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綠茶在露營綜藝隻想幹飯 作者:李行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瀟覺得他大概是餓了,覺得差不多了便招唿他迴營地。
早飯吃得日常,用鮮牛奶煮稀飯,熄火後放雞蛋液進去生滾拌勻後出鍋。鍋裏的餘熱會將雞蛋沖成細碎的蛋花。一碗生滾蛋奶粥,熬得稠稠的,很是誘人。伴著用黃瓜和胡蘿蔔殺水後醃製的涼菜,開胃得很。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是暖暖的。
除由於高朗他們今天要隨著江布爾去放羊,考慮到江布爾的兒子昨天放羊下午四五點都還沒有迴去氈房,馮瀟還給他們準備了「牧羊人便當」。
既然是便當,首先考慮的就是便攜性和易於保存。
馮瀟首先想到的是餅。
今早撿的石頭派上了用場,馮瀟安排跟在她身邊轉悠個不停的狗子將小石頭一個個清洗幹淨,放在鐵鑄鍋裏生火預熱。
當鵝卵石變得燙手的時候將發酵好的餅坯埋進去。鵝卵石不但可以平衡溫度,更可以省時省火,在野外再適合不過。
如果要更便於保存,餅子一般是不發酵的,但會口感幹硬。高朗和朱彤不過是去體驗一天,犯不著那麽艱苦,所以馮瀟做餅的麵團是發酵過了的,並且放了少許黃油滋潤。
她做了甜口和鹹口兩種口味。
甜口是在麵團裏加的是白糖和芝麻。
鹹口是在麵團裏加的洋蔥碎和鹽,烤熟之後蔥的焦香撲鼻,很受歡迎。
兩種口味的餅用袋子包著。
馮瀟還煮了幾個白水蛋,用鋁製飯盒裝了一些調製好的香辣辣椒麵,不辣,但很香,可以蘸餅和白雞蛋吃。
又給他們準備了水,統一都放在一個背包裏。
她準備的不止兩人份,如果江布爾父子沒有帶吃食,大家還可以分享。
臨行的時候高朗還不是很願意拿,拒絕說:「不用這麽麻煩吧,帶兩瓶水就可以了。東西帶太多也不方便。」
「相信我,」馮瀟並不惱,沒有野外生存過的人,在吃飽的時候覺得帶什麽都麻煩,等過幾個小時,看石頭都像大白饅頭,她說:「你們需要這些。」
高朗還在猶豫。
朱彤看不慣他們這些男人磨磨唧唧的樣子,自己接過馮瀟手中的雙肩包背著。「走吧,也沒多重。」
送走兩位實習牧羊人,馮瀟和陳德嘉再次上山。
疆省,什麽都好,就是不愛吃綠色葉子菜,蔬菜多為洋蔥、土豆、各種蘿蔔之類。節目組採購的可兌換食材物資裏也沒有。這讓馮瀟很是不習慣。
還好有野外這個大型菜市場。
她打算再去采一點兒龍蒿,彌補餐桌上缺少綠色葉子菜的不足。
昨天剛下過雨,土地濕潤,說不定羊肚菌再次冒頭了,也可以再去碰碰運氣。
當兩人再次爬到之前採摘龍蒿菜的高度時,發現那片龍蒿地裏居然已經有人了。
也是奇怪得很,這裏地廣人稀,村落分散,再說,這附近根本沒有定居的村落。來這裏錄製之前馮瀟還以為也會像青鹿山那樣,從頭到尾遇不上其他人。結果,他們先是碰到了找羊的江布爾,現在又在野菜地裏碰到了另外的人。
難道是另一家牧民?
采龍蒿的是一位年輕婦人,穿著牛仔褲和花襯衫。雖然不是民族服裝,但從長相判斷一定不是一位漢族人。
陳德嘉上去攀談起來。
聊了幾句之後,他好奇地問:「請問你是維族人?」
「不是嘛,不是嘛,錫伯族的嘛。」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06 00:34:43~2022-08-07 22:03: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校長 10瓶;任叔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5章 杏花蜜茶水
◎逐花而居的養蜂人◎
啊, 淺薄的旅人們吶,總是以為疆省隻有維族。
眼前年輕的婦人,名叫「哈宜唿」。馮瀟不確定怎麽寫, 隻聽出來大概是這個音節。又或者要準確地寫出這個名字,漢語文字並不足夠支持。
哈宜唿和丈夫是如候鳥般趕著花期遊走的養蜂人, 靨花溝的杏花是他們此行的目標。他們夫妻倆來得比節目組還早, 隻是駐紮在山坡的另一麵, 所以兩方人馬這都好幾天了才第一次見。
在這曠野裏見到其他人, 哈宜唿很是高興。還貼心地問他們是不是迷路了。在得到否定答案之後,又熱心地邀請他們去喝蜂蜜茶。
狗子明顯對養蜂人的生活充滿興趣,於是他們答應了哈宜唿的邀請。
在那之前, 他們還是如計劃中一樣,採好了下一頓飯需要的龍蒿葉子。
豐沛的雨水讓這片草場充滿生機, 龍蒿叢完全看不出前幾日被採摘和小白馬啃食過的痕跡。新抽出的嫩綠芽尖見風就長, 已經有巴掌長。
這次沒有小白馬搗亂,加上狗子串門心切, 效率十分地高,哈宜唿也幫著他們采了一些。
哈宜唿:「你們一定擁有一個大家庭。」看著他們採摘的大半口袋,她驚嘆。
狗子:「人多倒是真的。」
他和馮瀟在一處的時候,通常都由他來執行「外交」工作, 他已經習慣了。還和哈宜唿閑扯起來問龍蒿在錫伯族有什麽特殊吃法沒有。
「我們通常烙餅,但我丈夫更喜歡用來包餃子, 羊肉餡的餃子,大大的,咬開之後油油的, 湯湯的, 好吃的嘛。」<="<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早飯吃得日常,用鮮牛奶煮稀飯,熄火後放雞蛋液進去生滾拌勻後出鍋。鍋裏的餘熱會將雞蛋沖成細碎的蛋花。一碗生滾蛋奶粥,熬得稠稠的,很是誘人。伴著用黃瓜和胡蘿蔔殺水後醃製的涼菜,開胃得很。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是暖暖的。
除由於高朗他們今天要隨著江布爾去放羊,考慮到江布爾的兒子昨天放羊下午四五點都還沒有迴去氈房,馮瀟還給他們準備了「牧羊人便當」。
既然是便當,首先考慮的就是便攜性和易於保存。
馮瀟首先想到的是餅。
今早撿的石頭派上了用場,馮瀟安排跟在她身邊轉悠個不停的狗子將小石頭一個個清洗幹淨,放在鐵鑄鍋裏生火預熱。
當鵝卵石變得燙手的時候將發酵好的餅坯埋進去。鵝卵石不但可以平衡溫度,更可以省時省火,在野外再適合不過。
如果要更便於保存,餅子一般是不發酵的,但會口感幹硬。高朗和朱彤不過是去體驗一天,犯不著那麽艱苦,所以馮瀟做餅的麵團是發酵過了的,並且放了少許黃油滋潤。
她做了甜口和鹹口兩種口味。
甜口是在麵團裏加的是白糖和芝麻。
鹹口是在麵團裏加的洋蔥碎和鹽,烤熟之後蔥的焦香撲鼻,很受歡迎。
兩種口味的餅用袋子包著。
馮瀟還煮了幾個白水蛋,用鋁製飯盒裝了一些調製好的香辣辣椒麵,不辣,但很香,可以蘸餅和白雞蛋吃。
又給他們準備了水,統一都放在一個背包裏。
她準備的不止兩人份,如果江布爾父子沒有帶吃食,大家還可以分享。
臨行的時候高朗還不是很願意拿,拒絕說:「不用這麽麻煩吧,帶兩瓶水就可以了。東西帶太多也不方便。」
「相信我,」馮瀟並不惱,沒有野外生存過的人,在吃飽的時候覺得帶什麽都麻煩,等過幾個小時,看石頭都像大白饅頭,她說:「你們需要這些。」
高朗還在猶豫。
朱彤看不慣他們這些男人磨磨唧唧的樣子,自己接過馮瀟手中的雙肩包背著。「走吧,也沒多重。」
送走兩位實習牧羊人,馮瀟和陳德嘉再次上山。
疆省,什麽都好,就是不愛吃綠色葉子菜,蔬菜多為洋蔥、土豆、各種蘿蔔之類。節目組採購的可兌換食材物資裏也沒有。這讓馮瀟很是不習慣。
還好有野外這個大型菜市場。
她打算再去采一點兒龍蒿,彌補餐桌上缺少綠色葉子菜的不足。
昨天剛下過雨,土地濕潤,說不定羊肚菌再次冒頭了,也可以再去碰碰運氣。
當兩人再次爬到之前採摘龍蒿菜的高度時,發現那片龍蒿地裏居然已經有人了。
也是奇怪得很,這裏地廣人稀,村落分散,再說,這附近根本沒有定居的村落。來這裏錄製之前馮瀟還以為也會像青鹿山那樣,從頭到尾遇不上其他人。結果,他們先是碰到了找羊的江布爾,現在又在野菜地裏碰到了另外的人。
難道是另一家牧民?
采龍蒿的是一位年輕婦人,穿著牛仔褲和花襯衫。雖然不是民族服裝,但從長相判斷一定不是一位漢族人。
陳德嘉上去攀談起來。
聊了幾句之後,他好奇地問:「請問你是維族人?」
「不是嘛,不是嘛,錫伯族的嘛。」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06 00:34:43~2022-08-07 22:03: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校長 10瓶;任叔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5章 杏花蜜茶水
◎逐花而居的養蜂人◎
啊, 淺薄的旅人們吶,總是以為疆省隻有維族。
眼前年輕的婦人,名叫「哈宜唿」。馮瀟不確定怎麽寫, 隻聽出來大概是這個音節。又或者要準確地寫出這個名字,漢語文字並不足夠支持。
哈宜唿和丈夫是如候鳥般趕著花期遊走的養蜂人, 靨花溝的杏花是他們此行的目標。他們夫妻倆來得比節目組還早, 隻是駐紮在山坡的另一麵, 所以兩方人馬這都好幾天了才第一次見。
在這曠野裏見到其他人, 哈宜唿很是高興。還貼心地問他們是不是迷路了。在得到否定答案之後,又熱心地邀請他們去喝蜂蜜茶。
狗子明顯對養蜂人的生活充滿興趣,於是他們答應了哈宜唿的邀請。
在那之前, 他們還是如計劃中一樣,採好了下一頓飯需要的龍蒿葉子。
豐沛的雨水讓這片草場充滿生機, 龍蒿叢完全看不出前幾日被採摘和小白馬啃食過的痕跡。新抽出的嫩綠芽尖見風就長, 已經有巴掌長。
這次沒有小白馬搗亂,加上狗子串門心切, 效率十分地高,哈宜唿也幫著他們采了一些。
哈宜唿:「你們一定擁有一個大家庭。」看著他們採摘的大半口袋,她驚嘆。
狗子:「人多倒是真的。」
他和馮瀟在一處的時候,通常都由他來執行「外交」工作, 他已經習慣了。還和哈宜唿閑扯起來問龍蒿在錫伯族有什麽特殊吃法沒有。
「我們通常烙餅,但我丈夫更喜歡用來包餃子, 羊肉餡的餃子,大大的,咬開之後油油的, 湯湯的, 好吃的嘛。」<="<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