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是尖銳的鳴笛與警報,劃過大而破碎的夜,空氣裏瀰漫著焦臭。
多半是瘋了,李晏想。他揉著宋希微後腦的軟發,纏著他的氣息,熱烈地迎合,卻覺得鼻尖酸得不行,眼淚竟下來了。宋希微掐他的腰窩,小聲罵了句,去吻他頰上的淚漬。
大抵那傾國傾城,也不過如此。
「je t』aime à folle.」他輕聲道。
喧譁平息,城中又是死一般的寂靜,防空壕裏傴僂提攜都向上爬去。天腳的纖月成了隻鉤子,又像玻璃片上的霜花。
陳撇兒將史學的雜論打包塞箱,指使著幾個年輕人將它們搬出門去。偌大的圖書館已空了大半,走起路來,耳邊全是迴響。
宋希微忙著登記運走的書籍類別,鋼筆嗆了墨,他便抬腕來甩,邊甩邊道:「都十二月份了,鬼子還打不打了?等著我們請吃年夜飯呢。」陳撇咄了一聲,道:「你還盼著打仗?南京城裏還有三四十萬人,平民安全區都容不下,一會槍子兒可不長眼。」
他接著絮絮叨叨,罵日本人三天兩頭轟炸是非人道主義。宋希微懶得駁他——畢竟,「人道」這種東西,都他媽是列強施捨的,討要不得。
「我打個電話去。」他道,「要一刻鍾。」
電話局就在隔壁,他騎著車過去,搶了個沒人的公用位。下午這個點難得有清閑時候,不少人過來打長途,電話局也還算熱鬧。他見著兩個學生也趕過來,尋思著打完就把位置讓給他們,哢哢地撥號。
他想找宋希濂,他那有直通電話線,用不著交換局人工接線。
但現在想想,還是算了。
「你好,電話交換局兼立南京軍區通訊部。」那頭人的聲音很耳熟,帶著點倦意,「接哪裏?」
「不用接,我找36師通訊處的李副處長。」
李晏一個人坐在接線台旁,聽到宋希微帶著笑意的言語,指尖掐緊了掌心。他右腿中槍,本以為好透了,一入冬又翻來覆去地疼,隻得留在通訊部。手邊的窗開得很小,隱約能看見外邊有同事練槍,還有一隊隊人馬向中華門開過去,布鞋踩地的聲響沉悶而單薄。
「是我。」他答。
「戰況如何?」
「江陰淪陷了。外圍被占領,蔣中正來急電。」
「阿晏如何?」
「托先生福,腿傷無大礙......」
「我想見你。」
李晏滯住,隔著劈啪電流聽他的餘音,嗓子幹澀到一言難發。他狠心斷了線,起身時看到葛菁來換班,忙沖她指了指接線台,從旁拿來軍大衣。
「李晏,你在南京還有親戚嗎?」葛菁看他走得急,在後邊喊。他迴了句「有眷屬」,拖著傷腿出去了。
臘月裏寒風凜朔如刀槍劍戟,刺得人睜不開眼。
宋希微以為李晏那出了事,心揪了揪。他招唿身後等著的學生趕緊占線,扯鬆領口的圍巾,去那貼滿菸草gg的巷口取自行車。身後有誰踉踉蹌蹌地跑著,他不經意地迴頭,就被李晏救命稻草似地拉住袖口,將他擁到懷中。
巷口趕黃包車的看過來。李晏鬆了手,宋希微偏不放他,笑道:「我那戲謔玩笑話就你當真,還真來啊?」
「我從不當先生的話是玩笑。」李晏湊在他耳尖旁道,「你喊疼時,我還不是要得輕一些了。」
宋希微聽他喊先生,不知怎地就紅了耳尖,嘖了聲,撂下他去推自行車。李晏靠在牆邊看他,眉目間依然是冷冽清寡。在鐵鏈嘎吱聲中,宋希微聽見他溫言道:「先生,我這一生,便是把三弦。一弦歸天下事,二弦歸赤子心,餘下三弦無處可放,便歸你了。」
少年那顆硃砂痣又明艷了幾分。
「......我知道。」
第二日宋希微到圖書館時,陳撇正撅著屁股在一堆書稿裏翻找什麽,也沒怪他遲來,就招唿道:「希微,快過來看看,這東西你熟。」
宋希微過去,抓起一把碎紙,道:「評彈唱詞?」
他拿了幾張看過,沒找到秋海棠,倒是找到了三變的蝶戀花。遲早得逼李晏唱這首,他這麽想著。
「好東西,得帶到武漢。」陳撇是蘇州人,雖說嗓門不行,平時也愛哼哼,「咱這五千年,如此漂亮的唱法不多,少一件就是少一件了。亡國滅種,亡國也罷了,滅種是萬萬不能的。」
遠處一聲轟響,恰似七七事變那日的驚雷。
卻不是驚雷。
「你......你......聽見那甚麽,炮聲?」
「聽見了。」宋希微拉他起來,兩人一言不發地將能抓到的稿紙往箱子裏塞。轟響之後是沒邊際的寂靜,靜得叫人發毛,叫人不自覺地想自己腔裏這口氣還能續到幾時。圖書館裏的書才搬走一半,這......
門被撞開,胡三更跑進來,差點絆了一腳,寬簷帽歪了:「老院長,宋先生,快撤吧!中華門給炸了,日本人和第28師在火併,二位快去渡輪那廂,中央大學的教員都上船了,就你們找不見人。」
「話說清楚點,南京還沒失守,怎麽就要撤了?」宋希微道,「叫我們先做逃兵?」
「您不知道。」胡三更幫著宋希微將木箱抬起來,三人卯足勁向外衝去,「這叫背水一戰,唐司令的指示!等渡輪撤了,挹江門就要關上,誰都不許跑。除非......除非委員長指示,絕不棄城而退。」
背水一戰。
為什麽李晏沒和他提過?這臭小子,他......
多半是瘋了,李晏想。他揉著宋希微後腦的軟發,纏著他的氣息,熱烈地迎合,卻覺得鼻尖酸得不行,眼淚竟下來了。宋希微掐他的腰窩,小聲罵了句,去吻他頰上的淚漬。
大抵那傾國傾城,也不過如此。
「je t』aime à folle.」他輕聲道。
喧譁平息,城中又是死一般的寂靜,防空壕裏傴僂提攜都向上爬去。天腳的纖月成了隻鉤子,又像玻璃片上的霜花。
陳撇兒將史學的雜論打包塞箱,指使著幾個年輕人將它們搬出門去。偌大的圖書館已空了大半,走起路來,耳邊全是迴響。
宋希微忙著登記運走的書籍類別,鋼筆嗆了墨,他便抬腕來甩,邊甩邊道:「都十二月份了,鬼子還打不打了?等著我們請吃年夜飯呢。」陳撇咄了一聲,道:「你還盼著打仗?南京城裏還有三四十萬人,平民安全區都容不下,一會槍子兒可不長眼。」
他接著絮絮叨叨,罵日本人三天兩頭轟炸是非人道主義。宋希微懶得駁他——畢竟,「人道」這種東西,都他媽是列強施捨的,討要不得。
「我打個電話去。」他道,「要一刻鍾。」
電話局就在隔壁,他騎著車過去,搶了個沒人的公用位。下午這個點難得有清閑時候,不少人過來打長途,電話局也還算熱鬧。他見著兩個學生也趕過來,尋思著打完就把位置讓給他們,哢哢地撥號。
他想找宋希濂,他那有直通電話線,用不著交換局人工接線。
但現在想想,還是算了。
「你好,電話交換局兼立南京軍區通訊部。」那頭人的聲音很耳熟,帶著點倦意,「接哪裏?」
「不用接,我找36師通訊處的李副處長。」
李晏一個人坐在接線台旁,聽到宋希微帶著笑意的言語,指尖掐緊了掌心。他右腿中槍,本以為好透了,一入冬又翻來覆去地疼,隻得留在通訊部。手邊的窗開得很小,隱約能看見外邊有同事練槍,還有一隊隊人馬向中華門開過去,布鞋踩地的聲響沉悶而單薄。
「是我。」他答。
「戰況如何?」
「江陰淪陷了。外圍被占領,蔣中正來急電。」
「阿晏如何?」
「托先生福,腿傷無大礙......」
「我想見你。」
李晏滯住,隔著劈啪電流聽他的餘音,嗓子幹澀到一言難發。他狠心斷了線,起身時看到葛菁來換班,忙沖她指了指接線台,從旁拿來軍大衣。
「李晏,你在南京還有親戚嗎?」葛菁看他走得急,在後邊喊。他迴了句「有眷屬」,拖著傷腿出去了。
臘月裏寒風凜朔如刀槍劍戟,刺得人睜不開眼。
宋希微以為李晏那出了事,心揪了揪。他招唿身後等著的學生趕緊占線,扯鬆領口的圍巾,去那貼滿菸草gg的巷口取自行車。身後有誰踉踉蹌蹌地跑著,他不經意地迴頭,就被李晏救命稻草似地拉住袖口,將他擁到懷中。
巷口趕黃包車的看過來。李晏鬆了手,宋希微偏不放他,笑道:「我那戲謔玩笑話就你當真,還真來啊?」
「我從不當先生的話是玩笑。」李晏湊在他耳尖旁道,「你喊疼時,我還不是要得輕一些了。」
宋希微聽他喊先生,不知怎地就紅了耳尖,嘖了聲,撂下他去推自行車。李晏靠在牆邊看他,眉目間依然是冷冽清寡。在鐵鏈嘎吱聲中,宋希微聽見他溫言道:「先生,我這一生,便是把三弦。一弦歸天下事,二弦歸赤子心,餘下三弦無處可放,便歸你了。」
少年那顆硃砂痣又明艷了幾分。
「......我知道。」
第二日宋希微到圖書館時,陳撇正撅著屁股在一堆書稿裏翻找什麽,也沒怪他遲來,就招唿道:「希微,快過來看看,這東西你熟。」
宋希微過去,抓起一把碎紙,道:「評彈唱詞?」
他拿了幾張看過,沒找到秋海棠,倒是找到了三變的蝶戀花。遲早得逼李晏唱這首,他這麽想著。
「好東西,得帶到武漢。」陳撇是蘇州人,雖說嗓門不行,平時也愛哼哼,「咱這五千年,如此漂亮的唱法不多,少一件就是少一件了。亡國滅種,亡國也罷了,滅種是萬萬不能的。」
遠處一聲轟響,恰似七七事變那日的驚雷。
卻不是驚雷。
「你......你......聽見那甚麽,炮聲?」
「聽見了。」宋希微拉他起來,兩人一言不發地將能抓到的稿紙往箱子裏塞。轟響之後是沒邊際的寂靜,靜得叫人發毛,叫人不自覺地想自己腔裏這口氣還能續到幾時。圖書館裏的書才搬走一半,這......
門被撞開,胡三更跑進來,差點絆了一腳,寬簷帽歪了:「老院長,宋先生,快撤吧!中華門給炸了,日本人和第28師在火併,二位快去渡輪那廂,中央大學的教員都上船了,就你們找不見人。」
「話說清楚點,南京還沒失守,怎麽就要撤了?」宋希微道,「叫我們先做逃兵?」
「您不知道。」胡三更幫著宋希微將木箱抬起來,三人卯足勁向外衝去,「這叫背水一戰,唐司令的指示!等渡輪撤了,挹江門就要關上,誰都不許跑。除非......除非委員長指示,絕不棄城而退。」
背水一戰。
為什麽李晏沒和他提過?這臭小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