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頭蕭元寶一張嘴又吃不下,就教桂姐兒給帶迴去,羅聽風日日下朝來都能吃上一盞子不一樣的溫補湯來。
沒出幾日,正在書房裏頭寫字,鼻腔裏就流出了血。
「你們倆勁頭也忒高了,今日教我吃鴿子湯,明日又教我吃豬骨,後日還有羊鞭……這味道再是好,我這般吃也經不起折騰。」
羅聽風仰著脖子,流血的鼻腔裏塞了布條,他與桂姐兒道:「也是怨我,若……」
後頭的話不曾說話,白巧桂便嗔瞪了他一眼:
「又要說那些話來,若你這般才學,又還家財萬貫,咱倆也沒緣分夫妻了。如今你在朝中任職,我也有事情做,一同經營這日子,我再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情了。」
羅聽風見此便又閉上了嘴。
桂姐兒與他往後脖頸擦了擦些清水:「這些日子我與寶哥兒一道研製食療方子,多都是提氣血補氣虛的,你這身子骨又不用補,夏月裏頭又熱,容易上火,你不受補也尋常。」
說起夏月炎熱上火,桂姐兒靈光一現。
偏頭與羅聽風道:「這食療也得分時節的食療,天冷吃暖身補氣血的,夏月裏頭就當吃降暑、清血的食才好。不成,我得去與寶哥兒說道說道,也商量著分時節研做些食療菜譜出來。」
說罷,人還真就匆匆去尋了蕭元寶。
羅聽風瞧著忙過他的白巧桂,輕搖了搖頭。
他當真是想與祁北南書一封信去,教他曉得自己在京城這些時日教兩人補成了甚麽模樣。
奈何是不知祁北南如今在何處選考。
此時在應居府的監考的祁北南,閱了上百份的試卷,不僅一雙眼看得昏花,又還肚中空無。
待著應居府考選作罷,他便能動身返還京都了。
嗅著學政府中的梔子香氣,不知覺竟已是七月中旬。
出來也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幾個州府輾轉,日子過得倒是快。
「諸位同僚,今日時辰也不早了,便先到此。明日卯時再至繼續批閱,諸位辛勞了。」
祁北南聞見禮部的張大人言,將手上閱覽了一半的試卷,靜心看完,這才徐徐停下。
將案台簡易整理了一下,隨著一眾閱卷官出去。
「聽聞應居府添香居的風醃小菜做得很是爽口,大家一同前去嚐嚐如何?」
「倒是聽過一耳,還真不曾嚐吃。」
祁北南沒多想去,戶部撥的出差補貼十分豐厚,自下派來,兩日便出去大吃一場。
一桌子的菜食,便是最價賤的,一迴也能花上十貫錢,那可真是盡數往山珍海味裏吃。
吃的東西倒是好,隻這些上了點年紀的官員,愛吃點酒。
幾杯下肚皮,話多,愛勸酒,沒個半夜散不得席。
祁北南去了幾迴,便不大想去了。
他前去同禮部主理事務的張大人道:「今日我有些疲乏,恐誤了明日的公務,就不外出用餐先迴了,諸位大人盡興。」
張大人倒是沒有勉強:「你初次前來巡考,有些吃不消也是尋常,往後多來幾迴就習慣了。」
又囑咐了幾句教他保重好身子,就由他迴了。
祁北南往官捨去,心頭嘀咕著怎也不見京城來信。
上迴遞信迴去的時候,分明說了會來應居府這頭,莫不是信又教郵驛給丟了去?
他正想著,悶頭進了官舍,後腳就聽見秦韁歡喜的喊著跑來。
「郎君,有信!」
祁北南麵露喜意,連忙去接過:「可是京城那邊的信。」
「我沒瞧。」
祁北南歡喜的帶著信到屋裏去,人還未進屋,就先將信給開了。
瞧見信的那刻,麵上的喜悅登時少了兩分去。
信不是京都那頭的,而是磷州那邊來的。
祁北南讀完了信,笑容復又起來。
趙光宗考官過了。
信上說,此次磷州考官,攏共提選十二個舉子,他僥倖是其中一名,得了第五的成績。
官職也已經做了分派,他受調,前去金陵府下的豐縣任縣丞。
祁北南聞此結果,很是為趙光宗高興。
縣丞雖官職不大,且還居於縣公之下的一個位置。
但若是做的好,是能提做縣令的。
豐縣他雖不曾去過,但昔年在金陵讀書的時候,卻也聽過這地方。
此地距離金陵不是很遠,算不得富裕,與嶺縣差不多,也算是舉子考官還不錯的去處。
但豐縣不溫不火的,想做出政績不容易。
不管怎麽說,能考上就是一樁好事,至於往後的前程,還得看以後的機遇。
他提筆祝賀了趙光宗,又囑咐了一些他前去任職需得注意的事務,洋洋灑灑寫了兩頁紙。
末了,已是月上柳梢頭。
祁北南放下筆,收拾好將墨晾幹了放進了信封中,轉拿給秦韁,喚他明兒一早把信送出去。
外頭月色皎皎,廊簷下還能映出影子來。
他踩著自己的影子,吐了口濁氣。
連趙光宗都能把信兒送過來,京城那頭卻連一點聲兒都沒有,他心裏頭更有些不是滋味。
八月,桂香馥鬱。
祁北南趕在中秋前到了京城。
一行下派巡考選官的官員先去了官署,前往吏部做了報導。
主事官員前去麵見了皇帝,將一行事務做迴稟,其餘的官員把一應的文書,考卷拿去存檔。
沒出幾日,正在書房裏頭寫字,鼻腔裏就流出了血。
「你們倆勁頭也忒高了,今日教我吃鴿子湯,明日又教我吃豬骨,後日還有羊鞭……這味道再是好,我這般吃也經不起折騰。」
羅聽風仰著脖子,流血的鼻腔裏塞了布條,他與桂姐兒道:「也是怨我,若……」
後頭的話不曾說話,白巧桂便嗔瞪了他一眼:
「又要說那些話來,若你這般才學,又還家財萬貫,咱倆也沒緣分夫妻了。如今你在朝中任職,我也有事情做,一同經營這日子,我再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情了。」
羅聽風見此便又閉上了嘴。
桂姐兒與他往後脖頸擦了擦些清水:「這些日子我與寶哥兒一道研製食療方子,多都是提氣血補氣虛的,你這身子骨又不用補,夏月裏頭又熱,容易上火,你不受補也尋常。」
說起夏月炎熱上火,桂姐兒靈光一現。
偏頭與羅聽風道:「這食療也得分時節的食療,天冷吃暖身補氣血的,夏月裏頭就當吃降暑、清血的食才好。不成,我得去與寶哥兒說道說道,也商量著分時節研做些食療菜譜出來。」
說罷,人還真就匆匆去尋了蕭元寶。
羅聽風瞧著忙過他的白巧桂,輕搖了搖頭。
他當真是想與祁北南書一封信去,教他曉得自己在京城這些時日教兩人補成了甚麽模樣。
奈何是不知祁北南如今在何處選考。
此時在應居府的監考的祁北南,閱了上百份的試卷,不僅一雙眼看得昏花,又還肚中空無。
待著應居府考選作罷,他便能動身返還京都了。
嗅著學政府中的梔子香氣,不知覺竟已是七月中旬。
出來也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幾個州府輾轉,日子過得倒是快。
「諸位同僚,今日時辰也不早了,便先到此。明日卯時再至繼續批閱,諸位辛勞了。」
祁北南聞見禮部的張大人言,將手上閱覽了一半的試卷,靜心看完,這才徐徐停下。
將案台簡易整理了一下,隨著一眾閱卷官出去。
「聽聞應居府添香居的風醃小菜做得很是爽口,大家一同前去嚐嚐如何?」
「倒是聽過一耳,還真不曾嚐吃。」
祁北南沒多想去,戶部撥的出差補貼十分豐厚,自下派來,兩日便出去大吃一場。
一桌子的菜食,便是最價賤的,一迴也能花上十貫錢,那可真是盡數往山珍海味裏吃。
吃的東西倒是好,隻這些上了點年紀的官員,愛吃點酒。
幾杯下肚皮,話多,愛勸酒,沒個半夜散不得席。
祁北南去了幾迴,便不大想去了。
他前去同禮部主理事務的張大人道:「今日我有些疲乏,恐誤了明日的公務,就不外出用餐先迴了,諸位大人盡興。」
張大人倒是沒有勉強:「你初次前來巡考,有些吃不消也是尋常,往後多來幾迴就習慣了。」
又囑咐了幾句教他保重好身子,就由他迴了。
祁北南往官捨去,心頭嘀咕著怎也不見京城來信。
上迴遞信迴去的時候,分明說了會來應居府這頭,莫不是信又教郵驛給丟了去?
他正想著,悶頭進了官舍,後腳就聽見秦韁歡喜的喊著跑來。
「郎君,有信!」
祁北南麵露喜意,連忙去接過:「可是京城那邊的信。」
「我沒瞧。」
祁北南歡喜的帶著信到屋裏去,人還未進屋,就先將信給開了。
瞧見信的那刻,麵上的喜悅登時少了兩分去。
信不是京都那頭的,而是磷州那邊來的。
祁北南讀完了信,笑容復又起來。
趙光宗考官過了。
信上說,此次磷州考官,攏共提選十二個舉子,他僥倖是其中一名,得了第五的成績。
官職也已經做了分派,他受調,前去金陵府下的豐縣任縣丞。
祁北南聞此結果,很是為趙光宗高興。
縣丞雖官職不大,且還居於縣公之下的一個位置。
但若是做的好,是能提做縣令的。
豐縣他雖不曾去過,但昔年在金陵讀書的時候,卻也聽過這地方。
此地距離金陵不是很遠,算不得富裕,與嶺縣差不多,也算是舉子考官還不錯的去處。
但豐縣不溫不火的,想做出政績不容易。
不管怎麽說,能考上就是一樁好事,至於往後的前程,還得看以後的機遇。
他提筆祝賀了趙光宗,又囑咐了一些他前去任職需得注意的事務,洋洋灑灑寫了兩頁紙。
末了,已是月上柳梢頭。
祁北南放下筆,收拾好將墨晾幹了放進了信封中,轉拿給秦韁,喚他明兒一早把信送出去。
外頭月色皎皎,廊簷下還能映出影子來。
他踩著自己的影子,吐了口濁氣。
連趙光宗都能把信兒送過來,京城那頭卻連一點聲兒都沒有,他心裏頭更有些不是滋味。
八月,桂香馥鬱。
祁北南趕在中秋前到了京城。
一行下派巡考選官的官員先去了官署,前往吏部做了報導。
主事官員前去麵見了皇帝,將一行事務做迴稟,其餘的官員把一應的文書,考卷拿去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