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孟扶桑尚在,絕不會如此。
那日清晨探馬來報後,孟汀同諸將商議後,當機立斷,決意分兵五千戍守甘州,再五千探往瓜州,其餘四萬中軍北上。
行過居延海,風沙忽至。
三月將近,塞北的天仍寒。先前紇幹說不太會下雪,他如今有些疑心了。
行軍不得,隻能臨時安營紮寨,他在帳中理了理思緒,將該寫的軍報寫完,遣人送出。在門簾側,他望向東方,不覺麵上落飛沙。
與軍報一同送出的,還有一封手信。
他有些預感。麵前是一場惡仗——對大豫而言,更是對他孟汀而言。君子死國,他祖輩父輩都為此天責而戰,死無全屍、不保餘年。他繼承了來自先輩的尊榮與重負,天生握刀槍平戰火,身後是蒼生,蒼生之中是他的愛人。
他囑咐送信之人留在長安、不要迴來。萬一傳來他戰死的消息,再將那手信給李鑒。
「臣恐與陛下永訣矣。」
這是他信中第一句。
少年時就一眼記下的人,愛到如今,孟汀很知足,也忘記去探問李鑒究竟愛他幾何。他忽視李鑒麵上的無心無情,憑那許多不為人知的瞬間確認那一懷風雪曾屬於他,甚至慶幸——廝磨一年,倘若李鑒用情尚不算深,就算自己死了,這負心漢悲傷半載,還能獨活。
長安有胡伯雎、秦燁與許鶴山等,都是可信之人。禁軍易帥、金吾易主,換人便是,磨合一陣,便又復無恙。
想到此,他點著眉間笑了。
一想到李鑒,他就難以自製地將近乎不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全都搬出來,去估量自己與李鑒是否能承受。
七年解一夢。
他不願夢醒,卻也怕睜眼時此命將終,更怕懷中人醒時撲空。
將眼一閉,孟汀方將思緒按住,抓在手中的門簾被人用力扯起。朱允進帳就差點撞上他,吃了一驚,急忙抱拳,而後道:「請大統領隨我來。」
「有異常?」
「有人要見您,是從雲中來。」
孟汀太陽穴間一跳,仍從容地拿了一柄佩劍,隨著朱允走入風沙中。一匹高頭大馬立在中軍帳外,孟汀走近看去,見那馬匹的尾巴與鬃毛都已燒焦,皮表似有幹透的血漬。
他一入帳,方拽下掩口鼻目的麵紗,一人便拜倒在麵前。
「末將盧鳴澗,拜見大統領!」
朱允看向孟汀,有些意外地見他低眼看著那位將軍,眼底透出驚異之情。
「雲中有禍亂。」
盧鳴澗身上本負傷,一路過來,皮開肉綻,卻拚命抓住孟汀的靴子,身子不住地抖。
「端王舊部要造反......雲中要守不住了!」
孟汀俯身拉住他,連續道:「叛軍多少人?戰況如何?除我處外,可有其他援軍?」
盧鳴澗吐出一口血,緩緩搖頭。
「朱允,傳諸將來此!」孟汀迴身一喝,朱允得令即出。他轉過頭,隻覺臂間一沉——盧鳴澗已昏死過去,口中血不斷溢出。
帳外風沙之中,角聲乍起。
【作者有話說】
省流:李正德狼莫聲東擊西打雲中
第97章 愈之第九十五
雲中暴亂之事,千裏飛度入長安。
許鶴山匆匆從內閣抽身到東宮,眼見一大群臣子跪在光天殿前,那陣仗將他弄得一愣。一個賓客迎麵過來,見了他便拜,道:「許大人,殿下不在東宮,正在陛下身側。」
「好。」許鶴山定了定神,「這些老東西,是在作甚?」
「他們麽,做做樣子。」賓客輕描淡寫道,「求長平殿下退儲君之位,讓位於端王——李庶人的男嗣......堂上明君,殿中悍臣,許大人莫怪莫怪。」
這群人精,正是看準了李鑒被雲中禍事所困、無暇抽手,到東宮麵前來弄下馬威。
「那就讓他們多跪會兒。」許鶴山冷笑道,「反正天也迴暖了,就當強身健體。」
他轉身朝兩儀殿奔去。
李鑒將手落在群青發頂。
身側還有許多人,他平日裏鮮少當著他們的麵流露出那不該存留於帝王身上的、帶著人情味的溫存。
「儲君監國。」他嘆道,「長平,親賢臣,遠小人,從良言,成你所求之業。」
李群青眼裏的喜色已被猝然沖淡了。她不敢信李鑒再前一句話,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顫聲道:「皇叔,你說什麽?親征?」
「是,親征雲中。」李鑒說,聲音裏帶著疲憊,「我意已決,不必再問。」
他話音落,殿中的雲中舊部接連跪下。
「陛下,末將請同往!」
「末將願往!」
李鑒將手抽了迴來。
他看向那些將士——能夠想見,他們當初跟隨孟扶桑時也是少年,渴望為國為家征戰,願戍守邊關、不作望鄉之詞。今日再稱「雲中」二字,有人鬢星星,有人身已死。
「多謝諸位。」他淡淡道,「煩請諸位招舊部、放軍書。若有人不願再為國赴死,那也無妨——這是寡人的決定,無需他人不情不願地為此喪命。」
「我麾下三千人,皆是雲中舊部。」一人高聲道,「他們已請願於末將,誓死追隨陛下、為雲中一戰!」
「善。」李鑒垂眼莞爾,「已足夠了。」
待那些將領出去,他站起身,衣袍被跪坐在地的李群青一把扯住。李鑒眸光閃爍,輕嘆一聲,低下身來,認真地望著大豫的下一代帝王道:「群青,你難道不想問政嗎?」
那日清晨探馬來報後,孟汀同諸將商議後,當機立斷,決意分兵五千戍守甘州,再五千探往瓜州,其餘四萬中軍北上。
行過居延海,風沙忽至。
三月將近,塞北的天仍寒。先前紇幹說不太會下雪,他如今有些疑心了。
行軍不得,隻能臨時安營紮寨,他在帳中理了理思緒,將該寫的軍報寫完,遣人送出。在門簾側,他望向東方,不覺麵上落飛沙。
與軍報一同送出的,還有一封手信。
他有些預感。麵前是一場惡仗——對大豫而言,更是對他孟汀而言。君子死國,他祖輩父輩都為此天責而戰,死無全屍、不保餘年。他繼承了來自先輩的尊榮與重負,天生握刀槍平戰火,身後是蒼生,蒼生之中是他的愛人。
他囑咐送信之人留在長安、不要迴來。萬一傳來他戰死的消息,再將那手信給李鑒。
「臣恐與陛下永訣矣。」
這是他信中第一句。
少年時就一眼記下的人,愛到如今,孟汀很知足,也忘記去探問李鑒究竟愛他幾何。他忽視李鑒麵上的無心無情,憑那許多不為人知的瞬間確認那一懷風雪曾屬於他,甚至慶幸——廝磨一年,倘若李鑒用情尚不算深,就算自己死了,這負心漢悲傷半載,還能獨活。
長安有胡伯雎、秦燁與許鶴山等,都是可信之人。禁軍易帥、金吾易主,換人便是,磨合一陣,便又復無恙。
想到此,他點著眉間笑了。
一想到李鑒,他就難以自製地將近乎不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全都搬出來,去估量自己與李鑒是否能承受。
七年解一夢。
他不願夢醒,卻也怕睜眼時此命將終,更怕懷中人醒時撲空。
將眼一閉,孟汀方將思緒按住,抓在手中的門簾被人用力扯起。朱允進帳就差點撞上他,吃了一驚,急忙抱拳,而後道:「請大統領隨我來。」
「有異常?」
「有人要見您,是從雲中來。」
孟汀太陽穴間一跳,仍從容地拿了一柄佩劍,隨著朱允走入風沙中。一匹高頭大馬立在中軍帳外,孟汀走近看去,見那馬匹的尾巴與鬃毛都已燒焦,皮表似有幹透的血漬。
他一入帳,方拽下掩口鼻目的麵紗,一人便拜倒在麵前。
「末將盧鳴澗,拜見大統領!」
朱允看向孟汀,有些意外地見他低眼看著那位將軍,眼底透出驚異之情。
「雲中有禍亂。」
盧鳴澗身上本負傷,一路過來,皮開肉綻,卻拚命抓住孟汀的靴子,身子不住地抖。
「端王舊部要造反......雲中要守不住了!」
孟汀俯身拉住他,連續道:「叛軍多少人?戰況如何?除我處外,可有其他援軍?」
盧鳴澗吐出一口血,緩緩搖頭。
「朱允,傳諸將來此!」孟汀迴身一喝,朱允得令即出。他轉過頭,隻覺臂間一沉——盧鳴澗已昏死過去,口中血不斷溢出。
帳外風沙之中,角聲乍起。
【作者有話說】
省流:李正德狼莫聲東擊西打雲中
第97章 愈之第九十五
雲中暴亂之事,千裏飛度入長安。
許鶴山匆匆從內閣抽身到東宮,眼見一大群臣子跪在光天殿前,那陣仗將他弄得一愣。一個賓客迎麵過來,見了他便拜,道:「許大人,殿下不在東宮,正在陛下身側。」
「好。」許鶴山定了定神,「這些老東西,是在作甚?」
「他們麽,做做樣子。」賓客輕描淡寫道,「求長平殿下退儲君之位,讓位於端王——李庶人的男嗣......堂上明君,殿中悍臣,許大人莫怪莫怪。」
這群人精,正是看準了李鑒被雲中禍事所困、無暇抽手,到東宮麵前來弄下馬威。
「那就讓他們多跪會兒。」許鶴山冷笑道,「反正天也迴暖了,就當強身健體。」
他轉身朝兩儀殿奔去。
李鑒將手落在群青發頂。
身側還有許多人,他平日裏鮮少當著他們的麵流露出那不該存留於帝王身上的、帶著人情味的溫存。
「儲君監國。」他嘆道,「長平,親賢臣,遠小人,從良言,成你所求之業。」
李群青眼裏的喜色已被猝然沖淡了。她不敢信李鑒再前一句話,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顫聲道:「皇叔,你說什麽?親征?」
「是,親征雲中。」李鑒說,聲音裏帶著疲憊,「我意已決,不必再問。」
他話音落,殿中的雲中舊部接連跪下。
「陛下,末將請同往!」
「末將願往!」
李鑒將手抽了迴來。
他看向那些將士——能夠想見,他們當初跟隨孟扶桑時也是少年,渴望為國為家征戰,願戍守邊關、不作望鄉之詞。今日再稱「雲中」二字,有人鬢星星,有人身已死。
「多謝諸位。」他淡淡道,「煩請諸位招舊部、放軍書。若有人不願再為國赴死,那也無妨——這是寡人的決定,無需他人不情不願地為此喪命。」
「我麾下三千人,皆是雲中舊部。」一人高聲道,「他們已請願於末將,誓死追隨陛下、為雲中一戰!」
「善。」李鑒垂眼莞爾,「已足夠了。」
待那些將領出去,他站起身,衣袍被跪坐在地的李群青一把扯住。李鑒眸光閃爍,輕嘆一聲,低下身來,認真地望著大豫的下一代帝王道:「群青,你難道不想問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