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父親為她打造的鎧甲已然太小,新做的鎧甲在烈日下閃爍著銀光。
後夫人紅著眼,顫抖著手為後貞整理衣冠:「去了邊關,你可要萬分小心,你父親的同袍都是忠義之士,凡事多聽多問。」
後貞安靜聽著母親的絮叨。
臨出門前,後夫人萬般不舍道:「貞兒,記得送家書迴來。」
後貞翻身上馬,頭也不迴道:「沒有家書,要麽是我迴來,要麽是我的棺材迴來。」
在母親的哭泣中,還穿著孝衣的後貞帶著王開持,以及後家的私兵奔赴了戰場。
後貞天生就該屬於戰場。
她雖是女子,殺起敵來卻手都不抖一下。
她沒有強行用皇帝封的將軍身份來奪權,而是默不作聲的以小兵身份沖在最前麵。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她憑藉著軍功在軍中立了足。
五月,她率領三百人夜間奇襲敵營,斬殺敵軍監軍的三皇子,俘虜敵軍將領在內十八人。
七月,她將戰線往敵軍方向推進了六公裏。
十月,她率兵攻破了敵軍一座城池。
捷報頻頻傳迴皇宮,皇帝從開始的驚奇欣喜,到後來感受到了後貞的威脅。
「擬旨,召後貞迴朝!」
「這……」報信的小太監跪在地上,冷汗涔涔,「陛下,這可能不行,前線迴報,後小將軍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目前正在軍營養傷,無法動彈。」
召一個重傷的人迴來,這不是明擺著要讓後貞死在路上嗎?
第236章 鎮西候
皇帝好臉麵,不想給人留下話柄,一時間怒氣無法發泄。
不知是誰提議,暫扣邊關的糧餉。
太常李大人直言:「後小將軍頗有其父之風,可連續征戰到底勞財傷民,況且她才占據敵方一城,想來軍中不缺糧食,不如暫停邊關糧餉,打壓一下後小將軍的氣焰。」
太尉聽完,急急出來:「陛下萬萬不可啊,邊關近四十萬將士,怎可缺糧。」
雙方開展了激烈的交鋒。
皇帝雖然很想直接斷了後貞的糧食,但他害怕這樣會惹得軍營不穩,最後他還是撥了糧餉,讓太常李大人負責押運。
後貞手臂上纏著繃帶,她的傷並不嚴重,隻是被箭擦傷而已。
看著王開持帶迴來的消息,她冷笑著燒了紙條。
「開持,辛苦你來迴奔波了,好好休息一陣吧。」
有戰事時,王開持永遠作為後貞的護衛一起上場,沒有戰事時,他又聽從後貞的指令,不斷往返於王城和邊關,傳遞重要消息。
王開持的身體異於常人,他好像永遠有用不完的力氣,連續幾次百裏來迴折返,臉上依舊沒有任何疲態。
聽到後貞的話,他應了一聲『是』,卻仍舊站在後貞身邊不動彈。
後貞無奈,「不想離開,那就躺在那邊榻上休息一下吧。」
「是。」
王開持走到後貞的榻上,直邦邦的躺了下去。
後貞難得露出笑意。
看了一會兒王開持後,她拿起桌上的兵書繼續學習。
過了幾天,糧餉被送來了,李大人冷臉矜持的下了馬,頗為不客氣的對後貞道:「後小將軍,陛下有話讓本官帶給你。」
後貞做出一個邀請的姿勢:「李大人不妨入內說話?」
李大人微抬下巴,率先進入帳篷。
一進入帳篷,李大人瞬間變臉,欣賞地看著後貞,「貞娘英姿颯爽,頗有你祖父之姿啊。」
後貞抿唇笑了笑,語氣如同晚輩一般親近:「多謝伯父誇獎,這一路來可遇到麻煩?」
李大人搖頭:「沒什麽麻煩,就是陛下……對你頗有微詞。」
豈止是微詞,還特地讓他來訓誡後貞。
李大人環顧一下,疑惑道:「怎麽不見開持?」
京城裏沒有人知道太常李大人曾經有一個妹妹,他的妹妹嫁入王姓人家,後夫家遭難,他們夫妻雙亡,唯獨留下一子在人世。
後貞在離開京城前,秘密帶著王開持和李大人相會。
滿朝文武,無人知曉最厭惡武官的李大人,暗地裏一直在幫助後貞。
和李大人聊了一會兒後,後貞就送他去休息了。
她獨自坐在帳中,閉目思索。
太常李大人明麵上討厭她,暗中幫助她,而太尉蘇大人是武官,又與後家有舊,也是偏向她的。
這倆人都不知道對方與她的實際關係,在朝廷上互相針對,一褒一貶為她提供助力,這樣她就可以避免受到來自朝廷的背刺。
可隻有這兩人還不夠,她還需要更強大的助力,需要更快速的立起來。
李大人休息了一天就準備返迴了,他告訴後貞:「不必擔心,我會告訴陛下你重傷連起都起不來,開持,就托你照顧了。」
接下來兩年的時間,後貞發瘋似的征戰,軍功一級一級的往上壘,加上太常與太尉兩位大人的周旋拉扯,皇帝隻能一次又一次給她加封升官,最後竟然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後貞接過加封她為鎮西侯的聖旨,與聖旨一起來的還有第五封催她迴京的令牌。
她是本朝第一個封侯的臣子。
後貞知道,她該迴去了。
當初的後貞帶著寥寥私兵,戴孝離京,三年後的她是手握六十萬大軍的鎮西侯,百官離京三裏,迎她入城。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後夫人紅著眼,顫抖著手為後貞整理衣冠:「去了邊關,你可要萬分小心,你父親的同袍都是忠義之士,凡事多聽多問。」
後貞安靜聽著母親的絮叨。
臨出門前,後夫人萬般不舍道:「貞兒,記得送家書迴來。」
後貞翻身上馬,頭也不迴道:「沒有家書,要麽是我迴來,要麽是我的棺材迴來。」
在母親的哭泣中,還穿著孝衣的後貞帶著王開持,以及後家的私兵奔赴了戰場。
後貞天生就該屬於戰場。
她雖是女子,殺起敵來卻手都不抖一下。
她沒有強行用皇帝封的將軍身份來奪權,而是默不作聲的以小兵身份沖在最前麵。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她憑藉著軍功在軍中立了足。
五月,她率領三百人夜間奇襲敵營,斬殺敵軍監軍的三皇子,俘虜敵軍將領在內十八人。
七月,她將戰線往敵軍方向推進了六公裏。
十月,她率兵攻破了敵軍一座城池。
捷報頻頻傳迴皇宮,皇帝從開始的驚奇欣喜,到後來感受到了後貞的威脅。
「擬旨,召後貞迴朝!」
「這……」報信的小太監跪在地上,冷汗涔涔,「陛下,這可能不行,前線迴報,後小將軍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目前正在軍營養傷,無法動彈。」
召一個重傷的人迴來,這不是明擺著要讓後貞死在路上嗎?
第236章 鎮西候
皇帝好臉麵,不想給人留下話柄,一時間怒氣無法發泄。
不知是誰提議,暫扣邊關的糧餉。
太常李大人直言:「後小將軍頗有其父之風,可連續征戰到底勞財傷民,況且她才占據敵方一城,想來軍中不缺糧食,不如暫停邊關糧餉,打壓一下後小將軍的氣焰。」
太尉聽完,急急出來:「陛下萬萬不可啊,邊關近四十萬將士,怎可缺糧。」
雙方開展了激烈的交鋒。
皇帝雖然很想直接斷了後貞的糧食,但他害怕這樣會惹得軍營不穩,最後他還是撥了糧餉,讓太常李大人負責押運。
後貞手臂上纏著繃帶,她的傷並不嚴重,隻是被箭擦傷而已。
看著王開持帶迴來的消息,她冷笑著燒了紙條。
「開持,辛苦你來迴奔波了,好好休息一陣吧。」
有戰事時,王開持永遠作為後貞的護衛一起上場,沒有戰事時,他又聽從後貞的指令,不斷往返於王城和邊關,傳遞重要消息。
王開持的身體異於常人,他好像永遠有用不完的力氣,連續幾次百裏來迴折返,臉上依舊沒有任何疲態。
聽到後貞的話,他應了一聲『是』,卻仍舊站在後貞身邊不動彈。
後貞無奈,「不想離開,那就躺在那邊榻上休息一下吧。」
「是。」
王開持走到後貞的榻上,直邦邦的躺了下去。
後貞難得露出笑意。
看了一會兒王開持後,她拿起桌上的兵書繼續學習。
過了幾天,糧餉被送來了,李大人冷臉矜持的下了馬,頗為不客氣的對後貞道:「後小將軍,陛下有話讓本官帶給你。」
後貞做出一個邀請的姿勢:「李大人不妨入內說話?」
李大人微抬下巴,率先進入帳篷。
一進入帳篷,李大人瞬間變臉,欣賞地看著後貞,「貞娘英姿颯爽,頗有你祖父之姿啊。」
後貞抿唇笑了笑,語氣如同晚輩一般親近:「多謝伯父誇獎,這一路來可遇到麻煩?」
李大人搖頭:「沒什麽麻煩,就是陛下……對你頗有微詞。」
豈止是微詞,還特地讓他來訓誡後貞。
李大人環顧一下,疑惑道:「怎麽不見開持?」
京城裏沒有人知道太常李大人曾經有一個妹妹,他的妹妹嫁入王姓人家,後夫家遭難,他們夫妻雙亡,唯獨留下一子在人世。
後貞在離開京城前,秘密帶著王開持和李大人相會。
滿朝文武,無人知曉最厭惡武官的李大人,暗地裏一直在幫助後貞。
和李大人聊了一會兒後,後貞就送他去休息了。
她獨自坐在帳中,閉目思索。
太常李大人明麵上討厭她,暗中幫助她,而太尉蘇大人是武官,又與後家有舊,也是偏向她的。
這倆人都不知道對方與她的實際關係,在朝廷上互相針對,一褒一貶為她提供助力,這樣她就可以避免受到來自朝廷的背刺。
可隻有這兩人還不夠,她還需要更強大的助力,需要更快速的立起來。
李大人休息了一天就準備返迴了,他告訴後貞:「不必擔心,我會告訴陛下你重傷連起都起不來,開持,就托你照顧了。」
接下來兩年的時間,後貞發瘋似的征戰,軍功一級一級的往上壘,加上太常與太尉兩位大人的周旋拉扯,皇帝隻能一次又一次給她加封升官,最後竟然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後貞接過加封她為鎮西侯的聖旨,與聖旨一起來的還有第五封催她迴京的令牌。
她是本朝第一個封侯的臣子。
後貞知道,她該迴去了。
當初的後貞帶著寥寥私兵,戴孝離京,三年後的她是手握六十萬大軍的鎮西侯,百官離京三裏,迎她入城。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