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呆住了。片刻之後他的麵容變得扭曲,眼中閃爍著憤怒和絕望的火焰。他的牙齒咬緊,雙手攥成拳頭,似乎在努力克製自己的情感。
突然崇禎抓起周邊的茶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殿內頓時響起了清脆的碎裂聲。
王承恩和其他太監宮女也都感到震驚。他們都知道福王是崇禎皇帝的親叔叔,是所有藩王中與王室最為親密的一位。同時也是大明朝最有勢力的藩王。
崇禎深深地歎了口氣,低下頭,他的情緒充滿了矛盾和複雜性。他憤怒於闖賊的暴行,但也感到自責和悔恨無能。他的表情透露出無盡的悲痛和絕望,似乎在麵對一片黑暗和沒有出路,這樣的場景令人心酸。
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揮手示意太監退下,他想獨自思考一會兒。
王承恩自然明白崇禎此刻的心情,默默地退到了殿外等候皇帝的指示。
這一刻,整個宮廷仿佛都陷入了悲涼。宮女、太監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哀傷和憂慮的氛圍。
在沉默了許久之後,崇禎皇帝終於開了口,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中原督師孫傳庭延誤戰機,導致城失藩亡!無什麽他不去救洛陽!救福王!他簡直是不可饒恕!”
王承恩在一邊低聲迴答道:
“是啊,陛下。孫傳庭此舉的確違背了陛下您的信任,更是寒了天下藩王的心。”
“這件事情,朕決不能輕易罷休。”
崇禎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馬上傳旨,召見兵部尚書陳新甲。朕要親自訓斥他,讓他知道他的責任和義務。在這件事情上,他也是失職和不作為,同樣無法容忍!”
王承恩在旁聽了皇帝的話,心中感歎,陳新甲隻怕也不好過了。
不一會兒,兵部尚書陳新甲慌慌張張的來到了皇帝的麵前。崇禎皇帝沒有過多的言辭,直接嗬斥道:
“陳新甲,你作為兵部尚書,朕的重臣,為何沒有及時調遣軍隊營救福王,以至於使福王慘遭殺戮。這件事情,不單單是失職,而是對朕和對大明的褻瀆!”
陳新甲被崇禎的指責驚得目瞪口呆,他顫聲迴答:
“陛下,此事非我能為。微臣和兵部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中原諸將不聽指揮,虛耗軍力,最終沒有能夠趕到洛陽,救下福王。”
“你的最大努力?”
崇禎冷笑了一聲。
“你難道沒有考慮到李自成可能去攻打洛陽嗎?你難道沒有想過洛陽城內空虛的事實嗎?再說還有孫傳庭!他就在洛陽附近,為什麽不去營救福王!”
陳新甲麵色蒼白,再也說不出話來。崇禎皇帝的言辭銳利如刀,將他的內心重重地刺傷。
“好了,陳新甲。”
崇禎歎了口氣。
“朕已經聽厭了你的解釋,這些都不能改變你和整個兵部的錯誤和失職。福王之死,給大明帶來了無法挽迴的損失。他代表的是大明朝的尊嚴和榮譽。你作為朝廷重臣,朕對你失望之極。”
陳新甲聞言麵如死灰低頭又迴答。
“是,陛下,臣願意為此盡全力贖罪,萬死不辭。”
“朕不需你萬死,你就是萬死也換不迴福王的性命。你先告訴朕,中原局勢如此,到底還有誰可用!到底誰才能鎮的住那些擁兵自重的跋扈將軍!”
陳新甲有些為難,其實他心裏清楚,孫傳庭絕對是當下最好的人選。可怎奈崇禎萬事都著急,如此洛陽失陷,孫傳庭能保住性命已經不錯了,此刻再建議孫傳庭並非上策。
“臣保舉洪承疇任中原督師。”
崇禎想了想,說道:
“朕怎麽把他忘了,洪承疇資曆老、手腕也夠硬,調他前來,不怕中原這些將軍不聽將領。速辦!”
陳新甲摸了摸頭上的冷汗,盡管魏淵之前說過遼東局勢不容小覷,可如今隻能拆東牆補西牆了。
陳新甲正要退下,又被崇禎叫了迴來。
“擬旨,孫傳庭督戰不力,撤去中原督師職務,降為陝西巡撫,聽洪承疇節製!”
都布置完這一切,崇禎無力的坐迴到龍椅之上。王承恩見狀,迅速上前接過皇帝的手帕,輕輕地擦拭著陛下額頭上的汗珠。
福王之死,就像一聲喪鍾般,敲響在明帝國的天空之上。
南直隸
就在魏淵推行特許經營證幾個月之後,江南鹽商巨頭蔣寶珍被捕入獄,其罪名是非法私鹽。這一消息在江南一帶引起轟動,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蔣寶珍是因為與江南稅務衙門的關係不好而被陷害;也有人認為,其實蔣寶珍早就做了犯法的事情,隻是因為其身份特殊而一直被容忍。
坊間的風言風語傳到了魏淵處,他頓感不妙。魏淵知道,作為特許經營證頒發單位的江南稅務衙門,如果不嚴格管理,很容易被那些私鹽販子鑽空子。而蔣寶珍的案例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於是魏淵決定,要給江南稅務衙門製定一套嚴格的監管體係,必須嚴格執行審批程序,確保每一個持證人都是資格合法的。
為此,魏淵專門叫來了眾人共同商議。
宇文騰啟對於魏淵的想法深以為然。如果不管好了這些特許經營證,恐怕會影響到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國公爺說得對,我們必須要管好這些證書。不能讓那些走私販子搞亂了江南的經濟秩序。”
魏淵點了點頭。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每一個持證人必須在每個季度過後,向江南稅務衙門提交一份狀況報告,詳細說明他們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同時我們也會對這些報告進行嚴格審核。賬目有問題的,一律沒收經營許可證。”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如果監管不嚴格,私鹽販子們就會更猖狂了。”趙信說道。
“是啊,如果蔣寶珍沒被抓,普通百姓會認為江南稅務衙門才是幕後的那支黑手。”周義補充道。
“但是也不能太嚴厲了,畢竟有些人可能隻是因為操作不當而被誤會。”孫和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說的也是,那個蔣寶珍可是巨頭級別的,肯定有別的舞弊行為,不然怎麽可能藏了這麽久才被抓呢?”柳如是說道。
如今魏淵絲毫不在意柳如是女子的身份,更願意讓她參與到商討議論中來。
“就是啊,聽說他還有好幾個同夥,隻怕不會隻有販賣私鹽一事。”趙信接著說道。
魏淵聽罷,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管好這些特許經營證對於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秩序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此刻趙信突然拋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隻見他眉頭微蹙,說道:
“師傅,你說的這個狀況報告的想法很好,但對於那些不肯交報告的人怎麽辦?”
魏淵淡淡一笑。
“對於那些不肯交報告的人,我們就要開除他們的特許經營證,讓他們無法再從事這些行業。”
宇文騰啟聽罷擺了擺手道:
“國公爺,隻怕你不光是這麽想的吧。”
魏淵先是一愣,而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是啊!我害怕啊!他們這些走私販一個比一個兇,隻怕到時候我一個小小的國公管不住他們啊!”
“所以呢?”
魏淵收起了方才的嬉皮笑臉,臉色一凜道:
“建立一支武裝力量,既能維護特許經營證的權威性,同時也能擴充咱們自己的武裝力量。”
除了宇文騰啟,其餘人皆是一驚。
“建立一支武裝力量?這……不大好吧?”
“時局紛亂,生於亂世,光有錢還不行,有些事情必須需要靠武力來維護。而且,我們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和江南稅務衙門的安全。當然,我們不能直接對外宣稱是建立武裝力量。”
畢竟之前魏淵有過在武平衛建立治安部隊的經驗,這次他也想好了一個由頭。那就是對外宣稱的“稅務稽查”。
宇文騰啟思考了一下。
“國公爺,這些想法聽起來很好,但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還需要在經費和人力上詳細謀劃一下。”
很快,以魏淵帶到江南的五百人為基礎,江南稅務衙門的稅務稽查隊很快便建立了起來。由於打擊走私往往需要的是小股部隊,因此魏淵有意削弱隊伍的整體性,以擴大隊伍的規模。
首先是那五百人的基礎,魏淵選出三百人單獨建隊,一人率領二十人成立小隊,這樣就建立了二十支,總人數在六千人的稽查巡邏小隊。
其次是那二百人,以金陵城為基地,魏淵在江南稅務衙門建立起了一支兩千人的稽查常駐隊伍。而這些人的武器裝備,當然是有遠東商會全權負責,清一色的新式棉甲,以及新式火槍。
就這樣,魏淵一麵同江南士大夫打得火熱,一麵步步推行著自己的想法。他心裏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1644年那個甲申之變已經越來越近了。
有了這支近萬人的武裝力量,特許經營證的權威性維護得更加嚴格。同時,江南稅務衙門稽查隊也展開了一係列的征兵和練兵活動,隻屬於魏淵的武裝力量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魏淵的行為,認為他是在玩火,畢竟涉及到軍隊和武裝,是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會視而不見的。
可魏淵心裏清楚,如今的大明已經被李自成攔腰截斷了。南北不通,政令難行。隻要自己攥緊錢袋子和槍杆子,整個江南就沒有人敢對他指手畫腳,他便能成為一支能夠保護江南安全的鐵壁般的存在。
突然崇禎抓起周邊的茶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殿內頓時響起了清脆的碎裂聲。
王承恩和其他太監宮女也都感到震驚。他們都知道福王是崇禎皇帝的親叔叔,是所有藩王中與王室最為親密的一位。同時也是大明朝最有勢力的藩王。
崇禎深深地歎了口氣,低下頭,他的情緒充滿了矛盾和複雜性。他憤怒於闖賊的暴行,但也感到自責和悔恨無能。他的表情透露出無盡的悲痛和絕望,似乎在麵對一片黑暗和沒有出路,這樣的場景令人心酸。
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揮手示意太監退下,他想獨自思考一會兒。
王承恩自然明白崇禎此刻的心情,默默地退到了殿外等候皇帝的指示。
這一刻,整個宮廷仿佛都陷入了悲涼。宮女、太監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哀傷和憂慮的氛圍。
在沉默了許久之後,崇禎皇帝終於開了口,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中原督師孫傳庭延誤戰機,導致城失藩亡!無什麽他不去救洛陽!救福王!他簡直是不可饒恕!”
王承恩在一邊低聲迴答道:
“是啊,陛下。孫傳庭此舉的確違背了陛下您的信任,更是寒了天下藩王的心。”
“這件事情,朕決不能輕易罷休。”
崇禎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馬上傳旨,召見兵部尚書陳新甲。朕要親自訓斥他,讓他知道他的責任和義務。在這件事情上,他也是失職和不作為,同樣無法容忍!”
王承恩在旁聽了皇帝的話,心中感歎,陳新甲隻怕也不好過了。
不一會兒,兵部尚書陳新甲慌慌張張的來到了皇帝的麵前。崇禎皇帝沒有過多的言辭,直接嗬斥道:
“陳新甲,你作為兵部尚書,朕的重臣,為何沒有及時調遣軍隊營救福王,以至於使福王慘遭殺戮。這件事情,不單單是失職,而是對朕和對大明的褻瀆!”
陳新甲被崇禎的指責驚得目瞪口呆,他顫聲迴答:
“陛下,此事非我能為。微臣和兵部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中原諸將不聽指揮,虛耗軍力,最終沒有能夠趕到洛陽,救下福王。”
“你的最大努力?”
崇禎冷笑了一聲。
“你難道沒有考慮到李自成可能去攻打洛陽嗎?你難道沒有想過洛陽城內空虛的事實嗎?再說還有孫傳庭!他就在洛陽附近,為什麽不去營救福王!”
陳新甲麵色蒼白,再也說不出話來。崇禎皇帝的言辭銳利如刀,將他的內心重重地刺傷。
“好了,陳新甲。”
崇禎歎了口氣。
“朕已經聽厭了你的解釋,這些都不能改變你和整個兵部的錯誤和失職。福王之死,給大明帶來了無法挽迴的損失。他代表的是大明朝的尊嚴和榮譽。你作為朝廷重臣,朕對你失望之極。”
陳新甲聞言麵如死灰低頭又迴答。
“是,陛下,臣願意為此盡全力贖罪,萬死不辭。”
“朕不需你萬死,你就是萬死也換不迴福王的性命。你先告訴朕,中原局勢如此,到底還有誰可用!到底誰才能鎮的住那些擁兵自重的跋扈將軍!”
陳新甲有些為難,其實他心裏清楚,孫傳庭絕對是當下最好的人選。可怎奈崇禎萬事都著急,如此洛陽失陷,孫傳庭能保住性命已經不錯了,此刻再建議孫傳庭並非上策。
“臣保舉洪承疇任中原督師。”
崇禎想了想,說道:
“朕怎麽把他忘了,洪承疇資曆老、手腕也夠硬,調他前來,不怕中原這些將軍不聽將領。速辦!”
陳新甲摸了摸頭上的冷汗,盡管魏淵之前說過遼東局勢不容小覷,可如今隻能拆東牆補西牆了。
陳新甲正要退下,又被崇禎叫了迴來。
“擬旨,孫傳庭督戰不力,撤去中原督師職務,降為陝西巡撫,聽洪承疇節製!”
都布置完這一切,崇禎無力的坐迴到龍椅之上。王承恩見狀,迅速上前接過皇帝的手帕,輕輕地擦拭著陛下額頭上的汗珠。
福王之死,就像一聲喪鍾般,敲響在明帝國的天空之上。
南直隸
就在魏淵推行特許經營證幾個月之後,江南鹽商巨頭蔣寶珍被捕入獄,其罪名是非法私鹽。這一消息在江南一帶引起轟動,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蔣寶珍是因為與江南稅務衙門的關係不好而被陷害;也有人認為,其實蔣寶珍早就做了犯法的事情,隻是因為其身份特殊而一直被容忍。
坊間的風言風語傳到了魏淵處,他頓感不妙。魏淵知道,作為特許經營證頒發單位的江南稅務衙門,如果不嚴格管理,很容易被那些私鹽販子鑽空子。而蔣寶珍的案例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於是魏淵決定,要給江南稅務衙門製定一套嚴格的監管體係,必須嚴格執行審批程序,確保每一個持證人都是資格合法的。
為此,魏淵專門叫來了眾人共同商議。
宇文騰啟對於魏淵的想法深以為然。如果不管好了這些特許經營證,恐怕會影響到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國公爺說得對,我們必須要管好這些證書。不能讓那些走私販子搞亂了江南的經濟秩序。”
魏淵點了點頭。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每一個持證人必須在每個季度過後,向江南稅務衙門提交一份狀況報告,詳細說明他們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同時我們也會對這些報告進行嚴格審核。賬目有問題的,一律沒收經營許可證。”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如果監管不嚴格,私鹽販子們就會更猖狂了。”趙信說道。
“是啊,如果蔣寶珍沒被抓,普通百姓會認為江南稅務衙門才是幕後的那支黑手。”周義補充道。
“但是也不能太嚴厲了,畢竟有些人可能隻是因為操作不當而被誤會。”孫和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說的也是,那個蔣寶珍可是巨頭級別的,肯定有別的舞弊行為,不然怎麽可能藏了這麽久才被抓呢?”柳如是說道。
如今魏淵絲毫不在意柳如是女子的身份,更願意讓她參與到商討議論中來。
“就是啊,聽說他還有好幾個同夥,隻怕不會隻有販賣私鹽一事。”趙信接著說道。
魏淵聽罷,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管好這些特許經營證對於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秩序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此刻趙信突然拋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隻見他眉頭微蹙,說道:
“師傅,你說的這個狀況報告的想法很好,但對於那些不肯交報告的人怎麽辦?”
魏淵淡淡一笑。
“對於那些不肯交報告的人,我們就要開除他們的特許經營證,讓他們無法再從事這些行業。”
宇文騰啟聽罷擺了擺手道:
“國公爺,隻怕你不光是這麽想的吧。”
魏淵先是一愣,而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是啊!我害怕啊!他們這些走私販一個比一個兇,隻怕到時候我一個小小的國公管不住他們啊!”
“所以呢?”
魏淵收起了方才的嬉皮笑臉,臉色一凜道:
“建立一支武裝力量,既能維護特許經營證的權威性,同時也能擴充咱們自己的武裝力量。”
除了宇文騰啟,其餘人皆是一驚。
“建立一支武裝力量?這……不大好吧?”
“時局紛亂,生於亂世,光有錢還不行,有些事情必須需要靠武力來維護。而且,我們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和江南稅務衙門的安全。當然,我們不能直接對外宣稱是建立武裝力量。”
畢竟之前魏淵有過在武平衛建立治安部隊的經驗,這次他也想好了一個由頭。那就是對外宣稱的“稅務稽查”。
宇文騰啟思考了一下。
“國公爺,這些想法聽起來很好,但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還需要在經費和人力上詳細謀劃一下。”
很快,以魏淵帶到江南的五百人為基礎,江南稅務衙門的稅務稽查隊很快便建立了起來。由於打擊走私往往需要的是小股部隊,因此魏淵有意削弱隊伍的整體性,以擴大隊伍的規模。
首先是那五百人的基礎,魏淵選出三百人單獨建隊,一人率領二十人成立小隊,這樣就建立了二十支,總人數在六千人的稽查巡邏小隊。
其次是那二百人,以金陵城為基地,魏淵在江南稅務衙門建立起了一支兩千人的稽查常駐隊伍。而這些人的武器裝備,當然是有遠東商會全權負責,清一色的新式棉甲,以及新式火槍。
就這樣,魏淵一麵同江南士大夫打得火熱,一麵步步推行著自己的想法。他心裏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1644年那個甲申之變已經越來越近了。
有了這支近萬人的武裝力量,特許經營證的權威性維護得更加嚴格。同時,江南稅務衙門稽查隊也展開了一係列的征兵和練兵活動,隻屬於魏淵的武裝力量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魏淵的行為,認為他是在玩火,畢竟涉及到軍隊和武裝,是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會視而不見的。
可魏淵心裏清楚,如今的大明已經被李自成攔腰截斷了。南北不通,政令難行。隻要自己攥緊錢袋子和槍杆子,整個江南就沒有人敢對他指手畫腳,他便能成為一支能夠保護江南安全的鐵壁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