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個人年紀都不小了,都是體麵人,雖然對羅裳進組的事有疑慮,在暗中猜測她是不是跟某個大人物有關係,但不該說的話他們都不會亂說。
他們的想法羅裳自然猜得到,但她什麽都不說。在簡單介紹過後,羅裳讓方遠給他們安排好坐的地方,就重新迴到辦公桌前,跟桌對麵的患者說:「大姨,咱們繼續吧,你哪裏不舒服?」
「我渾身難受,哪都難受,也找過大夫,他說我是肝鬱氣滯,給我開了藥。可我吃完感覺更難受了。」
說話間,患者把病歷放到羅裳麵前。
羅裳翻開病歷,瞧了一眼,麵色不變,心裏卻在暗暗嘆氣。原因很簡單,這個方子開得不好。
羅裳把病歷放到一邊,暫時沒提那個藥方的事,診脈後問道:「平時眼睛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睡眠呢?」
「眼睛經常難受,幹澀,有時候還有點疼。睡眠不好,心裏亂糟糟的,老想事。」
「我稍一活動,心就慌,心跳得也快,呯呯呯地,又累又煩。」提到自己身上的病,中年女人就淊淊不絕,看樣子真沒少受折磨。
羅裳低頭把處方箋拿過來,已經準備寫藥方了。
其實這個女人不說,她也能判斷對方服藥後會是現在這樣的狀況。
這時那患者問道:「大夫,我這是怎麽了?到底哪個地方不對?」
羅裳暫時停下筆,告訴她:「你血少,假設別人有一瓶血的話,你隻有半瓶。血少則心神無依託之處,所以會心慌心煩睡眠差,稍一活動也會心跳加劇。」
「血對身體有濡潤作用,血少了,肝經失養,就會有肝鬱的現象,肝主目,所以你眼睛會不舒服。」
患者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她提煉出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她血少。
「哦哦,難怪,我說我哪兒都不舒服呢。」
羅裳繼續往下寫,寫完藥方後,又跟她說:「血少其實就是血虛,血虛之人,多少也會影響到氣。所以你會有乏力感,因為氣也少了嘛。」
患者沒再往下問,她想著隻要羅裳開的藥方有效,那大夫就算什麽都不告訴她都行。
她挺擅長換位思考的,知道羅裳每天要給很有多人看病,要是每個人都問一堆問題,大夫該多累啊。所以她對病情有所了解後,就不再多話。
郭老在不遠處坐著,羅裳剛才跟患者交代的話他自然聽得明白。
她說的話不長,但這段簡短的話就足以說明,她的理論基礎比較紮實,有自己獨到的想法,不會輕易被其他大夫的思路所影響。
隻是不知道,患者之前服用的藥方都寫了什麽藥,羅裳又是怎麽開方的。
於是他站了起來,和氣地走到羅裳旁邊,說:「小羅,這病歷和你開的方子能不能給我瞧瞧?」
羅裳馬上遞過去,「當然沒問題,隨便看。」
這幫人的本意是來考證她的水平,羅裳便由得他們去。
另外三位專家也順勢過來,齊教授就在這三個人之中。
頭天傍晚張富祥去找過他,所以他知道,羅裳確實有真本事,不是浪得虛名之人。所以他今天過來,純屬是來看熱鬧的。
幾個人先看了之前那本病歷上的藥方,看完後,誰也沒有發表意見,郭老則好奇地問羅裳:「小羅,你覺得這個藥方開得怎麽樣?」
羅裳並不想當眾點評其他人開的藥方,但這時候再推搪也沒什麽意思。她就道:「理氣的藥太多了,木香30克,枳實30克,還有其他藥,大多數也是理氣的。但是補血的藥僅有一點,補氣藥全無。」
「那個大夫不是說患者是肝鬱氣滯嗎?開理氣藥有什麽問題?」郭老故意要刨根問底,另外幾個老專家也很好奇,想聽聽羅裳到底是怎麽樣的。
按有些大夫的想法,這個理氣藥多的方子似乎是對的,疏肝理氣嘛,哪裏不對了?
幾個老頭擺明了要讓羅裳給個答案,羅裳隻好說:「患者根源在於血虛,血少了再怎麽理氣也無濟於事。補足氣血才是正事。」
「在補氣血之時,適當加點理氣藥可以,但不宜加這麽多,這樣反而傷身體。」
「血虛氣虛的症狀沒有得到改變,反而會嚴重,所以她會有動輒心跳劇烈,且心慌心煩眠差加重的情況,主要原因都在於這個血虛的情況加重了,血更少則神更缺少依託之處吧。」
幾個老頭聽了她這番說法,就已知道,她是真有點子東西的。這個道理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人了解,但普通大夫就未必能理解到這一點了。
這時,一位老大夫拿過羅裳開的方子看了看,隨後他認真地問道:「那你這個方子也沒有多少補血藥啊?」
羅裳比較客氣,但她沒有半分退縮的意思,麵對質疑,仍然保持著平和的態度,坦然說道:「補脾胃也可以起到補氣血的作用。患者脾胃功能隻要得到恢復和改善,能好好吃飯,氣血就會慢慢充盈起來的。」
這迴沒人再提問了,幾個老頭沒再問,心裏其實已經默認了羅裳這個說法。
這說明羅裳看病比較靈活,不死板。一個年輕姑娘能達到這種程度,挺難得的。
有兩位老大夫原本對羅裳有些成見,這時看法卻已在悄悄改變。
沒過多久,門簾再次被人掀開,對門的大海叔和幾個街坊抬著擔架沖了進來。
「快,羅大夫,老朱突發心梗了,現在送醫院怕來不及,你看看還能有救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的想法羅裳自然猜得到,但她什麽都不說。在簡單介紹過後,羅裳讓方遠給他們安排好坐的地方,就重新迴到辦公桌前,跟桌對麵的患者說:「大姨,咱們繼續吧,你哪裏不舒服?」
「我渾身難受,哪都難受,也找過大夫,他說我是肝鬱氣滯,給我開了藥。可我吃完感覺更難受了。」
說話間,患者把病歷放到羅裳麵前。
羅裳翻開病歷,瞧了一眼,麵色不變,心裏卻在暗暗嘆氣。原因很簡單,這個方子開得不好。
羅裳把病歷放到一邊,暫時沒提那個藥方的事,診脈後問道:「平時眼睛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睡眠呢?」
「眼睛經常難受,幹澀,有時候還有點疼。睡眠不好,心裏亂糟糟的,老想事。」
「我稍一活動,心就慌,心跳得也快,呯呯呯地,又累又煩。」提到自己身上的病,中年女人就淊淊不絕,看樣子真沒少受折磨。
羅裳低頭把處方箋拿過來,已經準備寫藥方了。
其實這個女人不說,她也能判斷對方服藥後會是現在這樣的狀況。
這時那患者問道:「大夫,我這是怎麽了?到底哪個地方不對?」
羅裳暫時停下筆,告訴她:「你血少,假設別人有一瓶血的話,你隻有半瓶。血少則心神無依託之處,所以會心慌心煩睡眠差,稍一活動也會心跳加劇。」
「血對身體有濡潤作用,血少了,肝經失養,就會有肝鬱的現象,肝主目,所以你眼睛會不舒服。」
患者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她提煉出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她血少。
「哦哦,難怪,我說我哪兒都不舒服呢。」
羅裳繼續往下寫,寫完藥方後,又跟她說:「血少其實就是血虛,血虛之人,多少也會影響到氣。所以你會有乏力感,因為氣也少了嘛。」
患者沒再往下問,她想著隻要羅裳開的藥方有效,那大夫就算什麽都不告訴她都行。
她挺擅長換位思考的,知道羅裳每天要給很有多人看病,要是每個人都問一堆問題,大夫該多累啊。所以她對病情有所了解後,就不再多話。
郭老在不遠處坐著,羅裳剛才跟患者交代的話他自然聽得明白。
她說的話不長,但這段簡短的話就足以說明,她的理論基礎比較紮實,有自己獨到的想法,不會輕易被其他大夫的思路所影響。
隻是不知道,患者之前服用的藥方都寫了什麽藥,羅裳又是怎麽開方的。
於是他站了起來,和氣地走到羅裳旁邊,說:「小羅,這病歷和你開的方子能不能給我瞧瞧?」
羅裳馬上遞過去,「當然沒問題,隨便看。」
這幫人的本意是來考證她的水平,羅裳便由得他們去。
另外三位專家也順勢過來,齊教授就在這三個人之中。
頭天傍晚張富祥去找過他,所以他知道,羅裳確實有真本事,不是浪得虛名之人。所以他今天過來,純屬是來看熱鬧的。
幾個人先看了之前那本病歷上的藥方,看完後,誰也沒有發表意見,郭老則好奇地問羅裳:「小羅,你覺得這個藥方開得怎麽樣?」
羅裳並不想當眾點評其他人開的藥方,但這時候再推搪也沒什麽意思。她就道:「理氣的藥太多了,木香30克,枳實30克,還有其他藥,大多數也是理氣的。但是補血的藥僅有一點,補氣藥全無。」
「那個大夫不是說患者是肝鬱氣滯嗎?開理氣藥有什麽問題?」郭老故意要刨根問底,另外幾個老專家也很好奇,想聽聽羅裳到底是怎麽樣的。
按有些大夫的想法,這個理氣藥多的方子似乎是對的,疏肝理氣嘛,哪裏不對了?
幾個老頭擺明了要讓羅裳給個答案,羅裳隻好說:「患者根源在於血虛,血少了再怎麽理氣也無濟於事。補足氣血才是正事。」
「在補氣血之時,適當加點理氣藥可以,但不宜加這麽多,這樣反而傷身體。」
「血虛氣虛的症狀沒有得到改變,反而會嚴重,所以她會有動輒心跳劇烈,且心慌心煩眠差加重的情況,主要原因都在於這個血虛的情況加重了,血更少則神更缺少依託之處吧。」
幾個老頭聽了她這番說法,就已知道,她是真有點子東西的。這個道理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人了解,但普通大夫就未必能理解到這一點了。
這時,一位老大夫拿過羅裳開的方子看了看,隨後他認真地問道:「那你這個方子也沒有多少補血藥啊?」
羅裳比較客氣,但她沒有半分退縮的意思,麵對質疑,仍然保持著平和的態度,坦然說道:「補脾胃也可以起到補氣血的作用。患者脾胃功能隻要得到恢復和改善,能好好吃飯,氣血就會慢慢充盈起來的。」
這迴沒人再提問了,幾個老頭沒再問,心裏其實已經默認了羅裳這個說法。
這說明羅裳看病比較靈活,不死板。一個年輕姑娘能達到這種程度,挺難得的。
有兩位老大夫原本對羅裳有些成見,這時看法卻已在悄悄改變。
沒過多久,門簾再次被人掀開,對門的大海叔和幾個街坊抬著擔架沖了進來。
「快,羅大夫,老朱突發心梗了,現在送醫院怕來不及,你看看還能有救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