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郭老跟汪晨說:「小汪,你先休息下,我讓郭維留下陪你。如果你想去公安部門報案,讓他陪你過去就行。至於報導,你自己把握分寸。」
「從我個人本心來說,我也希望這種診所受到應有的處罰。因為中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這些人給搞亂的。」
「我作為中醫人,在現在這種大環境下,有時候也挺焦慮的。我個人能力有限,左右不了大環境,但這種人和事,能處理一茬也是好的。如果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可以聯繫我。」
郭老說著,讓侄子郭維給汪晨拿了一張名片。
汪晨接過名片,道了聲謝,雖然他並沒有打算用郭老這邊的人脈,但郭老能表態,他還是挺感激的。這畢竟是容易得罪人的事,不是誰都樂意出這個頭的。
時間很快就要到了,眾人出去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因為這件事也沒來得及休息,就重新坐上考斯特,出發前往匯川市人民醫院。
羅裳原本打算中午到賓館前台往紅星福利院那邊打個電話,好問一下小宇那孩子的事。但汪晨這邊臨時有事,這個電話就沒打成。
到達人民醫院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四十左右。
這次他們要處理的重症病例除了心衰、化療後極度虛弱的患者等等,還有一個是腦癱患兒。
對這腦癱患兒,西醫那邊給出的結論是無法治療,但可以帶孩子做康復訓練。
孩子爺爺也在醫藥行業工作,他不甘心,家裏就這一根獨苗,他實在捨不得孫子後半生一直當個腦癱患者。
因為是相關從業者,他便知道郭老帶隊的專家小組,也打聽到了這個小組今天會來人民醫院給幾位疑難重症患者會診。
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於是他第一時間就找到了科室主任,請他幫忙把自家孫子的名報了上去。
郭老等人乘坐的考斯特穩穩地停在人民醫院住院部前方的大院裏,眾人剛下車,就看到了等在住院部門口的院長和幾位主任以及主治大夫。
在這一群白大褂中,還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他看起來挺顯眼的,臉上始終掛著熱情而不失分寸的笑。等幾位領導和大夫跟郭老等人打過招唿後,他主動上前,做了個自我介紹:「我是腦癱患兒小亮的爺爺,我孫子病了兩年多,情況不太樂觀,一會兒還請幾位專家多費心,幫幫這孩子。」
他這主動積極的態度還是比較加分的,幾位專家對他多少都客氣地點了點頭,院長順勢說道:「今天這幾位病號都不是急症,誰先誰後都可以。小亮這孩子是最小的,不如先去他那兒看看吧。」
於是一行人順著樓梯一路上了二樓的一間病房,這是一間單人病房。人民醫院的床位很緊張,能擁有一個單人病房可不容易。
郭老怕這家人對孩子關心太過,從而對孩子的病有太大的期待,就提前給他們打了個預防針:「小兒腦病是否能夠治好,這個確定性不大。我們先過去看看,如果能調理,我們肯定會盡力的。」
「但能治到哪一步,這個誰也無法保證,家長要有個思想準備。」
患兒小亮爺爺對此心裏有數,他誠懇地說:「我明白,以前我們帶孩子找過好多大夫給看過,知道治療有難度。」
「我們不會挑刺的,不過我兒子兒媳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他倆先丟了一個孩子,好不容易再生了一個,這個又得了腦癱。所以幾位專家如果有辦法,請一定幫幫忙。」
郭老等人不由得麵麵相覷,心想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羅裳則下意識抬頭看了眼這老者,打量了他好幾眼。但她感覺這老者跟福利院的小宇長得並沒有什麽相像的地方。大概是她多想了吧?
一行人很快到了小亮所住的病房,房間內有兩張床,他們進去時,靠裏的病床上躺著一個三歲左右小男孩,除了他就隻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了。
小男孩笑得有點癡,嘴角流著口水,口齒不靈地衝著老太太叫奶奶,那老太太心不在焉地抓著孩子的手,直到門口有人進來,她才迴過神。
眾人很快將那男孩圍住,開始對他進行診斷。
郭老在給孩子把脈時,羅裳一隻手掀開孩子身上穿的病號服,在他腹部幾個部位按了一會兒,孩子爺爺奶奶仔細看著,都不知道她在檢查什麽。
按完後,羅裳說:「臍跳挺明顯的,便秘也挺嚴重,大便幹硬,腹痛拒按。」
眾人一聽,就知道這孩子挺適合用柴胡龍骨牡蠣湯的,臍跳就是該藥應用的重要特點。
大家都是內行,所以羅裳這一說話,眾人就知道,她進來看到患兒後,應該就想到了大概的用藥方向。
這一點跟郭老等人預料得也接近,一般有精神方麵障礙的,大都有便秘。燥矢的存在會讓體內的熱少了一個宣洩的渠道,從而更容易加強情緒失常的程度,比如焦慮不安、抑鬱、躁狂等等。
所以,一個成熟的中醫在治療這種疾病時,也會加上適當的通便藥,以大黃為主。至於用生大黃還是製大黃,就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了。
又檢查了孩子的舌像,一位老大夫問家屬:「孩子晚上睡眠如何?」
「不太好,容易驚醒。」孩子奶奶對孫子狀況很熟悉,第一時間答道。
羅裳發現這位老太太麵色比較差,估計沒少熬夜,就道:「家裏其他人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從我個人本心來說,我也希望這種診所受到應有的處罰。因為中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這些人給搞亂的。」
「我作為中醫人,在現在這種大環境下,有時候也挺焦慮的。我個人能力有限,左右不了大環境,但這種人和事,能處理一茬也是好的。如果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可以聯繫我。」
郭老說著,讓侄子郭維給汪晨拿了一張名片。
汪晨接過名片,道了聲謝,雖然他並沒有打算用郭老這邊的人脈,但郭老能表態,他還是挺感激的。這畢竟是容易得罪人的事,不是誰都樂意出這個頭的。
時間很快就要到了,眾人出去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因為這件事也沒來得及休息,就重新坐上考斯特,出發前往匯川市人民醫院。
羅裳原本打算中午到賓館前台往紅星福利院那邊打個電話,好問一下小宇那孩子的事。但汪晨這邊臨時有事,這個電話就沒打成。
到達人民醫院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四十左右。
這次他們要處理的重症病例除了心衰、化療後極度虛弱的患者等等,還有一個是腦癱患兒。
對這腦癱患兒,西醫那邊給出的結論是無法治療,但可以帶孩子做康復訓練。
孩子爺爺也在醫藥行業工作,他不甘心,家裏就這一根獨苗,他實在捨不得孫子後半生一直當個腦癱患者。
因為是相關從業者,他便知道郭老帶隊的專家小組,也打聽到了這個小組今天會來人民醫院給幾位疑難重症患者會診。
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於是他第一時間就找到了科室主任,請他幫忙把自家孫子的名報了上去。
郭老等人乘坐的考斯特穩穩地停在人民醫院住院部前方的大院裏,眾人剛下車,就看到了等在住院部門口的院長和幾位主任以及主治大夫。
在這一群白大褂中,還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他看起來挺顯眼的,臉上始終掛著熱情而不失分寸的笑。等幾位領導和大夫跟郭老等人打過招唿後,他主動上前,做了個自我介紹:「我是腦癱患兒小亮的爺爺,我孫子病了兩年多,情況不太樂觀,一會兒還請幾位專家多費心,幫幫這孩子。」
他這主動積極的態度還是比較加分的,幾位專家對他多少都客氣地點了點頭,院長順勢說道:「今天這幾位病號都不是急症,誰先誰後都可以。小亮這孩子是最小的,不如先去他那兒看看吧。」
於是一行人順著樓梯一路上了二樓的一間病房,這是一間單人病房。人民醫院的床位很緊張,能擁有一個單人病房可不容易。
郭老怕這家人對孩子關心太過,從而對孩子的病有太大的期待,就提前給他們打了個預防針:「小兒腦病是否能夠治好,這個確定性不大。我們先過去看看,如果能調理,我們肯定會盡力的。」
「但能治到哪一步,這個誰也無法保證,家長要有個思想準備。」
患兒小亮爺爺對此心裏有數,他誠懇地說:「我明白,以前我們帶孩子找過好多大夫給看過,知道治療有難度。」
「我們不會挑刺的,不過我兒子兒媳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他倆先丟了一個孩子,好不容易再生了一個,這個又得了腦癱。所以幾位專家如果有辦法,請一定幫幫忙。」
郭老等人不由得麵麵相覷,心想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羅裳則下意識抬頭看了眼這老者,打量了他好幾眼。但她感覺這老者跟福利院的小宇長得並沒有什麽相像的地方。大概是她多想了吧?
一行人很快到了小亮所住的病房,房間內有兩張床,他們進去時,靠裏的病床上躺著一個三歲左右小男孩,除了他就隻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了。
小男孩笑得有點癡,嘴角流著口水,口齒不靈地衝著老太太叫奶奶,那老太太心不在焉地抓著孩子的手,直到門口有人進來,她才迴過神。
眾人很快將那男孩圍住,開始對他進行診斷。
郭老在給孩子把脈時,羅裳一隻手掀開孩子身上穿的病號服,在他腹部幾個部位按了一會兒,孩子爺爺奶奶仔細看著,都不知道她在檢查什麽。
按完後,羅裳說:「臍跳挺明顯的,便秘也挺嚴重,大便幹硬,腹痛拒按。」
眾人一聽,就知道這孩子挺適合用柴胡龍骨牡蠣湯的,臍跳就是該藥應用的重要特點。
大家都是內行,所以羅裳這一說話,眾人就知道,她進來看到患兒後,應該就想到了大概的用藥方向。
這一點跟郭老等人預料得也接近,一般有精神方麵障礙的,大都有便秘。燥矢的存在會讓體內的熱少了一個宣洩的渠道,從而更容易加強情緒失常的程度,比如焦慮不安、抑鬱、躁狂等等。
所以,一個成熟的中醫在治療這種疾病時,也會加上適當的通便藥,以大黃為主。至於用生大黃還是製大黃,就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了。
又檢查了孩子的舌像,一位老大夫問家屬:「孩子晚上睡眠如何?」
「不太好,容易驚醒。」孩子奶奶對孫子狀況很熟悉,第一時間答道。
羅裳發現這位老太太麵色比較差,估計沒少熬夜,就道:「家裏其他人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