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來沒有哪個教書先生登門拜訪隻為了解眾多學子中平平無奇的一個,而且這位教書先生甚至能說出這學子在書院中發生的三兩趣事,學子長輩認為這家書院對他們的孩子用心不同於其他高高在上的書院,孩子的未來也值得青山書院這麽做,因為青山書院變相認證了這一點。」季先生不愧是詩賦專長,經過一場家訪的洗禮就靈敏的察覺學子雙親的情緒。
「季先生說的不錯,單單是一場家訪就能改變學子雙親中青山書院的形象,也改變了我們書院不同於其他書院對學子的教育方針。」林清和雙手合擊發出清脆的響聲,一雙鳳目光彩動人,言笑晏晏。
林清和噙著笑又繼續說道:「我們這次書院的改革初次計劃實際上可以結合科舉為官來實施改變。作為一個合格的官員應該具備什麽樣的能力,僅僅是靠科舉的那些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走到百姓中發現真正需要的能力,才能不被矇騙。」
「書院的義務不就是讓學子們怎麽通過科舉嗎,現在科舉都還未通過何談為官之道?」胡先生提出疑問。
「若是學子不能通過科舉,他學習這些做官需要的技能豈不是白白浪費,書院也會被埋怨。」林槐夏也說出有些學子並不能通過科舉的事實,畢竟科舉年年都有學子參加,中榜有之,落榜隻會更多。
「難道你們忘記了,做官的都一定是通過科舉的學子嗎?朝廷律法中也有通過特科做官的,也有直接去當地衙門做編外人員,積累到一定的貢獻直接轉為正式官員。」林清和解釋道。
「我想起來了,女帝時期那個以仵作之身做到了刑部尚書的狠人!一查起案子就讓當時的世家大族朝廷官員膽戰心驚。他曾說過,屍體會說話。我小時以為刑部尚書他能通鬼神。」劉先生擦擦額上細密的汗水。
--------------------
第12章
兒時爹娘常常拿著刑部尚書的事跡來給劉先生當作睡前故事,也正因為如此,劉先生的思考方式往往更加貼近事實,深入人心,明白人性,在做策問時的點更懂結合不同形勢。
「因此,我們可以在家訪時換個恰當的說法,和學子家長說明這些學識和手藝是做官的必備,不然就會被下麵的人輕易蒙蔽,背上一口大黑鍋。」
「在家訪時也可適當透露出,家訪是為了觀察學子適合往官場的哪個官位方向發展,大概能做些什麽官員,如果學子長輩許諾能提供幫助,那就接下來,這樣我們就有銀錢或者是新的先生了。」
「哦,對了,忘記說了家父之前是狀元是做過朝中官員的,現在也有好友在朝中當官,我們書院之前也有幾位師兄在朝中做官的,這些都能和學子雙親說說,畢竟定江縣內還有哪個書院比我們書院有優勢知道官該怎麽做,朝中近幾年需要哪些官員呢。」
「想必有些長輩都不捨得先生出自家大門了。」
此刻說出這些話的林清和讓在場的先生仿佛見到了林啟春本人的樣子。
「諸位,現在是書院的生死存亡之際,非常時刻當行非常事,況且我們此時此刻也在開創一個新的教育模式。」
徹徹底底堵住了先生們欲言又止的話語。
林清和又說了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先生們下午家訪時不要隨意答應學子長輩的過分要求,比如一定能當上官之類的條件。
隨後又討論了第一輪家訪中遇到的問題,雖然說大部分學子的長輩遇到書院先生登門都會十分配合,然而也有少部分不夠合作的,但隨著家訪進度的深入,態度也會好轉。
林槐夏也因為女子之身作為書院先生登門拜訪而被人輕視,不過林槐夏機智的化解了來自學子雙親的刁難,學子的雙親也被她的學識出眾深深折服。
想著青山書院連一介女子的學識都如此淵博,又是前任狀元院長之女,不必說做到了副院長之位,還能因為學子的課業情況登門拜訪,可謂是苦心孤詣。
劉先生和季先生聽他們分享的心癢癢,早上他們有課,隻是出書院到車馬行問問他們手上幾個學子的家在哪,遠不遠,來迴時間,作價幾何。
之後兩位先生就迴來給兩個班的學子進行講學,看著堂下惴惴不安的學子,他們隻覺得好笑,原來這些學生也不是全然不怕的。
悄悄這些不安的小表情。
好在下午的科目不是他們兩個上了,換到了胡先生和白先生,也不知學子們會不會纏著問家訪情況。
家訪分享會散了之後,林清和打算在書院內繼續完善他的書院改革計劃書,累了的時候還能看看書院學子刻苦學習的場景。
林槐夏也沒著急著去下一家,她在做去下一個學子家時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的預判以及怎麽樣巧妙地植入家訪的另一層目標。
說實話,今天麵對那麽多的校問,林槐夏其實感到有些興奮,多少年沒有人考考她的學問了,她都不知道有沒有退步。
那個學子家的門風還是不錯的,那麽多的長輩都能出兩句題目進行考問,林槐夏難得體驗了一把舌戰群儒的快樂。
林清和有些頭禿,做一個公務員真難啊,居然需要好多好多技能,他該上哪找到合格的老師?
沒錯,其實林清和提出的大多數技能都是現代公務員需要具備的,古代的官員其實不需要懂那麽多的亂七八糟手藝技能。
「季先生說的不錯,單單是一場家訪就能改變學子雙親中青山書院的形象,也改變了我們書院不同於其他書院對學子的教育方針。」林清和雙手合擊發出清脆的響聲,一雙鳳目光彩動人,言笑晏晏。
林清和噙著笑又繼續說道:「我們這次書院的改革初次計劃實際上可以結合科舉為官來實施改變。作為一個合格的官員應該具備什麽樣的能力,僅僅是靠科舉的那些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走到百姓中發現真正需要的能力,才能不被矇騙。」
「書院的義務不就是讓學子們怎麽通過科舉嗎,現在科舉都還未通過何談為官之道?」胡先生提出疑問。
「若是學子不能通過科舉,他學習這些做官需要的技能豈不是白白浪費,書院也會被埋怨。」林槐夏也說出有些學子並不能通過科舉的事實,畢竟科舉年年都有學子參加,中榜有之,落榜隻會更多。
「難道你們忘記了,做官的都一定是通過科舉的學子嗎?朝廷律法中也有通過特科做官的,也有直接去當地衙門做編外人員,積累到一定的貢獻直接轉為正式官員。」林清和解釋道。
「我想起來了,女帝時期那個以仵作之身做到了刑部尚書的狠人!一查起案子就讓當時的世家大族朝廷官員膽戰心驚。他曾說過,屍體會說話。我小時以為刑部尚書他能通鬼神。」劉先生擦擦額上細密的汗水。
--------------------
第12章
兒時爹娘常常拿著刑部尚書的事跡來給劉先生當作睡前故事,也正因為如此,劉先生的思考方式往往更加貼近事實,深入人心,明白人性,在做策問時的點更懂結合不同形勢。
「因此,我們可以在家訪時換個恰當的說法,和學子家長說明這些學識和手藝是做官的必備,不然就會被下麵的人輕易蒙蔽,背上一口大黑鍋。」
「在家訪時也可適當透露出,家訪是為了觀察學子適合往官場的哪個官位方向發展,大概能做些什麽官員,如果學子長輩許諾能提供幫助,那就接下來,這樣我們就有銀錢或者是新的先生了。」
「哦,對了,忘記說了家父之前是狀元是做過朝中官員的,現在也有好友在朝中當官,我們書院之前也有幾位師兄在朝中做官的,這些都能和學子雙親說說,畢竟定江縣內還有哪個書院比我們書院有優勢知道官該怎麽做,朝中近幾年需要哪些官員呢。」
「想必有些長輩都不捨得先生出自家大門了。」
此刻說出這些話的林清和讓在場的先生仿佛見到了林啟春本人的樣子。
「諸位,現在是書院的生死存亡之際,非常時刻當行非常事,況且我們此時此刻也在開創一個新的教育模式。」
徹徹底底堵住了先生們欲言又止的話語。
林清和又說了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先生們下午家訪時不要隨意答應學子長輩的過分要求,比如一定能當上官之類的條件。
隨後又討論了第一輪家訪中遇到的問題,雖然說大部分學子的長輩遇到書院先生登門都會十分配合,然而也有少部分不夠合作的,但隨著家訪進度的深入,態度也會好轉。
林槐夏也因為女子之身作為書院先生登門拜訪而被人輕視,不過林槐夏機智的化解了來自學子雙親的刁難,學子的雙親也被她的學識出眾深深折服。
想著青山書院連一介女子的學識都如此淵博,又是前任狀元院長之女,不必說做到了副院長之位,還能因為學子的課業情況登門拜訪,可謂是苦心孤詣。
劉先生和季先生聽他們分享的心癢癢,早上他們有課,隻是出書院到車馬行問問他們手上幾個學子的家在哪,遠不遠,來迴時間,作價幾何。
之後兩位先生就迴來給兩個班的學子進行講學,看著堂下惴惴不安的學子,他們隻覺得好笑,原來這些學生也不是全然不怕的。
悄悄這些不安的小表情。
好在下午的科目不是他們兩個上了,換到了胡先生和白先生,也不知學子們會不會纏著問家訪情況。
家訪分享會散了之後,林清和打算在書院內繼續完善他的書院改革計劃書,累了的時候還能看看書院學子刻苦學習的場景。
林槐夏也沒著急著去下一家,她在做去下一個學子家時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的預判以及怎麽樣巧妙地植入家訪的另一層目標。
說實話,今天麵對那麽多的校問,林槐夏其實感到有些興奮,多少年沒有人考考她的學問了,她都不知道有沒有退步。
那個學子家的門風還是不錯的,那麽多的長輩都能出兩句題目進行考問,林槐夏難得體驗了一把舌戰群儒的快樂。
林清和有些頭禿,做一個公務員真難啊,居然需要好多好多技能,他該上哪找到合格的老師?
沒錯,其實林清和提出的大多數技能都是現代公務員需要具備的,古代的官員其實不需要懂那麽多的亂七八糟手藝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