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一聽「草菅人命」,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先前在終南海這書生還四肢健全,此刻又是缺胳膊少腿,又是鼻青臉腫的,自己平日裏又力大如牛,這樣一看,豈不都是她的功勞了?!
少女嘻嘻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正要為自己的不知輕重道歉,誰料一陣火辣辣觸感猝然燒在她的手心,燙得她立時扔了手裏的東西——
一片燒成赤紅色的羽毛。
書生靠著樹感慨:「你又會妖術,力氣也很大,竟沒有殺我?」
「力氣大就要殺人,這是什麽歪理?」少女剛走近一步,那書生就一屁股栽倒在地,被她嚇得膽裂魂飛。
少女覺得有趣,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好笑道:「你這人神奇,斷手斷腳而已,壞的不是腦子,我分明救了你,怎麽反倒說我對你使了妖術?」
「鬼怪都喜怒無常的,拿不準你是為了救我,還是為了吃我呢。」書生瑟縮著環顧四周,似乎對這林間的森然之氣心有餘悸,「喏,既然你非妖非鬼,又是哪裏來的妖怪羽毛?紅羽是羅剎的法器,你不知道嗎?」
他這話正好戳中少女心中的困惑,她拾起羽毛,說:「奇怪,又不燙了。」
書生仍舊離得很遠,問:「它從前不燙嗎?」
「不僅不燙,還不紅。」少女盯著掌心的紅腫,「適才它變成了一團火似的忽然燒起來,可怪就怪在,它沒被點燃,隻是將自個兒熏紅了。」
「那不得了,不得了!」書生聽後,顫巍巍爬起來,「你從何來的這根毛?」
少女一聽這背後有故事,她呢又是個從小聽義父講故事長大的主,哪經得住鉤,一時心又癢了,道:「有屁快放。」
書生被她兇怕了,隻好說:「你別生氣,我講,我講。我聽過一個故事,千年前啊,這世間有個紅修羅,但祂一開始並不是惡鬼,而是個神。」
少女訝然:「千年前的神,豈不就是亡國?!」
「不錯。這世間隻有一位神祇,就是久居化鶴山上的那位。」書生道,「聽聞祂原本是母神後人,受母神的烙印禁錮,生來便隻為了殺疫鬼、護蒼生,因而在天下太平之時,祂就長年隱居在化鶴山上的廟宇裏。但後來不知怎麽,祂卻臨時起意下了山,如此一來,祂便入了世,就要管這天下爛事。但祂性格狂妄不羈,不服鈐束,向來誰也看不起,那時竟願意委身下山,去做列修國太子的老師。
「祂身上牽連著疫鬼、氣運和蒼生的祈願,因而姣子入世之日,向來是天下大亂之時。可正因祂這樣壞了規矩,便為禍事開了頭。」
少女聽得入迷,道:「列修國的禍事,豈不是……」
書生說:「不錯。疫風過城,百鬼吃人,致使列修國在短短三日就亡了國。可不對,很不對!雖都被稱做『百鬼』,但這裏的『百鬼』可無法與母神時期的疫鬼相提並論,祂們隻是百鬼死後未消散殆盡的殘魄,更遑論那時姣子下山鎮國,區區小鬼怪又如何能與姣子抗衡呢?」
少女冥思片刻,道:「是另有其人了?」
「正是。」書生聲音放低,「既然百鬼滅不了城,在這之外必定還有更厲害的。百鬼過城那幾日,天象異變,出現了兩顆血日,其中一日墜入列修國疆土,化成一位手持蟒鞭的紅羅剎,但凡祂踏過的地方皆化成不滅火海,祂碰過的人立時連帶魂魄一起,都燒成一捧灰。」
少女說:「胡扯,邪師與鬼族日趨式微,世間惡鬼再厲害,能厲害得過姣子嗎?更何況那時七族正鼎盛,哪裏容許這樣一個大魔頭橫空出世呢?」
書生露出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他說:「你說得不錯,七族自然容不得祂,可若是祂淩駕七族之上,令七族不得不容呢?」
少女怔忡:「你什麽意思?」
「你這片羽毛含雙相之靈,紅的一半是鬼靈,白的一半是神靈。那位神壇上的聖子看似是塊無暇玉,實則佛麵蛇心。」書生散漫地斜靠著樹幹,輕輕勾動手指,「七族並不像口口相傳的那樣兼愛蒼生,他們不過是受母神血脈中咒法的召喚,不得不愛世罷了。但母神靈散,七族唯聖子馬首是瞻,聖子救世,他們救世;聖子滅世,他們便滅世。
「千年前列修國的那場浩劫並非疫鬼亂世,而是聖子棄世。姣子漠眼旁觀,可祂又豈止是縱容百鬼亂世,祂憑自己是母神血脈,私自解封疫鬼霍亂人間,而祂因此受母神烙印反噬,鬼相畢露,成了鬼修羅,大開殺戒,屠戮蒼生,三日便召喚疫鬼滅掉諸多國土,列修國便是其中之一。
「傳說姣子的原身是隻白神雀,其軀體寸寸皆能化作一方神器。啊……你發現了啊。」書生倏忽頓住話頭,他指間感受到一股拉扯,竟蹲身至少女跟前,弔詭地笑開,「娘子急什麽?你不是最想聽這前因後果嗎,我立刻就要講到你偏愛的橋段了,怎麽不想聽了呢?」
他說這話時,少女僵直著脊背,似乎全身都被人定住,唯餘一雙眼睛瞪得渾圓,隻能側斜著拿餘光瞧他。
書生折了腿,他的笑裏先是有些痛,再有些恨:「不錯,你手中的這根白羽便是祂的遺物,列修國滅它可是出了不少力氣。千年前姣子將它贈予了列修國的太子,殊不知此羽將皇室後代的血全吸幹了,和太子殿下走得越近,死得越快。你也知道,那太子命運多舛,從小飽受淩辱,他恨極了這世道,如今太子得了羅剎的助力,非但要殺光皇室中人,還要剿滅整個列修國人。你也很疑惑是不是?若是國人死了,他獨自留守空城,這個太子還有什麽意義呢?
少女嘻嘻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正要為自己的不知輕重道歉,誰料一陣火辣辣觸感猝然燒在她的手心,燙得她立時扔了手裏的東西——
一片燒成赤紅色的羽毛。
書生靠著樹感慨:「你又會妖術,力氣也很大,竟沒有殺我?」
「力氣大就要殺人,這是什麽歪理?」少女剛走近一步,那書生就一屁股栽倒在地,被她嚇得膽裂魂飛。
少女覺得有趣,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好笑道:「你這人神奇,斷手斷腳而已,壞的不是腦子,我分明救了你,怎麽反倒說我對你使了妖術?」
「鬼怪都喜怒無常的,拿不準你是為了救我,還是為了吃我呢。」書生瑟縮著環顧四周,似乎對這林間的森然之氣心有餘悸,「喏,既然你非妖非鬼,又是哪裏來的妖怪羽毛?紅羽是羅剎的法器,你不知道嗎?」
他這話正好戳中少女心中的困惑,她拾起羽毛,說:「奇怪,又不燙了。」
書生仍舊離得很遠,問:「它從前不燙嗎?」
「不僅不燙,還不紅。」少女盯著掌心的紅腫,「適才它變成了一團火似的忽然燒起來,可怪就怪在,它沒被點燃,隻是將自個兒熏紅了。」
「那不得了,不得了!」書生聽後,顫巍巍爬起來,「你從何來的這根毛?」
少女一聽這背後有故事,她呢又是個從小聽義父講故事長大的主,哪經得住鉤,一時心又癢了,道:「有屁快放。」
書生被她兇怕了,隻好說:「你別生氣,我講,我講。我聽過一個故事,千年前啊,這世間有個紅修羅,但祂一開始並不是惡鬼,而是個神。」
少女訝然:「千年前的神,豈不就是亡國?!」
「不錯。這世間隻有一位神祇,就是久居化鶴山上的那位。」書生道,「聽聞祂原本是母神後人,受母神的烙印禁錮,生來便隻為了殺疫鬼、護蒼生,因而在天下太平之時,祂就長年隱居在化鶴山上的廟宇裏。但後來不知怎麽,祂卻臨時起意下了山,如此一來,祂便入了世,就要管這天下爛事。但祂性格狂妄不羈,不服鈐束,向來誰也看不起,那時竟願意委身下山,去做列修國太子的老師。
「祂身上牽連著疫鬼、氣運和蒼生的祈願,因而姣子入世之日,向來是天下大亂之時。可正因祂這樣壞了規矩,便為禍事開了頭。」
少女聽得入迷,道:「列修國的禍事,豈不是……」
書生說:「不錯。疫風過城,百鬼吃人,致使列修國在短短三日就亡了國。可不對,很不對!雖都被稱做『百鬼』,但這裏的『百鬼』可無法與母神時期的疫鬼相提並論,祂們隻是百鬼死後未消散殆盡的殘魄,更遑論那時姣子下山鎮國,區區小鬼怪又如何能與姣子抗衡呢?」
少女冥思片刻,道:「是另有其人了?」
「正是。」書生聲音放低,「既然百鬼滅不了城,在這之外必定還有更厲害的。百鬼過城那幾日,天象異變,出現了兩顆血日,其中一日墜入列修國疆土,化成一位手持蟒鞭的紅羅剎,但凡祂踏過的地方皆化成不滅火海,祂碰過的人立時連帶魂魄一起,都燒成一捧灰。」
少女說:「胡扯,邪師與鬼族日趨式微,世間惡鬼再厲害,能厲害得過姣子嗎?更何況那時七族正鼎盛,哪裏容許這樣一個大魔頭橫空出世呢?」
書生露出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他說:「你說得不錯,七族自然容不得祂,可若是祂淩駕七族之上,令七族不得不容呢?」
少女怔忡:「你什麽意思?」
「你這片羽毛含雙相之靈,紅的一半是鬼靈,白的一半是神靈。那位神壇上的聖子看似是塊無暇玉,實則佛麵蛇心。」書生散漫地斜靠著樹幹,輕輕勾動手指,「七族並不像口口相傳的那樣兼愛蒼生,他們不過是受母神血脈中咒法的召喚,不得不愛世罷了。但母神靈散,七族唯聖子馬首是瞻,聖子救世,他們救世;聖子滅世,他們便滅世。
「千年前列修國的那場浩劫並非疫鬼亂世,而是聖子棄世。姣子漠眼旁觀,可祂又豈止是縱容百鬼亂世,祂憑自己是母神血脈,私自解封疫鬼霍亂人間,而祂因此受母神烙印反噬,鬼相畢露,成了鬼修羅,大開殺戒,屠戮蒼生,三日便召喚疫鬼滅掉諸多國土,列修國便是其中之一。
「傳說姣子的原身是隻白神雀,其軀體寸寸皆能化作一方神器。啊……你發現了啊。」書生倏忽頓住話頭,他指間感受到一股拉扯,竟蹲身至少女跟前,弔詭地笑開,「娘子急什麽?你不是最想聽這前因後果嗎,我立刻就要講到你偏愛的橋段了,怎麽不想聽了呢?」
他說這話時,少女僵直著脊背,似乎全身都被人定住,唯餘一雙眼睛瞪得渾圓,隻能側斜著拿餘光瞧他。
書生折了腿,他的笑裏先是有些痛,再有些恨:「不錯,你手中的這根白羽便是祂的遺物,列修國滅它可是出了不少力氣。千年前姣子將它贈予了列修國的太子,殊不知此羽將皇室後代的血全吸幹了,和太子殿下走得越近,死得越快。你也知道,那太子命運多舛,從小飽受淩辱,他恨極了這世道,如今太子得了羅剎的助力,非但要殺光皇室中人,還要剿滅整個列修國人。你也很疑惑是不是?若是國人死了,他獨自留守空城,這個太子還有什麽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