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徐新啟一言不發地仰麵閉眸,手掌橫跨過額頭,兩根指頭揉著發漲的太陽穴。他忍不住地暗暗歎息,社裏從前總是一團和氣、談笑風生的,不知何時起變得烏煙瘴氣起來了。歇了片刻,他拿起厲鳳竹剛改完的稿放在左手邊,又把陳燕平寫的文章放在了右手邊,最後取了一份《津門日日新聞》放在中間。很認真地做了一番細致的考量後,起身去敲了敲厲鳳竹的辦公桌,輕聲道:“密斯厲,咱們去談一下選題。”
他二人剛往會客室裏一鑽,就給了外頭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終於能夠暢暢快快地說幾句話了。
“密斯蔣,密斯蔣!我聽說,主編告狀告到了滬館,明確說是徐主任訪到了特大消息,卻暗藏私心不肯坦白。”
另一個聽說,連連地擺起手來:“我聽到的說法是,老徐把消息賣給了日日新聞社。”
這話引來了幾乎所有人的驚異:“怎麽可能呢?!”
還有人說:“你別忘了,徐主任可是得罪過唐書白的。”
那個就胸有成竹地迴答:“惟其是如此,才會這麽辦事呐。以友情價拋出一個爆炸新聞,不就可以冰釋前嫌了嘛。”
這時,人堆裏伸出一個腦袋來,又送來一個完全不同的說法:“外頭傳進來的話不足為信的,我聽滬館的哥兒們說呀——老徐拿這事兒跟總編正談著條件呢,說是一個號外,換一個副主編。”
蔣憶瑤除去相信徐新啟的人品而外,並沒有別的信息可以分享,因此隻管笑著去聽。
陳燕平遊離在話題外,踟躕了好一陣,才被好奇心徹底打敗了,擠在議論的人之間,小小聲問道:“說了半天,徐主任手裏究竟有什麽消息呀?”
這個問題的答案倒是不產生任何分歧了,都說是徐新啟收到了風聲,西南那邊的軍閥正花著大力氣去說服川軍。
聽罷,陳燕平接道:“這跟密斯厲剛才的話,完全是對不上號的呀。”
“對啊!”那個由頭至尾議論最熱烈的,便一把抱著他的腦袋,往他耳朵裏送著氣聲,“假得離譜,必有玄機。”
一直悄悄留意著這邊動靜的高儉,因他們越說越把聲音放低,不由地抻長了脖子。
蔣憶瑤見狀偷笑,站起來對著那幾個開小會的後背上一拍,道:“瞧你們幾個!人家走開了,你們就老鼠聚會似的,嘰嘰咕咕個沒完,剛才怎麽一個個都裝傻呢。”
大家紛紛笑起來:“剛才不裝傻,不就真傻了嘛!”
“這麽油滑,一個個都屬泥鰍的吧。”蔣憶瑤撇撇嘴,臉上有一點不認可的顏色。
高儉趁機混在裏頭,也想與他們一道分析此事:“照我說呢,密斯厲倒是個狠角色。故意當著全社的人戳破了這事兒,或許是想幫老徐把副主編的位子搶下來吧。哎呀,她對老徐確實也是,一見如故、忠心耿耿呐!”
蔣憶瑤收起笑意,直覺他眼中藏了“寡婦門前”這四個不尊重的大字。冷笑一下,故意地問道:“我就不明白了,這樣重要的人事任免,不去考量以往的工作表現,卻被一個傳言完全地掌控著,是不是太兒戲了些?”
說罷,她騰地一下跳起,往桌子上坐了,翹起二郎腿,腳尖在半空得意地點著。高儉這句話看似表揚,實則就是要引導大家往桃色上去聯想,頗有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的意味。
總之,就是要不遺餘力地往徐新啟身上潑髒水,好讓他有口皆碑的形象一點點地跌落下來。
高儉聽蔣憶瑤的話鋒,分明是完全猜透了他的心計。因之皮笑肉不笑地道:“還不是因為此事牽涉了品德的問題,若是提拔了對報社不忠誠的人,那可就……”
蔣憶瑤挑了挑眉,又從桌子上一躍而下,抱著胳膊道:“你要這樣說,我就放心了。徐主任在咱這兒是老徐,在總編那裏,就隻是小徐而已。由總編親眼看著成長起來的人,好不好、勝不勝任的話,哪裏還用得著別個去費心評判呢!”
高儉不由地附和了一句“極是”,就抽著一張極尷尬的笑臉走開了。
###
會客室內,徐新啟把一張報紙遞過去問道:“看過了嗎?方笑柔最新的文章。”
昨天在日租界時,厲鳳竹就猜想那個拿著相機從現場離開的人是方笑柔,自然一早就留心過了。因就接過來,點一點頭道:“我認為她的著眼點很偏激,把全部的問題歸結到了民族劣根性上。”
徐新啟頷首,以表讚同:“負麵情緒累加到臨界點往往有過度的爆發,這是人性的一個共通點。她這樣武斷地批判自己的同胞,實在讓人……所以,我覺得是有必要駁斥她的。而你又是現場親曆,寫起來自然更深刻些。”
看來,徐新啟有意要與日日新聞社打擂台。
厲鳳竹心裏稍稍鬆了一口氣,便展開報紙,往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處詞句上多看了兩眼,冷哼道:“劣等文明、劣等種族,以她措辭的方式來看,用‘同胞’二字定義她,恐怕是在自作多情呀。”
徐新啟的笑容頗為苦澀,並不評價此人,隻是拿出厲鳳竹交上來的二稿,說道:“我看過了,比初稿好多了。但剛才審稿的時候,我還沒注意到方笑柔的文章。這時候看過了,自然又有了新想法,所以得麻煩你接著改呦。我希望你,針對她所列的兩點論據,逐個地去擊破。”
看來直覺沒有錯,文章還是不過關。
厲鳳竹心裏是明白問題出在哪兒的,她的行文亮點在於開闊的格局和眼界。但受著鐵拳團的要挾,她必須縮手縮腳地把自己局限起來。即便改了一稿,稍稍地有了起色,但在拋棄掉了專長的情況下,她寫著別扭,別人看著又怎麽會舒服呢。
可是,往能過稿的方向去寫,也許是會惹惱鐵拳團的。他們沉浸在受害的情緒裏,已經恨透了國貨運動,對厲鳳竹的要求就是幫他們把話統統地罵出來,也就是那第一稿的樣子。
徐新啟見她麵上的難色越來越加深,便問:“怎麽,有困難?”
厲鳳竹立刻誇張地搖起頭來。徐新啟已經告訴過她,陳燕平的稿子通過了,隨時可以拿出來用的。因之即便把握不大,她也要硬著頭說表示可以完成。
為節省時間起見,厲鳳竹提議兩個人就在這裏一起討論著把修改的方向定下來,再迴去落筆。徐新啟覺得可行,便就答應了。
首先,厲鳳竹提議道:“我看不如這樣辦,我拆成兩篇文章寫,好不好?因為我在現場看到都是個體,那麽記錄下來的感受,自然是針對個體而言的。方笑柔的文風向來是比較灑脫的,一時迴憶到了當時的情景就以紀實的筆法寫,一時聯係到了民族命運的大題目就以議論的筆法寫。我和她有些不同,我喜歡記述時好好記述,議論時好好議論。我既要完成現場的報道,又要評論她的評論,我怕放在一起寫效果會有些割裂。”
徐新啟沒有在立刻就聽明白,因此花了很長時間來理解她所謂的難處。
在等待徐新啟同意的時候,厲鳳竹把一雙手擺在膝蓋上,蹭著旗袍不斷地擦拭著手心裏鑽出來的汗水。以能力來講,她也可以由點到麵,先記述再議論,在一篇文章裏就把事情說完的,但現實不允許她逞這個能。電光火石間,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兩全之策。決計把商人受衝擊的事情以本名發表,再把徐新啟要她寫的內容以筆名去發表,這就可以兩邊都糊弄過去了。
不過,真要這樣辦了,鐵拳團應該不會完全滿意,甚至很可能會生氣。但因為此前,鐵拳團說過消息不見報,他們就不會來聯絡厲鳳竹,她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隻見徐新啟舉著食指,往臉頰上不停地點畫著。隔了幾分鍾才道:“也可以吧,這樣多少能省一些時間。畢竟,改稿的速度其實是遠遠趕不上重寫的。”
厲鳳竹那一直在摩擦衣服的手,這時總算落定了,放鬆地扶在膝蓋上。臉上則露出一種小孩子才有的乖巧表情,笑容格外地舒心。
徐新啟翻出自己剛才專門針對方笑柔的文章,所寫的一份小結看著,口中說道:“方笑柔的論點,我是這樣總結的。其一是,批評國人放著內因不做處理,卻把百姓日子過不好的原因,全都推到了東洋經濟的飛速發展上去。其二是,批評國人不具備理智的能力,克服不了情緒的弊端,更無基本的道德,從而使得群體意願的表達,最終總是走向暴力的結局。”
厲鳳竹迅速在桌上取了一支筆,把他的想法詳盡地記錄了下來。
隻見徐新啟那份黑筆寫成的小結後頭,還跟著一行紅字。他舉起來,使厲鳳竹恰好能夠讀到,並對她解釋:“第二條我倒是很能夠駁得明白,我桌上那本《群眾心理研究》,劃出了可以迴答她的論據。關於聚集的群體,既容易成為英雄,也容易成為劊子手的問題,是需要人類共同去麵對和克服的,不能武斷地強加給任何一個民族,非說是他們獨有的劣根性。然而這第一點,我琢磨了很久。總覺得讀起來時心裏很覺得受委屈,但又……”他為難地搔了搔耳朵,“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就是心裏幹生氣,又憋不出話來證明這是一個倒打一耙的言論。確實的,我們很需要成長的時間。但你應該也有這樣的體會,針對未來開出的承諾,能達到的是暢想,達不到的就是空頭支票呀!”
</p>
徐新啟一言不發地仰麵閉眸,手掌橫跨過額頭,兩根指頭揉著發漲的太陽穴。他忍不住地暗暗歎息,社裏從前總是一團和氣、談笑風生的,不知何時起變得烏煙瘴氣起來了。歇了片刻,他拿起厲鳳竹剛改完的稿放在左手邊,又把陳燕平寫的文章放在了右手邊,最後取了一份《津門日日新聞》放在中間。很認真地做了一番細致的考量後,起身去敲了敲厲鳳竹的辦公桌,輕聲道:“密斯厲,咱們去談一下選題。”
他二人剛往會客室裏一鑽,就給了外頭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終於能夠暢暢快快地說幾句話了。
“密斯蔣,密斯蔣!我聽說,主編告狀告到了滬館,明確說是徐主任訪到了特大消息,卻暗藏私心不肯坦白。”
另一個聽說,連連地擺起手來:“我聽到的說法是,老徐把消息賣給了日日新聞社。”
這話引來了幾乎所有人的驚異:“怎麽可能呢?!”
還有人說:“你別忘了,徐主任可是得罪過唐書白的。”
那個就胸有成竹地迴答:“惟其是如此,才會這麽辦事呐。以友情價拋出一個爆炸新聞,不就可以冰釋前嫌了嘛。”
這時,人堆裏伸出一個腦袋來,又送來一個完全不同的說法:“外頭傳進來的話不足為信的,我聽滬館的哥兒們說呀——老徐拿這事兒跟總編正談著條件呢,說是一個號外,換一個副主編。”
蔣憶瑤除去相信徐新啟的人品而外,並沒有別的信息可以分享,因此隻管笑著去聽。
陳燕平遊離在話題外,踟躕了好一陣,才被好奇心徹底打敗了,擠在議論的人之間,小小聲問道:“說了半天,徐主任手裏究竟有什麽消息呀?”
這個問題的答案倒是不產生任何分歧了,都說是徐新啟收到了風聲,西南那邊的軍閥正花著大力氣去說服川軍。
聽罷,陳燕平接道:“這跟密斯厲剛才的話,完全是對不上號的呀。”
“對啊!”那個由頭至尾議論最熱烈的,便一把抱著他的腦袋,往他耳朵裏送著氣聲,“假得離譜,必有玄機。”
一直悄悄留意著這邊動靜的高儉,因他們越說越把聲音放低,不由地抻長了脖子。
蔣憶瑤見狀偷笑,站起來對著那幾個開小會的後背上一拍,道:“瞧你們幾個!人家走開了,你們就老鼠聚會似的,嘰嘰咕咕個沒完,剛才怎麽一個個都裝傻呢。”
大家紛紛笑起來:“剛才不裝傻,不就真傻了嘛!”
“這麽油滑,一個個都屬泥鰍的吧。”蔣憶瑤撇撇嘴,臉上有一點不認可的顏色。
高儉趁機混在裏頭,也想與他們一道分析此事:“照我說呢,密斯厲倒是個狠角色。故意當著全社的人戳破了這事兒,或許是想幫老徐把副主編的位子搶下來吧。哎呀,她對老徐確實也是,一見如故、忠心耿耿呐!”
蔣憶瑤收起笑意,直覺他眼中藏了“寡婦門前”這四個不尊重的大字。冷笑一下,故意地問道:“我就不明白了,這樣重要的人事任免,不去考量以往的工作表現,卻被一個傳言完全地掌控著,是不是太兒戲了些?”
說罷,她騰地一下跳起,往桌子上坐了,翹起二郎腿,腳尖在半空得意地點著。高儉這句話看似表揚,實則就是要引導大家往桃色上去聯想,頗有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的意味。
總之,就是要不遺餘力地往徐新啟身上潑髒水,好讓他有口皆碑的形象一點點地跌落下來。
高儉聽蔣憶瑤的話鋒,分明是完全猜透了他的心計。因之皮笑肉不笑地道:“還不是因為此事牽涉了品德的問題,若是提拔了對報社不忠誠的人,那可就……”
蔣憶瑤挑了挑眉,又從桌子上一躍而下,抱著胳膊道:“你要這樣說,我就放心了。徐主任在咱這兒是老徐,在總編那裏,就隻是小徐而已。由總編親眼看著成長起來的人,好不好、勝不勝任的話,哪裏還用得著別個去費心評判呢!”
高儉不由地附和了一句“極是”,就抽著一張極尷尬的笑臉走開了。
###
會客室內,徐新啟把一張報紙遞過去問道:“看過了嗎?方笑柔最新的文章。”
昨天在日租界時,厲鳳竹就猜想那個拿著相機從現場離開的人是方笑柔,自然一早就留心過了。因就接過來,點一點頭道:“我認為她的著眼點很偏激,把全部的問題歸結到了民族劣根性上。”
徐新啟頷首,以表讚同:“負麵情緒累加到臨界點往往有過度的爆發,這是人性的一個共通點。她這樣武斷地批判自己的同胞,實在讓人……所以,我覺得是有必要駁斥她的。而你又是現場親曆,寫起來自然更深刻些。”
看來,徐新啟有意要與日日新聞社打擂台。
厲鳳竹心裏稍稍鬆了一口氣,便展開報紙,往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處詞句上多看了兩眼,冷哼道:“劣等文明、劣等種族,以她措辭的方式來看,用‘同胞’二字定義她,恐怕是在自作多情呀。”
徐新啟的笑容頗為苦澀,並不評價此人,隻是拿出厲鳳竹交上來的二稿,說道:“我看過了,比初稿好多了。但剛才審稿的時候,我還沒注意到方笑柔的文章。這時候看過了,自然又有了新想法,所以得麻煩你接著改呦。我希望你,針對她所列的兩點論據,逐個地去擊破。”
看來直覺沒有錯,文章還是不過關。
厲鳳竹心裏是明白問題出在哪兒的,她的行文亮點在於開闊的格局和眼界。但受著鐵拳團的要挾,她必須縮手縮腳地把自己局限起來。即便改了一稿,稍稍地有了起色,但在拋棄掉了專長的情況下,她寫著別扭,別人看著又怎麽會舒服呢。
可是,往能過稿的方向去寫,也許是會惹惱鐵拳團的。他們沉浸在受害的情緒裏,已經恨透了國貨運動,對厲鳳竹的要求就是幫他們把話統統地罵出來,也就是那第一稿的樣子。
徐新啟見她麵上的難色越來越加深,便問:“怎麽,有困難?”
厲鳳竹立刻誇張地搖起頭來。徐新啟已經告訴過她,陳燕平的稿子通過了,隨時可以拿出來用的。因之即便把握不大,她也要硬著頭說表示可以完成。
為節省時間起見,厲鳳竹提議兩個人就在這裏一起討論著把修改的方向定下來,再迴去落筆。徐新啟覺得可行,便就答應了。
首先,厲鳳竹提議道:“我看不如這樣辦,我拆成兩篇文章寫,好不好?因為我在現場看到都是個體,那麽記錄下來的感受,自然是針對個體而言的。方笑柔的文風向來是比較灑脫的,一時迴憶到了當時的情景就以紀實的筆法寫,一時聯係到了民族命運的大題目就以議論的筆法寫。我和她有些不同,我喜歡記述時好好記述,議論時好好議論。我既要完成現場的報道,又要評論她的評論,我怕放在一起寫效果會有些割裂。”
徐新啟沒有在立刻就聽明白,因此花了很長時間來理解她所謂的難處。
在等待徐新啟同意的時候,厲鳳竹把一雙手擺在膝蓋上,蹭著旗袍不斷地擦拭著手心裏鑽出來的汗水。以能力來講,她也可以由點到麵,先記述再議論,在一篇文章裏就把事情說完的,但現實不允許她逞這個能。電光火石間,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兩全之策。決計把商人受衝擊的事情以本名發表,再把徐新啟要她寫的內容以筆名去發表,這就可以兩邊都糊弄過去了。
不過,真要這樣辦了,鐵拳團應該不會完全滿意,甚至很可能會生氣。但因為此前,鐵拳團說過消息不見報,他們就不會來聯絡厲鳳竹,她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隻見徐新啟舉著食指,往臉頰上不停地點畫著。隔了幾分鍾才道:“也可以吧,這樣多少能省一些時間。畢竟,改稿的速度其實是遠遠趕不上重寫的。”
厲鳳竹那一直在摩擦衣服的手,這時總算落定了,放鬆地扶在膝蓋上。臉上則露出一種小孩子才有的乖巧表情,笑容格外地舒心。
徐新啟翻出自己剛才專門針對方笑柔的文章,所寫的一份小結看著,口中說道:“方笑柔的論點,我是這樣總結的。其一是,批評國人放著內因不做處理,卻把百姓日子過不好的原因,全都推到了東洋經濟的飛速發展上去。其二是,批評國人不具備理智的能力,克服不了情緒的弊端,更無基本的道德,從而使得群體意願的表達,最終總是走向暴力的結局。”
厲鳳竹迅速在桌上取了一支筆,把他的想法詳盡地記錄了下來。
隻見徐新啟那份黑筆寫成的小結後頭,還跟著一行紅字。他舉起來,使厲鳳竹恰好能夠讀到,並對她解釋:“第二條我倒是很能夠駁得明白,我桌上那本《群眾心理研究》,劃出了可以迴答她的論據。關於聚集的群體,既容易成為英雄,也容易成為劊子手的問題,是需要人類共同去麵對和克服的,不能武斷地強加給任何一個民族,非說是他們獨有的劣根性。然而這第一點,我琢磨了很久。總覺得讀起來時心裏很覺得受委屈,但又……”他為難地搔了搔耳朵,“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就是心裏幹生氣,又憋不出話來證明這是一個倒打一耙的言論。確實的,我們很需要成長的時間。但你應該也有這樣的體會,針對未來開出的承諾,能達到的是暢想,達不到的就是空頭支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