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戲碼這裏每天都會上演,恃強淩弱,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弱小和憐憫隻會換來永無止境的黑暗和痛苦。
賀元晟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眼底至始至終都無動於衷。他攤開信紙看了眼,將紙條撕碎丟到任元生手上。
任元生剛要好好收下就聽見賀元晟說:「吃了!」
任元生明白他的意思,立刻諂媚笑道:「好的師父。」
他把紙條揉了揉一股腦扔到嘴裏,幹咽下去,咽完錘了錘胸口,悄悄去看賀元晟。
見東西沒了賀元晟才幽幽說:「他想要這裏亂起來,我們隻要再堅持一段時間,等晉王來了,和我們就沒什麽關係了。」
任元生嘿嘿笑道:「我們把這些暴民滋事的事兒壓下去了,晉王這個時候往這裏跑,到時候出了事跟我們就沒什麽關係了,畢竟現在祈京那邊收到的消息是百姓大多安置妥當,災情漸漸平復。」
燕陽地方上亂得很,年前賀元晟在這裏查稅吃了不少苦頭,地方官員和豪強士紳沆瀣一氣,他沾著賀家的名頭,又是宮裏派出來的,從他們嘴邊搶肉吃,簡直難於登天。
皇帝派他來,或許是相信賀元晟的能力。這些年為了往上爬,什麽往的罪沒受過,那高牆之中的人性才是這世間最坦誠無虞的地方。
賀元晟成了他們其中的一員,也成了燕陽沆瀣一氣中的一員,這樣於旁人於他都是最有利的。
這時一個穿著官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見到賀元晟,立刻奉承地笑道:「賀大人,您交代的事兒都辦好了,您放心,城裏城外都被封嚴實了,一點消息也流不出去。」
賀元晟滿意道:「做得好,康大人辛苦了。」
康福壽點頭哈腰說:「應該的應該的,朝廷不重視咱們這兒,賑災銀遲遲不到,還要我們安撫災民,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嘛,事兒都是我們下麵的人做,福是他們上麵的人享,到頭來出了事鍋還要我們來背。」
他看著下麵再次散開的災民,呸了一聲:「您說這叫什麽事兒。」
「康大人說得對,我們這些人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些螻蟻,生殺予奪都在他們的一念之間,可螻蟻尚且偷生,災民們拚了命想要活下去,我們也一樣。」
康福壽眼珠子溜溜轉,這賀元晟和他一年前就開始打交道,是個挺上道的人,又是宮裏派來的,他們自然敬著。
隻是這賀元晟雖是個太監,卻心狠手辣到叫人心驚,康福壽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恭維著,再沒有了一開始的敷衍輕視。
這賀元晟來了兩個月,先是悄悄安排人去各地商人手中大量買平價米囤積,後來在低價收購因為下雨各地官府低價出售的黴米。
這種米賣出去一般都隻給家禽吃,他們剛開始還不明白賀元晟的打算,這兩個月的雨一下他們就明白了。
朝廷讓官府開倉放糧,常盈倉和好米和發了黴的黴米往鍋裏一煮,誰也看不出來好壞。
從古至今災年糧價上漲都是不變的規律,官府能放糧平價,卻阻擋不了無數人要趁機大賺一筆的野心。
得了好處又安撫了災民,何樂而不為,水至清則無魚,當所有人都認為這麽做是對的的時候,一個人反駁的聲音就微乎其微了。
「大人說的是,這些日子你辛苦操勞,知州大人已經在千金樓備好了席麵,還請賀大人賞臉一敘。」
「我就不去了,上麵的人吩咐的事兒還沒辦好,抽不開身,讓元生代替我去吧。」
康福壽身為一州同知,請賀元晟吃酒還說得過去,畢竟陛下身邊的親隨太監誰也不敢怠慢,任元生雖然隻是個小太監,但也是賀元晟身邊的人,他們也都是恭恭敬敬小心伺候著。
「賀大人肯賞臉,一會兒下官派人來接元生大人。」
屋在大雨如注,在簷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雨幕,外麵的人吃飽喝足,開始拖著瘦骨嶙峋的身體四處躲雨,裏麵的人小心後退,生怕被雨水濺濕錦繡華服。
雕樑畫棟的熱鬧了一夜,方才歌罷舞歇,在熹微的晨光中陷入沉睡。
寂靜的長巷中,一個青衣布衫的青年書生哀求的聲音格外突出。
「錦媽媽,小宛姑娘究竟去了何處,您行行好告訴我吧。」
霍子猶二十有七,長相斯文,是個屢試不第的落魄舉子,又因為不通人情處處碰壁,在城外教了幾年書,因為年前那場雪書齋的學生離了大半,他也被齋長解僱,如今靠給人寫字為生。
錦娘打了個哈欠一臉不耐:「我說霍老爺,您怎麽就這麽惦記我們小宛呢,您是讀書人,天天守著我們樓裏的姑娘算什麽事兒啊,您要真有本事,早給她贖身了,現在人都走了您還天天來打聽幹什麽呢。」
霍子猶不過是個窮舉子,那裏有錢來給扶風樓的頭牌姑娘贖身,他認識卓小宛也是偶然。
那天在路邊擺攤時一個剛出扶風樓的客人要他替樓裏的頭牌寫一首艷詩,他不願意寫一口迴絕,和那個客人發生了點口角,然後直接被那人喊人把他丟到了河裏。
不會水的他差點被嗆死,再次醒來就在扶風樓姑娘的床上。
「小宛姑娘的救命之恩子猶還沒有報答……」
錦娘忙了一晚上,實在沒有心力在應付他,擺了擺手說:「霍老爺是讀書人,這種地方來多了對你以後的官聲可沒什麽好處。」她想了想,看著霍子猶一臉頹敗,嘆了口氣,「算了,你等等我。」
賀元晟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眼底至始至終都無動於衷。他攤開信紙看了眼,將紙條撕碎丟到任元生手上。
任元生剛要好好收下就聽見賀元晟說:「吃了!」
任元生明白他的意思,立刻諂媚笑道:「好的師父。」
他把紙條揉了揉一股腦扔到嘴裏,幹咽下去,咽完錘了錘胸口,悄悄去看賀元晟。
見東西沒了賀元晟才幽幽說:「他想要這裏亂起來,我們隻要再堅持一段時間,等晉王來了,和我們就沒什麽關係了。」
任元生嘿嘿笑道:「我們把這些暴民滋事的事兒壓下去了,晉王這個時候往這裏跑,到時候出了事跟我們就沒什麽關係了,畢竟現在祈京那邊收到的消息是百姓大多安置妥當,災情漸漸平復。」
燕陽地方上亂得很,年前賀元晟在這裏查稅吃了不少苦頭,地方官員和豪強士紳沆瀣一氣,他沾著賀家的名頭,又是宮裏派出來的,從他們嘴邊搶肉吃,簡直難於登天。
皇帝派他來,或許是相信賀元晟的能力。這些年為了往上爬,什麽往的罪沒受過,那高牆之中的人性才是這世間最坦誠無虞的地方。
賀元晟成了他們其中的一員,也成了燕陽沆瀣一氣中的一員,這樣於旁人於他都是最有利的。
這時一個穿著官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見到賀元晟,立刻奉承地笑道:「賀大人,您交代的事兒都辦好了,您放心,城裏城外都被封嚴實了,一點消息也流不出去。」
賀元晟滿意道:「做得好,康大人辛苦了。」
康福壽點頭哈腰說:「應該的應該的,朝廷不重視咱們這兒,賑災銀遲遲不到,還要我們安撫災民,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嘛,事兒都是我們下麵的人做,福是他們上麵的人享,到頭來出了事鍋還要我們來背。」
他看著下麵再次散開的災民,呸了一聲:「您說這叫什麽事兒。」
「康大人說得對,我們這些人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些螻蟻,生殺予奪都在他們的一念之間,可螻蟻尚且偷生,災民們拚了命想要活下去,我們也一樣。」
康福壽眼珠子溜溜轉,這賀元晟和他一年前就開始打交道,是個挺上道的人,又是宮裏派來的,他們自然敬著。
隻是這賀元晟雖是個太監,卻心狠手辣到叫人心驚,康福壽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恭維著,再沒有了一開始的敷衍輕視。
這賀元晟來了兩個月,先是悄悄安排人去各地商人手中大量買平價米囤積,後來在低價收購因為下雨各地官府低價出售的黴米。
這種米賣出去一般都隻給家禽吃,他們剛開始還不明白賀元晟的打算,這兩個月的雨一下他們就明白了。
朝廷讓官府開倉放糧,常盈倉和好米和發了黴的黴米往鍋裏一煮,誰也看不出來好壞。
從古至今災年糧價上漲都是不變的規律,官府能放糧平價,卻阻擋不了無數人要趁機大賺一筆的野心。
得了好處又安撫了災民,何樂而不為,水至清則無魚,當所有人都認為這麽做是對的的時候,一個人反駁的聲音就微乎其微了。
「大人說的是,這些日子你辛苦操勞,知州大人已經在千金樓備好了席麵,還請賀大人賞臉一敘。」
「我就不去了,上麵的人吩咐的事兒還沒辦好,抽不開身,讓元生代替我去吧。」
康福壽身為一州同知,請賀元晟吃酒還說得過去,畢竟陛下身邊的親隨太監誰也不敢怠慢,任元生雖然隻是個小太監,但也是賀元晟身邊的人,他們也都是恭恭敬敬小心伺候著。
「賀大人肯賞臉,一會兒下官派人來接元生大人。」
屋在大雨如注,在簷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雨幕,外麵的人吃飽喝足,開始拖著瘦骨嶙峋的身體四處躲雨,裏麵的人小心後退,生怕被雨水濺濕錦繡華服。
雕樑畫棟的熱鬧了一夜,方才歌罷舞歇,在熹微的晨光中陷入沉睡。
寂靜的長巷中,一個青衣布衫的青年書生哀求的聲音格外突出。
「錦媽媽,小宛姑娘究竟去了何處,您行行好告訴我吧。」
霍子猶二十有七,長相斯文,是個屢試不第的落魄舉子,又因為不通人情處處碰壁,在城外教了幾年書,因為年前那場雪書齋的學生離了大半,他也被齋長解僱,如今靠給人寫字為生。
錦娘打了個哈欠一臉不耐:「我說霍老爺,您怎麽就這麽惦記我們小宛呢,您是讀書人,天天守著我們樓裏的姑娘算什麽事兒啊,您要真有本事,早給她贖身了,現在人都走了您還天天來打聽幹什麽呢。」
霍子猶不過是個窮舉子,那裏有錢來給扶風樓的頭牌姑娘贖身,他認識卓小宛也是偶然。
那天在路邊擺攤時一個剛出扶風樓的客人要他替樓裏的頭牌寫一首艷詩,他不願意寫一口迴絕,和那個客人發生了點口角,然後直接被那人喊人把他丟到了河裏。
不會水的他差點被嗆死,再次醒來就在扶風樓姑娘的床上。
「小宛姑娘的救命之恩子猶還沒有報答……」
錦娘忙了一晚上,實在沒有心力在應付他,擺了擺手說:「霍老爺是讀書人,這種地方來多了對你以後的官聲可沒什麽好處。」她想了想,看著霍子猶一臉頹敗,嘆了口氣,「算了,你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