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離我頭頂不到一米高的位置,懸著辦公室內的吊燈燈管——它本來是完好的,直到昨天風暴以前都能起到完整的照明作用,風暴席捲城區,震碎樓梯玻璃,它隨著吊頂一起暴露在外。
模擬開始以前,我踩著凳子把它挪到了一邊的櫃子頂上,沒想到隨著微風與樓梯的輕微搖晃,它一點點從櫃子上移動下來,要是再晚兩分鍾,它會直接落在我頭上。
燈管不沉,傷不致死,但殘留的碎玻璃和傷口感染會侵蝕我,讓我穩步向死亡靠近。
後果確實不堪設想。
我找來老虎鉗,先關掉室內的牆體照麵電閘,又把燈管拆了下來。
抱著陪伴我半個末日的白熾燈管,我居然感覺到了一種近似荒誕的傷感。
這間屋子會隨著時間一點點變得破敗,我和其他人類精心維護的人性假象也會逐漸碎裂,一切都會像這燈管一樣,被名為自然的手摘走。
我沉吟著,決定別去無謂傷感了。
燈管被我放下,我站在仍在閃爍的伺服器中間,思索我還能做到什麽。
這就像是一個時間悖論。
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現實,但卻在虛擬中把過去嚼了又嚼,享受虛幻的,而從沒有過的快樂。
我承認,如常計劃裏走過的日子讓我快樂,發自心底的快樂,在那之前,我好像從來沒法去正經的、真實的、遊刃有餘的快樂。
但快樂結束,派對散場,我在一地狼藉中意識到,我所在的快樂正以無法停止地趨勢向著未來發展,而我卻隻能在虛幻的過去找修補未來的方式,又或者,是在殘破的將來,找到讓過去的快樂再現的可能。
這兩者聽著都不是好的選擇。
侍者承認了,他說我會在結局看到柳江。
但會是以什麽方式看到柳江呢?
他會來到這個殘破不堪的現實,和我一起末日流浪嗎?
聽起來好像有點浪漫,就像我倆曾經看過的那些末日公路片一樣,自由、曠遠、如夢一般。
——然而朝不保夕。
要是花了那麽大力氣隻為讓他和我一起受苦,那我寧願不要。
這不是科幻電影,我沒有超能力,他消失的原因——不管是不是因為什麽超自然力量,我都不覺得能改變這個世界即將消亡的現狀。
怎麽辦?
我也不知道這句「怎麽辦」是針對什麽而說,但我現在有點亂,想休息,想就此躺下,放棄。
站在和我一樣頹唐的辦公室裏,我的耳朵卻忽然捕捉到了一絲不一樣的聲音。
很遙遠,像是有音調,有些像我昨晚在地鐵裏聽到的小提琴響聲,但比那迴味更悠長一些。
站在原地,我一開始以為那是風吹過樓體殘骸的響聲,不過我很快意識到,這不是自然產生的響動。
是吉他聲!
是吉他被奏響的聲音,且離我很近,至少不太遠,在我能找得到的地方。
這裏有人。
而且他——不是別人。
因為這首曲子我聽過,是我們某一次一起去聽音樂會時,現場在放的經典老歌——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
他很喜歡這首曲子,在音樂會散場時還在地鐵站裏清唱過。
其實不止那一次,他房間裏存放著那首歌的限量版唱片,還專門買過磁帶,他用吉他彈給我聽過,從青澀到熟練。他所有的學科都不好,唯獨英語發音最標準,因為他想唱清楚那幾句歌詞。
我記得那首歌的旋律,記得它乍一聽毫無意義的歌詞,也記得他彈起吉他來的樣子。
他在這裏。
我當場推開辦公室的門,音樂聲環繞在樓間,更加清晰起來。
我當即奔了出去,衝到玻璃已然破裂的窗口,分辨聲音所在的方位。
我所在的位置是市中心的cbd——至少末日之前是,這裏高樓環繞,目光所及之處的建築還保持著暫且完好的形態,玻璃有破損,風聲從四麵八方冒出來。
音樂聲來自樓下。
就在我這棟建築裏!
我馬上退迴室內,轉頭向樓下跑去。
昨晚的風暴激起了樓道裏防火噴頭的最後一次自我保護,樓梯台階上混雜著水漬與塵土,有的地方積水頗深,工裝靴踩上去,我險些一個趔趄。
站穩腳步,我試著去分辨方位,流水聲混雜著空洞迴響的風聲,我好像是在下水道裏找尋同伴的老鼠。
還要往下。
我繼續踉蹌著向下跑去,黑暗和光明在我身側交替,我分不清自己所在的方位,也不知道自己在幾樓。我從來沒覺得我所在的辦公樓有這麽高過,曲折蜿蜒,就好像一條永遠沒有盡頭的地道。
一路向下,深不見底,但他近了——我聽到聲音近了!
我氣喘籲籲停在緩步台上,抬起臉,向上看,這裏是二樓。
站在安全通道裏,我看到了二樓開闊平台的落地窗,風暴之後的天晴朗些,有光,我站在暗處,光線若有若無地向前攀爬著,觸摸我的鞋底。
在我的腳步落在二樓門口的同一時刻,那聲音戛然而止。
我很確定他就在這裏,我甚至能感覺到最後那一下掃弦帶來的胸腔震顫。
但二樓平台空無一人。
麵向燦爛的陽光,我的胸口劇烈起伏著,眼睛睜不開,而雙腳如同被鑿實在了地裏,寸步難行。
模擬開始以前,我踩著凳子把它挪到了一邊的櫃子頂上,沒想到隨著微風與樓梯的輕微搖晃,它一點點從櫃子上移動下來,要是再晚兩分鍾,它會直接落在我頭上。
燈管不沉,傷不致死,但殘留的碎玻璃和傷口感染會侵蝕我,讓我穩步向死亡靠近。
後果確實不堪設想。
我找來老虎鉗,先關掉室內的牆體照麵電閘,又把燈管拆了下來。
抱著陪伴我半個末日的白熾燈管,我居然感覺到了一種近似荒誕的傷感。
這間屋子會隨著時間一點點變得破敗,我和其他人類精心維護的人性假象也會逐漸碎裂,一切都會像這燈管一樣,被名為自然的手摘走。
我沉吟著,決定別去無謂傷感了。
燈管被我放下,我站在仍在閃爍的伺服器中間,思索我還能做到什麽。
這就像是一個時間悖論。
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現實,但卻在虛擬中把過去嚼了又嚼,享受虛幻的,而從沒有過的快樂。
我承認,如常計劃裏走過的日子讓我快樂,發自心底的快樂,在那之前,我好像從來沒法去正經的、真實的、遊刃有餘的快樂。
但快樂結束,派對散場,我在一地狼藉中意識到,我所在的快樂正以無法停止地趨勢向著未來發展,而我卻隻能在虛幻的過去找修補未來的方式,又或者,是在殘破的將來,找到讓過去的快樂再現的可能。
這兩者聽著都不是好的選擇。
侍者承認了,他說我會在結局看到柳江。
但會是以什麽方式看到柳江呢?
他會來到這個殘破不堪的現實,和我一起末日流浪嗎?
聽起來好像有點浪漫,就像我倆曾經看過的那些末日公路片一樣,自由、曠遠、如夢一般。
——然而朝不保夕。
要是花了那麽大力氣隻為讓他和我一起受苦,那我寧願不要。
這不是科幻電影,我沒有超能力,他消失的原因——不管是不是因為什麽超自然力量,我都不覺得能改變這個世界即將消亡的現狀。
怎麽辦?
我也不知道這句「怎麽辦」是針對什麽而說,但我現在有點亂,想休息,想就此躺下,放棄。
站在和我一樣頹唐的辦公室裏,我的耳朵卻忽然捕捉到了一絲不一樣的聲音。
很遙遠,像是有音調,有些像我昨晚在地鐵裏聽到的小提琴響聲,但比那迴味更悠長一些。
站在原地,我一開始以為那是風吹過樓體殘骸的響聲,不過我很快意識到,這不是自然產生的響動。
是吉他聲!
是吉他被奏響的聲音,且離我很近,至少不太遠,在我能找得到的地方。
這裏有人。
而且他——不是別人。
因為這首曲子我聽過,是我們某一次一起去聽音樂會時,現場在放的經典老歌——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
他很喜歡這首曲子,在音樂會散場時還在地鐵站裏清唱過。
其實不止那一次,他房間裏存放著那首歌的限量版唱片,還專門買過磁帶,他用吉他彈給我聽過,從青澀到熟練。他所有的學科都不好,唯獨英語發音最標準,因為他想唱清楚那幾句歌詞。
我記得那首歌的旋律,記得它乍一聽毫無意義的歌詞,也記得他彈起吉他來的樣子。
他在這裏。
我當場推開辦公室的門,音樂聲環繞在樓間,更加清晰起來。
我當即奔了出去,衝到玻璃已然破裂的窗口,分辨聲音所在的方位。
我所在的位置是市中心的cbd——至少末日之前是,這裏高樓環繞,目光所及之處的建築還保持著暫且完好的形態,玻璃有破損,風聲從四麵八方冒出來。
音樂聲來自樓下。
就在我這棟建築裏!
我馬上退迴室內,轉頭向樓下跑去。
昨晚的風暴激起了樓道裏防火噴頭的最後一次自我保護,樓梯台階上混雜著水漬與塵土,有的地方積水頗深,工裝靴踩上去,我險些一個趔趄。
站穩腳步,我試著去分辨方位,流水聲混雜著空洞迴響的風聲,我好像是在下水道裏找尋同伴的老鼠。
還要往下。
我繼續踉蹌著向下跑去,黑暗和光明在我身側交替,我分不清自己所在的方位,也不知道自己在幾樓。我從來沒覺得我所在的辦公樓有這麽高過,曲折蜿蜒,就好像一條永遠沒有盡頭的地道。
一路向下,深不見底,但他近了——我聽到聲音近了!
我氣喘籲籲停在緩步台上,抬起臉,向上看,這裏是二樓。
站在安全通道裏,我看到了二樓開闊平台的落地窗,風暴之後的天晴朗些,有光,我站在暗處,光線若有若無地向前攀爬著,觸摸我的鞋底。
在我的腳步落在二樓門口的同一時刻,那聲音戛然而止。
我很確定他就在這裏,我甚至能感覺到最後那一下掃弦帶來的胸腔震顫。
但二樓平台空無一人。
麵向燦爛的陽光,我的胸口劇烈起伏著,眼睛睜不開,而雙腳如同被鑿實在了地裏,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