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鑒的為人,孟汀比旁人都要了解,知道此人很難交心。短短二十年,身邊人來來去去,他從來隻倚仗他自己,於是無論何時都冷靜、自持、密不透風。情意與所求之物,他也一向分得很開。
若是某一天,他決意要去做某件萬劫不復的事,沒什麽能拽得住他。而孟汀不過是想要愛人能於萬仞間迴身,留在自己身邊。
從前哪怕隻是一點鬆動,他也很歡喜。
何況是此刻。
「觀火。」
李鑒翻過身來,正對著他,將頭枕到他肩上,安穩地舒了一口氣。孟汀的手搭過來,他下意識地像貓一樣蹭上去,又輕又懶地道:「上午出去一趟,向謝公問了些話。」
他將在昭獄中的見聞盡與孟汀說了,想到什麽說什麽。孟汀大概聽明白了,沉吟片刻,道:「那他也確實——走火入魔了。」
「我總疑心,人在世上,終會被自己所求之物困鎖終生。」李鑒閉上眼,「要麽是天道,要麽是長生。當然,肯定還有別的。可究竟得是何物,才能讓人拋卻神智,瘋魔至此。」
「你我不能揣度謝公。」孟汀道,「他已走了太遠,早非世中人。」
李鑒聽著,勉強笑了一下。
「他要入海,我要渡江。」他道,「我是怕,有朝一日......」
「不會的。」孟汀篤定地道。
李鑒方微蹙了眉尖,對麵人便伸手過來,將他的眉頭揉散,輕按了那枚硃砂。
「你說過,你會渡迴來。」
窗外長枝頭,鳥雀一躍,展翅而去,留下那滿枝蔥綠簌簌地顫,影子斑駁地落下來。
孟汀偏著臉看著李鑒,眼底笑意也不吝一收。李鑒微抬了眼,正同他目光相接,耳際仿佛鸞鈴響過,一時發怔。
往事湧上來,帶著不易察覺的辛澀。似乎昨日還是他與孟汀並肩立江陵,此時早已月湧大江流,他獨自行了很久的舟。
他沒再猶豫,伸手緊抱住孟汀。
元嘉十八年後至此,他從未訴說過思念。一是孟侯傾蓋如故,二是世事激盪,難偷浮生半日閑。他向來是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藏在心底最深的思緒又太悲,從來是不肯多言。
可他現在抑製不住,幾乎是哽咽地道,我曾以為再也不能見到你了。
「仆恐與君永訣矣。」
在一封未發出的書信中,李鑒如是寫道。
「今冬寒徹,人微草衰,霜嚴雪重。固因多疾,自忖零落無時,方恨繁憂總集。洲渚南視,空思高閣;江陵北望,不見長安。」
我以為我活不過那個冬天,迴不到長安;我以為你的書信千封,我此生都承接不來。
「君,聲華已遠,杳如天漢。鑒,不堪微命,不保餘年。」
我的侯爺,真的很好。
從江陵到長安,我感激於你千裏相送,愛你恣肆立馬橫刀,覺察你望向我的每個剎那,明了你一切難言之情。但我知曉,若要成我之業,必要韜光養晦、假作死狀,而後歸來,將一切險阻煉成墊腳石,孑孓前行。
所以,我不敢迴一字、不敢發一聲。
「望他日相逢,矢誌不易。李鑒頓首。」
可我又無數次想著,能與你重逢。
孟汀迴抱過來,力道比他還大。李鑒的麵孔乍然埋進人心口,默了一陣,那將溢出的淚沒入孟汀的衣襟。
「我都明白,狸奴。」孟汀溫聲道,「我都明白。如此......甚好。」
冬日,雨夜,錢府廳中再相見時。
他們早該如此相擁。
孟汀漸鬆了手,略帶些打趣地道:「不過,若你再哭,那糯米藕可就涼了。」
李鑒揚起臉,有些難以置信地紅著眼看他。孟汀被他看得想笑,硬生生憋住了,翻身下了羅漢床,將一碟糯米藕自食盒裏取出來,拿了筷子,捧到李鑒麵前。李鑒一口氣沒下得去,先將筷子搶過來,夾了糯米藕就嚐,含糊地道:「挺好,我就喜歡涼著吃。」
「已經都過去了。」
李鑒愣了神,看向他。
「你是大豫天子,我是你座下顧命。」孟汀道,「先帝謀劃至此,算是要將你託付於我,才給予我這一切。雍昌侯府、金吾衛、禁軍,都是為陛下而存在於斯。」
「不僅是為我,還為大豫山河永固。」
「那至少有我,」孟汀望著他,「是獨為你而留在此間。無人能改易這一點。」
若你不願,我絕不會再離開。
他想先拿言語去撫平溝壑,卻一時難接下去。他不能作保一定會永在李鑒身側——前路渺遠,不知是否會再分別。
「若再分別,我一定寫信。」李鑒道。
孟汀吻他,叫李鑒且先閉嘴,然後哄著他吃東西。美人眼角還沒擦,先專心致誌地吃起糯米藕來,時不時停下來——因為糯米粘牙。孟汀就守在羅漢床側,看著他把一整盤吃完。
「我也一定會去見你。」
【作者有話說】
你的三五年何嚐不是他的三五年…(哭
第68章 命中第六十七
「那個巫女走脫了。」
「走脫了?」盧寺卿抬手把卷宗拍在了案上,「他們辦這麽點事就漏洞百出了?早知道就當放在我們自己手裏......」
「還好沒落在我們手裏。」何昶在後頭道,「在我們手裏也是跑,還弄得一身腥。」
怎麽跑的,能跑到何處去。
若是某一天,他決意要去做某件萬劫不復的事,沒什麽能拽得住他。而孟汀不過是想要愛人能於萬仞間迴身,留在自己身邊。
從前哪怕隻是一點鬆動,他也很歡喜。
何況是此刻。
「觀火。」
李鑒翻過身來,正對著他,將頭枕到他肩上,安穩地舒了一口氣。孟汀的手搭過來,他下意識地像貓一樣蹭上去,又輕又懶地道:「上午出去一趟,向謝公問了些話。」
他將在昭獄中的見聞盡與孟汀說了,想到什麽說什麽。孟汀大概聽明白了,沉吟片刻,道:「那他也確實——走火入魔了。」
「我總疑心,人在世上,終會被自己所求之物困鎖終生。」李鑒閉上眼,「要麽是天道,要麽是長生。當然,肯定還有別的。可究竟得是何物,才能讓人拋卻神智,瘋魔至此。」
「你我不能揣度謝公。」孟汀道,「他已走了太遠,早非世中人。」
李鑒聽著,勉強笑了一下。
「他要入海,我要渡江。」他道,「我是怕,有朝一日......」
「不會的。」孟汀篤定地道。
李鑒方微蹙了眉尖,對麵人便伸手過來,將他的眉頭揉散,輕按了那枚硃砂。
「你說過,你會渡迴來。」
窗外長枝頭,鳥雀一躍,展翅而去,留下那滿枝蔥綠簌簌地顫,影子斑駁地落下來。
孟汀偏著臉看著李鑒,眼底笑意也不吝一收。李鑒微抬了眼,正同他目光相接,耳際仿佛鸞鈴響過,一時發怔。
往事湧上來,帶著不易察覺的辛澀。似乎昨日還是他與孟汀並肩立江陵,此時早已月湧大江流,他獨自行了很久的舟。
他沒再猶豫,伸手緊抱住孟汀。
元嘉十八年後至此,他從未訴說過思念。一是孟侯傾蓋如故,二是世事激盪,難偷浮生半日閑。他向來是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藏在心底最深的思緒又太悲,從來是不肯多言。
可他現在抑製不住,幾乎是哽咽地道,我曾以為再也不能見到你了。
「仆恐與君永訣矣。」
在一封未發出的書信中,李鑒如是寫道。
「今冬寒徹,人微草衰,霜嚴雪重。固因多疾,自忖零落無時,方恨繁憂總集。洲渚南視,空思高閣;江陵北望,不見長安。」
我以為我活不過那個冬天,迴不到長安;我以為你的書信千封,我此生都承接不來。
「君,聲華已遠,杳如天漢。鑒,不堪微命,不保餘年。」
我的侯爺,真的很好。
從江陵到長安,我感激於你千裏相送,愛你恣肆立馬橫刀,覺察你望向我的每個剎那,明了你一切難言之情。但我知曉,若要成我之業,必要韜光養晦、假作死狀,而後歸來,將一切險阻煉成墊腳石,孑孓前行。
所以,我不敢迴一字、不敢發一聲。
「望他日相逢,矢誌不易。李鑒頓首。」
可我又無數次想著,能與你重逢。
孟汀迴抱過來,力道比他還大。李鑒的麵孔乍然埋進人心口,默了一陣,那將溢出的淚沒入孟汀的衣襟。
「我都明白,狸奴。」孟汀溫聲道,「我都明白。如此......甚好。」
冬日,雨夜,錢府廳中再相見時。
他們早該如此相擁。
孟汀漸鬆了手,略帶些打趣地道:「不過,若你再哭,那糯米藕可就涼了。」
李鑒揚起臉,有些難以置信地紅著眼看他。孟汀被他看得想笑,硬生生憋住了,翻身下了羅漢床,將一碟糯米藕自食盒裏取出來,拿了筷子,捧到李鑒麵前。李鑒一口氣沒下得去,先將筷子搶過來,夾了糯米藕就嚐,含糊地道:「挺好,我就喜歡涼著吃。」
「已經都過去了。」
李鑒愣了神,看向他。
「你是大豫天子,我是你座下顧命。」孟汀道,「先帝謀劃至此,算是要將你託付於我,才給予我這一切。雍昌侯府、金吾衛、禁軍,都是為陛下而存在於斯。」
「不僅是為我,還為大豫山河永固。」
「那至少有我,」孟汀望著他,「是獨為你而留在此間。無人能改易這一點。」
若你不願,我絕不會再離開。
他想先拿言語去撫平溝壑,卻一時難接下去。他不能作保一定會永在李鑒身側——前路渺遠,不知是否會再分別。
「若再分別,我一定寫信。」李鑒道。
孟汀吻他,叫李鑒且先閉嘴,然後哄著他吃東西。美人眼角還沒擦,先專心致誌地吃起糯米藕來,時不時停下來——因為糯米粘牙。孟汀就守在羅漢床側,看著他把一整盤吃完。
「我也一定會去見你。」
【作者有話說】
你的三五年何嚐不是他的三五年…(哭
第68章 命中第六十七
「那個巫女走脫了。」
「走脫了?」盧寺卿抬手把卷宗拍在了案上,「他們辦這麽點事就漏洞百出了?早知道就當放在我們自己手裏......」
「還好沒落在我們手裏。」何昶在後頭道,「在我們手裏也是跑,還弄得一身腥。」
怎麽跑的,能跑到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