緒都在這一瞬間匯成一道洪流,將他盡情沖刷。
正是他現在對陳理足夠了解了……
他才能不像上一次那個夜晚那樣,強製克製這種情感。
而唯有不克製,他似乎才能夠真正的在這位「君主」麵前……
得到屬於他,潛意識裏,渴望許久的——
審判。
第75章
李振玉有過一段短暫但決定了他未來很長一段路途的幸福童年。
他的父親教會他尊嚴要靠長矛來換, 他的母親教會他感情要靠表達來傳,他的心靈在兩種相通的教育模式裏變得茁壯,哪怕後來父親對他的態度忽然轉變, 他骨子裏的驕傲和尊嚴依舊沒有變化。他確定, 他就是李振玉, 無論人愛或不愛, 無論人喜或不喜, 無論他的身份、性別、模樣……
他始終是李振玉, 是李振玉這個堂堂正正的人。
——可他是人,他終究不是神。
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向內自我審視時,得到更多的迴饋不是堅定前進的力量,而是一股連他自己都有些不願承認的質疑與不安。
留京、出京、性別轉換、流言蜚語、嘲笑與惡意……
當一個人與外界開始聯繫——尤其是以這樣的方式粗暴地聯繫時——他與這個世界的邊界便開始得到磨合,他的稜角、鋒芒,會在不斷的磨合裏,被磨掉、磨滅,磨圓。而當他越來越適應這個世界時,他腦海裏浮起的究竟是「君子藏鋒」這四個字還是「為什麽」這個問題?他不知道。
李振玉隻是很難不在一些瞬間去問自己:
他做得對嗎?
他堅持的有必要嗎?
他真的可以不在乎嗎?
但是, 沒有答案。
自我責問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它得到的迴響總是一片空蕩;而出於無措問出的問題, 所能給出的,也隻能給出一個無措的答案。
而隨著他走得越來越遠,他自我提問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這段出於不安而誕生的歲月,又因為歲月,而變得淡薄。
他可以對太多事情說出「算了」這兩個字, 哪怕對方是他的父親,他難以憎惡, 他難以憤怒,他更難以感到哀傷,他的性格、情緒也逐漸越來越內斂,他似乎真成為了「君子藏鋒」裏的那個君子,彬彬有禮,進退有度。
唯一沒變的或許隻有那份好勝與自尊——他難以接受自己變得糟糕,所以他會不顧一切地向上。
可這是他真心想要的,還是他所試圖證明的?
李振玉同樣不知道。
像是這樣的問題他曾自我詢問過無數次,但無數次都像他曾經那樣:出於無措問出的問題,所能給出的,也隻能給出一個無措的答案。
他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風格,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行事風格。
於是,他的善良、惡意,他的好、他的壞,他的選擇,他所定型的一切,都會在更晦澀的角落,於某個時刻翻湧而出,它們在渴望等待一場屬於神明的裁決——它們在渴望它的神明能告訴他,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是好,什麽是壞,什麽是他應該承受的,而什麽又是他本不該經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