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翠鳳對於不太熟悉的人,頂多就是點點頭,反而還不如嫁到錢家溝的顧秀蘭跟村裏的人熟悉,一路上跟相熟的姑娘媳婦說著她們自己的話題。
錢翠鳳有些嫉妒,但是沒辦法,她沒結婚之前,跟村裏的姑娘來往就不多,更別說所謂的堂嫂或者堂嬸子們。
好在村裏不大,進村不久就到了錢翠鳳大哥家,她們下了車,喊錢慶森和顧秀蘭迴家待會兒,兩口子以孩子為借口,拒絕了。
錢翠鳳帶著丈夫和兒子進入大哥的小院,又熟悉又陌生,更多的是感慨和想念。
“哥,嫂子,我們迴來了。”錢翠鳳進了院子就開始喊。
錢文華、錢文強後麵跟著錢文靜從屋子裏跑出來,嘴裏喊著小姑姑,幾個孩子跟小姑姑最親,除了每次迴來給買吃的、穿的,也會給幾毛錢或者一塊錢;當然了,之前錢翠鳳帶著她們也是原因之一。
“姑姑,姑姑我抱著表弟吧?”老大錢文華已經長的很高了,也很懂事。
“來,給你抱。”錢翠鳳對侄女,比對二姐家的外甥女夏秀琴稍微差那麽一點點。
錢文華接過小表弟,抱的姿勢有模有樣的,不過李婉芬還是提醒女兒,“別把小弟摔了啊,不然你姑姑和姑父心疼壞了。”
杜薛濤背著袋子進了屋子,把東西往北牆根的箱子上一放;錢奕琛看到後,客氣道:“別拿這麽多東西,你家日子也緊張。”
好家當,也架不住三家分,小妹對自家和二妹家那是太照顧了,錢奕琛不好意思。
杜薛濤嘿嘿兩聲,沒說話。
錢翠鳳說,“今年我們剛搬出來,花錢不少,就沒給你們多買啥。”
“對了,我也是聽你二姐托人捎迴來的信,咋就搬出來了呢?東西都置辦好了嗎?糧食夠吃嗎?”
錢翠鳳看著大哥,心裏一片柔軟,“哥,糧食夠吃,你不用擔心。”
錢翠鳳沒迴答那個所謂的為何的問題,現在說啥都晚了、而且即使不晚,大哥也沒辦法,沒必要把大家都拖下水。
“咱們今天包餃子吧,蒸餃,蘿卜還是白菜?”李婉芬看著都快到中午的正南方的太陽。
“行啊,嫂子,我好久沒吃到蒸餃了。”
李婉芬對小姑子的‘讚同’有些意外,她很怕丈夫說吃煮餃子,家裏隻有白薯麵,煮餃子的話,皮厚也不太好吃。
“媽,我不吃蘿卜。”錢文華不喜歡吃蘿卜,也不喜歡吃白薯。
“你問問姑姑,吃白薯麵、白菜粉條的蒸餃可以不?”哪怕錢翠鳳就在旁邊,李婉芬也要女兒出麵問,反正她們姑侄倆可以溝通。
“姑姑,吃白薯麵和白菜的,行不?”錢文華知道姑姑肯定聽自己的。
“行啊。聽文華的。嫂子,我幫你剁白菜,還不得一棵啊?”錢翠鳳下了炕,準備幫嫂子幹活。
“你快歇著,一路上走過來挺累的,我一個人行。”
“走到出了費家營拐彎不久,就碰到了慶森叔,坐了她們的車上來的。”
“哦,她們從他老丈人家迴來了?”
她們這邊,大都是初二迴娘家,初三、初四、返迴自己的家,不過這大都是年輕人,家裏沒啥牽掛的,年齡大一點的、或者家裏有姑娘的,則得調整時間。
比如李婉芬。
錢翠鳳提出來幫忙,被拒絕了,也就坐在炕上,跟幾個孩子玩了,地上隻有李婉芬一個人忙活。
李婉芬看到錢翠鳳問都不問她大姐,她很有些為大嫂不值!
當年,是丈夫和自家嫂子撐起這個家的,二小姑子則隻管帶著最小的小姑子和小叔子,雖說都不容易,但是真正不容易的是兩個老大!
可是,到如今了,錢翠鳳隻對錢翠雲感恩戴德的,對錢奕琛還算可以,唯獨對錢翠琴很苛刻。
而二小姑子錢翠雲,則好像風箏斷了線;偶爾能飛迴來一次,更多的時候是‘飄’在天邊,別說對大姐、連大哥這裏都沒有絲毫音信。
哎,沒法說,不能說。
想到這裏,李婉芬又想起小叔子,也不知道小叔子錢奕深迴來,會如何,聽說這兩年有計劃想迴來呢。
李婉芬一邊做飯,一邊胡思亂想,剁白菜的時候,差點切手指頭。
錢奕琛在灶間燒火,李婉芬出去後,悄悄的問,“你說,要不要喊我嫂子迴來?”
“你說好嗎?”錢奕琛知道小妹對大妹態度很很一般的,怕自己主動喊迴來,不忒好。
“也是啊,我隻是為翠琴抱委屈,帶大下麵的弟弟妹妹,她出力少?”李婉芬知道自己能力也不夠,家裏隻能說餓不死,都算不上能吃飽穿暖,這還是錢翠鳳和杜文成的口糧都在隊裏的情況,沒多有少的總能分到一點點。
“迴頭等著鳳頭她們走了,你把東西拎到翠琴那邊去?反正你也剛好沒迴去呢。”
錢奕琛也知道,李婉芬跟自己過日子是受苦了,更跟著受苦的是自己大妹妹,這倆人都是從一個火坑到另個火坑,沒一點未來。
如果不是為了各自的家庭和大哥,人家倆姑娘完全可以找個家庭條件好的、何必讓自己受罪?
所以錢奕琛輕易不跟李婉芬生氣,哪怕李婉芬說話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甚至會幫著李婉芬燒火,甚至媳婦身體不舒服了,他還會做飯伺候一家子。
哎,每個人都不容易,尤其結婚了做了母親的女人們。
“對了,你家老二,是真當沒娘家了嗎?”李婉芬想想這個,想想那個,確實不高興。
“哎,別跟她一般見識,要怪隻能怪我跟翠琴,沒帶好她們幾個!”得,李婉芬都不能繼續說了,雖然她很想。
倆人一個燒火,一個放大屜鋪白菜葉子墊底放餃子,蓋上鍋蓋,繼續。
“還整啥菜不?”
李婉芬問錢奕琛,錢奕琛咧著嘴,看著自己媳婦,也不知道這家夥是真傻還是真虎!
“拌個白菜心,燉個蘿卜粉條,煮倆雞蛋?”錢奕琛實在是不知道家裏還有啥能拿出來的。
“那就白菜心和粉條吧,雞蛋等著明天去丁家村了給翠琴和孩子帶著。”
錢翠鳳有些嫉妒,但是沒辦法,她沒結婚之前,跟村裏的姑娘來往就不多,更別說所謂的堂嫂或者堂嬸子們。
好在村裏不大,進村不久就到了錢翠鳳大哥家,她們下了車,喊錢慶森和顧秀蘭迴家待會兒,兩口子以孩子為借口,拒絕了。
錢翠鳳帶著丈夫和兒子進入大哥的小院,又熟悉又陌生,更多的是感慨和想念。
“哥,嫂子,我們迴來了。”錢翠鳳進了院子就開始喊。
錢文華、錢文強後麵跟著錢文靜從屋子裏跑出來,嘴裏喊著小姑姑,幾個孩子跟小姑姑最親,除了每次迴來給買吃的、穿的,也會給幾毛錢或者一塊錢;當然了,之前錢翠鳳帶著她們也是原因之一。
“姑姑,姑姑我抱著表弟吧?”老大錢文華已經長的很高了,也很懂事。
“來,給你抱。”錢翠鳳對侄女,比對二姐家的外甥女夏秀琴稍微差那麽一點點。
錢文華接過小表弟,抱的姿勢有模有樣的,不過李婉芬還是提醒女兒,“別把小弟摔了啊,不然你姑姑和姑父心疼壞了。”
杜薛濤背著袋子進了屋子,把東西往北牆根的箱子上一放;錢奕琛看到後,客氣道:“別拿這麽多東西,你家日子也緊張。”
好家當,也架不住三家分,小妹對自家和二妹家那是太照顧了,錢奕琛不好意思。
杜薛濤嘿嘿兩聲,沒說話。
錢翠鳳說,“今年我們剛搬出來,花錢不少,就沒給你們多買啥。”
“對了,我也是聽你二姐托人捎迴來的信,咋就搬出來了呢?東西都置辦好了嗎?糧食夠吃嗎?”
錢翠鳳看著大哥,心裏一片柔軟,“哥,糧食夠吃,你不用擔心。”
錢翠鳳沒迴答那個所謂的為何的問題,現在說啥都晚了、而且即使不晚,大哥也沒辦法,沒必要把大家都拖下水。
“咱們今天包餃子吧,蒸餃,蘿卜還是白菜?”李婉芬看著都快到中午的正南方的太陽。
“行啊,嫂子,我好久沒吃到蒸餃了。”
李婉芬對小姑子的‘讚同’有些意外,她很怕丈夫說吃煮餃子,家裏隻有白薯麵,煮餃子的話,皮厚也不太好吃。
“媽,我不吃蘿卜。”錢文華不喜歡吃蘿卜,也不喜歡吃白薯。
“你問問姑姑,吃白薯麵、白菜粉條的蒸餃可以不?”哪怕錢翠鳳就在旁邊,李婉芬也要女兒出麵問,反正她們姑侄倆可以溝通。
“姑姑,吃白薯麵和白菜的,行不?”錢文華知道姑姑肯定聽自己的。
“行啊。聽文華的。嫂子,我幫你剁白菜,還不得一棵啊?”錢翠鳳下了炕,準備幫嫂子幹活。
“你快歇著,一路上走過來挺累的,我一個人行。”
“走到出了費家營拐彎不久,就碰到了慶森叔,坐了她們的車上來的。”
“哦,她們從他老丈人家迴來了?”
她們這邊,大都是初二迴娘家,初三、初四、返迴自己的家,不過這大都是年輕人,家裏沒啥牽掛的,年齡大一點的、或者家裏有姑娘的,則得調整時間。
比如李婉芬。
錢翠鳳提出來幫忙,被拒絕了,也就坐在炕上,跟幾個孩子玩了,地上隻有李婉芬一個人忙活。
李婉芬看到錢翠鳳問都不問她大姐,她很有些為大嫂不值!
當年,是丈夫和自家嫂子撐起這個家的,二小姑子則隻管帶著最小的小姑子和小叔子,雖說都不容易,但是真正不容易的是兩個老大!
可是,到如今了,錢翠鳳隻對錢翠雲感恩戴德的,對錢奕琛還算可以,唯獨對錢翠琴很苛刻。
而二小姑子錢翠雲,則好像風箏斷了線;偶爾能飛迴來一次,更多的時候是‘飄’在天邊,別說對大姐、連大哥這裏都沒有絲毫音信。
哎,沒法說,不能說。
想到這裏,李婉芬又想起小叔子,也不知道小叔子錢奕深迴來,會如何,聽說這兩年有計劃想迴來呢。
李婉芬一邊做飯,一邊胡思亂想,剁白菜的時候,差點切手指頭。
錢奕琛在灶間燒火,李婉芬出去後,悄悄的問,“你說,要不要喊我嫂子迴來?”
“你說好嗎?”錢奕琛知道小妹對大妹態度很很一般的,怕自己主動喊迴來,不忒好。
“也是啊,我隻是為翠琴抱委屈,帶大下麵的弟弟妹妹,她出力少?”李婉芬知道自己能力也不夠,家裏隻能說餓不死,都算不上能吃飽穿暖,這還是錢翠鳳和杜文成的口糧都在隊裏的情況,沒多有少的總能分到一點點。
“迴頭等著鳳頭她們走了,你把東西拎到翠琴那邊去?反正你也剛好沒迴去呢。”
錢奕琛也知道,李婉芬跟自己過日子是受苦了,更跟著受苦的是自己大妹妹,這倆人都是從一個火坑到另個火坑,沒一點未來。
如果不是為了各自的家庭和大哥,人家倆姑娘完全可以找個家庭條件好的、何必讓自己受罪?
所以錢奕琛輕易不跟李婉芬生氣,哪怕李婉芬說話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甚至會幫著李婉芬燒火,甚至媳婦身體不舒服了,他還會做飯伺候一家子。
哎,每個人都不容易,尤其結婚了做了母親的女人們。
“對了,你家老二,是真當沒娘家了嗎?”李婉芬想想這個,想想那個,確實不高興。
“哎,別跟她一般見識,要怪隻能怪我跟翠琴,沒帶好她們幾個!”得,李婉芬都不能繼續說了,雖然她很想。
倆人一個燒火,一個放大屜鋪白菜葉子墊底放餃子,蓋上鍋蓋,繼續。
“還整啥菜不?”
李婉芬問錢奕琛,錢奕琛咧著嘴,看著自己媳婦,也不知道這家夥是真傻還是真虎!
“拌個白菜心,燉個蘿卜粉條,煮倆雞蛋?”錢奕琛實在是不知道家裏還有啥能拿出來的。
“那就白菜心和粉條吧,雞蛋等著明天去丁家村了給翠琴和孩子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