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不哭了,來,我們再嚐嚐雞湯,看看二嬸煲的雞湯怎麽樣?”
溫凝拿了一個碗勺了一碗雞湯給大吖,大吖喝了一口,自其父母逝世後,她也未曾喝過雞湯,今日可以喝到雞湯,她仿佛從那個沒疼沒人愛的小孩子迴到了以前的時光。
“把眼淚擦幹,不早了,要吃晚飯了。”
大吖低下頭,然後點頭。
大吖之所以低頭,這是因為她沒有資格上飯桌吃飯,她隻能在柴房喝白稀粥。
溫凝暗自決定,日後首先要爭取讓大吖迴到飯桌上吃飯。
“來,我們把這些菜拿出去。”
溫凝把裝爆炒田雞的盤子遞給大吖,然後自己捧著一大鍋茶樹菇雞湯。
出到大堂,溫凝輕喊了一聲,“菜做好了,吃飯了。”
葉家老漢葉田,徐氏,葉建文等人聞言,圍到飯桌邊。
溫凝與大吖來來迴迴穿梭在廚房與大堂之間,好不容易把菜上齊,大吖本想捧著自己的那碗白稀粥迴柴房,溫凝率先開口說道,“爹,娘,夫君,今晚的菜挺多的,要不讓大吖也在這兒吃吧。”
徐氏臉色頓時一冷。
葉建文是讀書人,向來都不支持把大吖趕去柴房自己吃飯這種做法,多次與家裏說過此事,奈何他很少在家,徐氏不聽,他也無可奈何。
此時溫凝提起,葉建文立即附和。
“是呀,爹,娘,大吖是大哥的孩子,小時候大哥老是把好吃的留給我,現在大吖自己在柴房吃飯,我總是過意不去。”
如今葉建文是全家人的希望,是葉家的棟梁,大家自然不會反駁他。
徐氏心中一百個不願意,但既然葉建文這麽說了,今日就便宜大吖這死丫頭一迴。
徐氏冷冷地應道,“行吧。”
得到徐氏的同意,溫凝鬆了一口氣,拉著大吖坐到的圓桌旁。
葉建文眼見,率先看到茶樹菇雞湯的與眾不同,問道,“今日的雞湯為何與往日不同?”
溫凝給葉田與徐氏勺完湯過後,也給葉建文勺了一碗。
“這個是茶樹菇雞湯,茶樹菇性平,甘溫,無毒,有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可以補腎,利尿,滲濕,健脾,止瀉,民間常用於治療腰酸痛,胃冷,腎炎水腫,頭暈,腹痛,嘔吐等症狀。”
葉建文夾起一顆茶樹菇,好奇地問道,“這個便是茶樹菇?”
“是。”
“以前從未聽說過此物可食用。”
“這是我遇到的一位老大夫所說,他說用此物煲湯,益處頗多。”
葉建文嚐了一口茶樹菇雞湯,滿意地點頭,“味道不錯。”
“來,試試爆炒田雞。”
葉建文皺眉,好奇地問道,“田雞?這又是何物?”
“田裏的雞,你試試味道。”
家裏眾人聞之好奇,各自夾了一塊田雞肉,一嚐,臉上皆是露出喜愛的神情。
劉氏問道,“二嫂,這些都是你做的?”
溫凝點點頭,“不知是否合大家的胃口。”
“味道不錯,在縣城的大酒樓都未能嚐到這般佳肴。”葉建文應道,“未想到你的廚藝這般精湛。”
“夫君過譽了。”
葉建文眉頭微微一皺,覺得溫凝說話比以前儒雅了許多。
飯後,大吖由於病體初愈,溫凝主動幫忙收拾碗筷,順便將碗筷給洗了。
洗刷碗筷的時候,溫凝在琢磨著今晚萬一葉建文對自己動手動腳,想要了自己,自己該怎麽應對?是接受?還是拒絕?
拒絕嘛也很難說得過去,畢竟自己現在的身份是葉建文的妻子,接受嘛,好像有點突然,畢竟溫凝本人對葉建文是沒有多少感情的。
想了許久也未能想出個方案來,溫凝隻能見機行事。
迴屋的時候,葉建文還沒睡,站在圓桌旁,手裏拿著毛筆。
溫凝走到葉建文的身旁,看到桌子上有一副畫,畫是葉建文剛剛畫好的,畫裏有月,有山,似乎還有雲。
“夫君畫的是何處的風光?”溫凝問道。
“閑暇無事,隨手一畫,並非何處風光,莫要見笑。”
“可否讓我加一句詩?”
葉建文有些驚訝,“哦?你會詩?”
“會一點點。”
溫凝接過葉建文手中的毛筆,在畫的左上角輕輕地寫下一句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葉建文皺眉,如同品茶,在細細品味詩句,“此詩何人所作?怎從未聽聞?”
溫凝放下毛筆,莞爾一笑,根據原主的記憶,這個世界似乎和原來溫凝生活的世界並不重合,所以原來所在的世界裏的詩句,在這兒還未出現過。
“以前聽一個書生念過,我記下來罷了。”
“你不是不曾識字?”
“世人皆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我不敢讓世人知道我識字罷了。”
“哦?真的?”
溫凝淡淡一笑,不點頭也不搖頭。
葉建文的目光從畫紙緩緩移到溫凝身上。
“你的字,似乎也不簡單。”
溫凝低頭看向自己的毛筆字,書法,在21世紀的年輕一代當中,有許多人都學過,各種各樣的書法培訓班也多如牛毛,而溫凝向來喜歡王羲之的行書,所以她的毛筆字有王羲之的幾分味道。
葉建文看著溫凝,越發迴味。
“你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樣了。”
“哦?哪兒不一樣了,胖了還是瘦了?”
“無關乎與外貌,僅僅是給人的氣質。”
“夫君說笑了。”
溫凝拿了一個碗勺了一碗雞湯給大吖,大吖喝了一口,自其父母逝世後,她也未曾喝過雞湯,今日可以喝到雞湯,她仿佛從那個沒疼沒人愛的小孩子迴到了以前的時光。
“把眼淚擦幹,不早了,要吃晚飯了。”
大吖低下頭,然後點頭。
大吖之所以低頭,這是因為她沒有資格上飯桌吃飯,她隻能在柴房喝白稀粥。
溫凝暗自決定,日後首先要爭取讓大吖迴到飯桌上吃飯。
“來,我們把這些菜拿出去。”
溫凝把裝爆炒田雞的盤子遞給大吖,然後自己捧著一大鍋茶樹菇雞湯。
出到大堂,溫凝輕喊了一聲,“菜做好了,吃飯了。”
葉家老漢葉田,徐氏,葉建文等人聞言,圍到飯桌邊。
溫凝與大吖來來迴迴穿梭在廚房與大堂之間,好不容易把菜上齊,大吖本想捧著自己的那碗白稀粥迴柴房,溫凝率先開口說道,“爹,娘,夫君,今晚的菜挺多的,要不讓大吖也在這兒吃吧。”
徐氏臉色頓時一冷。
葉建文是讀書人,向來都不支持把大吖趕去柴房自己吃飯這種做法,多次與家裏說過此事,奈何他很少在家,徐氏不聽,他也無可奈何。
此時溫凝提起,葉建文立即附和。
“是呀,爹,娘,大吖是大哥的孩子,小時候大哥老是把好吃的留給我,現在大吖自己在柴房吃飯,我總是過意不去。”
如今葉建文是全家人的希望,是葉家的棟梁,大家自然不會反駁他。
徐氏心中一百個不願意,但既然葉建文這麽說了,今日就便宜大吖這死丫頭一迴。
徐氏冷冷地應道,“行吧。”
得到徐氏的同意,溫凝鬆了一口氣,拉著大吖坐到的圓桌旁。
葉建文眼見,率先看到茶樹菇雞湯的與眾不同,問道,“今日的雞湯為何與往日不同?”
溫凝給葉田與徐氏勺完湯過後,也給葉建文勺了一碗。
“這個是茶樹菇雞湯,茶樹菇性平,甘溫,無毒,有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可以補腎,利尿,滲濕,健脾,止瀉,民間常用於治療腰酸痛,胃冷,腎炎水腫,頭暈,腹痛,嘔吐等症狀。”
葉建文夾起一顆茶樹菇,好奇地問道,“這個便是茶樹菇?”
“是。”
“以前從未聽說過此物可食用。”
“這是我遇到的一位老大夫所說,他說用此物煲湯,益處頗多。”
葉建文嚐了一口茶樹菇雞湯,滿意地點頭,“味道不錯。”
“來,試試爆炒田雞。”
葉建文皺眉,好奇地問道,“田雞?這又是何物?”
“田裏的雞,你試試味道。”
家裏眾人聞之好奇,各自夾了一塊田雞肉,一嚐,臉上皆是露出喜愛的神情。
劉氏問道,“二嫂,這些都是你做的?”
溫凝點點頭,“不知是否合大家的胃口。”
“味道不錯,在縣城的大酒樓都未能嚐到這般佳肴。”葉建文應道,“未想到你的廚藝這般精湛。”
“夫君過譽了。”
葉建文眉頭微微一皺,覺得溫凝說話比以前儒雅了許多。
飯後,大吖由於病體初愈,溫凝主動幫忙收拾碗筷,順便將碗筷給洗了。
洗刷碗筷的時候,溫凝在琢磨著今晚萬一葉建文對自己動手動腳,想要了自己,自己該怎麽應對?是接受?還是拒絕?
拒絕嘛也很難說得過去,畢竟自己現在的身份是葉建文的妻子,接受嘛,好像有點突然,畢竟溫凝本人對葉建文是沒有多少感情的。
想了許久也未能想出個方案來,溫凝隻能見機行事。
迴屋的時候,葉建文還沒睡,站在圓桌旁,手裏拿著毛筆。
溫凝走到葉建文的身旁,看到桌子上有一副畫,畫是葉建文剛剛畫好的,畫裏有月,有山,似乎還有雲。
“夫君畫的是何處的風光?”溫凝問道。
“閑暇無事,隨手一畫,並非何處風光,莫要見笑。”
“可否讓我加一句詩?”
葉建文有些驚訝,“哦?你會詩?”
“會一點點。”
溫凝接過葉建文手中的毛筆,在畫的左上角輕輕地寫下一句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葉建文皺眉,如同品茶,在細細品味詩句,“此詩何人所作?怎從未聽聞?”
溫凝放下毛筆,莞爾一笑,根據原主的記憶,這個世界似乎和原來溫凝生活的世界並不重合,所以原來所在的世界裏的詩句,在這兒還未出現過。
“以前聽一個書生念過,我記下來罷了。”
“你不是不曾識字?”
“世人皆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我不敢讓世人知道我識字罷了。”
“哦?真的?”
溫凝淡淡一笑,不點頭也不搖頭。
葉建文的目光從畫紙緩緩移到溫凝身上。
“你的字,似乎也不簡單。”
溫凝低頭看向自己的毛筆字,書法,在21世紀的年輕一代當中,有許多人都學過,各種各樣的書法培訓班也多如牛毛,而溫凝向來喜歡王羲之的行書,所以她的毛筆字有王羲之的幾分味道。
葉建文看著溫凝,越發迴味。
“你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樣了。”
“哦?哪兒不一樣了,胖了還是瘦了?”
“無關乎與外貌,僅僅是給人的氣質。”
“夫君說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