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真謝謝子覓了。」
李鑒一拱手,給他讓了些位置,隨手將他的筇竹杖拉過來玩。許鶴山瞧著他,捏了捏自己的指節,道:「群青......小李大人隨隊出發往冀州,上午便走了,沒有提前告訴你。」
「她出發有什麽可告訴我的,待到巡出成績了,再來見我也不遲。」李鑒說,「我已然,給群青送過一次行了。」
他將手中竹杖遞給許鶴山,道:「多說一句,她認了子覓你這個師父,我很放心。」
許鶴山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側首東望,望見窗外層層疊疊的長簷與復道。昨夜一夜暴雨,烈日之下,霧氣蒸騰殆盡,叫琉璃瓦更明艷,其間綠樹更濃蔭。
算來李群青快馬,將過崤山。
「看來諸事皆有眉目了。」
「是,殿下。」禮部侍郎柳衷跪在佛堂階下,徐徐道,「此事早非空穴來風,想來殿下心中已然有答案了。那青玉,那養在安王府後院的姑娘,還有死在禁軍帳裏的那個無名小卒……」
「我都記得,用不著你一個個列。」端王李正德跪坐在香案前,手中撚著一串硃砂供手持,閉著眼沒迴身,「我皇叔的好兒子,留了個種。」
「還好是一位女子。」
「女子。」李正德迴身,半張金箔麵在燈燭之下泛著隱隱幽光,「是女子就不必管了?我李家世代,不乏女帝。就算李鑒這幾年便死了,那女孩兒卻已及笄,那帝位哪裏輪得到我。」
柳衷自知失言,頓首道:「微臣考慮不周。」
「林伯禎之事,你怎麽看?」
「陛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似是本就沒打算要治罪於殿下,大概是……念及骨肉之情罷。」柳衷一麵低聲說著,一麵觀察李正德的神態,「但如此,戶部的權柄,徹底不在我們這一邊了。」
李正德對那「骨肉之情」嗤笑一聲,卻也沒怪罪他,隻道:「柳大人講對了,他要的是戶部,這是要斷孤的財源與手腳。」
「那殿下打算如何?」
李正德起身,麵對他坐下,正要開口,一個管事的自堂外跑了進來,附在他耳側道:「王妃身子不舒服,嘔吐了兩三迴,醫官去看,說是王妃身體康健,卻是整日憂思恍惚,亂了氣脈。」
「知道了。」李正德點了點頭,揮手叫管事的下去了。
「孤的打算,尚不清晰,卻有些成形了。」他放下手持,對柳衷道,「李鑒自矜自用,又身在明處,反而好對付。我於暗中,大可為他設空城之局,叫他不戰而退。」
柳衷小心翼翼地拱手,道:「殿下思慮,微臣信服。」
李正德一笑,又問道:「你兒子呢,近日怎麽樣?」
「多謝殿下深恩。」柳衷道,「犬子不才,能在禁中謀得一職,全憑殿下提攜。今後定當結草銜環,以報殿下。」
李正德擺了擺手,從袖中抽出一卷錢票,交到柳衷手裏。柳衷心知肚明,向李正德連連答應,正將那錢票收入前襟,聽那管事的又從身後奔過來,氣喘籲籲地到李正德麵前跪下,道:「殿下……」
「又有何事?」
「王妃她……」那管事的一頓,「她想出去走走。」
「不是不舒服嗎,讓她靜養。」
「殿下,她已然騎馬出去了,我攔不住!」
「要你們這幫廢物何用。」李正德聲色厲了些,「人去何處了?」
那管事的兩股戰戰,說不出話來。
李正德給柳衷使了個眼色,柳衷連忙告退。
他起身,一旁侍女給他拿來了劍。李正德將那劍佩好,低眼看了那管事的,抬腿將他一腳踹開,也不管他額頭被桌角撞得鮮血淋漓,自顧自出了正堂。
他知道林霽華會去哪裏。
西出長安,有一片荒廢的圍獵場,現在隻留了一小塊山前的荒原,其他地方都成了長安內大族的墳陵。
李正德是在此初見林霽華。
當時,少年將軍雲中歸來,卓有戰功,一身京紅,百步穿楊。
如今她射箭之處,皆為荒塚。
李正德喬裝掩麵,一人打馬出城,到了那圍獵場。他下了馬,放它自己嚼草,走幾步沒看到人。
他心中開始發慌,撥開瘋長的蒿草,向墳塚中去。腳下亂石多起來,他踉蹌了幾步,幹脆抽出劍來,於蒿草間亂斬,劈出一條路來,自其中掙脫。眼前霎時空曠起來,他抬眼,看到林霽華有些錯愕地望著自己。
「霽華,同我迴去。」他伸了手,「你這樣還騎馬,恐怕不妥吧。我已讓府中派車架來,你先跟我來。」
林霽華擺了擺手,引他到身側來。她有孕不久,還未顯懷,身形依舊利落,與當年圍獵射箭時無異,隻是身側沒有原先那把劍了。
「我於此處,為我父立了一塊碑。」她道,「我看林家不會引火燒身,他秋後絕不會能歸葬姑蘇。在此地,也不算太辱沒。」
「霽華,你不要急,事情絕非毫無轉機。」李正德扶著她的肩頭,「這麽著急給你父立碑做甚,我會想辦法......」
「不必。」
林霽華推開他,將他戴歪的護腕正了正。
「我父在你眼中,也已是一枚棄子了。」她輕聲道,「我比他好些,還有個孩子。」
「並非,我仰慕於你,絕不會......」
「你仰慕的,是何人?」林霽華笑起來,「是那個手握兵權百步穿楊的林將軍,還是如今這個手不可握寸鐵、連父親的性命都救不下的廢物?」
李鑒一拱手,給他讓了些位置,隨手將他的筇竹杖拉過來玩。許鶴山瞧著他,捏了捏自己的指節,道:「群青......小李大人隨隊出發往冀州,上午便走了,沒有提前告訴你。」
「她出發有什麽可告訴我的,待到巡出成績了,再來見我也不遲。」李鑒說,「我已然,給群青送過一次行了。」
他將手中竹杖遞給許鶴山,道:「多說一句,她認了子覓你這個師父,我很放心。」
許鶴山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側首東望,望見窗外層層疊疊的長簷與復道。昨夜一夜暴雨,烈日之下,霧氣蒸騰殆盡,叫琉璃瓦更明艷,其間綠樹更濃蔭。
算來李群青快馬,將過崤山。
「看來諸事皆有眉目了。」
「是,殿下。」禮部侍郎柳衷跪在佛堂階下,徐徐道,「此事早非空穴來風,想來殿下心中已然有答案了。那青玉,那養在安王府後院的姑娘,還有死在禁軍帳裏的那個無名小卒……」
「我都記得,用不著你一個個列。」端王李正德跪坐在香案前,手中撚著一串硃砂供手持,閉著眼沒迴身,「我皇叔的好兒子,留了個種。」
「還好是一位女子。」
「女子。」李正德迴身,半張金箔麵在燈燭之下泛著隱隱幽光,「是女子就不必管了?我李家世代,不乏女帝。就算李鑒這幾年便死了,那女孩兒卻已及笄,那帝位哪裏輪得到我。」
柳衷自知失言,頓首道:「微臣考慮不周。」
「林伯禎之事,你怎麽看?」
「陛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似是本就沒打算要治罪於殿下,大概是……念及骨肉之情罷。」柳衷一麵低聲說著,一麵觀察李正德的神態,「但如此,戶部的權柄,徹底不在我們這一邊了。」
李正德對那「骨肉之情」嗤笑一聲,卻也沒怪罪他,隻道:「柳大人講對了,他要的是戶部,這是要斷孤的財源與手腳。」
「那殿下打算如何?」
李正德起身,麵對他坐下,正要開口,一個管事的自堂外跑了進來,附在他耳側道:「王妃身子不舒服,嘔吐了兩三迴,醫官去看,說是王妃身體康健,卻是整日憂思恍惚,亂了氣脈。」
「知道了。」李正德點了點頭,揮手叫管事的下去了。
「孤的打算,尚不清晰,卻有些成形了。」他放下手持,對柳衷道,「李鑒自矜自用,又身在明處,反而好對付。我於暗中,大可為他設空城之局,叫他不戰而退。」
柳衷小心翼翼地拱手,道:「殿下思慮,微臣信服。」
李正德一笑,又問道:「你兒子呢,近日怎麽樣?」
「多謝殿下深恩。」柳衷道,「犬子不才,能在禁中謀得一職,全憑殿下提攜。今後定當結草銜環,以報殿下。」
李正德擺了擺手,從袖中抽出一卷錢票,交到柳衷手裏。柳衷心知肚明,向李正德連連答應,正將那錢票收入前襟,聽那管事的又從身後奔過來,氣喘籲籲地到李正德麵前跪下,道:「殿下……」
「又有何事?」
「王妃她……」那管事的一頓,「她想出去走走。」
「不是不舒服嗎,讓她靜養。」
「殿下,她已然騎馬出去了,我攔不住!」
「要你們這幫廢物何用。」李正德聲色厲了些,「人去何處了?」
那管事的兩股戰戰,說不出話來。
李正德給柳衷使了個眼色,柳衷連忙告退。
他起身,一旁侍女給他拿來了劍。李正德將那劍佩好,低眼看了那管事的,抬腿將他一腳踹開,也不管他額頭被桌角撞得鮮血淋漓,自顧自出了正堂。
他知道林霽華會去哪裏。
西出長安,有一片荒廢的圍獵場,現在隻留了一小塊山前的荒原,其他地方都成了長安內大族的墳陵。
李正德是在此初見林霽華。
當時,少年將軍雲中歸來,卓有戰功,一身京紅,百步穿楊。
如今她射箭之處,皆為荒塚。
李正德喬裝掩麵,一人打馬出城,到了那圍獵場。他下了馬,放它自己嚼草,走幾步沒看到人。
他心中開始發慌,撥開瘋長的蒿草,向墳塚中去。腳下亂石多起來,他踉蹌了幾步,幹脆抽出劍來,於蒿草間亂斬,劈出一條路來,自其中掙脫。眼前霎時空曠起來,他抬眼,看到林霽華有些錯愕地望著自己。
「霽華,同我迴去。」他伸了手,「你這樣還騎馬,恐怕不妥吧。我已讓府中派車架來,你先跟我來。」
林霽華擺了擺手,引他到身側來。她有孕不久,還未顯懷,身形依舊利落,與當年圍獵射箭時無異,隻是身側沒有原先那把劍了。
「我於此處,為我父立了一塊碑。」她道,「我看林家不會引火燒身,他秋後絕不會能歸葬姑蘇。在此地,也不算太辱沒。」
「霽華,你不要急,事情絕非毫無轉機。」李正德扶著她的肩頭,「這麽著急給你父立碑做甚,我會想辦法......」
「不必。」
林霽華推開他,將他戴歪的護腕正了正。
「我父在你眼中,也已是一枚棄子了。」她輕聲道,「我比他好些,還有個孩子。」
「並非,我仰慕於你,絕不會......」
「你仰慕的,是何人?」林霽華笑起來,「是那個手握兵權百步穿楊的林將軍,還是如今這個手不可握寸鐵、連父親的性命都救不下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