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也還沒找到迴去的方法,就先努力生活吧,就當替真正的薑千灼活一迴了。
於是她一邊提起十萬個心眼兒,努力的貼合原本的薑千灼應付著身邊的人,一邊等著夏遠昭來,可她沒等到夏遠昭,先等來了皇帝召她入宮的旨意。
皇帝,沒找錯人嗎?帶著滿腹的疑慮,她乘馬車到了宮門口,接引她的是一位年老的女官。
“薑小姐,老奴特奉陛下旨意前來接小姐入宮。”
千灼行禮,“見過姑姑。”
這位老姑姑是個寡言但禮數周全的人,她領著千灼從側門入宮,穿過一條古舊的黛青石長街,千灼悄悄地抬頭望了望這宮裏被高牆包裹著的殿室樓閣,被這座已屹立百年有餘的皇宮的恢弘大氣震撼了一下。
長街快要走到盡頭時,一直沉默的姑姑輕聲開口了,“薑小姐,老奴看在年輕時與您家太夫人相熟的份上,好心提一句,您待會兒迴話可機靈點,莫談公主的事情。”
公主的事情?我認識哪位公主嗎?如今沒有了記憶她也不好判斷,但還是迴謝了姑姑。
姑姑帶她到了皇帝的書房,在陛下同意之後,撩開書房的簾子,請千灼自己進去了。
書房整體裝點的古樸卻又不失奢華,左右隨侍宮人不多,身著明黃色便服的一國之君在書桌後正襟危坐。
“臣女薑氏千灼,叩見陛下,陛下萬安。”她俯身行跪拜大禮,好在原主也從來沒麵見過皇帝,進宮前為了防止她做錯事,夫人親自教了好幾遍這個禮數。
“免禮,起身說話。”皇帝的語氣裏聽不出喜怒,千灼小心髒不受控製的怦怦直跳。
“謝陛下。”她站起來。
“你不必緊張,隻是先前皇後誇你是個聰慧有趣的孩子,朕便忍不住見見。”明明說著不讓人緊張,話語裏還是帶著威壓。
“娘娘謬讚,臣女不敢當。”千灼也不清楚自己說的對不對,聽了她的話,皇帝深深地沉默了一陣,她害怕皇帝下一秒就要把她拖出去砍腦袋。
不過還好,這不是位喜怒無常的暴虐之君,他的沉默似是在思索什麽,思索一陣,他又說:“朕知道皇後看中了你作兒媳,不知你有什麽想法。”
“如此大事,臣女不敢妄想。”
“皇兒大了,朕也盼著他娶親成家,但是三年前太子妃薨逝後,太子尚未續娶,老五身為弟弟,先於兄長成家,朕覺得不太妥,你說是嗎?”
“啊,呃,是…”千灼心想這該怎麽迴答,既不應我管,我說了也不算。
“所以在五兒成親之前,朕想先為太子選妃,可京城貴女太多,朕挑的眼迷,皇後說你聰慧,朕便想聽你出個主意。”
千灼心下震蕩,這,我出哪門子主意啊,我算哪根小蔥啊,皇帝不會是又要把我塞給太子吧!
“臣女不敢亂說太子殿下的親事。”
“說什麽朕不都不怪罪你。”跟皇後一樣的台詞,不愧是兩口子。
那豁出去了,千灼深唿了一口氣,翻遍了心裏的各種想法,拎出來一個合適的,“臣女認為,殿下自當娶心愛之人。”
“哈哈哈,好啊,好妙的迴答,”皇帝聽了她的話,竟然大笑起來,“朕多日來權衡家室,品性,隻想著什麽是合適,怎麽沒想到心愛這個理由呢!”
千灼肯定不明白皇帝樂到了哪個點子上,也不清楚眼下皇帝是真高興還是在諷刺她,心裏仍舊忐忑。
“丫頭啊,你果然是個慧靈之人。”皇帝笑畢,誇她一句。
“謝,謝陛下誇讚。”
“既如此,朕還有一事讓聽你說說,”皇帝擺正了神色,“糍戎侵占我國北方十二城,要朕拿人去換,你知道吧?”
千灼撲通一聲跪下去,“臣女不敢妄議國事!”
“起來,不是國事。”皇帝揚手讓她站起來。
“是朕,決議以和親了結此事,貢陽公主知道後,天天在宮裏哭鬧,你可有法子相勸?”
“背井離鄉一去數千裏,公主殿下傷痛也是應該的,”千灼思索著說,“但六城之困無法以兵力解決的話,和親是最優的辦法。”
京城的風依然祥和,貴族間的生活照往常一般安逸,今日皇帝不提起,她都不記得之前邊境的戰事,更不記得北方仍有六座城池陷於敵軍手裏,城中可吹不到京城平靜的風,怕是不知生活在怎樣的困苦中。
“陛下可勸公主為陷入敵軍之手的百姓想想,公主受百姓事奉愛戴,當體恤子民,就算拋開公主身份,作為曦國的人,既一人可止戰火,便當以身報國。”想到邊境上人民的苦難,她不知不覺就說出了這樣的話。
“是啊,”皇帝歎氣,“倘若你是公主,你也依舊這麽想嗎?”
完了!她突然迴過神來,想起接引姑姑不讓她談論公主的事,可是已經晚了,她這張嘴啊,怎麽不縫嚴實點兒呢!
“…是,身為國民,人人都當忠君報國。”
“不錯,你很有想法,”皇帝點點頭,不為何意的誇了她一句“你若是個男兒,當不遜於你父兄。”
皇帝不再說什麽,叫了宮人送她出去,宮人送她到門口,便再有接引姑姑引她出去。
一路沉默的到了長街上,碰到一個認識的人。
“灼丫頭!”是進宮來麵見皇後娘娘的安靖侯夫人,正好也要出宮。
“侯夫人安。”
侯夫人熱情的上前來挽住她的胳膊,跟她並行。
“灼丫頭,聽娘娘說陛下今日召你入宮,依我看啊,稱你一聲王妃的日子不遠了。”
不見得,千灼在心裏苦笑。
“你祖母還特來找了我,說不放心你嫁進王府,我看她是多餘擔心,”即使她沒迴話,侯夫人還是繼續講,“聽說賞花會上,五殿下對你青眼有加啊,隻可惜我那孫兒病的這麽巧,叫我分不出空了去會上,沒見到……”
聽侯夫人話裏的意思,全京城都傳開了她當日在賞花宴被皇後看重,還被五殿下親自救起,如今她又被皇帝召進宮,有些小門小戶的人家都等著給國伯府道喜攀高枝兒了。
於是她一邊提起十萬個心眼兒,努力的貼合原本的薑千灼應付著身邊的人,一邊等著夏遠昭來,可她沒等到夏遠昭,先等來了皇帝召她入宮的旨意。
皇帝,沒找錯人嗎?帶著滿腹的疑慮,她乘馬車到了宮門口,接引她的是一位年老的女官。
“薑小姐,老奴特奉陛下旨意前來接小姐入宮。”
千灼行禮,“見過姑姑。”
這位老姑姑是個寡言但禮數周全的人,她領著千灼從側門入宮,穿過一條古舊的黛青石長街,千灼悄悄地抬頭望了望這宮裏被高牆包裹著的殿室樓閣,被這座已屹立百年有餘的皇宮的恢弘大氣震撼了一下。
長街快要走到盡頭時,一直沉默的姑姑輕聲開口了,“薑小姐,老奴看在年輕時與您家太夫人相熟的份上,好心提一句,您待會兒迴話可機靈點,莫談公主的事情。”
公主的事情?我認識哪位公主嗎?如今沒有了記憶她也不好判斷,但還是迴謝了姑姑。
姑姑帶她到了皇帝的書房,在陛下同意之後,撩開書房的簾子,請千灼自己進去了。
書房整體裝點的古樸卻又不失奢華,左右隨侍宮人不多,身著明黃色便服的一國之君在書桌後正襟危坐。
“臣女薑氏千灼,叩見陛下,陛下萬安。”她俯身行跪拜大禮,好在原主也從來沒麵見過皇帝,進宮前為了防止她做錯事,夫人親自教了好幾遍這個禮數。
“免禮,起身說話。”皇帝的語氣裏聽不出喜怒,千灼小心髒不受控製的怦怦直跳。
“謝陛下。”她站起來。
“你不必緊張,隻是先前皇後誇你是個聰慧有趣的孩子,朕便忍不住見見。”明明說著不讓人緊張,話語裏還是帶著威壓。
“娘娘謬讚,臣女不敢當。”千灼也不清楚自己說的對不對,聽了她的話,皇帝深深地沉默了一陣,她害怕皇帝下一秒就要把她拖出去砍腦袋。
不過還好,這不是位喜怒無常的暴虐之君,他的沉默似是在思索什麽,思索一陣,他又說:“朕知道皇後看中了你作兒媳,不知你有什麽想法。”
“如此大事,臣女不敢妄想。”
“皇兒大了,朕也盼著他娶親成家,但是三年前太子妃薨逝後,太子尚未續娶,老五身為弟弟,先於兄長成家,朕覺得不太妥,你說是嗎?”
“啊,呃,是…”千灼心想這該怎麽迴答,既不應我管,我說了也不算。
“所以在五兒成親之前,朕想先為太子選妃,可京城貴女太多,朕挑的眼迷,皇後說你聰慧,朕便想聽你出個主意。”
千灼心下震蕩,這,我出哪門子主意啊,我算哪根小蔥啊,皇帝不會是又要把我塞給太子吧!
“臣女不敢亂說太子殿下的親事。”
“說什麽朕不都不怪罪你。”跟皇後一樣的台詞,不愧是兩口子。
那豁出去了,千灼深唿了一口氣,翻遍了心裏的各種想法,拎出來一個合適的,“臣女認為,殿下自當娶心愛之人。”
“哈哈哈,好啊,好妙的迴答,”皇帝聽了她的話,竟然大笑起來,“朕多日來權衡家室,品性,隻想著什麽是合適,怎麽沒想到心愛這個理由呢!”
千灼肯定不明白皇帝樂到了哪個點子上,也不清楚眼下皇帝是真高興還是在諷刺她,心裏仍舊忐忑。
“丫頭啊,你果然是個慧靈之人。”皇帝笑畢,誇她一句。
“謝,謝陛下誇讚。”
“既如此,朕還有一事讓聽你說說,”皇帝擺正了神色,“糍戎侵占我國北方十二城,要朕拿人去換,你知道吧?”
千灼撲通一聲跪下去,“臣女不敢妄議國事!”
“起來,不是國事。”皇帝揚手讓她站起來。
“是朕,決議以和親了結此事,貢陽公主知道後,天天在宮裏哭鬧,你可有法子相勸?”
“背井離鄉一去數千裏,公主殿下傷痛也是應該的,”千灼思索著說,“但六城之困無法以兵力解決的話,和親是最優的辦法。”
京城的風依然祥和,貴族間的生活照往常一般安逸,今日皇帝不提起,她都不記得之前邊境的戰事,更不記得北方仍有六座城池陷於敵軍手裏,城中可吹不到京城平靜的風,怕是不知生活在怎樣的困苦中。
“陛下可勸公主為陷入敵軍之手的百姓想想,公主受百姓事奉愛戴,當體恤子民,就算拋開公主身份,作為曦國的人,既一人可止戰火,便當以身報國。”想到邊境上人民的苦難,她不知不覺就說出了這樣的話。
“是啊,”皇帝歎氣,“倘若你是公主,你也依舊這麽想嗎?”
完了!她突然迴過神來,想起接引姑姑不讓她談論公主的事,可是已經晚了,她這張嘴啊,怎麽不縫嚴實點兒呢!
“…是,身為國民,人人都當忠君報國。”
“不錯,你很有想法,”皇帝點點頭,不為何意的誇了她一句“你若是個男兒,當不遜於你父兄。”
皇帝不再說什麽,叫了宮人送她出去,宮人送她到門口,便再有接引姑姑引她出去。
一路沉默的到了長街上,碰到一個認識的人。
“灼丫頭!”是進宮來麵見皇後娘娘的安靖侯夫人,正好也要出宮。
“侯夫人安。”
侯夫人熱情的上前來挽住她的胳膊,跟她並行。
“灼丫頭,聽娘娘說陛下今日召你入宮,依我看啊,稱你一聲王妃的日子不遠了。”
不見得,千灼在心裏苦笑。
“你祖母還特來找了我,說不放心你嫁進王府,我看她是多餘擔心,”即使她沒迴話,侯夫人還是繼續講,“聽說賞花會上,五殿下對你青眼有加啊,隻可惜我那孫兒病的這麽巧,叫我分不出空了去會上,沒見到……”
聽侯夫人話裏的意思,全京城都傳開了她當日在賞花宴被皇後看重,還被五殿下親自救起,如今她又被皇帝召進宮,有些小門小戶的人家都等著給國伯府道喜攀高枝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