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南海保鏢2 不能沒有你 作者:水邊的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 雖然經過了半夜裏的空襲折騰,第二天早晨,大家依然和平時一樣按時起來了。
一貫愛睡懶覺的淩子,她的早餐時間比使館所有的人都要晚。這天,跟平常一樣,她那份早餐照例留著。大家用完早餐後,各自做自己的事。沒有人有異樣的感覺。然而,一直快到要吃午飯的時間了,還不見淩子下樓。
“這孩子,真是給她爺爺奶奶慣壞了,睡到現在還不起來。”淩子媽媽嘴裏念念有詞的來到了淩子的房間門口。
“淩子,時間不早了,快起來了。”淩子媽媽敲了敲門。
沒有反應。
“這孩子,睡這麽沉。”再敲。
還是沒有動靜。
“淩子!淩子!”
翻譯小於和正陽正在樓下客廳裏下圍棋,聽到淩子媽媽緊張、急促的喊聲,棋盤一推,正陽三、兩步就躍上了樓。
“怎麽了?”
“淩子屋裏沒人。”大使夫人滿臉的驚惶不安。
“出什麽事了?”小於總算氣喘籲籲的趕到了。
“淩子好象不見了。”正陽說,“你們倆個退後一點,我把門撞開。”
室內果然空空如也。
房間收拾得很整齊,絲毫沒有淩亂的樣子。
屋裏的東西也沒有少。
在梳妝台上,正陽發現了一張字條,“爸爸媽媽,我出去玩幾天,很快就迴來。勿念!淩子。”
正陽在問當值的大門警衛:“有沒有看到淩子出去?”
警衛奇怪的把正陽看著:“不是你跟淩子出去的嗎?”
正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什麽時候跟她出去了?”
“一大早,淩子說要出門。她說你在車庫檢查車子,馬上就出來,她說在大門外麵等你。我就讓她出去了。”
“後來呢?”正陽焦急的問。
“後來,我想上廁所,這兩天我肚子不太好。我就叫小徐幫我頂了一會兒。”
淩子的出走,就象在使館扔了一顆炸彈。誰都沒有心思吃午飯,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淩子會去哪裏。
淩子媽媽捏著那張字條,坐在沙發上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
正陽一個人靜靜的坐著,他在仔細迴憶淩子跟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分析她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想來想去,最後正陽終於確信無疑:淩子去了庫爾臘。
經過緊張周密的準備之後,當天下午正陽就向庫爾臘出發了。
走的時候,大使緊緊握著正陽的手:“正陽,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正陽無比堅毅的看著大使:“請您放心。找到淩子,我馬上帶她迴來。”
轉過身,正陽握住了大劉的手:“這裏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正陽!”大劉堅定的點了點頭。
大家都在院子裏為正陽送行,“正陽,千萬小心啊!”“找到了就馬上迴來。”“正陽,小心開車。”“正陽,一路平安!”……
正陽慢慢倒著車。一切就緒。正陽伸出手,微笑著給大家做了一個“v”的手勢,一踩油門,三菱越野轟鳴著衝出大門,絕塵而去……
淩子媽媽獨自在臥室裏,正雙手合十虔誠的拜著一尊觀音像:“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女兒平安迴來!”
中午,正陽給大家說了他的判斷,得到了一致的認可,這是關於淩子去向最權威的說法,因為除了正陽,沒有第二個人再聽到過淩子說起她想去哪裏。
初步確定了淩子的去向後,大家開始討論怎麽去找她。
對淩子的悄然出走,正陽覺得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那天晚上好好再勸勸她……”正陽一遍又一遍的自責著。在這個一切都充滿變數的國家,一個女孩,還是一個外國女孩,隻身在外遊蕩……正陽越想越害怕。
“我去找淩子。”正陽站起來。
“你一個人去,行嗎?”大使擔憂的望著正陽。
“我想,應該不會有事。我們隻是找一個貪玩離家的女孩迴家而已。和任何人都沒有衝突。”
“可是,庫爾臘那麽遠。而且,那裏是穆斯林什葉派的勢力範圍。”大使還是不放心。他的心裏很矛盾,一方麵,他覺得正陽去找淩子,是最好不過了,他相信正陽的能力。但另一方麵,他又為正陽感到擔心,畢竟這裏是伊拉克。在伊拉克,沒有人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麽。
“要不,再派幾個人和你一起去?”張秘書建議。
正陽笑了笑,“又不是去打仗。使館的保衛更需要人手。”
經過再三權衡,大使終於同意正陽隻身前往庫爾臘尋找淩子。
伊拉克國內教派林立,紛爭複雜。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長年爭戰、庫爾德人的武裝叛亂,無時不使這個內憂外患的國家到處充滿了動蕩和不安。盡管如此,“巴比倫文明”的燦爛文化造就的當時世界的中心、受萬國匍匐膜拜、繁華無比的古代城市文明,又牽動了多少人的向往啊?!很多人就堅信伊拉克南部的蘇美爾城市庫爾臘就是《聖經》中描述的天堂所在之處——伊甸園。也就是淩子為之神思夢想的地方。
對正陽的這次出行,大家做了最充分、最細致的準備:車是最好的一輛,在出發之前,小於仔細的檢查了備胎、備水、車載工具箱、輪胎壓力,還打開前蓋檢查了機油、冷卻水、刹車液,力求做到萬無一失,因為夏季裏在伊拉克的沙路上行車,爆胎的情況會經常發生。水和食物是不用說的了,武器更是必不可少。在“全民武裝”的號召下,伊拉克的槍支管理非常鬆散甚至混亂,走在路上,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拿著槍對著你的頭。正陽此行前往,究竟會遇到什麽?誰都無法得知。為了應對不可預知的危險,除了平時隨身攜帶的手槍,正陽另外又帶了一支。還有兩把匕首。
烈日當空,赤焰炎炎。
正陽駕車疾駛在公路上。
路況很差。正陽小心翼翼的駕著車,盡量避開路麵上那些坑坑窪窪的地方。車窗外不時閃過一堆堆的廢坦克和一個個的墳包,那是海灣戰爭遺留下來的。海灣戰爭期間,美英兩國為了提高反坦克、反裝甲作戰能力,共向伊拉克投擲了94萬枚、總計320噸的貧鈾彈。伊拉克上千輛的坦克因此而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但是,貧鈾對人體、對環境的輻射危害卻是久遠而深長的。看著沙土上的那些龐然大物因日曬雨淋而將會變成一堆堆廢銅爛鐵,看著那些荒涼的墳包日漸被黃沙掩埋,正陽的心情變得複雜和沉重起來。
這正是伊拉克最難熬的夏季中最熱的時期,白天的氣溫往往會超過50攝氏度。窗外熱浪逼人,正陽把冷氣開到了最大……公路邊出現了一條河,是聞名於世的“兩河”之一的幼發拉底河。伊拉克隨處可見的椰棗樹在車窗外一閃而過。這正是椰棗成熟的季節,鬱鬱蔥蔥、高大挺拔的椰棗樹上綴滿了金黃色的果實,誘人極了。公路跟著幼發拉底河轉了一個彎,前方撲入眼簾的,是一片仿佛無邊無際的椰棗林,點綴著蔥蘢的山野……正陽無暇欣賞窗外的美景,他在迴想著曾經聽到過的張秘書對淩子的描述:大使夫婦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年駐在國外,淩子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在北京。雖然倆位老人非常寵愛她,但淩子並沒有養成那種驕奢、蠻橫的習氣,她對人很謙和,而且自小就是一副特立獨行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哪兒都敢闖。她上小學時候一次“最偉大的壯舉”,就是一個人去“走長城”。她想親自證明長城是不是真如人們所說的有萬裏這麽長。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獨自在長城上堅定的往前走著,一直到了天黑,實在又累又餓,她堅持著來到了一處亮著燈光的所在,敲開了一家農戶的門。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她還要繼續往前走,把好心的農家夫婦嚇得不行,生抓活拽的才把她送迴了市區。從念中學開始,淩子的假期就沒有在北京度過,她不是背著個包在國內到處旅遊,就是滿世界的乘坐國際航班去看望在國外工作的父母……淩子,這個可謂有著諸多傳奇故事的女孩。
看著窗外一派恬靜、悠然的田園風光,“不打仗多好!”,正陽腦海裏不由自主的響起了淩子的這句話。“淩子,你究竟在哪裏?”正陽加大了油門,三菱飛馳而去……
一貫愛睡懶覺的淩子,她的早餐時間比使館所有的人都要晚。這天,跟平常一樣,她那份早餐照例留著。大家用完早餐後,各自做自己的事。沒有人有異樣的感覺。然而,一直快到要吃午飯的時間了,還不見淩子下樓。
“這孩子,真是給她爺爺奶奶慣壞了,睡到現在還不起來。”淩子媽媽嘴裏念念有詞的來到了淩子的房間門口。
“淩子,時間不早了,快起來了。”淩子媽媽敲了敲門。
沒有反應。
“這孩子,睡這麽沉。”再敲。
還是沒有動靜。
“淩子!淩子!”
翻譯小於和正陽正在樓下客廳裏下圍棋,聽到淩子媽媽緊張、急促的喊聲,棋盤一推,正陽三、兩步就躍上了樓。
“怎麽了?”
“淩子屋裏沒人。”大使夫人滿臉的驚惶不安。
“出什麽事了?”小於總算氣喘籲籲的趕到了。
“淩子好象不見了。”正陽說,“你們倆個退後一點,我把門撞開。”
室內果然空空如也。
房間收拾得很整齊,絲毫沒有淩亂的樣子。
屋裏的東西也沒有少。
在梳妝台上,正陽發現了一張字條,“爸爸媽媽,我出去玩幾天,很快就迴來。勿念!淩子。”
正陽在問當值的大門警衛:“有沒有看到淩子出去?”
警衛奇怪的把正陽看著:“不是你跟淩子出去的嗎?”
正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什麽時候跟她出去了?”
“一大早,淩子說要出門。她說你在車庫檢查車子,馬上就出來,她說在大門外麵等你。我就讓她出去了。”
“後來呢?”正陽焦急的問。
“後來,我想上廁所,這兩天我肚子不太好。我就叫小徐幫我頂了一會兒。”
淩子的出走,就象在使館扔了一顆炸彈。誰都沒有心思吃午飯,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淩子會去哪裏。
淩子媽媽捏著那張字條,坐在沙發上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
正陽一個人靜靜的坐著,他在仔細迴憶淩子跟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分析她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想來想去,最後正陽終於確信無疑:淩子去了庫爾臘。
經過緊張周密的準備之後,當天下午正陽就向庫爾臘出發了。
走的時候,大使緊緊握著正陽的手:“正陽,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正陽無比堅毅的看著大使:“請您放心。找到淩子,我馬上帶她迴來。”
轉過身,正陽握住了大劉的手:“這裏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正陽!”大劉堅定的點了點頭。
大家都在院子裏為正陽送行,“正陽,千萬小心啊!”“找到了就馬上迴來。”“正陽,小心開車。”“正陽,一路平安!”……
正陽慢慢倒著車。一切就緒。正陽伸出手,微笑著給大家做了一個“v”的手勢,一踩油門,三菱越野轟鳴著衝出大門,絕塵而去……
淩子媽媽獨自在臥室裏,正雙手合十虔誠的拜著一尊觀音像:“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女兒平安迴來!”
中午,正陽給大家說了他的判斷,得到了一致的認可,這是關於淩子去向最權威的說法,因為除了正陽,沒有第二個人再聽到過淩子說起她想去哪裏。
初步確定了淩子的去向後,大家開始討論怎麽去找她。
對淩子的悄然出走,正陽覺得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那天晚上好好再勸勸她……”正陽一遍又一遍的自責著。在這個一切都充滿變數的國家,一個女孩,還是一個外國女孩,隻身在外遊蕩……正陽越想越害怕。
“我去找淩子。”正陽站起來。
“你一個人去,行嗎?”大使擔憂的望著正陽。
“我想,應該不會有事。我們隻是找一個貪玩離家的女孩迴家而已。和任何人都沒有衝突。”
“可是,庫爾臘那麽遠。而且,那裏是穆斯林什葉派的勢力範圍。”大使還是不放心。他的心裏很矛盾,一方麵,他覺得正陽去找淩子,是最好不過了,他相信正陽的能力。但另一方麵,他又為正陽感到擔心,畢竟這裏是伊拉克。在伊拉克,沒有人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麽。
“要不,再派幾個人和你一起去?”張秘書建議。
正陽笑了笑,“又不是去打仗。使館的保衛更需要人手。”
經過再三權衡,大使終於同意正陽隻身前往庫爾臘尋找淩子。
伊拉克國內教派林立,紛爭複雜。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長年爭戰、庫爾德人的武裝叛亂,無時不使這個內憂外患的國家到處充滿了動蕩和不安。盡管如此,“巴比倫文明”的燦爛文化造就的當時世界的中心、受萬國匍匐膜拜、繁華無比的古代城市文明,又牽動了多少人的向往啊?!很多人就堅信伊拉克南部的蘇美爾城市庫爾臘就是《聖經》中描述的天堂所在之處——伊甸園。也就是淩子為之神思夢想的地方。
對正陽的這次出行,大家做了最充分、最細致的準備:車是最好的一輛,在出發之前,小於仔細的檢查了備胎、備水、車載工具箱、輪胎壓力,還打開前蓋檢查了機油、冷卻水、刹車液,力求做到萬無一失,因為夏季裏在伊拉克的沙路上行車,爆胎的情況會經常發生。水和食物是不用說的了,武器更是必不可少。在“全民武裝”的號召下,伊拉克的槍支管理非常鬆散甚至混亂,走在路上,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拿著槍對著你的頭。正陽此行前往,究竟會遇到什麽?誰都無法得知。為了應對不可預知的危險,除了平時隨身攜帶的手槍,正陽另外又帶了一支。還有兩把匕首。
烈日當空,赤焰炎炎。
正陽駕車疾駛在公路上。
路況很差。正陽小心翼翼的駕著車,盡量避開路麵上那些坑坑窪窪的地方。車窗外不時閃過一堆堆的廢坦克和一個個的墳包,那是海灣戰爭遺留下來的。海灣戰爭期間,美英兩國為了提高反坦克、反裝甲作戰能力,共向伊拉克投擲了94萬枚、總計320噸的貧鈾彈。伊拉克上千輛的坦克因此而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但是,貧鈾對人體、對環境的輻射危害卻是久遠而深長的。看著沙土上的那些龐然大物因日曬雨淋而將會變成一堆堆廢銅爛鐵,看著那些荒涼的墳包日漸被黃沙掩埋,正陽的心情變得複雜和沉重起來。
這正是伊拉克最難熬的夏季中最熱的時期,白天的氣溫往往會超過50攝氏度。窗外熱浪逼人,正陽把冷氣開到了最大……公路邊出現了一條河,是聞名於世的“兩河”之一的幼發拉底河。伊拉克隨處可見的椰棗樹在車窗外一閃而過。這正是椰棗成熟的季節,鬱鬱蔥蔥、高大挺拔的椰棗樹上綴滿了金黃色的果實,誘人極了。公路跟著幼發拉底河轉了一個彎,前方撲入眼簾的,是一片仿佛無邊無際的椰棗林,點綴著蔥蘢的山野……正陽無暇欣賞窗外的美景,他在迴想著曾經聽到過的張秘書對淩子的描述:大使夫婦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年駐在國外,淩子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在北京。雖然倆位老人非常寵愛她,但淩子並沒有養成那種驕奢、蠻橫的習氣,她對人很謙和,而且自小就是一副特立獨行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哪兒都敢闖。她上小學時候一次“最偉大的壯舉”,就是一個人去“走長城”。她想親自證明長城是不是真如人們所說的有萬裏這麽長。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獨自在長城上堅定的往前走著,一直到了天黑,實在又累又餓,她堅持著來到了一處亮著燈光的所在,敲開了一家農戶的門。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她還要繼續往前走,把好心的農家夫婦嚇得不行,生抓活拽的才把她送迴了市區。從念中學開始,淩子的假期就沒有在北京度過,她不是背著個包在國內到處旅遊,就是滿世界的乘坐國際航班去看望在國外工作的父母……淩子,這個可謂有著諸多傳奇故事的女孩。
看著窗外一派恬靜、悠然的田園風光,“不打仗多好!”,正陽腦海裏不由自主的響起了淩子的這句話。“淩子,你究竟在哪裏?”正陽加大了油門,三菱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