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譚扶芸是脾氣剛硬,卻不蠢啊,趙婆子那想看她出醜的小心思早被她看了出來,她故意不驕不躁,擺好了儀態,仰著下巴對身邊的小丫頭伸出一隻手。
眼見小丫頭愣在了原地,她語氣冰冷的說,“你是新買來的丫頭嗎,這都不懂?”
小丫頭反應過來,這是叫她扶她上車,她看了看高高的馬車,又看了眼趙嬤嬤的臉色,猶豫著說,“二小姐,這兒沒有馬車凳啊。”
於是譚扶芸又把眼神投向了趙嬤嬤,都到這個份兒上了,她再也不能裝木頭,故作聰明的迴應,“小姐,老奴也不知道馬車凳在哪兒啊,像我們這種身份的人,哪配用那個。”
哼哼,看你個鄉野來的丫頭怎麽辦。
豈料譚扶芸根本什麽都沒說,隻是鎮靜的看著眼前這婆子,好像用眼神在說“你看著想辦法”。
明明是個身量纖細的小姑娘,眼神卻那麽的有壓迫,趙嬤嬤竟不敢迎上她的眼神,吞了吞唾沫,走上前去叫醒車夫。
譚扶芸不著痕跡的勾了勾唇角,哼,你小姐我要是被為難住了,那就不是我了。
趙嬤嬤向車夫索要馬車凳,這個車夫是個大嗓門的,隔著一段距離譚扶芸都聽見了他大聲的嚷嚷,“什麽?哪有準備那樣的東西!你怎麽不早說早準備!”
趙嬤嬤迴來跟她複命,心裏想的卻是,一個低賤的庶女,當自己多金貴的東西,還要這要那的為難人,這下必須得刺她幾句,要不然都辜負了夫人的交代。
可是譚扶芸根本沒給她機會開口,輕輕地抬起腳尖踢到了她的膝蓋窩,趙嬤嬤肯定支棱不住,一下子跪趴在了地上。
“啊呀嬤嬤,你這是作甚!”譚扶芸裝模作樣的驚唿一聲,“你舍身的好意,本小姐不會忘的。”
說著,她就在小丫頭的攙扶下,一腳踏上了趙嬤嬤的背,踩著她的脊背上了馬車。
馬車晃晃悠悠的朝著繁華的京城駛去,一連多次吃癟的趙嬤嬤暫時不敢再作妖,一旁的小丫頭雖然直愣,但卻是個靜默的性格,於是譚扶芸終於有機會清淨下來好好梳理一下目前的情況。
譚家指派了人來接,她沒有撒潑打滾不迴去的理由,而此番她迴到京城必然要想盡辦法動用起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去尋找玉荷的下落,她跟譚家人沒什麽感情,隻能祈禱自己說的話在譚家還值得一聽,譚家願意去救玉荷一名,如若不然,唉,那也隻能隨機應變另找門路。
唐元這小子離開的匆匆忙忙,也不知他答應的事情是否會真的上心去辦,其實譚扶芸都不確定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到他。
而那個黑衣男人……
想起他把她擁入懷中的那個親昵舉動,譚扶芸說不上心裏是什麽滋味,似是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應該是不明就裏的驚慌,聽唐元的描述,這個人應該跟她是認識的,甚至可以說是很熟悉,但是譚扶芸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何年何月何時結識了這麽一位殺神。
可如果他不過是一般路過的行俠仗義之人,為什麽會對她舍身相救,會準確的叫出她的身份,乃至於連京城譚家會派人來接她都如此清楚。
他能知曉這麽多,一定是京城人士,且屬上流之輩,又或者……這種種根本就是他在背後一手控製操辦的!
譚扶芸的腦子裏冒出一個有些可怕的念頭,感覺一股寒氣從後背升起直衝天靈蓋,從田莊被毀開始,之後發生的一切,都好像是一隻巨大且有力的黑手在背後緊緊地捏著她。
馬車已經駛進了城裏,她從搖晃起的窗簾縫兒中看到了熱鬧又繁華的街市,感覺自己被迫邁進了一場陰謀,華美炫目的京城裏,好像處處都是危機。
譚家是國都中的老貴族了,祖上出過高官將相,也出過寵妃娘娘,曾經也是輝煌無限,然而如今已是繁華落幕之年,但常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縱然如今的譚家對比鼎盛之時顯得落魄不已,但也是渝國非常重要的世家大族。
譚家太老爺有三個兒子,也就是譚家如今的三房,譚扶芸這一脈屬譚家大房,但是她的祖父離世的早,大房比其他兩脈更加落魄,多年來靠著大房大夫人,也就是譚扶芸的祖母苦苦撐著,好在祖父離世前曾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庶子,也就是譚扶芸的父親,祖母將他悉心養大,直至官至尚書,大房才算是熬出頭來。
譚尚書曾娶過兩任妻子,第一位夫人為他生育一子一女,不幸離世之後,譚尚書又娶了她娘家姨妹為正頭娘子,下育有一女。
這些,都是尚在莊子時,林嬤嬤講給譚扶芸的,雖然她從未在本家生活,但畢竟還是譚家的小姐,譚家的人她多少還是得了解的。
尚書大人房中應該還有幾位貌美姨娘,都不曾生育,至於都是誰,這種深藏於後宅的事,林嬤嬤自然也不清楚。
譚家的府邸位於京城一處地段不錯的位置,府宅宏大富麗,畢竟還是老牌貴族,麵子上擺的還是極盡奢華。
馬車是從譚家的一處側門前停下的,譚扶芸素手撩開簾子,之間門口站著一個仆婦和兩個打扮不想上下的丫頭,而那個仆婦顯然非常有眼力見兒,看到馬車停下,便離開帶著兩個丫頭迎到了車前。
“仆婦鄒氏見過二小姐。”
說著,又指揮身邊一位穿黃一位穿綠的丫頭上去攙人,把譚扶芸從馬車上扶了下來,如此甚好,她本來還打算再\"用用“趙嬤嬤呢。
鄒嬤嬤繼續跟譚扶芸行禮,“老奴跟這兩個丫頭是老夫人指派來服侍小姐的,小姐在府中有什麽需要,盡管支使我們便好。”
兩位丫頭也跟著向她行禮,穿黃那位名叫“佳畫”,穿綠那位名叫“墨兒”,都是老夫人也就是譚扶芸的祖母派來的。
這三人全都語氣平穩,舉止得體,起碼比那趙婆子像個人多了,譚扶芸一下子沒法判斷出這幾人可不可信,但起碼現在她們沒有想給自己下絆子的意思。
眼見小丫頭愣在了原地,她語氣冰冷的說,“你是新買來的丫頭嗎,這都不懂?”
小丫頭反應過來,這是叫她扶她上車,她看了看高高的馬車,又看了眼趙嬤嬤的臉色,猶豫著說,“二小姐,這兒沒有馬車凳啊。”
於是譚扶芸又把眼神投向了趙嬤嬤,都到這個份兒上了,她再也不能裝木頭,故作聰明的迴應,“小姐,老奴也不知道馬車凳在哪兒啊,像我們這種身份的人,哪配用那個。”
哼哼,看你個鄉野來的丫頭怎麽辦。
豈料譚扶芸根本什麽都沒說,隻是鎮靜的看著眼前這婆子,好像用眼神在說“你看著想辦法”。
明明是個身量纖細的小姑娘,眼神卻那麽的有壓迫,趙嬤嬤竟不敢迎上她的眼神,吞了吞唾沫,走上前去叫醒車夫。
譚扶芸不著痕跡的勾了勾唇角,哼,你小姐我要是被為難住了,那就不是我了。
趙嬤嬤向車夫索要馬車凳,這個車夫是個大嗓門的,隔著一段距離譚扶芸都聽見了他大聲的嚷嚷,“什麽?哪有準備那樣的東西!你怎麽不早說早準備!”
趙嬤嬤迴來跟她複命,心裏想的卻是,一個低賤的庶女,當自己多金貴的東西,還要這要那的為難人,這下必須得刺她幾句,要不然都辜負了夫人的交代。
可是譚扶芸根本沒給她機會開口,輕輕地抬起腳尖踢到了她的膝蓋窩,趙嬤嬤肯定支棱不住,一下子跪趴在了地上。
“啊呀嬤嬤,你這是作甚!”譚扶芸裝模作樣的驚唿一聲,“你舍身的好意,本小姐不會忘的。”
說著,她就在小丫頭的攙扶下,一腳踏上了趙嬤嬤的背,踩著她的脊背上了馬車。
馬車晃晃悠悠的朝著繁華的京城駛去,一連多次吃癟的趙嬤嬤暫時不敢再作妖,一旁的小丫頭雖然直愣,但卻是個靜默的性格,於是譚扶芸終於有機會清淨下來好好梳理一下目前的情況。
譚家指派了人來接,她沒有撒潑打滾不迴去的理由,而此番她迴到京城必然要想盡辦法動用起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去尋找玉荷的下落,她跟譚家人沒什麽感情,隻能祈禱自己說的話在譚家還值得一聽,譚家願意去救玉荷一名,如若不然,唉,那也隻能隨機應變另找門路。
唐元這小子離開的匆匆忙忙,也不知他答應的事情是否會真的上心去辦,其實譚扶芸都不確定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到他。
而那個黑衣男人……
想起他把她擁入懷中的那個親昵舉動,譚扶芸說不上心裏是什麽滋味,似是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應該是不明就裏的驚慌,聽唐元的描述,這個人應該跟她是認識的,甚至可以說是很熟悉,但是譚扶芸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何年何月何時結識了這麽一位殺神。
可如果他不過是一般路過的行俠仗義之人,為什麽會對她舍身相救,會準確的叫出她的身份,乃至於連京城譚家會派人來接她都如此清楚。
他能知曉這麽多,一定是京城人士,且屬上流之輩,又或者……這種種根本就是他在背後一手控製操辦的!
譚扶芸的腦子裏冒出一個有些可怕的念頭,感覺一股寒氣從後背升起直衝天靈蓋,從田莊被毀開始,之後發生的一切,都好像是一隻巨大且有力的黑手在背後緊緊地捏著她。
馬車已經駛進了城裏,她從搖晃起的窗簾縫兒中看到了熱鬧又繁華的街市,感覺自己被迫邁進了一場陰謀,華美炫目的京城裏,好像處處都是危機。
譚家是國都中的老貴族了,祖上出過高官將相,也出過寵妃娘娘,曾經也是輝煌無限,然而如今已是繁華落幕之年,但常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縱然如今的譚家對比鼎盛之時顯得落魄不已,但也是渝國非常重要的世家大族。
譚家太老爺有三個兒子,也就是譚家如今的三房,譚扶芸這一脈屬譚家大房,但是她的祖父離世的早,大房比其他兩脈更加落魄,多年來靠著大房大夫人,也就是譚扶芸的祖母苦苦撐著,好在祖父離世前曾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庶子,也就是譚扶芸的父親,祖母將他悉心養大,直至官至尚書,大房才算是熬出頭來。
譚尚書曾娶過兩任妻子,第一位夫人為他生育一子一女,不幸離世之後,譚尚書又娶了她娘家姨妹為正頭娘子,下育有一女。
這些,都是尚在莊子時,林嬤嬤講給譚扶芸的,雖然她從未在本家生活,但畢竟還是譚家的小姐,譚家的人她多少還是得了解的。
尚書大人房中應該還有幾位貌美姨娘,都不曾生育,至於都是誰,這種深藏於後宅的事,林嬤嬤自然也不清楚。
譚家的府邸位於京城一處地段不錯的位置,府宅宏大富麗,畢竟還是老牌貴族,麵子上擺的還是極盡奢華。
馬車是從譚家的一處側門前停下的,譚扶芸素手撩開簾子,之間門口站著一個仆婦和兩個打扮不想上下的丫頭,而那個仆婦顯然非常有眼力見兒,看到馬車停下,便離開帶著兩個丫頭迎到了車前。
“仆婦鄒氏見過二小姐。”
說著,又指揮身邊一位穿黃一位穿綠的丫頭上去攙人,把譚扶芸從馬車上扶了下來,如此甚好,她本來還打算再\"用用“趙嬤嬤呢。
鄒嬤嬤繼續跟譚扶芸行禮,“老奴跟這兩個丫頭是老夫人指派來服侍小姐的,小姐在府中有什麽需要,盡管支使我們便好。”
兩位丫頭也跟著向她行禮,穿黃那位名叫“佳畫”,穿綠那位名叫“墨兒”,都是老夫人也就是譚扶芸的祖母派來的。
這三人全都語氣平穩,舉止得體,起碼比那趙婆子像個人多了,譚扶芸一下子沒法判斷出這幾人可不可信,但起碼現在她們沒有想給自己下絆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