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就這麽過關了。
在我做好準備全力以赴時猛然讓我成功,這怎麽不能算是一種意料之外呢?
那天我是從「前廳」離開的。
再醒來時天色已經晚了,我不打算再重複一遍辦公室過夜這件事,所以我在收拾好東西之後離開了辦公間。
關燈之前,我又向著放測試頭盔的椅子望了一眼。
侍者向我解釋,這一關存在的意義是「獎勵關卡」。
獎勵關卡是許多關卡製遊戲裏常用的關卡設立方式,在幾迴合險象環生的連環關卡之後,讓玩家歇一下,再讓劇情歇一下。
換言之,無論怎樣都會過關。
再換言之,無論怎樣,柳江都會喜歡我。
我已經是個不容易被情緒感動的成年人了,少年時期喜歡幹的一些情緒化的事情,比如對別人無意識的舉動賦予含義,比如感慨萬物有靈,比如對一些自然規律賦予擬人化的釋義——這些習慣我已經通通沒有了。
但在想通無論怎樣柳江都會喜歡我這一點後,一絲屬於感情的部分還是在我腦海裏連接了起來。
有點像任天堂遊戲機在啟動之前的那一聲提示音,哢噠,然後我感覺自己的耳後溫暖了一下,一些情緒先從心裏湧了出來,上到鼻子,讓我捂住嘴,下到小腹,讓我坐立難安。
在僅我一人的地鐵車廂裏,我調整了一下坐姿,然後開始後悔自己怎麽不做一點花樣的嚐試。
比如故意不要那麽帥,然後再特地喪失一些人性特質,上課跟老師頂嘴,下課肆意點評周圍的同學,做一個跟同齡男生一樣不管形象的人,那樣他還會喜歡我嗎?
我腦子裏冒出了一個四仰八叉坐在課桌上的楊平生形象,想像裏,一個無辜同學路過,楊平生上去就踹了人家一腳。
無辜學生趴倒,楊平生十分不屑地手插口袋離開,翹著腿坐上課桌,末了,還要在嘴裏叼上了菸捲。身旁,柳江替我點菸。
我當場就笑了,然後又不笑了,因為我在現實生活中做過更過分的事情。
現實裏的我會縱容他喜歡我,然後不給任何反饋,隻有鞭子,沒有糖。
地鐵在五點四十五分到達了我所在的公寓樓下,今天的沙塵很嚴重,我帶著防風鏡和圍巾鑽出地鐵通道,我聽見沙礫打在我的皮衣上,發出細細碎碎宛如雨滴的聲音。
迴到家裏,我打開發電機上連接的照明燈,稍顯空曠的房間被暖光鋪滿。
來到書桌前,我重新把那封信拿了出來,信紙鋪平,食指按上第一行字。
這確實是柳江的字跡。
在詢問侍者以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封信是偽造的,所以在如常計劃裏,我特地留意了一次柳江的字跡。
他的字並不算橫平豎直,也沒有那些普遍差生那樣龍飛鳳舞,說實話,跟他本人比,字跡甚至可以說有點可愛。
很圓潤,但起伏算是平整,是一種尤為適合寫歌詞的字體,就算放在一整張沒有橫線的稿紙上也不會顯得淩亂。
所以在通關關卡2-1以後,我向侍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有關於這封信的。
我重新向他發問:「我收到的信來自哪裏,是模擬之中的柳江交給我的嗎?」
之前的侍者拒絕迴答這一問題,因為它「超越權限」。
他在接待處的圓弧桌後正對我,對我說:「請您把所謂的信裏的具體內容重複一遍。」
侍者查詢這封信是否來源於如常計劃的方法很簡單,重新錄入一遍信中的具體內容,然後在配表中進行庫存查詢,查找是否有設定中的發言。
原理就是遊戲開發進程的原理,隻要是由如常計劃進行過的發言,都算做模擬中進行的一部分,每一條發言,每一個行動軌跡都會留下痕跡。
如果這封信來源於如常計劃裏,那麽它一定會在配表中留下痕跡。
還好我準備充分,我站在侍者麵前,一字不落地將信中的內容背給了他。
看看,隻要是楊平生想記住的,就沒有什麽記不住的。
幾乎隻是眨了兩次眼睛的時間,侍者迴我:「這不是模擬中產生的發言。」
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來自於如常計劃裏的任何人。
按照他的說法,如常計劃的技術水平雖然可以對現實造成精神影響,但還沒有達到可以造成物理影響的程度,換言之,不會有一個角色來到現實生活中,又用這樣的方式塞給我一封信。
難道這真的是現實中的柳江留給我的?
如果真的是現實中的柳江留給我的,那麽可能性一是這封信真如侍者所說,沒有意義,可能性二就是它確實是字麵意思,讓我不要嚐試叫醒如常計劃裏的柳江。
但柳江又是怎麽知道我在幹什麽的?
難道說,他在一直看著我。
第30章 那就讓我保護柳江吧
我不相信。
柳江如果真的迴來了,他不可能不來見我,更不可能不僅不見我還躲起來觀察我。
他可以生氣,他可以對我失望,他可以痛恨我,他如果要見到我怎麽罵我都可以,對我發脾氣也完全沒問題。隻要他願意來見我,我相信我能哄好他,我相信我能把他追迴來。
所以你為什麽不肯見我,柳江?
所以為什麽我們不能相見?
整整一晚,我都在一種焦慮與猶豫混雜的複雜情緒裏煎熬,幾乎沒怎麽睡著。
在我做好準備全力以赴時猛然讓我成功,這怎麽不能算是一種意料之外呢?
那天我是從「前廳」離開的。
再醒來時天色已經晚了,我不打算再重複一遍辦公室過夜這件事,所以我在收拾好東西之後離開了辦公間。
關燈之前,我又向著放測試頭盔的椅子望了一眼。
侍者向我解釋,這一關存在的意義是「獎勵關卡」。
獎勵關卡是許多關卡製遊戲裏常用的關卡設立方式,在幾迴合險象環生的連環關卡之後,讓玩家歇一下,再讓劇情歇一下。
換言之,無論怎樣都會過關。
再換言之,無論怎樣,柳江都會喜歡我。
我已經是個不容易被情緒感動的成年人了,少年時期喜歡幹的一些情緒化的事情,比如對別人無意識的舉動賦予含義,比如感慨萬物有靈,比如對一些自然規律賦予擬人化的釋義——這些習慣我已經通通沒有了。
但在想通無論怎樣柳江都會喜歡我這一點後,一絲屬於感情的部分還是在我腦海裏連接了起來。
有點像任天堂遊戲機在啟動之前的那一聲提示音,哢噠,然後我感覺自己的耳後溫暖了一下,一些情緒先從心裏湧了出來,上到鼻子,讓我捂住嘴,下到小腹,讓我坐立難安。
在僅我一人的地鐵車廂裏,我調整了一下坐姿,然後開始後悔自己怎麽不做一點花樣的嚐試。
比如故意不要那麽帥,然後再特地喪失一些人性特質,上課跟老師頂嘴,下課肆意點評周圍的同學,做一個跟同齡男生一樣不管形象的人,那樣他還會喜歡我嗎?
我腦子裏冒出了一個四仰八叉坐在課桌上的楊平生形象,想像裏,一個無辜同學路過,楊平生上去就踹了人家一腳。
無辜學生趴倒,楊平生十分不屑地手插口袋離開,翹著腿坐上課桌,末了,還要在嘴裏叼上了菸捲。身旁,柳江替我點菸。
我當場就笑了,然後又不笑了,因為我在現實生活中做過更過分的事情。
現實裏的我會縱容他喜歡我,然後不給任何反饋,隻有鞭子,沒有糖。
地鐵在五點四十五分到達了我所在的公寓樓下,今天的沙塵很嚴重,我帶著防風鏡和圍巾鑽出地鐵通道,我聽見沙礫打在我的皮衣上,發出細細碎碎宛如雨滴的聲音。
迴到家裏,我打開發電機上連接的照明燈,稍顯空曠的房間被暖光鋪滿。
來到書桌前,我重新把那封信拿了出來,信紙鋪平,食指按上第一行字。
這確實是柳江的字跡。
在詢問侍者以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封信是偽造的,所以在如常計劃裏,我特地留意了一次柳江的字跡。
他的字並不算橫平豎直,也沒有那些普遍差生那樣龍飛鳳舞,說實話,跟他本人比,字跡甚至可以說有點可愛。
很圓潤,但起伏算是平整,是一種尤為適合寫歌詞的字體,就算放在一整張沒有橫線的稿紙上也不會顯得淩亂。
所以在通關關卡2-1以後,我向侍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有關於這封信的。
我重新向他發問:「我收到的信來自哪裏,是模擬之中的柳江交給我的嗎?」
之前的侍者拒絕迴答這一問題,因為它「超越權限」。
他在接待處的圓弧桌後正對我,對我說:「請您把所謂的信裏的具體內容重複一遍。」
侍者查詢這封信是否來源於如常計劃的方法很簡單,重新錄入一遍信中的具體內容,然後在配表中進行庫存查詢,查找是否有設定中的發言。
原理就是遊戲開發進程的原理,隻要是由如常計劃進行過的發言,都算做模擬中進行的一部分,每一條發言,每一個行動軌跡都會留下痕跡。
如果這封信來源於如常計劃裏,那麽它一定會在配表中留下痕跡。
還好我準備充分,我站在侍者麵前,一字不落地將信中的內容背給了他。
看看,隻要是楊平生想記住的,就沒有什麽記不住的。
幾乎隻是眨了兩次眼睛的時間,侍者迴我:「這不是模擬中產生的發言。」
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來自於如常計劃裏的任何人。
按照他的說法,如常計劃的技術水平雖然可以對現實造成精神影響,但還沒有達到可以造成物理影響的程度,換言之,不會有一個角色來到現實生活中,又用這樣的方式塞給我一封信。
難道這真的是現實中的柳江留給我的?
如果真的是現實中的柳江留給我的,那麽可能性一是這封信真如侍者所說,沒有意義,可能性二就是它確實是字麵意思,讓我不要嚐試叫醒如常計劃裏的柳江。
但柳江又是怎麽知道我在幹什麽的?
難道說,他在一直看著我。
第30章 那就讓我保護柳江吧
我不相信。
柳江如果真的迴來了,他不可能不來見我,更不可能不僅不見我還躲起來觀察我。
他可以生氣,他可以對我失望,他可以痛恨我,他如果要見到我怎麽罵我都可以,對我發脾氣也完全沒問題。隻要他願意來見我,我相信我能哄好他,我相信我能把他追迴來。
所以你為什麽不肯見我,柳江?
所以為什麽我們不能相見?
整整一晚,我都在一種焦慮與猶豫混雜的複雜情緒裏煎熬,幾乎沒怎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