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公韌和畢永年就在譚嗣同的府中歇息。說是歇息,哪個操心的人也睡不著,桌上擺著酒菜,就是沒心喝酒吃菜,床上鋪好了被褥,就是沒有心思去睡。公韌對畢永年說:“屋裏太悶了,我出去走一遭。”
畢永年也知道公韌一定是有事,既不阻攔也不陪著,隻是略微點了一下頭。
公韌到街上找到了電報局,立刻給日本橫濱的孫中山用暗語發了一封電報,匯報這裏的情況。公韌沒敢離地方,就在電報局等候,不一會兒,孫文發來了電報,電報上寫:“事已知,因買賣的事比較複雜,不好決策,請公韌弟全權處理。”
公韌心中已是有數,又趕緊給遠在廣州附近的王達延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上寫:“家兄,因鋪子裏急需要人,請速派20人來京談家府裏協助。”公韌怕萬一事泄留下把柄,沒敢寫譚府,而是把譚寫成了談。
也沒有多久,王達延也來了電報,電報上說:“我們即刻坐船北上,協助兄弟。”
公韌這才有點兒放下了心,迴譚府的路上,一路上想著怎樣逼袁世凱造反。他把石達開的《天國韜略》第八課反奸計想了一遍,快到譚府,已經想了一個大概的策略。
迴到了譚府,畢永年、譚嗣同、梁啟超都在屋裏坐著,一個個默默無語。畢永年拿眼睛瞥了一下興致勃勃的公韌,那眼神似乎在說:“出去這一趟,想來收獲不少吧。”
公韌坐下,端過一杯茶來,一口氣喝幹,然後說:“諸位長兄,這樣幹坐著也不是個辦法,我有三條計策,你們看看是否可行?”
譚嗣同眼睛一亮,說:“噢,一下子想出來三條計策,哪三條,不妨說出來聽聽。”梁啟超一副看不起公韌的樣子,說:“竟然有計策,還一下子就是三條,我怎麽一條也想不出來啊,行也好,不行也好,說出來聽聽。”
公韌不緊不慢地說:“這第一條呢,就是刺殺榮祿,不管殺得成也好,殺不成也好,故意留下袁世凱的把柄,目的呢,是逼袁世凱造反。”
梁啟超皺著眉頭,說:“這一點,我就有些不明白了,為什麽不刺殺慈禧呢?再說,如果刺殺不成,榮祿一看刺客是袁世凱的人,還不立刻就到慈禧那裏告狀,慈禧大怒,殺了袁世凱,這不又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嗎。”
譚嗣同也是一副狐疑的目光,而畢永年卻是心裏暗暗驚喜。
公韌解釋說:“為什麽不刺殺慈禧呢,因為宮庭之中也好,頤和園也好,護衛森嚴,不是那麽容易下手的,而榮祿此時正在天津,在和慈禧搞了一個陰謀,準備在天津慈禧和光緒閱兵的時候,發動兵變,廢黜光緒。我想,在天津刺殺榮祿,準比在京城刺殺慈禧要容易的多吧。如果刺殺成功,那就削弱了慈禧的力量,如果刺殺不成,故意留下袁世凱的蹤跡,榮祿也不會向慈禧告密。”
譚嗣同問:“為何榮祿不會向慈禧告訴這事兒。”
公韌說:“研究榮祿這個人,官場上也不是那麽順利,鹹豐年間做過戶部銀庫員外郎,因為貪汙幾乎被肅順砍了頭。不知他用什麽辦法擺脫了這次厄運,又花錢買得候補道員的銜。光緒初年,遷升至工部尚書。光緒4年,慈禧皇太後嚐欲自選宮監,榮祿奏非祖製,得罪了慈禧太後。會學士寶廷奏言滿大臣兼差多,乃解尚書及內務府差,又以被劾納賄,降二級。光緒17年,才被升為西安將軍。光緒20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才被再次複起的恭親王奕薦為步軍統領,會辦軍務,設巡防局督理五城團防。光緒24年,光緒帝起用康兄、梁兄等參預新政,準備實行變法。慈禧太後惟恐形勢有變,於是迅速起用了手握兵權的榮祿,授榮祿為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統帥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和袁世凱的新建軍。
他深知混到這一步不容易,能為了這點兒不著邊的小事,而去向慈禧告狀嗎?”
梁啟超聽了公韌的這番話後,大驚:“想不到公韌兄弟對榮祿了解的這麽透啊,甚至比我了解的還要多。請問,公韌兄弟,你是如何知道這些事的?”
畢永年聽了也大驚,問:“你我同時來到京城,又同時來到了譚府,為何我卻不知道這些事?”
公韌說:“說來也簡單,也就是在空閑的時候,稍微看了一眼譚兄桌上的簡報啊,資料啊,什麽的。”
梁啟超十分驚詫,說:“公韌兄弟看來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要不,不會記得這麽多事。”
譚嗣同聽了則大喜,繼續發問:“要你這麽說的話,這條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這樣做會逼袁世凱造反。”
公韌又說:“袁世凱耳目眾多,他豈能不知道這件事,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憑袁世凱的心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除了迅速投靠光緒以外,別的就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譚嗣同大叫一聲說:“此計甚好,我讚成了。”
既然譚嗣同同意了,梁啟超和畢永年也就沒了話說。三個人又一直看著公韌,希望公韌快快說出第二條計策。
公韌又端起茶杯喝完了第二杯茶,不慌不忙地說:“第二條就是離奸慈禧和榮祿的關係,目的是製造混亂,我們好亂中取利。”
梁啟超又皺起了眉頭說:“公韌弟能不能說明白點,利用什麽手段離奸慈禧和榮祿的關係?”
公韌說:“這個好辦,慈禧雖然掌握著朝中大權,但是這個婦人疑心最重,現在榮祿手握兵權,掌握著董福祥、聶士成和袁世凱的三支軍隊,慈禧能不注意他嗎?我們再到另二支軍隊中聯絡,運動一些反慈禧的事,假的也好,真的也好,留下一些證據,故意透露給慈禧,讓慈禧心存疑惑,這樣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其實這也就是離間計。”
梁啟超說:“我明白了,你是想利用假的運動來掩護袁世凱真正的運動。而真正的目的,卻是慈禧對榮祿的懷疑。”
譚嗣同大腿一拍說:“此計甚好,我同意了。那第三條呢?”
公韌又慢慢地端起了第三杯茶。
譚嗣同、梁啟超、畢永年急切地看著公韌,希望公韌快點兒把這第三杯茶喝了。
公韌慢慢地喝完了第三碗茶,抿了一下嘴才說:“在頤和園趁著慈禧和光緒賞月乘涼的機會誅殺慈禧,那得鬧多大的動靜啊!這叫拙而不叫巧,現在慈禧就住在頤和園,我想不如化裝襲敵,譚兄偵察好情況,我們派高手化裝成太監或者禁衛軍潛入頤和園,就把慈禧綁架了,讓光緒再收拾殘局,那樣四兩破千斤,豈不更巧。”
梁啟超皺著眉頭說:“為什麽非得綁架,殺了豈不更好?”
公韌說:“人都怕死,慈禧也不例外,逼她交出政權,這樣不更好嗎。要是慈禧一死,光緒又控製不住形勢,那樣豈不天下大亂。”
譚嗣同又發問道:“上頤和園裏綁架慈禧的事情,非得武功高強,又智慧非凡的人不能勝任,這用人上,公韌弟想好了嗎?”
公韌說:“如果你的人實在不行,我已給家裏發了電報,讓我的弟兄20人前來聽從譚兄的調度。”
譚嗣同又逼視著公韌的眼睛說:“這樣,我們就改了大計劃,那現在我們怎麽辦?”
公韌說:“示弱,示弱,示弱,沒有比現在示弱更重要的了,我們維新派現在就是一隻病死的貓,造成下風或者不動作的態勢,待我們的計策一個個成功,然後突然翻身亮劍,一劍封喉。”
譚嗣同突然猛地擂了一下桌子,仰天大叫一聲:“蒼天啊——如果這三計成功,我變法之事成矣!”然後跪下,給公韌“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頭,說:“公韌弟,這變法的事,就全指望兄弟了。”
那譚嗣同是什麽人物啊,要不是形勢逼得譚嗣同走投無路,他也不會對公韌這個小人物磕頭行如此的大禮!別說公韌承受不起,就連梁啟超也看不下去了,慌得跺著腳說:“這……這……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啊?”畢永年看了譚嗣同一眼,嘴一撇,心裏說:“這個譚嗣同,憑什麽對公韌行這個大禮,這個禮一拜,足以把公韌兄弟的小命也拜了去。”慌得公韌更是扶起譚嗣同說:“使不得!使不得!小弟井裏的蛤蟆見過多大的天啊,敢受此大禮。羞煞小弟,羞煞小弟了,兄弟隻是隨口說說,胡亂參謀,這變法的事,還得指望大哥拿大主意啊!”
畢永年小聲對公韌說:“想不到公韌兄弟思維這麽縝密,才華又這麽出眾,看來我在這裏,已經是個無用之人。我看,今晚上我就走。”公韌急忙挽留他說:“哪裏的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拾柴火焰高,還得指望家兄呢!”
畢永年還是執意要走,說:“家中數十萬弟兄還等著我迴去呢,還望諸位哥哥,兄弟諒解。”
梁啟超對譚嗣同使了個眼色,意思是既然這樣,何不扣住畢永年,或者在此誅殺,以免後患。譚嗣同裝沒看見,隻是抱著拳對畢永年寒暄道:“我叫家兄來,家兄是馬不停蹄地來了,沒有半點兒猶豫,這下家兄要走,覺沒睡好一個,酒沒吃好一杯,叫我的心裏哪能過意的去,家兄還是多留幾日的好,也好給我把把關。”
畢永年還是抬腿就往外麵走,譚嗣同隻好緊緊地跟在畢永年的後麵,緊跟著相送,公韌和梁啟超也緊緊跟隨,一直送到了大門口。
畢永年對譚嗣同拱了拱手,又悄悄湊近公韌的耳朵說:“我勸兄弟,還是聽我一言吧,跟著我走,還能求得一命。要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公韌說:“事已至此,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隻能拚死一搏了。你怎麽知道此事萬萬不成?”畢永年苦笑了笑,說:“我這哥老會總龍頭也不是吃素的,計謀歸計謀,事實歸事實,袁世凱和榮祿,哪一個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畢永年又對譚嗣同說:“計是好計,隻是實行起來,恐怕還有一定難度,你也要早早考慮後路。”譚嗣同對畢永年拱了拱手說:“我意已決,家兄不要再勸!”他從懷中掏出一些碎銀子硬塞到了畢永年懷裏,然後對畢永年再次深情地拱了拱手,目送著畢永年漸漸遠去。
譚嗣同、梁啟超、公韌又迴到了書房裏。譚嗣同對公韌說:“現在怎麽辦,就聽你的了。”公韌說:“事不宜遲,趁夜黑風高,就趕緊實行第一條計策。”
譚嗣同點了點頭,出去一會兒,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功夫,叫來了一個殺手,來麵見公韌。公韌見他二十三四歲的年紀,渾身精瘦,一看就知道是練武的身架,身上穿得利利索索,上身穿著新軍的褂子,下身卻是肥大的燈籠褲,滿臉隱隱含著一股殺氣。
譚嗣同對公韌說:“該囑咐的我已經囑咐了,不知公韌弟還有什麽吩咐?”
公韌知道,不便問殺手的姓名,隻是對他說:“不知你怎樣才能留下袁世凱的把柄?”
那人說:“我穿著新軍的褂子,隻有新軍才有這樣的衣服,另外,還有袁世凱的手跡。”說著,拿出了袁世凱的一封私信,底下署名為袁世凱三個字。
公韌仔細看了看那封信,信上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而署名卻太過明顯,就把袁世凱的世凱撕去,隻留下了袁字,而且把袁字也撕去了一多半,隻留下了一個土字,然後又揉搓了兩遍,點了點頭說:“好了!”
梁啟超說:“妙,妙,妙就妙在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榮祿是什麽人,他不會猜不出是什麽人所為。”
譚嗣同對殺手說了一句:“你去吧,剩下的一半兒銀子,我明天就交給你家裏。”
那殺手答應一聲,扭頭走出門去。不一會兒,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起,然後愈來愈遠,漸漸的沒有了聲息。
公韌說:“明天需要辦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繼續上袁世凱的府裏,去催促袁世凱,看看他的反應。第二件事是,實行第二條計策,派人去董福祥和聶士成那裏去聯絡,看看兩人的反應,順便透露一下這是榮祿的指使。”
安排完了這一切,譚嗣同對公韌點了點頭說:“時間不早了,你也該歇息一會兒了。”
公韌點了點頭說:“譚兄啊,你為國事操勞,也更應該休息了,免得累壞了身體,給變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公韌也算誇獎也算恭維了譚嗣同幾句。
(欲知這三條計策實行得怎麽樣,且聽下迴分解。感謝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請收藏,請評論,請投花,請投凸票,請動一下金手指,點一下頂或者踩。)
畢永年也知道公韌一定是有事,既不阻攔也不陪著,隻是略微點了一下頭。
公韌到街上找到了電報局,立刻給日本橫濱的孫中山用暗語發了一封電報,匯報這裏的情況。公韌沒敢離地方,就在電報局等候,不一會兒,孫文發來了電報,電報上寫:“事已知,因買賣的事比較複雜,不好決策,請公韌弟全權處理。”
公韌心中已是有數,又趕緊給遠在廣州附近的王達延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上寫:“家兄,因鋪子裏急需要人,請速派20人來京談家府裏協助。”公韌怕萬一事泄留下把柄,沒敢寫譚府,而是把譚寫成了談。
也沒有多久,王達延也來了電報,電報上說:“我們即刻坐船北上,協助兄弟。”
公韌這才有點兒放下了心,迴譚府的路上,一路上想著怎樣逼袁世凱造反。他把石達開的《天國韜略》第八課反奸計想了一遍,快到譚府,已經想了一個大概的策略。
迴到了譚府,畢永年、譚嗣同、梁啟超都在屋裏坐著,一個個默默無語。畢永年拿眼睛瞥了一下興致勃勃的公韌,那眼神似乎在說:“出去這一趟,想來收獲不少吧。”
公韌坐下,端過一杯茶來,一口氣喝幹,然後說:“諸位長兄,這樣幹坐著也不是個辦法,我有三條計策,你們看看是否可行?”
譚嗣同眼睛一亮,說:“噢,一下子想出來三條計策,哪三條,不妨說出來聽聽。”梁啟超一副看不起公韌的樣子,說:“竟然有計策,還一下子就是三條,我怎麽一條也想不出來啊,行也好,不行也好,說出來聽聽。”
公韌不緊不慢地說:“這第一條呢,就是刺殺榮祿,不管殺得成也好,殺不成也好,故意留下袁世凱的把柄,目的呢,是逼袁世凱造反。”
梁啟超皺著眉頭,說:“這一點,我就有些不明白了,為什麽不刺殺慈禧呢?再說,如果刺殺不成,榮祿一看刺客是袁世凱的人,還不立刻就到慈禧那裏告狀,慈禧大怒,殺了袁世凱,這不又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嗎。”
譚嗣同也是一副狐疑的目光,而畢永年卻是心裏暗暗驚喜。
公韌解釋說:“為什麽不刺殺慈禧呢,因為宮庭之中也好,頤和園也好,護衛森嚴,不是那麽容易下手的,而榮祿此時正在天津,在和慈禧搞了一個陰謀,準備在天津慈禧和光緒閱兵的時候,發動兵變,廢黜光緒。我想,在天津刺殺榮祿,準比在京城刺殺慈禧要容易的多吧。如果刺殺成功,那就削弱了慈禧的力量,如果刺殺不成,故意留下袁世凱的蹤跡,榮祿也不會向慈禧告密。”
譚嗣同問:“為何榮祿不會向慈禧告訴這事兒。”
公韌說:“研究榮祿這個人,官場上也不是那麽順利,鹹豐年間做過戶部銀庫員外郎,因為貪汙幾乎被肅順砍了頭。不知他用什麽辦法擺脫了這次厄運,又花錢買得候補道員的銜。光緒初年,遷升至工部尚書。光緒4年,慈禧皇太後嚐欲自選宮監,榮祿奏非祖製,得罪了慈禧太後。會學士寶廷奏言滿大臣兼差多,乃解尚書及內務府差,又以被劾納賄,降二級。光緒17年,才被升為西安將軍。光緒20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才被再次複起的恭親王奕薦為步軍統領,會辦軍務,設巡防局督理五城團防。光緒24年,光緒帝起用康兄、梁兄等參預新政,準備實行變法。慈禧太後惟恐形勢有變,於是迅速起用了手握兵權的榮祿,授榮祿為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統帥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和袁世凱的新建軍。
他深知混到這一步不容易,能為了這點兒不著邊的小事,而去向慈禧告狀嗎?”
梁啟超聽了公韌的這番話後,大驚:“想不到公韌兄弟對榮祿了解的這麽透啊,甚至比我了解的還要多。請問,公韌兄弟,你是如何知道這些事的?”
畢永年聽了也大驚,問:“你我同時來到京城,又同時來到了譚府,為何我卻不知道這些事?”
公韌說:“說來也簡單,也就是在空閑的時候,稍微看了一眼譚兄桌上的簡報啊,資料啊,什麽的。”
梁啟超十分驚詫,說:“公韌兄弟看來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要不,不會記得這麽多事。”
譚嗣同聽了則大喜,繼續發問:“要你這麽說的話,這條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這樣做會逼袁世凱造反。”
公韌又說:“袁世凱耳目眾多,他豈能不知道這件事,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憑袁世凱的心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除了迅速投靠光緒以外,別的就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譚嗣同大叫一聲說:“此計甚好,我讚成了。”
既然譚嗣同同意了,梁啟超和畢永年也就沒了話說。三個人又一直看著公韌,希望公韌快快說出第二條計策。
公韌又端起茶杯喝完了第二杯茶,不慌不忙地說:“第二條就是離奸慈禧和榮祿的關係,目的是製造混亂,我們好亂中取利。”
梁啟超又皺起了眉頭說:“公韌弟能不能說明白點,利用什麽手段離奸慈禧和榮祿的關係?”
公韌說:“這個好辦,慈禧雖然掌握著朝中大權,但是這個婦人疑心最重,現在榮祿手握兵權,掌握著董福祥、聶士成和袁世凱的三支軍隊,慈禧能不注意他嗎?我們再到另二支軍隊中聯絡,運動一些反慈禧的事,假的也好,真的也好,留下一些證據,故意透露給慈禧,讓慈禧心存疑惑,這樣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其實這也就是離間計。”
梁啟超說:“我明白了,你是想利用假的運動來掩護袁世凱真正的運動。而真正的目的,卻是慈禧對榮祿的懷疑。”
譚嗣同大腿一拍說:“此計甚好,我同意了。那第三條呢?”
公韌又慢慢地端起了第三杯茶。
譚嗣同、梁啟超、畢永年急切地看著公韌,希望公韌快點兒把這第三杯茶喝了。
公韌慢慢地喝完了第三碗茶,抿了一下嘴才說:“在頤和園趁著慈禧和光緒賞月乘涼的機會誅殺慈禧,那得鬧多大的動靜啊!這叫拙而不叫巧,現在慈禧就住在頤和園,我想不如化裝襲敵,譚兄偵察好情況,我們派高手化裝成太監或者禁衛軍潛入頤和園,就把慈禧綁架了,讓光緒再收拾殘局,那樣四兩破千斤,豈不更巧。”
梁啟超皺著眉頭說:“為什麽非得綁架,殺了豈不更好?”
公韌說:“人都怕死,慈禧也不例外,逼她交出政權,這樣不更好嗎。要是慈禧一死,光緒又控製不住形勢,那樣豈不天下大亂。”
譚嗣同又發問道:“上頤和園裏綁架慈禧的事情,非得武功高強,又智慧非凡的人不能勝任,這用人上,公韌弟想好了嗎?”
公韌說:“如果你的人實在不行,我已給家裏發了電報,讓我的弟兄20人前來聽從譚兄的調度。”
譚嗣同又逼視著公韌的眼睛說:“這樣,我們就改了大計劃,那現在我們怎麽辦?”
公韌說:“示弱,示弱,示弱,沒有比現在示弱更重要的了,我們維新派現在就是一隻病死的貓,造成下風或者不動作的態勢,待我們的計策一個個成功,然後突然翻身亮劍,一劍封喉。”
譚嗣同突然猛地擂了一下桌子,仰天大叫一聲:“蒼天啊——如果這三計成功,我變法之事成矣!”然後跪下,給公韌“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頭,說:“公韌弟,這變法的事,就全指望兄弟了。”
那譚嗣同是什麽人物啊,要不是形勢逼得譚嗣同走投無路,他也不會對公韌這個小人物磕頭行如此的大禮!別說公韌承受不起,就連梁啟超也看不下去了,慌得跺著腳說:“這……這……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啊?”畢永年看了譚嗣同一眼,嘴一撇,心裏說:“這個譚嗣同,憑什麽對公韌行這個大禮,這個禮一拜,足以把公韌兄弟的小命也拜了去。”慌得公韌更是扶起譚嗣同說:“使不得!使不得!小弟井裏的蛤蟆見過多大的天啊,敢受此大禮。羞煞小弟,羞煞小弟了,兄弟隻是隨口說說,胡亂參謀,這變法的事,還得指望大哥拿大主意啊!”
畢永年小聲對公韌說:“想不到公韌兄弟思維這麽縝密,才華又這麽出眾,看來我在這裏,已經是個無用之人。我看,今晚上我就走。”公韌急忙挽留他說:“哪裏的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拾柴火焰高,還得指望家兄呢!”
畢永年還是執意要走,說:“家中數十萬弟兄還等著我迴去呢,還望諸位哥哥,兄弟諒解。”
梁啟超對譚嗣同使了個眼色,意思是既然這樣,何不扣住畢永年,或者在此誅殺,以免後患。譚嗣同裝沒看見,隻是抱著拳對畢永年寒暄道:“我叫家兄來,家兄是馬不停蹄地來了,沒有半點兒猶豫,這下家兄要走,覺沒睡好一個,酒沒吃好一杯,叫我的心裏哪能過意的去,家兄還是多留幾日的好,也好給我把把關。”
畢永年還是抬腿就往外麵走,譚嗣同隻好緊緊地跟在畢永年的後麵,緊跟著相送,公韌和梁啟超也緊緊跟隨,一直送到了大門口。
畢永年對譚嗣同拱了拱手,又悄悄湊近公韌的耳朵說:“我勸兄弟,還是聽我一言吧,跟著我走,還能求得一命。要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公韌說:“事已至此,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隻能拚死一搏了。你怎麽知道此事萬萬不成?”畢永年苦笑了笑,說:“我這哥老會總龍頭也不是吃素的,計謀歸計謀,事實歸事實,袁世凱和榮祿,哪一個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畢永年又對譚嗣同說:“計是好計,隻是實行起來,恐怕還有一定難度,你也要早早考慮後路。”譚嗣同對畢永年拱了拱手說:“我意已決,家兄不要再勸!”他從懷中掏出一些碎銀子硬塞到了畢永年懷裏,然後對畢永年再次深情地拱了拱手,目送著畢永年漸漸遠去。
譚嗣同、梁啟超、公韌又迴到了書房裏。譚嗣同對公韌說:“現在怎麽辦,就聽你的了。”公韌說:“事不宜遲,趁夜黑風高,就趕緊實行第一條計策。”
譚嗣同點了點頭,出去一會兒,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功夫,叫來了一個殺手,來麵見公韌。公韌見他二十三四歲的年紀,渾身精瘦,一看就知道是練武的身架,身上穿得利利索索,上身穿著新軍的褂子,下身卻是肥大的燈籠褲,滿臉隱隱含著一股殺氣。
譚嗣同對公韌說:“該囑咐的我已經囑咐了,不知公韌弟還有什麽吩咐?”
公韌知道,不便問殺手的姓名,隻是對他說:“不知你怎樣才能留下袁世凱的把柄?”
那人說:“我穿著新軍的褂子,隻有新軍才有這樣的衣服,另外,還有袁世凱的手跡。”說著,拿出了袁世凱的一封私信,底下署名為袁世凱三個字。
公韌仔細看了看那封信,信上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而署名卻太過明顯,就把袁世凱的世凱撕去,隻留下了袁字,而且把袁字也撕去了一多半,隻留下了一個土字,然後又揉搓了兩遍,點了點頭說:“好了!”
梁啟超說:“妙,妙,妙就妙在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榮祿是什麽人,他不會猜不出是什麽人所為。”
譚嗣同對殺手說了一句:“你去吧,剩下的一半兒銀子,我明天就交給你家裏。”
那殺手答應一聲,扭頭走出門去。不一會兒,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起,然後愈來愈遠,漸漸的沒有了聲息。
公韌說:“明天需要辦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繼續上袁世凱的府裏,去催促袁世凱,看看他的反應。第二件事是,實行第二條計策,派人去董福祥和聶士成那裏去聯絡,看看兩人的反應,順便透露一下這是榮祿的指使。”
安排完了這一切,譚嗣同對公韌點了點頭說:“時間不早了,你也該歇息一會兒了。”
公韌點了點頭說:“譚兄啊,你為國事操勞,也更應該休息了,免得累壞了身體,給變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公韌也算誇獎也算恭維了譚嗣同幾句。
(欲知這三條計策實行得怎麽樣,且聽下迴分解。感謝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請收藏,請評論,請投花,請投凸票,請動一下金手指,點一下頂或者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