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處理2
清穿之八阿哥家的團寵小阿哥 作者:愛看小說的用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禦醫他們瑟瑟發抖,誠然他們從聽了十阿哥的說話開始,什麽吃不飽飯的就算沒有生病也會麵黃肌瘦,沒有力氣。
什麽吃飽飯,吃有營養的飯菜,身體就好,有力氣,才能抵擋病氣……
總之這些大道理,是真的大道理 ,還很有說服力。
十阿哥的話如黃鍾大呂般擊碎了太醫們內心多年的信仰,也可能是遠離民間太久,他們已經忘了餓肚子的滋味。
“奴才有罪,請萬歲爺降罪”。
太醫們知道現在不是辯解逃脫罪責的時候,而且還是他們不太占理的情況下,隻能立馬求饒,希望萬歲爺能寬大處理。
其實不管是康熙還是四阿哥、太子他們,都知道太醫們的說法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大阿哥他們說的也沒錯,也有道理。
皇權至上。
沒有考慮全麵的太醫們自然有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把太醫全部革職查辦,沒人可用可不行。
有時候法不責眾確實是有跡可循,比如現在。康熙為了維持前朝後宮的秩序,就不能一刀切。
思慮良久,康熙隻能罰他們一年的俸祿,並各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聽到罰一年俸祿時太醫們還能受得住,但打五十打板,年輕點的太醫還好點,年齡大的比如林院首就要老命了。
雖然知道康熙這樣罰,表明他們還是有命活的,執行打板子侍衛明白康熙的意思,不會下死手,但五十大板就算再怎麽放水,也是要挨的。
聽著外麵打板子的悶哼聲、堵住嘴巴的慘叫聲。
十阿哥覺得他們活該,叫他們置身事外,不作為,在其位謀其政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
照大阿哥和十三阿哥他們說,這罰的太輕了,就應該全部抄家,逐出宮外,貶為庶民……
但康熙已罰,他們也不會不識趣的去置喙。
說到底要不是上麵的人縱容,他們也不敢,隻是斯人已逝,隻能從現在開始杜絕後患。
後宮打探消息的妃嬪,無不戰戰兢兢,在宮裏生存,太醫必不可少,所以太醫中也有她們安排的自己人。
“還沒有打聽到萬歲爺為什麽罰他們的消息嗎”,德妃坐在永和宮正殿的小塌上,問著雲嬤嬤,語氣平靜,隻有時不時緊握帕子的手,顯示她的緊張。
“沒有,我們派去的人接近不了禦前的人,娘娘”,擔心德妃把火撒在她身上,雲嬤嬤小心翼翼的給德妃奉茶。
現在什麽都還沒有發生,德妃不能輕舉妄動,不能讓宜妃抓到她的把柄,隻能忍。
“迴萬歲爺,慎刑司那邊來人求見”
“宣”
梁九公奉命帶領勤姑姑和慎刑司的紀公公等人進殿。
“奴才給萬歲爺請安,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說說吧”
勤姑姑先迴道:“啟稟萬歲爺,奴婢奉命在不驚動娘娘公主們的情況下,捉拿公主們的教養嬤嬤送到慎刑司”。
說到這勤姑姑就停下,紀公公立馬接上。
“經過審訊,教養嬤嬤馬氏等人已經招供,這是供詞,望萬歲爺查閱”,把供詞放在手上,紀公公雙手舉過頭頂。
養心殿和慎刑司裏都是康熙的人,受密衛時刻監視,康熙還是相信他們的。
看著供詞上這這些包衣奴才居然想爬到公主們的頭上當主子,企圖掌控公主,就算公主嫁人後也要掌管公主府,作威作福。
駙馬和公主想見一麵都要拿銀子賄賂教養嬤嬤,公主們成日被拘在房裏學規矩,一旦被尋了錯處,就會被教養嬤嬤或責打或貶低或告狀,公主們的份額,也會被教養嬤嬤們貪墨大半。
公主們的生母位份高的還好,位份低的為了不得罪內務府出來的教養嬤嬤,隻能讓公主們忍著。
但大多數娘娘的精力全部放在皇子身上,不太管公主們,隻教公主們好好學規矩幫她們爭寵。
康熙知道宮裏有些妃嬪會利用孩子來爭寵,作為受益者,隻要她們做的不太過分,康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還有內務府、禦膳房等,水至清則無魚,在康熙的默許下,也逐漸貪得無厭……
教養嬤嬤的事隻是一個引子,包衣世家試圖從衣食住行方麵慢慢滲透皇家,掌控皇家。
簡直不知所謂。
但包衣世家侍奉皇多年,勢力不可小覷,宮裏以德妃為首的包衣妃嬪並不少,康熙隻能逐漸瓦解他們的勢力。
但隻是解決些教養嬤嬤,康熙還是能做到的。
“這些人就交給老四處理,老大、太子、老八你們三協助老四,朕予你們便宜行事”。
老四剛正不阿,認死理,老大武力值爆表,身後有明珠,太子身份尊貴,身後有索額圖,老八長袖善舞……
把這些包衣奴才交給他們處理,相信他們能通過這些包衣奴才查到她們身後的人,並借此整頓內務府。
至於原先老八上報的牛痘,康熙自會派自己的人去接手。
折騰了大半天,都到了用晚膳的時候了,康熙累的直按太陽穴,看著下麵的糟心兒子,就算他們“舉報”有功,友愛姊妹,康熙也不想留他們一起用晚膳。
擺擺手,直接讓他們退下。
忽的想到他們多次提到的弘陽,應該是老八家的,以前自己也見過,沒什麽特別的,自己親生的皇子皇女和孫子孫女那麽多,也不稀罕他這麽個小孫子。
也就是老八多年無子,才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寵愛非常,連進宮給良妃請安都屈指可數,做到了非必要不進宮。
朕這宮裏有那麽可怕嗎。
現在想起來還是在去年萬壽節的時候,見過一次麵,隻記得是宮裏難得一見的圓胖的團子。
直接就叫住走到殿門的老八,讓他有空就把弘陽帶進宮裏給他看看。
皇命不可違。
被叫住的八阿哥隻轉身應是。
汗阿瑪說是有空的時候,但誰都知道不能當真,最多忙完這一陣,就必須帶弘陽給汗阿瑪請安。
遲早都要來的,多多少少都承了弘陽的情,報著對弘陽或喜歡或迴報的心情,走出養心殿的大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都安慰的著八阿哥。
弘陽小侄子隻是進宮給汗阿瑪請安而已。
不知情的太子和三阿哥不以為然,覺得老八的擔憂是多餘的,汗阿瑪再怎麽樣也不會對小孫子幹什麽!
什麽吃飽飯,吃有營養的飯菜,身體就好,有力氣,才能抵擋病氣……
總之這些大道理,是真的大道理 ,還很有說服力。
十阿哥的話如黃鍾大呂般擊碎了太醫們內心多年的信仰,也可能是遠離民間太久,他們已經忘了餓肚子的滋味。
“奴才有罪,請萬歲爺降罪”。
太醫們知道現在不是辯解逃脫罪責的時候,而且還是他們不太占理的情況下,隻能立馬求饒,希望萬歲爺能寬大處理。
其實不管是康熙還是四阿哥、太子他們,都知道太醫們的說法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大阿哥他們說的也沒錯,也有道理。
皇權至上。
沒有考慮全麵的太醫們自然有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把太醫全部革職查辦,沒人可用可不行。
有時候法不責眾確實是有跡可循,比如現在。康熙為了維持前朝後宮的秩序,就不能一刀切。
思慮良久,康熙隻能罰他們一年的俸祿,並各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聽到罰一年俸祿時太醫們還能受得住,但打五十打板,年輕點的太醫還好點,年齡大的比如林院首就要老命了。
雖然知道康熙這樣罰,表明他們還是有命活的,執行打板子侍衛明白康熙的意思,不會下死手,但五十大板就算再怎麽放水,也是要挨的。
聽著外麵打板子的悶哼聲、堵住嘴巴的慘叫聲。
十阿哥覺得他們活該,叫他們置身事外,不作為,在其位謀其政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
照大阿哥和十三阿哥他們說,這罰的太輕了,就應該全部抄家,逐出宮外,貶為庶民……
但康熙已罰,他們也不會不識趣的去置喙。
說到底要不是上麵的人縱容,他們也不敢,隻是斯人已逝,隻能從現在開始杜絕後患。
後宮打探消息的妃嬪,無不戰戰兢兢,在宮裏生存,太醫必不可少,所以太醫中也有她們安排的自己人。
“還沒有打聽到萬歲爺為什麽罰他們的消息嗎”,德妃坐在永和宮正殿的小塌上,問著雲嬤嬤,語氣平靜,隻有時不時緊握帕子的手,顯示她的緊張。
“沒有,我們派去的人接近不了禦前的人,娘娘”,擔心德妃把火撒在她身上,雲嬤嬤小心翼翼的給德妃奉茶。
現在什麽都還沒有發生,德妃不能輕舉妄動,不能讓宜妃抓到她的把柄,隻能忍。
“迴萬歲爺,慎刑司那邊來人求見”
“宣”
梁九公奉命帶領勤姑姑和慎刑司的紀公公等人進殿。
“奴才給萬歲爺請安,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說說吧”
勤姑姑先迴道:“啟稟萬歲爺,奴婢奉命在不驚動娘娘公主們的情況下,捉拿公主們的教養嬤嬤送到慎刑司”。
說到這勤姑姑就停下,紀公公立馬接上。
“經過審訊,教養嬤嬤馬氏等人已經招供,這是供詞,望萬歲爺查閱”,把供詞放在手上,紀公公雙手舉過頭頂。
養心殿和慎刑司裏都是康熙的人,受密衛時刻監視,康熙還是相信他們的。
看著供詞上這這些包衣奴才居然想爬到公主們的頭上當主子,企圖掌控公主,就算公主嫁人後也要掌管公主府,作威作福。
駙馬和公主想見一麵都要拿銀子賄賂教養嬤嬤,公主們成日被拘在房裏學規矩,一旦被尋了錯處,就會被教養嬤嬤或責打或貶低或告狀,公主們的份額,也會被教養嬤嬤們貪墨大半。
公主們的生母位份高的還好,位份低的為了不得罪內務府出來的教養嬤嬤,隻能讓公主們忍著。
但大多數娘娘的精力全部放在皇子身上,不太管公主們,隻教公主們好好學規矩幫她們爭寵。
康熙知道宮裏有些妃嬪會利用孩子來爭寵,作為受益者,隻要她們做的不太過分,康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還有內務府、禦膳房等,水至清則無魚,在康熙的默許下,也逐漸貪得無厭……
教養嬤嬤的事隻是一個引子,包衣世家試圖從衣食住行方麵慢慢滲透皇家,掌控皇家。
簡直不知所謂。
但包衣世家侍奉皇多年,勢力不可小覷,宮裏以德妃為首的包衣妃嬪並不少,康熙隻能逐漸瓦解他們的勢力。
但隻是解決些教養嬤嬤,康熙還是能做到的。
“這些人就交給老四處理,老大、太子、老八你們三協助老四,朕予你們便宜行事”。
老四剛正不阿,認死理,老大武力值爆表,身後有明珠,太子身份尊貴,身後有索額圖,老八長袖善舞……
把這些包衣奴才交給他們處理,相信他們能通過這些包衣奴才查到她們身後的人,並借此整頓內務府。
至於原先老八上報的牛痘,康熙自會派自己的人去接手。
折騰了大半天,都到了用晚膳的時候了,康熙累的直按太陽穴,看著下麵的糟心兒子,就算他們“舉報”有功,友愛姊妹,康熙也不想留他們一起用晚膳。
擺擺手,直接讓他們退下。
忽的想到他們多次提到的弘陽,應該是老八家的,以前自己也見過,沒什麽特別的,自己親生的皇子皇女和孫子孫女那麽多,也不稀罕他這麽個小孫子。
也就是老八多年無子,才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寵愛非常,連進宮給良妃請安都屈指可數,做到了非必要不進宮。
朕這宮裏有那麽可怕嗎。
現在想起來還是在去年萬壽節的時候,見過一次麵,隻記得是宮裏難得一見的圓胖的團子。
直接就叫住走到殿門的老八,讓他有空就把弘陽帶進宮裏給他看看。
皇命不可違。
被叫住的八阿哥隻轉身應是。
汗阿瑪說是有空的時候,但誰都知道不能當真,最多忙完這一陣,就必須帶弘陽給汗阿瑪請安。
遲早都要來的,多多少少都承了弘陽的情,報著對弘陽或喜歡或迴報的心情,走出養心殿的大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都安慰的著八阿哥。
弘陽小侄子隻是進宮給汗阿瑪請安而已。
不知情的太子和三阿哥不以為然,覺得老八的擔憂是多餘的,汗阿瑪再怎麽樣也不會對小孫子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