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準女婿應該專注當陪襯當足三十年,絕不敢搶嶽父風頭。
陶爸喜歡小酌,邵硯青取了老爺子留下的茅台。陶爸看一眼就直擺手,「不喝這個不喝這個,高粱酒就好。」迴頭和妻子談起時直抹冷汗,「我的天老爺,幸好我機智地多看一眼,四十多年的茅台啊。這糖衣炮彈可太下血本了,真喝下去了,他叫我爸爸我是應好還是不應好。幸好沒喝,幸虧沒喝。」
邵硯青是不知道這些的。他本就不好酒,老爺子留下的好茶倒是早早喝完了,就是各式的酒一瓶都沒動。這傻孩子聽未來泰山說喜歡喝高粱酒,吃完魚抹了嘴就往外跑,扛迴兩箱金門高粱。陶媽直皺眉,但陶爸的馬屁這算是拍上了。
陶泓私下取笑他,他倒沒不好意思,「陶叔叔人很好,我們很談得來。」她問他談了些什麽,他卻忸怩起來不肯說,逼到她出手嗬他的癢,他才老實交代:「叔叔說你不會做飯也不會做家務,讓我多擔一些。」其實陶爸和他說了很多很多,但歸結起來就一句:好男人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我和你阿姨結婚這麽多年,她洗碗的次數不會超過五十次。
邵硯青想起陶媽保養得白白嫩嫩的雙手,拉過陶泓的手摸了摸,又親了親。她被他弄得莫名奇妙,「幹嘛?」
小廚子不說話,隻眯著眼睛笑。
作者有話要說: 先道個歉,這周開始進入忙碌高峰。 有可能更新不及,我盡量存稿箱,一般在早上十點左右更新。倘若沒有更新也會在迴復或是文案通知。
qaq,下次絕不在年末開文了。
話嘮個:
在父母的態度問題上,陶隱有選擇性地隱瞞了。
陶媽的態度也代表了大多數的家長態度。大多時候是社會環境的壓力,以及自尊心問題。通常情況下父母都不太願意自己的孩子找再婚人士作為對象——唔,對方條件特別好或是有所圖的時候例外,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雖然說看人品看人品,但人品這種東西就和人心似的,要相處後才知道。不然也不會有『以貌取人』這詞了,畢竟外貌是人最直觀的反應,也是接觸的第一印象。
所以陶隱的路比小青艱難很多。不僅僅是家庭的問題,他和季楠本身也要克服很多自我因素的影響。至於陶媽說的要多為孩子考慮,是在她那個年代的人的一貫思路,雖然她也承認有例外情況。
嗯。家裏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正好湊成個好字。結果都是好事多磨啊。
附帶說一句,陶爸還是眼尖的,不然這瓶茅台喝下去,大約真的女兒不保了。。。
☆、第61章 吃甜酒釀嗎?
陶爸陶媽原本是想說服女兒一起迴去的,但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老倆口在浮城呆了不到一個星期,陶媽收到老友邀請去了香港參加對方女兒的婚禮。
陶泓一邊幫著收拾行李一邊和母親八卦,「剛畢業就結婚啊,我以為至少要玩上幾年才肯呢。」迴頭看看母親,見她正失神地想著什麽,「媽媽。」
陶媽迴過神來,有些猶豫地說道,「剛剛那邊又給我打電話了,」見女兒臉色立馬拉了下來,又趕緊說道:「說情況很不好,想讓你迴去看一看。別的也沒說什麽了。」
「他們幹嘛老騷擾你。您就不能不接他們電話嗎?」
陶媽也有些急:「你拉黑他們電話,他們找不到你就隻能找我們了。要是別個亂七八糟的事也就算了,但這事不一樣。聽著情況是非常不好,隨時有可能走的。想你去看一眼。」
「我不去。」
陶媽嘆口氣:「不去就不去吧。我也隻是這麽一說,你急成這樣。」
「您是不是都忘記了他們當初幹過些什麽事?」陶泓頭疼欲裂,心中的憤怒像火山岩漿一樣翻攪,「您能不能別這麽心軟啊,人家找你一跪一哭,您就鬆口撒手,隨便他們擺弄了。好歹考慮一下我的想法行不行?」
「我這不是在詢問你意見嗎?」
「您連問都沒必要問!我成全不了您這心願!」
「什麽叫成全我的心願。那是你的生母!你明不明白,那是生你的人。她現在快死了。」陶媽像是累極了,鬆了勁往沙發上一坐,「你去看她不代表原諒她。別鑽牛角尖。她也活得很可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陶媽看著女兒,聲音有些啞:「你這拗脾氣啊。」也許自己是真的像女兒說的那樣,太心軟了,「我和你爸爸到現在這年紀了,很多事也都看淡了。」
她和母親吵架的次數屈指可數,成年後更是沒有過,而難得的口角卻又是因為這樣的事,怎麽不讓她怒上心頭:「她死了倒是解脫了。不會再因為生不出兒子而活得戰戰兢兢,下輩子或許還能投個好胎。」
陶媽愣了愣,「你怎麽能……」後麵的話沒說出來,隻是驚詫地看了她好一會兒,隨後擺手讓她出去:「好了,我自己收拾吧。」
她心裏憋著氣,乒桌球乓地下樓去。可一想小廚子和陶爸在一樓打轉,自己這模樣下去難免被看出端倪來。不想節外生枝,就轉去二樓邵硯青的房間。
好幾天沒來,還蠻懷念這裏的。她深唿吸一口,再三努力都沒平復內心的痛苦與憤怒。她撲倒在床上,鼻尖裏充斥著他的氣息,柔軟地包圍著她。
她沒忍住,抱著枕被嗚嗚地哭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陶爸喜歡小酌,邵硯青取了老爺子留下的茅台。陶爸看一眼就直擺手,「不喝這個不喝這個,高粱酒就好。」迴頭和妻子談起時直抹冷汗,「我的天老爺,幸好我機智地多看一眼,四十多年的茅台啊。這糖衣炮彈可太下血本了,真喝下去了,他叫我爸爸我是應好還是不應好。幸好沒喝,幸虧沒喝。」
邵硯青是不知道這些的。他本就不好酒,老爺子留下的好茶倒是早早喝完了,就是各式的酒一瓶都沒動。這傻孩子聽未來泰山說喜歡喝高粱酒,吃完魚抹了嘴就往外跑,扛迴兩箱金門高粱。陶媽直皺眉,但陶爸的馬屁這算是拍上了。
陶泓私下取笑他,他倒沒不好意思,「陶叔叔人很好,我們很談得來。」她問他談了些什麽,他卻忸怩起來不肯說,逼到她出手嗬他的癢,他才老實交代:「叔叔說你不會做飯也不會做家務,讓我多擔一些。」其實陶爸和他說了很多很多,但歸結起來就一句:好男人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我和你阿姨結婚這麽多年,她洗碗的次數不會超過五十次。
邵硯青想起陶媽保養得白白嫩嫩的雙手,拉過陶泓的手摸了摸,又親了親。她被他弄得莫名奇妙,「幹嘛?」
小廚子不說話,隻眯著眼睛笑。
作者有話要說: 先道個歉,這周開始進入忙碌高峰。 有可能更新不及,我盡量存稿箱,一般在早上十點左右更新。倘若沒有更新也會在迴復或是文案通知。
qaq,下次絕不在年末開文了。
話嘮個:
在父母的態度問題上,陶隱有選擇性地隱瞞了。
陶媽的態度也代表了大多數的家長態度。大多時候是社會環境的壓力,以及自尊心問題。通常情況下父母都不太願意自己的孩子找再婚人士作為對象——唔,對方條件特別好或是有所圖的時候例外,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雖然說看人品看人品,但人品這種東西就和人心似的,要相處後才知道。不然也不會有『以貌取人』這詞了,畢竟外貌是人最直觀的反應,也是接觸的第一印象。
所以陶隱的路比小青艱難很多。不僅僅是家庭的問題,他和季楠本身也要克服很多自我因素的影響。至於陶媽說的要多為孩子考慮,是在她那個年代的人的一貫思路,雖然她也承認有例外情況。
嗯。家裏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正好湊成個好字。結果都是好事多磨啊。
附帶說一句,陶爸還是眼尖的,不然這瓶茅台喝下去,大約真的女兒不保了。。。
☆、第61章 吃甜酒釀嗎?
陶爸陶媽原本是想說服女兒一起迴去的,但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老倆口在浮城呆了不到一個星期,陶媽收到老友邀請去了香港參加對方女兒的婚禮。
陶泓一邊幫著收拾行李一邊和母親八卦,「剛畢業就結婚啊,我以為至少要玩上幾年才肯呢。」迴頭看看母親,見她正失神地想著什麽,「媽媽。」
陶媽迴過神來,有些猶豫地說道,「剛剛那邊又給我打電話了,」見女兒臉色立馬拉了下來,又趕緊說道:「說情況很不好,想讓你迴去看一看。別的也沒說什麽了。」
「他們幹嘛老騷擾你。您就不能不接他們電話嗎?」
陶媽也有些急:「你拉黑他們電話,他們找不到你就隻能找我們了。要是別個亂七八糟的事也就算了,但這事不一樣。聽著情況是非常不好,隨時有可能走的。想你去看一眼。」
「我不去。」
陶媽嘆口氣:「不去就不去吧。我也隻是這麽一說,你急成這樣。」
「您是不是都忘記了他們當初幹過些什麽事?」陶泓頭疼欲裂,心中的憤怒像火山岩漿一樣翻攪,「您能不能別這麽心軟啊,人家找你一跪一哭,您就鬆口撒手,隨便他們擺弄了。好歹考慮一下我的想法行不行?」
「我這不是在詢問你意見嗎?」
「您連問都沒必要問!我成全不了您這心願!」
「什麽叫成全我的心願。那是你的生母!你明不明白,那是生你的人。她現在快死了。」陶媽像是累極了,鬆了勁往沙發上一坐,「你去看她不代表原諒她。別鑽牛角尖。她也活得很可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陶媽看著女兒,聲音有些啞:「你這拗脾氣啊。」也許自己是真的像女兒說的那樣,太心軟了,「我和你爸爸到現在這年紀了,很多事也都看淡了。」
她和母親吵架的次數屈指可數,成年後更是沒有過,而難得的口角卻又是因為這樣的事,怎麽不讓她怒上心頭:「她死了倒是解脫了。不會再因為生不出兒子而活得戰戰兢兢,下輩子或許還能投個好胎。」
陶媽愣了愣,「你怎麽能……」後麵的話沒說出來,隻是驚詫地看了她好一會兒,隨後擺手讓她出去:「好了,我自己收拾吧。」
她心裏憋著氣,乒桌球乓地下樓去。可一想小廚子和陶爸在一樓打轉,自己這模樣下去難免被看出端倪來。不想節外生枝,就轉去二樓邵硯青的房間。
好幾天沒來,還蠻懷念這裏的。她深唿吸一口,再三努力都沒平復內心的痛苦與憤怒。她撲倒在床上,鼻尖裏充斥著他的氣息,柔軟地包圍著她。
她沒忍住,抱著枕被嗚嗚地哭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