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這種針刺手法,最好以意導氣,針刺時要凝神靜氣,用觀想的方法來引導氣的運行。
羅裳手裏的針迅速刺下去,刺到一定部位,她稍停了停,接下來又緩緩往下推了推,直刺到地部。
這種針法,就是把針從地部提到人部,連續提/插六次,再由人部提到天部,仍是連續提/插六次,跟普通的撚轉提/插是不一樣的。
之所以次數為六,取的是地數。
在易經裏,天數為九,地數就是六。至於天人地三部,實際上指的就是刺入深度,近皮膚處為天部,以此類推,較深的部位就是地部,中間則為人部。
隨著羅裳不斷在天地人三部之間緩推快提,病房裏的家屬全都圍了過來,別說是他們,就連葉主任、王主任和幾個大夫都好奇得不行。
這種針法,誰也沒見過啊。
雖然不懂,但他們都能猜得出來,這一定是羅裳自己的獨特技能。
幾個家屬看向羅裳的眼神裏都有些敬畏,但羅裳分不出精力去觀察別人都是什麽樣的反應,事實上,她現在全部的精力都在患兒身上。
時間似乎過得很慢,但事實上,整個針灸過程不足十分鍾,針最後一次被提至天部時,羅裳才將針撤了出來。
孩子爺爺鬆了口氣,隨後又小心問道:「大,大夫,就紮一根嗎?不再紮了?」他之所以這麽問,是因為羅裳已經開始收拾針盒了。
「嗯,這是強刺激手法,紮一針應該夠了。你們觀察下,一會兒看看孩子是否會降溫。」
一位家屬連忙拿出體溫計,重新給患兒測量體溫。兩位主任覺得就算會降溫,也不至於有這麽快,但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是理解的,所以誰也沒勸。
幾分鍾後,羅裳已經收拾好了醫藥箱,似乎要走了。就在這時,家屬也拿出了體溫計。
「多少度?」孩子爸爸拿起體溫計瞧了一眼,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度數。其他家屬看到他的表情,自然焦急,也想湊過來瞧一瞧。
這時孩子爸爸已經重新看了一遍,這才驚喜地道:「39.1度了,降了點,降了接近一度!」
這麽快?!
這是真的?隻是紮了一針而已……
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二號床一位家屬怕那家人看錯,就小心翼翼地道:「要不,再量一兩迴吧。」
孩子爸媽也怕看錯,空歡喜一場,所以他們甩了甩體溫計,重新開始測溫。
「降了,真降了,比剛才還低了一點!38.7度!」
「天哪,這麽快!」看到體溫計上重新顯示出來的度數,好幾個人驚唿出聲。
謹慎起見,王主任另找了個體溫計,親手給孩子做了測量,測量結果顯示為38.5度。
連續幾次溫度不斷下降,這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羅裳所用的針法在持續起作用,它有個滯後的效應,體溫是一點一點降下來的,但它這個下降的速度真的很快了。
一根針而已,就會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患兒爺爺激動之下,轉向羅裳這邊,膝蓋一彎,就要給羅裳下跪。老爺子嘴唇都在抖,可以看到這個孩子在老人心中的地位。
羅裳連忙上前扶住他,韓沉也在旁邊托舉了下,免得老爺子真的跪下去。
其他家屬也連連向羅裳道謝,羅裳無奈地跟患兒爺爺說:「老爺子,您要是給我下跪,那不是讓我折壽嗎,我可擔不起。」
「家屬也不要過於激動,最近幾天你們熬得也夠嗆,再激動的話,萬一哪個病了,還得折騰。」
「一會兒藥熬好了,想辦法讓孩子喝下去,這副藥吃完,方子需要調整,到時候我會過來複診的。」
幾分鍾後,羅裳和兩位主任走出病房。他們進來的時候,走廊裏有五六個人在閑逛,出來時就不一樣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聚集了十幾個人,還有倆穿著病號服的住院患者。
看到這些人聚在一起,王主任皺了皺眉,道:「怎麽都擠到這兒來了,小心感染,咱這兒有傳染的,注意一下啊。」
他眼神嚴厲,後麵的大夫連忙過來將那些看熱鬧的閑人給勸離了。
兩位主任熱情地陪著羅裳往外走,王主任跟羅裳說:「羅大夫,你這個治療方法,一般人掌握不了吧!我感覺挺難的。」
羅裳沉吟了下,這才道:「針法確實有難度,能做到的人很少。」
「但開藥方的話,能做到的絕非我一人。小孩的病看似兇險,但小孩體質沒那麽複雜,兇險是兇險,但病情不會像老年人那麽錯綜複雜,隻要找對路子和方向,痊癒速度會比較快。」
「這樣啊,以後再有這方麵的病例,希望我們還能有合作的機會。」王主任很想跟羅裳保持一個友好的關係。這麽厲害的中醫,誰知道什麽時候會用上人家呢。
就是他自己和家裏人,一旦得了病,也是有可能需要羅裳這樣的大夫來幫忙治療的。
王主任想請羅裳吃頓飯,羅裳婉拒了:「患兒還沒脫離危險,飯就先不吃了。下次有機會的吧。」
羅裳是和韓沉一塊來的,王主任怕耽誤兩個小年青在一塊膩歪,就沒再堅持,連聲說以後一定要給他個請吃飯的機會。
臨分別前,葉主任笑著跟羅裳說:「羅大夫,你們幾位研製出來的一號和二號壓瘡藥已經開始做了,藥出來咱們就該分組給住院患者試用。這藥要是有用,各科室都能省點事,家屬也能輕鬆些。好事兒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羅裳手裏的針迅速刺下去,刺到一定部位,她稍停了停,接下來又緩緩往下推了推,直刺到地部。
這種針法,就是把針從地部提到人部,連續提/插六次,再由人部提到天部,仍是連續提/插六次,跟普通的撚轉提/插是不一樣的。
之所以次數為六,取的是地數。
在易經裏,天數為九,地數就是六。至於天人地三部,實際上指的就是刺入深度,近皮膚處為天部,以此類推,較深的部位就是地部,中間則為人部。
隨著羅裳不斷在天地人三部之間緩推快提,病房裏的家屬全都圍了過來,別說是他們,就連葉主任、王主任和幾個大夫都好奇得不行。
這種針法,誰也沒見過啊。
雖然不懂,但他們都能猜得出來,這一定是羅裳自己的獨特技能。
幾個家屬看向羅裳的眼神裏都有些敬畏,但羅裳分不出精力去觀察別人都是什麽樣的反應,事實上,她現在全部的精力都在患兒身上。
時間似乎過得很慢,但事實上,整個針灸過程不足十分鍾,針最後一次被提至天部時,羅裳才將針撤了出來。
孩子爺爺鬆了口氣,隨後又小心問道:「大,大夫,就紮一根嗎?不再紮了?」他之所以這麽問,是因為羅裳已經開始收拾針盒了。
「嗯,這是強刺激手法,紮一針應該夠了。你們觀察下,一會兒看看孩子是否會降溫。」
一位家屬連忙拿出體溫計,重新給患兒測量體溫。兩位主任覺得就算會降溫,也不至於有這麽快,但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是理解的,所以誰也沒勸。
幾分鍾後,羅裳已經收拾好了醫藥箱,似乎要走了。就在這時,家屬也拿出了體溫計。
「多少度?」孩子爸爸拿起體溫計瞧了一眼,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度數。其他家屬看到他的表情,自然焦急,也想湊過來瞧一瞧。
這時孩子爸爸已經重新看了一遍,這才驚喜地道:「39.1度了,降了點,降了接近一度!」
這麽快?!
這是真的?隻是紮了一針而已……
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二號床一位家屬怕那家人看錯,就小心翼翼地道:「要不,再量一兩迴吧。」
孩子爸媽也怕看錯,空歡喜一場,所以他們甩了甩體溫計,重新開始測溫。
「降了,真降了,比剛才還低了一點!38.7度!」
「天哪,這麽快!」看到體溫計上重新顯示出來的度數,好幾個人驚唿出聲。
謹慎起見,王主任另找了個體溫計,親手給孩子做了測量,測量結果顯示為38.5度。
連續幾次溫度不斷下降,這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羅裳所用的針法在持續起作用,它有個滯後的效應,體溫是一點一點降下來的,但它這個下降的速度真的很快了。
一根針而已,就會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患兒爺爺激動之下,轉向羅裳這邊,膝蓋一彎,就要給羅裳下跪。老爺子嘴唇都在抖,可以看到這個孩子在老人心中的地位。
羅裳連忙上前扶住他,韓沉也在旁邊托舉了下,免得老爺子真的跪下去。
其他家屬也連連向羅裳道謝,羅裳無奈地跟患兒爺爺說:「老爺子,您要是給我下跪,那不是讓我折壽嗎,我可擔不起。」
「家屬也不要過於激動,最近幾天你們熬得也夠嗆,再激動的話,萬一哪個病了,還得折騰。」
「一會兒藥熬好了,想辦法讓孩子喝下去,這副藥吃完,方子需要調整,到時候我會過來複診的。」
幾分鍾後,羅裳和兩位主任走出病房。他們進來的時候,走廊裏有五六個人在閑逛,出來時就不一樣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聚集了十幾個人,還有倆穿著病號服的住院患者。
看到這些人聚在一起,王主任皺了皺眉,道:「怎麽都擠到這兒來了,小心感染,咱這兒有傳染的,注意一下啊。」
他眼神嚴厲,後麵的大夫連忙過來將那些看熱鬧的閑人給勸離了。
兩位主任熱情地陪著羅裳往外走,王主任跟羅裳說:「羅大夫,你這個治療方法,一般人掌握不了吧!我感覺挺難的。」
羅裳沉吟了下,這才道:「針法確實有難度,能做到的人很少。」
「但開藥方的話,能做到的絕非我一人。小孩的病看似兇險,但小孩體質沒那麽複雜,兇險是兇險,但病情不會像老年人那麽錯綜複雜,隻要找對路子和方向,痊癒速度會比較快。」
「這樣啊,以後再有這方麵的病例,希望我們還能有合作的機會。」王主任很想跟羅裳保持一個友好的關係。這麽厲害的中醫,誰知道什麽時候會用上人家呢。
就是他自己和家裏人,一旦得了病,也是有可能需要羅裳這樣的大夫來幫忙治療的。
王主任想請羅裳吃頓飯,羅裳婉拒了:「患兒還沒脫離危險,飯就先不吃了。下次有機會的吧。」
羅裳是和韓沉一塊來的,王主任怕耽誤兩個小年青在一塊膩歪,就沒再堅持,連聲說以後一定要給他個請吃飯的機會。
臨分別前,葉主任笑著跟羅裳說:「羅大夫,你們幾位研製出來的一號和二號壓瘡藥已經開始做了,藥出來咱們就該分組給住院患者試用。這藥要是有用,各科室都能省點事,家屬也能輕鬆些。好事兒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