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滿是無奈,又有些生氣,他在宮中夙興夜寐,一月沒有迴府,和青櫻有小半年沒見了,好不容易見麵,青櫻總拿景仁宮娘娘的事讓他為難,絲毫不關心他的身體怎樣。


    想到琅華和晞月的妥帖,他輕嘆了一口氣「青櫻,這不是你該管的事情,額娘和景仁宮娘娘不僅是對手,更是政敵,我不能背叛額娘。」


    說罷,弘曆站起身來,不願和青櫻再說什麽,徑直走了出去。


    第16章 登基


    這日傍晚,晞月正在琅華屋裏和她下棋,永璜永璉帶著璟瑟在院子裏玩。


    卻聽整個紫禁城突然迴蕩起了轟鳴的鍾聲,國喪,皇上崩了,琅華和晞月放下手中棋子,跪下伏地三拜痛哭。


    皇上生前早已經將遺詔置於正大光明牌匾後,毫無疑問,登上皇帝之位的是弘曆,盡管早有所準備,琅華依舊有些手忙腳亂,先將永璜永璉永璋和璟瑟送入奉先殿穿上宮中送來的孝服,又命人通知晞月和青櫻入宮,至於府裏其他的格格,去永壽宮服侍熹貴妃,慰問熹貴妃不要過於哀痛。


    琅華依舊記得,前世眾人為國喪哀悼之時,青櫻卻去景陽宮見了那位棄後,讓弘曆登基以後,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和太後之間也生了嫌隙,其實弘曆登基定局已成,烏拉那拉氏的掙紮隻是徒勞。


    今世,琅華特意讓人盯緊景仁宮,絕對不讓青櫻隨意接近她那姑母。


    青櫻探望不成,得知是琅華的吩咐,心內忿忿。


    奉先殿內,琅華領著眾位福晉、側福晉舉喪,熹貴妃體諒守喪辛苦,特赦眾命婦每隔兩個時辰可以到偏殿歇息兩刻,服用些參湯。


    琅華和晞月剛進偏殿,便見青櫻領著惢心,在桌旁說話。


    「福晉,聽說是您命人加了景仁宮的守衛,不準嬪妾探望的。」


    晞月剛想開口,琅華急忙攔住她「沒錯,是我奉熹貴妃之命,國喪期間協理六宮。大行皇帝說過與景仁宮棄後死生不復相見,自然不能讓人在國喪期間違背皇命。」


    「福晉便這般不講情份嗎?景仁宮娘娘說到底也沒有廢後。」青櫻語氣越來越強烈,偏殿中歇息的其他命婦見狀都離開了,隻剩下琅華三人。


    琅華先不迴答,隻挽著晞月坐下。


    「側福晉,你要注意言辭,是我不講情份嗎?你現在不僅是烏拉那拉家的小姐,更是愛新覺羅的兒媳,王爺的枕邊人,現在國喪之際,你是要去見大行皇帝厭棄、熹貴妃娘娘憎惡之人,然後請她出來為大行皇帝服喪嗎?」


    晞月為琅華奉上一盞參湯,也出言警告「青櫻,你之前屢次犯禁去探望景仁宮娘娘,福晉都知情,但念在你的孝心,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在貴妃娘娘麵前替你掩飾,可如今是什麽時候了?你不要太任性。」說罷,自已端起一盞,細細喝下。


    「青櫻,熹貴妃娘娘是胸懷寬廣的,你若是不搞這些小動作,或許還能保住你姑母一命,可你如果耍這些小聰明,最終會害人害已,我可以不管你的死活,但是必須要顧及皇家的體麵。」琅華喝完手中的參湯,準備閉目歇息一下。


    「福晉和王爺鶼鰈情深,顧及皇家的體麵,真是讓嬪妾心服口服,不知道王爺當日被賜婚之時,可有想到福晉如此體貼人心。」青櫻一時口快,說完之後,連自已都心驚膽戰,晞月更是脫口而出


    「青櫻你放肆!這種事你不看看這是什麽場合,竟然敢隨意提起。」


    琅華輕輕攥住晞月的手,讓她不必生氣,「青櫻,想必這些話,你憋了很久了。今日我告訴你,黃粱一場終是夢,鏡花水月必成空,即使沒有我,你也當不了弘曆的福晉,況且十年前,是你口口聲聲說不屑參加弘曆的選秀,今日為何又故事重提,你與王爺有情份是事實,但情份還有多少卻不可知,切莫再有恃無恐了。」


    「晞月,陪我去看看各位福晉們今日迴府的轎輦可都妥當了。」琅華不願在奉先殿惹人笑話,不待青櫻反應過來,拉著晞月往外走。


    張廷玉大人護送大行皇帝迴宮途中病倒,鄂爾泰大人在守了七個日夜以後也體力不支暈倒在幹清宮,弘曆既要服喪,又要處理國事,實在無暇顧及奉先殿的眾人。


    十月十七日,除喪十日之後,弘曆即帝位於太和殿,追封孝敬皇後為母後皇太後,奉熹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封福晉富察氏為皇後,側福晉高氏為貴妃,側福晉烏拉那拉氏為嫻妃,待孝期滿一年行冊封禮。


    同日,景仁宮娘娘自經於景仁宮正殿,追隨先帝而去,葬入妃陵。


    這一世,青櫻沒有去求太後賜名,前世琅華就很疑惑,捨去過往就捨去過往吧,好好的改什麽名字呢?還是在弘曆不知道的情況下,她都替弘曆憋屈的慌,幸好這一世沒有再節外生枝。


    琅華和晞月擬定庶妃位份,除了晞月、青櫻二人,綠筠誕下了永璋,應是庶妃之首,雖是漢人,也得了個嬪位,至於金玉妍,畢竟是上駟院卿之女,哥哥又亨通,封為貴人,海蘭,婉茵,白蕊姬都是常在位份。


    弘曆看了並無異議,隻等明年一同行了冊封禮。


    第17章 獻計太後


    又一年除夕,三月國喪已過,雖然不能鋪張,但仍在幹清宮舉行了小型家宴。


    弘曆一直以慈寧宮修繕的名義,將太後暫時安置在壽康宮,太後雖然著急,但總不能主動提出搬進慈寧宮,因此借著準備家宴的名義,將琅華召過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琅華不再懿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熹匣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熹匣君並收藏重生之琅華不再懿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