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匯川市的大客還沒到,羅裳他們就先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他們的座位前方,都立了牌子,上麵寫著醫生的姓名及所在醫院。羅裳這裏並沒寫四院,隻寫了山河路診所這幾個字。
青州市的醫生們一就坐,誌願者們就開始組織廣場上的市民選擇心儀的大夫排隊。如羅裳所料,到她這兒排隊的人是最少的,歲數較大的那幾個大夫最受歡迎。
羅裳看著自己這邊站得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倒也不急。她低頭把自己帶的醫藥箱打開,準備將各種針具都拿出來。
有個大媽瞧著羅裳這邊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願意往她這邊排隊,她怕這年輕女大夫心裏不自在,就招唿幾個擠在其他隊伍後排的人過來:「這邊有地方,你們幾個,過來過來。」
遺憾的是,誰也沒動,全都裝聾做啞地站在原地。
大媽無奈,也不好強逼著別人過來。她轉頭看向羅裳時,羅裳竟朝她笑了下,說:「阿姨,謝謝您嘞,不用急的。」
大媽不禁跟旁邊的人誇了一句:「你們瞧這姑娘,性子好,還大氣。」
隻是可惜她太年輕,怕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找她看病,希望這姑娘不會覺得難堪吧……大媽正為這年輕姑娘暗暗擔憂著,卻見兩個人從人群中擠過來,直接奔到羅裳這一排,還熱情地向羅裳招手:「羅大夫,太好了,我就說看著眼熟嘛,原來真是你!」
「你能來真是太好了,我家就在附近,在這兒看病方便,不用特意往山河路那邊跑了。」
羅裳也不認識說話的人是誰,隻覺得這倆人眼熟,估摸著應該是去找過她看病的患者。
她每天接診的人能有好幾十號,也不可能都記住。她就客氣地對那倆人點頭:「挺好的,等會兒義診開始,我就給你們看。」
「好嘞,羅大夫您忙著,不用管我們,我們可以等。」
熱心大媽目瞪口呆地瞧著眼前這一幕,最終沒忍住,悄悄向那一對中年男女打聽起羅裳的情況來。
不打聽還好,這一打聽,她都想讓羅裳給她瞧瞧了。
類似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裏重複出現了好幾次,也就導致,羅裳麵前的隊伍也越來越擠,到後來,在一些老病號的宣傳下,在羅裳這邊排隊的市民竟不比那些老大夫少多少。
羅裳這兩個月的診所不是白開的,她看過的患者已遍布青州市各行各業,開業時間雖不長,認識她的人卻不少了。所以,在義診正式開始之前,她麵前的隊伍已經不能再以冷清二字來形容。
匯川市的大巴在義診開始前十分鍾終於到了,大夫們一到,組委會負責人就上去跟他們打招唿,並領著他們到中軸線另一側就座。
其他人在抓緊時間做準備工作,程釗明卻往青州市同行這邊打量了好幾眼。青州那邊來了兩位女中醫,另一位已年近五十,不可能是他師妹。所以,唯一的人選就是那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了。
讓他意外的是,那小姑娘麵前的隊伍排得還挺長的。並沒有年輕中醫出診時常見的冷清。
現場這種情況,程釗明也不方便過去跟羅裳打招唿。而且據他所知,他要過來的事,他這位小師妹可能還不知情,他過來,隻是他師父單方麵對他的要求。
匯川市這邊的大夫眼見得都要坐好了,程釗明卻跟廣場中軸線旁邊那位大夫商量了下,想跟他換個位置。
這個位置,挨著青州市中醫的隊伍,倒也沒什麽要緊的,那位大夫自然沒意見,便拿著自己帶來的器材和桌上的牌子往旁邊走了走,坐到了程釗明原來的位置上。
義診很快開始了,程釗明和羅裳之間隻隔著一位中年大夫。所以他略一偏頭,就能看到羅裳。
這時,在誌願者的引導下,程釗明麵前也開始排上了長隊。從廣場上隊伍的規模上來看,青州市對這次義診很重視,提前進行了充分的宣傳,所以來看病的患者這麽多。
眼看著青州同行已經開始給人看病,程釗明也沉下心來,開始接待患者。
「羅大夫,這是我媽親妹妹,我小姨。」羅裳看完幾個病人,就輪到了老病號。但這次老病號自己並不急於看病,反倒把自己帶來的親戚介紹給羅裳。
「她哪兒不舒服?」說話間,羅裳已經開始給這位中年婦女診脈。
「就是老上火,現在嘴裏還生了口瘡,吃了不少退火藥都沒用。」患者說話時還捂了下腮幫子,看上去很不舒服。
羅裳點頭,暫時沒說話,一隻手穩穩地搭在患者手腕上。
她給人看病時,處突大隊那幾個隊員經過了這邊,也在往這邊張望。小謝碰了下郭毅:「瞧瞧,你姐也來了,她可真厲害,都跟這些大專家平起平座了。」
郭毅早就看到羅裳了,他得執勤,不好擅自離隊跑去跟羅裳說話,但他心裏卻自豪得不行,如果有個尾巴,他早就搖起來了。
「韓隊還能來嗎?」另一個隊員問道。
「不好說,本來說要來的,但三道溝村附近的廢物迴收站不是收到了一些異常的廢紙箱嗎,他去查看情況了,不知道能不能及時趕迴來。」
他們說話的時候,羅裳還在專心看病,這時她已經給那位中年婦女診完脈,看完她口腔裏的情況之後,羅裳並沒有急於進行觸診,反倒先問她:「手腳是不是挺涼的?」
「對啊對啊,有個大夫說是腎虛,還給我開過補腎的,說是能溫補腎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的座位前方,都立了牌子,上麵寫著醫生的姓名及所在醫院。羅裳這裏並沒寫四院,隻寫了山河路診所這幾個字。
青州市的醫生們一就坐,誌願者們就開始組織廣場上的市民選擇心儀的大夫排隊。如羅裳所料,到她這兒排隊的人是最少的,歲數較大的那幾個大夫最受歡迎。
羅裳看著自己這邊站得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倒也不急。她低頭把自己帶的醫藥箱打開,準備將各種針具都拿出來。
有個大媽瞧著羅裳這邊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願意往她這邊排隊,她怕這年輕女大夫心裏不自在,就招唿幾個擠在其他隊伍後排的人過來:「這邊有地方,你們幾個,過來過來。」
遺憾的是,誰也沒動,全都裝聾做啞地站在原地。
大媽無奈,也不好強逼著別人過來。她轉頭看向羅裳時,羅裳竟朝她笑了下,說:「阿姨,謝謝您嘞,不用急的。」
大媽不禁跟旁邊的人誇了一句:「你們瞧這姑娘,性子好,還大氣。」
隻是可惜她太年輕,怕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找她看病,希望這姑娘不會覺得難堪吧……大媽正為這年輕姑娘暗暗擔憂著,卻見兩個人從人群中擠過來,直接奔到羅裳這一排,還熱情地向羅裳招手:「羅大夫,太好了,我就說看著眼熟嘛,原來真是你!」
「你能來真是太好了,我家就在附近,在這兒看病方便,不用特意往山河路那邊跑了。」
羅裳也不認識說話的人是誰,隻覺得這倆人眼熟,估摸著應該是去找過她看病的患者。
她每天接診的人能有好幾十號,也不可能都記住。她就客氣地對那倆人點頭:「挺好的,等會兒義診開始,我就給你們看。」
「好嘞,羅大夫您忙著,不用管我們,我們可以等。」
熱心大媽目瞪口呆地瞧著眼前這一幕,最終沒忍住,悄悄向那一對中年男女打聽起羅裳的情況來。
不打聽還好,這一打聽,她都想讓羅裳給她瞧瞧了。
類似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裏重複出現了好幾次,也就導致,羅裳麵前的隊伍也越來越擠,到後來,在一些老病號的宣傳下,在羅裳這邊排隊的市民竟不比那些老大夫少多少。
羅裳這兩個月的診所不是白開的,她看過的患者已遍布青州市各行各業,開業時間雖不長,認識她的人卻不少了。所以,在義診正式開始之前,她麵前的隊伍已經不能再以冷清二字來形容。
匯川市的大巴在義診開始前十分鍾終於到了,大夫們一到,組委會負責人就上去跟他們打招唿,並領著他們到中軸線另一側就座。
其他人在抓緊時間做準備工作,程釗明卻往青州市同行這邊打量了好幾眼。青州那邊來了兩位女中醫,另一位已年近五十,不可能是他師妹。所以,唯一的人選就是那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了。
讓他意外的是,那小姑娘麵前的隊伍排得還挺長的。並沒有年輕中醫出診時常見的冷清。
現場這種情況,程釗明也不方便過去跟羅裳打招唿。而且據他所知,他要過來的事,他這位小師妹可能還不知情,他過來,隻是他師父單方麵對他的要求。
匯川市這邊的大夫眼見得都要坐好了,程釗明卻跟廣場中軸線旁邊那位大夫商量了下,想跟他換個位置。
這個位置,挨著青州市中醫的隊伍,倒也沒什麽要緊的,那位大夫自然沒意見,便拿著自己帶來的器材和桌上的牌子往旁邊走了走,坐到了程釗明原來的位置上。
義診很快開始了,程釗明和羅裳之間隻隔著一位中年大夫。所以他略一偏頭,就能看到羅裳。
這時,在誌願者的引導下,程釗明麵前也開始排上了長隊。從廣場上隊伍的規模上來看,青州市對這次義診很重視,提前進行了充分的宣傳,所以來看病的患者這麽多。
眼看著青州同行已經開始給人看病,程釗明也沉下心來,開始接待患者。
「羅大夫,這是我媽親妹妹,我小姨。」羅裳看完幾個病人,就輪到了老病號。但這次老病號自己並不急於看病,反倒把自己帶來的親戚介紹給羅裳。
「她哪兒不舒服?」說話間,羅裳已經開始給這位中年婦女診脈。
「就是老上火,現在嘴裏還生了口瘡,吃了不少退火藥都沒用。」患者說話時還捂了下腮幫子,看上去很不舒服。
羅裳點頭,暫時沒說話,一隻手穩穩地搭在患者手腕上。
她給人看病時,處突大隊那幾個隊員經過了這邊,也在往這邊張望。小謝碰了下郭毅:「瞧瞧,你姐也來了,她可真厲害,都跟這些大專家平起平座了。」
郭毅早就看到羅裳了,他得執勤,不好擅自離隊跑去跟羅裳說話,但他心裏卻自豪得不行,如果有個尾巴,他早就搖起來了。
「韓隊還能來嗎?」另一個隊員問道。
「不好說,本來說要來的,但三道溝村附近的廢物迴收站不是收到了一些異常的廢紙箱嗎,他去查看情況了,不知道能不能及時趕迴來。」
他們說話的時候,羅裳還在專心看病,這時她已經給那位中年婦女診完脈,看完她口腔裏的情況之後,羅裳並沒有急於進行觸診,反倒先問她:「手腳是不是挺涼的?」
「對啊對啊,有個大夫說是腎虛,還給我開過補腎的,說是能溫補腎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