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劉家被判徒刑
換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寶贏麻了 作者:雨過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知不知道劉德賢的身份,還需進一步審問,今天才剛抓。
剛才我說的那些是護衛們打聽到的。
但我估計劉德賢肯定是給了好處的。
南蜀的銀票想換成大魏的銀票也沒那麽容易,得讓人去南蜀換成現銀運過來,再存入大魏的錢莊才能換成大魏的銀票。
這就需要有通關文牒才能出得去進得來。”上官子棋解釋道。
“哦,那肯定是通過通判的手才能弄到通關文牒。”
“是不是,審過才知道。”
“劉德賢手裏的南蜀銀票,那對母女就不懷疑?”餘元箏想那對母女應該不至於那麽笨吧。
“劉德賢自詡是京城黃家的公子。
我們大魏京城確實有姓黃的勳貴,就是二皇子母家,原來的太師府,不過已經去世。所以家道就沒有以前那麽顯赫。
京城每家勳貴都會讓家裏的一些下人去經商,不然一大家子怎麽生活?
所以有些人家與南蜀有來往做些買賣很正常,手裏有南蜀的銀票也很正常。”
“哦,也就是那阮氏母女就以為劉德賢是咱們大魏京城黃家的公子,估計她們肯定把皇聽成黃了。”
餘元箏還在杯子裏蘸了點水在桌上寫下兩個不同的皇和黃字。
“估計是。那劉月如再一聽劉德賢是不滿意家裏給安排的婚事,逃出來玩的,當然不會放過。
隻是劉德賢運氣不好,才剛藏好就得了那個病,又需要人幫他找大夫,然後劉月如母女就是專為他找大夫的幫手。
前後請了不下十個大夫,沒一個能治的。然後就等來了我們在洛江城開十日堂。
不然他隻有等死的份兒。”
“明白了。那個女人就那麽想嫁入高門?這下好了,她們母女的這種行為算不算犯罪?”餘元箏想到另一個問題。
現在他們和南蜀簽了和平條約,會不會就沒事了?
“如果是幫劉德昆辦點事,不算,但對向是劉德賢就算犯罪,不是通敵,而是包庇他國逃犯。”
“哦,真是得不嚐失啊,早早找個合適的人家嫁了多好。這不是妥妥的給家裏招禍嗎?那會怎麽判?”餘元箏笑得很賊。
她不是不記仇,隻是不為難自己而已。
有了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當初那個女人設計自己的夫君,她心裏還是很不舒服的。
“這種一般也就判個徒刑,最多三年,但劉通判官位也就沒了,以後隻能是平民百姓。當然,他們也可以用銀子來贖,這樣的罪刑可能要一萬兩銀子一人。”
聽了這個結果,餘元箏心裏美得冒泡。
徒刑,就是勞動改造。
這就夠了,她也不是多惡毒之人,非想著人死。
而這樣的刑罰對劉家來講應該也算滅頂之災了。
辛苦考上進士,想攀太師府,結果認錯了人,沒攀到,最後又迴歸到最初。
這打擊,受不住,會自殺的。
通判犯了這麽大的罪,知府大人親自審。
等於上官子棋免費送給知府和駐軍小將一個功勞。
這事過後,兩人肯定能得到晉升。
次日,上官子棋戴上麵具去聽審。
迴來又告訴餘元箏。
“怎麽樣?”餘元箏一副八卦樣。
“劉應明的官位被剝奪。抄家,財物充公,一家老小判徒役兩年。”
“也就是他們想用銀子贖都沒錢了。劉德賢許了那對母女多少錢?”餘元箏就想不明白了,劉家很缺錢嗎?
“一萬兩。”
“哦,那真不少。難怪他們要鋌而走險。”
“不是鋌而走險,她們覺得隻是幫人換個銀票就能得這麽大的好處,以為劉德賢家銀子多到沒處花。這更吸引那對母女。”
“劉應明知不知道妻女的所作所為?”
“當然知道,不然那通關文牒怎麽弄到手?”
餘元箏隻能感歎一句:財帛動人心。
一萬兩銀子,對於一個寒門通判家,也是很大一筆收入。能頂得住誘惑才怪。
“好了,我已經寫了信函給劉太子,他會派人來帶走劉德賢,我們這裏的事也處理得差不多,也該迴京了。
再往前是洛河城,就是三叔之前任職的地方。三叔家的大妹妹就嫁在那裏,我們順便去看看她。然後就直接迴京。”上官子棋說出接下來的計劃。
他自己都沒想到事情這麽順利就辦好了。
他以為要找到劉德賢會花很大一翻功夫都未必能找到。
結果自動送上門。
“好,那我也不用再穿男裝了,我們就直接以我們本來的身份去吧。”餘元箏想到既然是去見親人的,那就沒必要扮什麽神醫。
上官子棋把錢掌櫃找來,仔細安排這裏的藥鋪生意,還有以後他要如何向京城傳遞藥鋪的經營情況。
然後如何開拓南蜀國的市場,等等。
“主子放心,小的以前也走南闖北的跑過。也親自帶人去南蜀進過貨。對南蜀也比較熟悉。”
上官子棋又給了他一個出入南蜀的令牌,劉太子給的。
第三日,他們又繼續向京城方向前進。
這迴餘元箏把自己打扮得像個官家夫人。
沒有銀子做拖累,馬車跑起來就快得多了。
現在已經八月底,天氣已涼下來。
秋風帶著落葉,飄飄灑灑。
二十個護衛護在馬車兩旁,那氣勢,感覺是什麽大人物出門辦事呢。
偶爾,馬車坐累了,餘元箏就叫上官子棋騎馬帶她一段路。
兩個小丫鬟,芷蘭和芷若這才從護衛們的口中得知主子的真正身份。
剛開始驚得她們簡直不敢相信。
她們居然做了大魏百姓心目中的守護神,榮王府的奴仆。
別小看奴仆,那也要分在什麽人家做奴仆。
榮王府的奴仆,比多少百姓不知強了多少倍。
當然這些想法她們隻是在心裏歡喜,不可能說出來。
花了四天時間進了洛河城。上次路過都是匆匆而過,都沒選擇在這裏打個尖,就跑出了城。
這裏離南蜀邊城已經有了一定的距離,商貿往來就沒有洛江城那麽繁華。
但大街上的行人也絡繹不絕。
大魏地處東南麵,氣候宜人,土地肥沃。
隻是每年水災比較多,其他都不錯。
養蠶業比較發達,洛河城外就有很多桑田,此處最大的經濟就是桑蠶,每年向京城輸送不少綢布。
進了城,找了一家比較大的客棧住下。
剛安頓好,上官子棋就讓清風去打聽一下,大妹妹上官茹嫁的那家人。
清風和明月一起出去,到天黑盡才迴來,卻是黑著臉迴來的。
剛才我說的那些是護衛們打聽到的。
但我估計劉德賢肯定是給了好處的。
南蜀的銀票想換成大魏的銀票也沒那麽容易,得讓人去南蜀換成現銀運過來,再存入大魏的錢莊才能換成大魏的銀票。
這就需要有通關文牒才能出得去進得來。”上官子棋解釋道。
“哦,那肯定是通過通判的手才能弄到通關文牒。”
“是不是,審過才知道。”
“劉德賢手裏的南蜀銀票,那對母女就不懷疑?”餘元箏想那對母女應該不至於那麽笨吧。
“劉德賢自詡是京城黃家的公子。
我們大魏京城確實有姓黃的勳貴,就是二皇子母家,原來的太師府,不過已經去世。所以家道就沒有以前那麽顯赫。
京城每家勳貴都會讓家裏的一些下人去經商,不然一大家子怎麽生活?
所以有些人家與南蜀有來往做些買賣很正常,手裏有南蜀的銀票也很正常。”
“哦,也就是那阮氏母女就以為劉德賢是咱們大魏京城黃家的公子,估計她們肯定把皇聽成黃了。”
餘元箏還在杯子裏蘸了點水在桌上寫下兩個不同的皇和黃字。
“估計是。那劉月如再一聽劉德賢是不滿意家裏給安排的婚事,逃出來玩的,當然不會放過。
隻是劉德賢運氣不好,才剛藏好就得了那個病,又需要人幫他找大夫,然後劉月如母女就是專為他找大夫的幫手。
前後請了不下十個大夫,沒一個能治的。然後就等來了我們在洛江城開十日堂。
不然他隻有等死的份兒。”
“明白了。那個女人就那麽想嫁入高門?這下好了,她們母女的這種行為算不算犯罪?”餘元箏想到另一個問題。
現在他們和南蜀簽了和平條約,會不會就沒事了?
“如果是幫劉德昆辦點事,不算,但對向是劉德賢就算犯罪,不是通敵,而是包庇他國逃犯。”
“哦,真是得不嚐失啊,早早找個合適的人家嫁了多好。這不是妥妥的給家裏招禍嗎?那會怎麽判?”餘元箏笑得很賊。
她不是不記仇,隻是不為難自己而已。
有了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當初那個女人設計自己的夫君,她心裏還是很不舒服的。
“這種一般也就判個徒刑,最多三年,但劉通判官位也就沒了,以後隻能是平民百姓。當然,他們也可以用銀子來贖,這樣的罪刑可能要一萬兩銀子一人。”
聽了這個結果,餘元箏心裏美得冒泡。
徒刑,就是勞動改造。
這就夠了,她也不是多惡毒之人,非想著人死。
而這樣的刑罰對劉家來講應該也算滅頂之災了。
辛苦考上進士,想攀太師府,結果認錯了人,沒攀到,最後又迴歸到最初。
這打擊,受不住,會自殺的。
通判犯了這麽大的罪,知府大人親自審。
等於上官子棋免費送給知府和駐軍小將一個功勞。
這事過後,兩人肯定能得到晉升。
次日,上官子棋戴上麵具去聽審。
迴來又告訴餘元箏。
“怎麽樣?”餘元箏一副八卦樣。
“劉應明的官位被剝奪。抄家,財物充公,一家老小判徒役兩年。”
“也就是他們想用銀子贖都沒錢了。劉德賢許了那對母女多少錢?”餘元箏就想不明白了,劉家很缺錢嗎?
“一萬兩。”
“哦,那真不少。難怪他們要鋌而走險。”
“不是鋌而走險,她們覺得隻是幫人換個銀票就能得這麽大的好處,以為劉德賢家銀子多到沒處花。這更吸引那對母女。”
“劉應明知不知道妻女的所作所為?”
“當然知道,不然那通關文牒怎麽弄到手?”
餘元箏隻能感歎一句:財帛動人心。
一萬兩銀子,對於一個寒門通判家,也是很大一筆收入。能頂得住誘惑才怪。
“好了,我已經寫了信函給劉太子,他會派人來帶走劉德賢,我們這裏的事也處理得差不多,也該迴京了。
再往前是洛河城,就是三叔之前任職的地方。三叔家的大妹妹就嫁在那裏,我們順便去看看她。然後就直接迴京。”上官子棋說出接下來的計劃。
他自己都沒想到事情這麽順利就辦好了。
他以為要找到劉德賢會花很大一翻功夫都未必能找到。
結果自動送上門。
“好,那我也不用再穿男裝了,我們就直接以我們本來的身份去吧。”餘元箏想到既然是去見親人的,那就沒必要扮什麽神醫。
上官子棋把錢掌櫃找來,仔細安排這裏的藥鋪生意,還有以後他要如何向京城傳遞藥鋪的經營情況。
然後如何開拓南蜀國的市場,等等。
“主子放心,小的以前也走南闖北的跑過。也親自帶人去南蜀進過貨。對南蜀也比較熟悉。”
上官子棋又給了他一個出入南蜀的令牌,劉太子給的。
第三日,他們又繼續向京城方向前進。
這迴餘元箏把自己打扮得像個官家夫人。
沒有銀子做拖累,馬車跑起來就快得多了。
現在已經八月底,天氣已涼下來。
秋風帶著落葉,飄飄灑灑。
二十個護衛護在馬車兩旁,那氣勢,感覺是什麽大人物出門辦事呢。
偶爾,馬車坐累了,餘元箏就叫上官子棋騎馬帶她一段路。
兩個小丫鬟,芷蘭和芷若這才從護衛們的口中得知主子的真正身份。
剛開始驚得她們簡直不敢相信。
她們居然做了大魏百姓心目中的守護神,榮王府的奴仆。
別小看奴仆,那也要分在什麽人家做奴仆。
榮王府的奴仆,比多少百姓不知強了多少倍。
當然這些想法她們隻是在心裏歡喜,不可能說出來。
花了四天時間進了洛河城。上次路過都是匆匆而過,都沒選擇在這裏打個尖,就跑出了城。
這裏離南蜀邊城已經有了一定的距離,商貿往來就沒有洛江城那麽繁華。
但大街上的行人也絡繹不絕。
大魏地處東南麵,氣候宜人,土地肥沃。
隻是每年水災比較多,其他都不錯。
養蠶業比較發達,洛河城外就有很多桑田,此處最大的經濟就是桑蠶,每年向京城輸送不少綢布。
進了城,找了一家比較大的客棧住下。
剛安頓好,上官子棋就讓清風去打聽一下,大妹妹上官茹嫁的那家人。
清風和明月一起出去,到天黑盡才迴來,卻是黑著臉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