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雙刀門在江湖上也算有些名氣。上一代的門主季雙源也曾躋身一流高手的行列。隻是在江湖之中難免爭鬥摩擦,季雙源不幸惹到了一位名門正派弟子的身上。武林人士大多逞勇鬥狠、看重麵皮,雙方怕被笑話,都不願妥協,矛盾逐漸升級,陰差陽錯之下鬧出了人命——那名門弟子死了。
雙刀門在對方的報復之下,死的死、走的走,山門產業傾覆,門派也從此消亡。據說門主的女兒被抓走抵命,掌門大弟子銷聲匿跡。
有人說他去了漠北。卻不想他二人在南方隱居。
木高瞻道:「當年我一個過命的兄弟曾為璐王嫡長女寧郡主辦事,他引薦我求到了郡主麵前。郡主可憐我夫妻,託了璐王的門客出馬,救出了我家婆娘。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一直記在心中。十多年前……林商主也知道,璐王被告發,抄家發配。」
「我和二娘也曾得郡主請託,千裏迢迢護送,看有沒有機會救人。但沒等我們出手,璐王便被害了。」
江秋洵冷冷道:「璐王暗地裏欺壓百姓不知多少,更與無惡不作的劍皇樓沆瀣一氣,害得多少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他手下多爪牙為他作惡滿身鮮血、臭氣熏天,倒是他自己,踩著這些爪牙的肩膀,還真以為自己清風明月、不染塵汙——其實骨子裏早就爛透了。他的死是他咎由自取,我隻覺大快人心!」
木高瞻見識過了林嬋手下的厲害,聽了江秋洵的話,臉色雖不好,卻並未表達不滿,而是輕嘆一聲,道:「璐王如何,我等市井小民不知詳情,不過郡主請託罷了。但王爺除了王爺之外,璐王世子和幾位郡王等,凡高於車輪者都在發配之列。那一夜,他們都和王爺一起慘死在荒野。王爺的幼子、幼女被貶為庶人,在攬青居中撫養。已出嫁的郡主們也多被婆家苛待。」
江秋洵道:「他大權在握時,他這一脈個個靠他榮華富貴,他身敗名裂,子女親屬受他連累——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當年她被張放暗殺,明麵上也被通緝。有這個能力的是誰?還不就是璐王家的這群賊子嗎?
江秋洵才不管他的家人有多可憐呢!璐王當時已經下獄,能出手的無非就是璐王手下、親朋!
她真佩服自己,竟然沒有對璐王家剩下的小崽子們出手報復,當真是心地善良、胸懷寬廣。
——哼,姑奶奶這胸,真是比太平洋還廣!
江秋洵如此厭惡,絲毫不顧及木高瞻夫婦的麵子。
巴二娘有求於人,哪敢和從前那般和她正鋒相對?
她默不作聲,木高瞻也果斷低頭,道:「那之後過了幾年,我們打聽到嘉寧郡主的夫君宣平侯對郡主百般羞辱,關在莊園磋磨。我們深受郡主大恩,怎能看著郡主受難?便將郡主和小縣主救出。」
第68章
「小縣主生來瘦弱, 身量與我那小兩歲的兒子差不多,我們便稱他們是雙,放在一起處養著。那印章, 也是璐王之前交給郡主的信物,說是發配之地苦寒,恐缺衣少食,希望她有機會取迴金銀,尋機救濟。」
林昭節在一旁聽了, 氣憤地對林嬋道:「主上, 當年宣平侯上奏說郡主病逝,如此看來,是侯府苛待皇室郡主, 濫用私刑!既已明媒正娶、拜過天地, 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宣平侯簡直不當人子!」
林嬋抬手製止林昭節,對木高瞻道:「所以,小包子不是你們的女兒,而是嘉寧郡主的孩子。」
巴二娘道:「是。這孩子既是恩人之子,又是我一手養大,我隻當我親身孩子。林商主、林老闆, 我聽說你在北麵生意做得很大, 和達官貴人交好, 但小包子不曾獲罪, 還請林商主不要將她的身份透露出去。」
林昭節道:「你們怕宣平侯來搶人?他還有臉來搶人嗎?」
林昭節年紀小, 卻也在商場歷練多年, 不過因為林嬋的麵子大,在林昭節麵前無人不是客客氣氣, 哪怕商場上廝殺不休,見麵了還是笑意盈盈,正經的大商人講究誠信,看重信義。換而言之——林昭節平日裏來往之人都看重臉麵,這般陰險不要臉的人她隻是聽說過還沒真的遇到過。
當然了,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人,以林昭節的脾氣,根本不會等到對方設計害她,必定先下手為強收拾了對方,更別說讓對方有機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巴二娘道:「姑娘不知,宣平侯能毒害髮妻,還有什麽做不出來?不過,宣平侯府在南麵兒沒什麽勢力,我倒不是怕他……」
林嬋道:「你怕孩子被帶去攬青居?」
巴二娘道:「是。攬青居是皇室子弟有重大過錯之人的幽居之地。裏麵的奴才也是見人下菜,小包子去了哪裏能得什麽好?我私心想讓她在身邊,可誰知會出了今日之事?也不知她如今可安好,可被那些殺千刀的傷了沒有,可曾吃飽?這孩子少吃一頓都要嚷嚷……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讓我怎麽活?我,我又如何給郡主交代?」
她正捂著臉哭,忽聽包廂外有一個沙啞的聲音道:「哭什麽?賊匪惦記咱家崽子,你有何錯?」
林昭節打開門,見一個身形瘦弱,一身濕氣的男子站在包廂外。
他手中拿著還在滴水的鬥笠,容顏蒼老,頭髮鬍鬚花白,眼神卻炯炯有神。
江秋洵一眼就看出他這相貌是易了容。
甚至不該說是「他」。
林昭節道:「你是何人?」
雙刀門在對方的報復之下,死的死、走的走,山門產業傾覆,門派也從此消亡。據說門主的女兒被抓走抵命,掌門大弟子銷聲匿跡。
有人說他去了漠北。卻不想他二人在南方隱居。
木高瞻道:「當年我一個過命的兄弟曾為璐王嫡長女寧郡主辦事,他引薦我求到了郡主麵前。郡主可憐我夫妻,託了璐王的門客出馬,救出了我家婆娘。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一直記在心中。十多年前……林商主也知道,璐王被告發,抄家發配。」
「我和二娘也曾得郡主請託,千裏迢迢護送,看有沒有機會救人。但沒等我們出手,璐王便被害了。」
江秋洵冷冷道:「璐王暗地裏欺壓百姓不知多少,更與無惡不作的劍皇樓沆瀣一氣,害得多少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他手下多爪牙為他作惡滿身鮮血、臭氣熏天,倒是他自己,踩著這些爪牙的肩膀,還真以為自己清風明月、不染塵汙——其實骨子裏早就爛透了。他的死是他咎由自取,我隻覺大快人心!」
木高瞻見識過了林嬋手下的厲害,聽了江秋洵的話,臉色雖不好,卻並未表達不滿,而是輕嘆一聲,道:「璐王如何,我等市井小民不知詳情,不過郡主請託罷了。但王爺除了王爺之外,璐王世子和幾位郡王等,凡高於車輪者都在發配之列。那一夜,他們都和王爺一起慘死在荒野。王爺的幼子、幼女被貶為庶人,在攬青居中撫養。已出嫁的郡主們也多被婆家苛待。」
江秋洵道:「他大權在握時,他這一脈個個靠他榮華富貴,他身敗名裂,子女親屬受他連累——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當年她被張放暗殺,明麵上也被通緝。有這個能力的是誰?還不就是璐王家的這群賊子嗎?
江秋洵才不管他的家人有多可憐呢!璐王當時已經下獄,能出手的無非就是璐王手下、親朋!
她真佩服自己,竟然沒有對璐王家剩下的小崽子們出手報復,當真是心地善良、胸懷寬廣。
——哼,姑奶奶這胸,真是比太平洋還廣!
江秋洵如此厭惡,絲毫不顧及木高瞻夫婦的麵子。
巴二娘有求於人,哪敢和從前那般和她正鋒相對?
她默不作聲,木高瞻也果斷低頭,道:「那之後過了幾年,我們打聽到嘉寧郡主的夫君宣平侯對郡主百般羞辱,關在莊園磋磨。我們深受郡主大恩,怎能看著郡主受難?便將郡主和小縣主救出。」
第68章
「小縣主生來瘦弱, 身量與我那小兩歲的兒子差不多,我們便稱他們是雙,放在一起處養著。那印章, 也是璐王之前交給郡主的信物,說是發配之地苦寒,恐缺衣少食,希望她有機會取迴金銀,尋機救濟。」
林昭節在一旁聽了, 氣憤地對林嬋道:「主上, 當年宣平侯上奏說郡主病逝,如此看來,是侯府苛待皇室郡主, 濫用私刑!既已明媒正娶、拜過天地, 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宣平侯簡直不當人子!」
林嬋抬手製止林昭節,對木高瞻道:「所以,小包子不是你們的女兒,而是嘉寧郡主的孩子。」
巴二娘道:「是。這孩子既是恩人之子,又是我一手養大,我隻當我親身孩子。林商主、林老闆, 我聽說你在北麵生意做得很大, 和達官貴人交好, 但小包子不曾獲罪, 還請林商主不要將她的身份透露出去。」
林昭節道:「你們怕宣平侯來搶人?他還有臉來搶人嗎?」
林昭節年紀小, 卻也在商場歷練多年, 不過因為林嬋的麵子大,在林昭節麵前無人不是客客氣氣, 哪怕商場上廝殺不休,見麵了還是笑意盈盈,正經的大商人講究誠信,看重信義。換而言之——林昭節平日裏來往之人都看重臉麵,這般陰險不要臉的人她隻是聽說過還沒真的遇到過。
當然了,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人,以林昭節的脾氣,根本不會等到對方設計害她,必定先下手為強收拾了對方,更別說讓對方有機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巴二娘道:「姑娘不知,宣平侯能毒害髮妻,還有什麽做不出來?不過,宣平侯府在南麵兒沒什麽勢力,我倒不是怕他……」
林嬋道:「你怕孩子被帶去攬青居?」
巴二娘道:「是。攬青居是皇室子弟有重大過錯之人的幽居之地。裏麵的奴才也是見人下菜,小包子去了哪裏能得什麽好?我私心想讓她在身邊,可誰知會出了今日之事?也不知她如今可安好,可被那些殺千刀的傷了沒有,可曾吃飽?這孩子少吃一頓都要嚷嚷……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讓我怎麽活?我,我又如何給郡主交代?」
她正捂著臉哭,忽聽包廂外有一個沙啞的聲音道:「哭什麽?賊匪惦記咱家崽子,你有何錯?」
林昭節打開門,見一個身形瘦弱,一身濕氣的男子站在包廂外。
他手中拿著還在滴水的鬥笠,容顏蒼老,頭髮鬍鬚花白,眼神卻炯炯有神。
江秋洵一眼就看出他這相貌是易了容。
甚至不該說是「他」。
林昭節道:「你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