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火紅的闖字大旗之下,李自成手搭涼棚遙望著遠處的洛陽城。此刻的洛陽猶如陷入人海之中的一座孤島,在數十萬闖軍的包圍下,顯得搖搖欲墜。
李自成將臨時指揮所設在了洛陽城外的一處廢棄的明軍營寨內。他的親信武將以及標營親軍都在軍寨的兩廊以及大門外歇息。
此刻軍營之外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帳篷,負責傳令的騎兵穿梭於營帳之間,遍地插滿的紅旗迎風擺動。李自成注視著眼前的一切,他終於有實力可以跟大明朝廷正麵硬剛了。
親兵將早飯端了上來,李自成隨便洗了一下連,抓起一個饅頭就吃了起來。
此時軍師牛金星走了過來。
“闖王,潛進城內的細作帶迴消息了。”
“怎麽說?”
“他們已經暗中聯係了一批有意獻城的官軍,隻待咱們攻城時便可裏應外合。如此一來,必勝!”
“甚好,看來破城可待了!”
李自成身旁的李岩公子聽到此話,對牛金星說道:
“足下之見未免有些樂觀了,當下兵荒馬亂,謠言四起,任何無根之言都不能輕信。何況咱們潛入城中的細作不過十數人,就算聯係到了一些官軍作為內應,可單憑但幾百叛軍是難以撼動城內守軍的。”
李自成聽罷點了點頭。
“那公子有何良策?”
“闖王,洛陽城牆高城厚,城內物資充盈。我軍缺少大型的攻城器械,我竊以為要速戰速決,如若三日內無法破城,我們便應當偃旗息鼓,撤出包圍靜待時機,從而避免被官軍合圍。”
牛金星對於李岩的說法顯然很不在意。
“根據撒出去的探子來報,目前洛陽周邊隻有孫傳庭一支人馬前來救援,隊伍不過一萬輕騎和兩萬步軍罷了。”
自從李岩加入隊伍後,牛金星就一直單位被他所取代。因此他常常針對李岩的建議提出反對性意見
李自成看了看牛金星、李岩二人,並未表明態度,而是朝著後廚喊道:
“把羊湯端上來。”
不多時,一大鍋羊雜羊骨熬製的羊雜湯便被端了上來。配上香菜和蒜末,李自成讓牛、李二人一人喝了一大碗,喝完之後隻覺得渾身暖和。
喝完羊湯,李自成讓牛金星先去安排攻城之事。而後他喊李岩陪自己上山去走走。
李自成帶著李岩剛走出營寨,就遇到了一群孩子圍著帳篷嬉戲。這些小孩都是闖軍中隨軍的家眷,流民作戰一直都是拖家帶口,因此婦孺在闖軍營中很是常見。
隻聽這一群小孩邊玩邊唱道:
吃他娘,
穿他娘,
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李自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他對李岩說道:
“李公子,你的這個兒歌可是發揮大作用了。”
李岩也是麵露笑容。
突然李自成說道:
“公子不想知道我為何會去杞縣拜訪你嗎?”
李岩一怔,這個他倒是真的沒想過。他原本以為李自成隻是順路而已。
李自成拍了拍胸口,裏麵的衣袋夾層內放著那首魏淵的改命詩。即便是在最落魄的時刻,李自成也用心保存著那首詩。
“是魏淵魏公子推薦我去杞縣的。”
“魏淵公子!”
李岩的思緒瞬間迴到了幾年前同魏淵那次離奇的相遇,以及丹霞寺上短暫的相聚。那時的李岩還叫李信,尚未改名。
提起魏淵,兩人瞬間都沉默了。
是啊!如今的李自成縱橫中原,已初具王者之象。而魏淵則成了大明的擎天玉柱,朝廷的晉國公。隻怕日後兩人相見,隻能刀兵相向了。
最後還是李自成率先打破了沉默。
“走吧李公子,拿下洛陽。”
李岩堅定的點了點頭。
“對,拿下洛陽,然後平定天下!”
洛陽城南、龍門
孫傳庭率領的皇家勇衛營經過一夜的突襲,初步收複了龍門縣城附近區域。
城內有一座關帝廟,廟中有一座大庭院,如今騰出來作為孫傳庭的臨時指揮部。院子外還有不少剛剛戰死的闖軍屍體,此刻正在被官軍用推車拉走統一掩埋。
孫傳庭身披重甲,已經打開行軍作戰地圖,認真的謀劃著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龍門又名伊闕,自漢代起就是一處軍事要道,李自成雖說留下了少數人馬駐紮,可孫傳庭的皇家勇衛營戰鬥力可以說是中原明軍的戰力天花板。僅僅一夜的功夫,龍門就重新迴到了官軍手中。
此時皇家勇衛營中最焦急的莫過於是福王三世子朱由樺了,畢竟父兄被圍困城中,敵人又數倍於己方。
朱由樺靠著軍功升任了參將,他正快馬加鞭的穿過龍門一代,率領手下親兵一遍遍的外出打探著洛陽城內的動向。
盡管龍門石窟是一處名勝,可此時的朱由樺卻根本無心那些山崖上石窟中的佛像。如今要救父兄,他不能信佛,隻能相信自己。
當日黃昏時分,劉宗敏率領的攻城主力開始逼近洛陽的南門
,李自成手下的另一員虎將李過則率軍準備圍攻東門。
攻城作戰,李過的騎兵都改成了步兵,他們攜帶著昨日搭建好的雲梯,按照白天選好的攻城點位,紛紛隱藏在城壕外那些破敗的民宅內。
而那些掩護爬城的弓弩手和火銑手則早就占據好了臨近城壕房坡上的高點位置。隻差那最後的一聲令下,千萬的弓、弩和火銃就可以對準城頭開始齊射。
劉宗敏的騎兵隊列在南門外列陣,肅立不動,黑壓壓的大軍仿佛隨時可以碾碎洛陽那看起來堅固無比的城池。
劉宗敏騎著高頭大馬,通過“千裏眼”注視著城頭,觀察著守城的一舉一動。雖然已經和城內的細作取得了聯係,城內也有部分官軍願意做內應,但是城外的劉宗敏仍然做好了時刻強攻的準備。
天氣漸暗,夜色籠罩下的洛陽城,猶如一座火海中的孤島,靜靜的等待著自己的命運。
而接下來,則是一段發生在東城門外的對話。
城下:“城頭上的兄弟,嘮嘮啊!”
城上:“行啊闖軍的兄弟,要不也睡不著不是!”
城下:“兄弟,聽你的口音不是河南的吧。老家哪裏的?”
城上:“關中的,你呢?”
城下:“哎呀!老鄉啊!我也是關中的,我是韋林的!”
城上:“那真是老鄉了,我是華陰的。”
城下:“我說老鄉,你們這麽辛苦守城幹啥。你開了門放我我們進去,咱們老鄉敘敘舊,美得很!”
城上:“哈哈,老鄉你想的美!你們能不能進城,全看俺們福王一句話。他說開,咱就開;他說不開,咱就得聽他的。”城下:“為啥是聽福王的?不是聽當官的?”
城上:“我跟你說,今天福王這老守財奴拿出來一萬兩白花花的銀子犒賞我們,當官的一個人分到一兩,當兵的每個人分到了三錢,咱錢都拿了,自然要聽人家的話不是。”
城下:“多少?三錢?我們可是聽說福王家的錢堆的比山高,多得簡直沒法數,比皇帝的錢還要多!怎麽就一人三錢,這也太少了,打發要飯的呢!”
城上:“老鄉你說笑了,一人三錢還是當官的求來的呢!那福王可是出了名的鐵公雞,一毛不拔!”
此言一出,城上城外,頓時哄笑一片。
突然城上又傳來了一個聲音,
“知府大人來了,不要說話!”
還是方才那個華陰口音,滿不在乎的說道:
“去他媽的,現在老子可不怕他了!管他是總兵還是知府,不發老子餉,老子還不能罵幾句了,看他敢把老子怎麽地!”他的話剛落音,身邊人立刻唿應起來,這些人故意大聲說:
“如今闖軍圍城,他們這些當官的身家性命都難保了,也應該識點時務,要是再敢亂說話,逼急了咱們,可別怪弟兄們開門投了闖王!”
城下的闖軍士兵故意問道:
“我說老鄉,你們有幾個月沒發餉了?”
就在雙方聊著欠餉之事的時候,忽然知府馮俊率領著督戰隊一大群人趕到了城頭之上。月光下督戰隊手中的大刀散發著迫人的寒光。
馮俊身後的董建雄提刀喝道:
“是誰在跟城外的賊人說話,再敢亂言,定不輕饒!”
那華陰兵卒看起來卻絲毫不怵,他大膽地迎上前說:
“知府大人來得正好,弟兄們的欠餉到底還發不發呀?”
知府馮俊厲聲答道:
“當下流賊圍城,正是眾人齊心禦敵之時,豈可鼓噪索餉!等擊退了賊人,朝廷不止會補發欠銀,還會論功行賞的。”
“放屁!從來你們這群當官的就是說的好聽!我們根本不信!要不你們現在就發餉,要不老子們就不幹了!”
“對!現在就發!不發我們現在就下城!”
董建雄見眾人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心裏道了一聲不妙。他立刻提刀上前,護在了馮俊身前。
“混賬!你們要造反不成!督戰隊,來啊!”
董建雄的行為若是在平日,這些軍卒自然會懼怕的不行,可今時不同往日。他這一行動,使得眾人更加的聒噪起來。
“他媽的,弟兄們莫要怕他!他們耍官威的時候一去不複返了!外麵就是闖軍,咱們拿了狗官的腦袋,開城迎闖王去!”
說著,一群軍卒紛紛抽出腰間的刀劍,麵漏兇光的圍了上來。
李自成將臨時指揮所設在了洛陽城外的一處廢棄的明軍營寨內。他的親信武將以及標營親軍都在軍寨的兩廊以及大門外歇息。
此刻軍營之外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帳篷,負責傳令的騎兵穿梭於營帳之間,遍地插滿的紅旗迎風擺動。李自成注視著眼前的一切,他終於有實力可以跟大明朝廷正麵硬剛了。
親兵將早飯端了上來,李自成隨便洗了一下連,抓起一個饅頭就吃了起來。
此時軍師牛金星走了過來。
“闖王,潛進城內的細作帶迴消息了。”
“怎麽說?”
“他們已經暗中聯係了一批有意獻城的官軍,隻待咱們攻城時便可裏應外合。如此一來,必勝!”
“甚好,看來破城可待了!”
李自成身旁的李岩公子聽到此話,對牛金星說道:
“足下之見未免有些樂觀了,當下兵荒馬亂,謠言四起,任何無根之言都不能輕信。何況咱們潛入城中的細作不過十數人,就算聯係到了一些官軍作為內應,可單憑但幾百叛軍是難以撼動城內守軍的。”
李自成聽罷點了點頭。
“那公子有何良策?”
“闖王,洛陽城牆高城厚,城內物資充盈。我軍缺少大型的攻城器械,我竊以為要速戰速決,如若三日內無法破城,我們便應當偃旗息鼓,撤出包圍靜待時機,從而避免被官軍合圍。”
牛金星對於李岩的說法顯然很不在意。
“根據撒出去的探子來報,目前洛陽周邊隻有孫傳庭一支人馬前來救援,隊伍不過一萬輕騎和兩萬步軍罷了。”
自從李岩加入隊伍後,牛金星就一直單位被他所取代。因此他常常針對李岩的建議提出反對性意見
李自成看了看牛金星、李岩二人,並未表明態度,而是朝著後廚喊道:
“把羊湯端上來。”
不多時,一大鍋羊雜羊骨熬製的羊雜湯便被端了上來。配上香菜和蒜末,李自成讓牛、李二人一人喝了一大碗,喝完之後隻覺得渾身暖和。
喝完羊湯,李自成讓牛金星先去安排攻城之事。而後他喊李岩陪自己上山去走走。
李自成帶著李岩剛走出營寨,就遇到了一群孩子圍著帳篷嬉戲。這些小孩都是闖軍中隨軍的家眷,流民作戰一直都是拖家帶口,因此婦孺在闖軍營中很是常見。
隻聽這一群小孩邊玩邊唱道:
吃他娘,
穿他娘,
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李自成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他對李岩說道:
“李公子,你的這個兒歌可是發揮大作用了。”
李岩也是麵露笑容。
突然李自成說道:
“公子不想知道我為何會去杞縣拜訪你嗎?”
李岩一怔,這個他倒是真的沒想過。他原本以為李自成隻是順路而已。
李自成拍了拍胸口,裏麵的衣袋夾層內放著那首魏淵的改命詩。即便是在最落魄的時刻,李自成也用心保存著那首詩。
“是魏淵魏公子推薦我去杞縣的。”
“魏淵公子!”
李岩的思緒瞬間迴到了幾年前同魏淵那次離奇的相遇,以及丹霞寺上短暫的相聚。那時的李岩還叫李信,尚未改名。
提起魏淵,兩人瞬間都沉默了。
是啊!如今的李自成縱橫中原,已初具王者之象。而魏淵則成了大明的擎天玉柱,朝廷的晉國公。隻怕日後兩人相見,隻能刀兵相向了。
最後還是李自成率先打破了沉默。
“走吧李公子,拿下洛陽。”
李岩堅定的點了點頭。
“對,拿下洛陽,然後平定天下!”
洛陽城南、龍門
孫傳庭率領的皇家勇衛營經過一夜的突襲,初步收複了龍門縣城附近區域。
城內有一座關帝廟,廟中有一座大庭院,如今騰出來作為孫傳庭的臨時指揮部。院子外還有不少剛剛戰死的闖軍屍體,此刻正在被官軍用推車拉走統一掩埋。
孫傳庭身披重甲,已經打開行軍作戰地圖,認真的謀劃著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龍門又名伊闕,自漢代起就是一處軍事要道,李自成雖說留下了少數人馬駐紮,可孫傳庭的皇家勇衛營戰鬥力可以說是中原明軍的戰力天花板。僅僅一夜的功夫,龍門就重新迴到了官軍手中。
此時皇家勇衛營中最焦急的莫過於是福王三世子朱由樺了,畢竟父兄被圍困城中,敵人又數倍於己方。
朱由樺靠著軍功升任了參將,他正快馬加鞭的穿過龍門一代,率領手下親兵一遍遍的外出打探著洛陽城內的動向。
盡管龍門石窟是一處名勝,可此時的朱由樺卻根本無心那些山崖上石窟中的佛像。如今要救父兄,他不能信佛,隻能相信自己。
當日黃昏時分,劉宗敏率領的攻城主力開始逼近洛陽的南門
,李自成手下的另一員虎將李過則率軍準備圍攻東門。
攻城作戰,李過的騎兵都改成了步兵,他們攜帶著昨日搭建好的雲梯,按照白天選好的攻城點位,紛紛隱藏在城壕外那些破敗的民宅內。
而那些掩護爬城的弓弩手和火銑手則早就占據好了臨近城壕房坡上的高點位置。隻差那最後的一聲令下,千萬的弓、弩和火銃就可以對準城頭開始齊射。
劉宗敏的騎兵隊列在南門外列陣,肅立不動,黑壓壓的大軍仿佛隨時可以碾碎洛陽那看起來堅固無比的城池。
劉宗敏騎著高頭大馬,通過“千裏眼”注視著城頭,觀察著守城的一舉一動。雖然已經和城內的細作取得了聯係,城內也有部分官軍願意做內應,但是城外的劉宗敏仍然做好了時刻強攻的準備。
天氣漸暗,夜色籠罩下的洛陽城,猶如一座火海中的孤島,靜靜的等待著自己的命運。
而接下來,則是一段發生在東城門外的對話。
城下:“城頭上的兄弟,嘮嘮啊!”
城上:“行啊闖軍的兄弟,要不也睡不著不是!”
城下:“兄弟,聽你的口音不是河南的吧。老家哪裏的?”
城上:“關中的,你呢?”
城下:“哎呀!老鄉啊!我也是關中的,我是韋林的!”
城上:“那真是老鄉了,我是華陰的。”
城下:“我說老鄉,你們這麽辛苦守城幹啥。你開了門放我我們進去,咱們老鄉敘敘舊,美得很!”
城上:“哈哈,老鄉你想的美!你們能不能進城,全看俺們福王一句話。他說開,咱就開;他說不開,咱就得聽他的。”城下:“為啥是聽福王的?不是聽當官的?”
城上:“我跟你說,今天福王這老守財奴拿出來一萬兩白花花的銀子犒賞我們,當官的一個人分到一兩,當兵的每個人分到了三錢,咱錢都拿了,自然要聽人家的話不是。”
城下:“多少?三錢?我們可是聽說福王家的錢堆的比山高,多得簡直沒法數,比皇帝的錢還要多!怎麽就一人三錢,這也太少了,打發要飯的呢!”
城上:“老鄉你說笑了,一人三錢還是當官的求來的呢!那福王可是出了名的鐵公雞,一毛不拔!”
此言一出,城上城外,頓時哄笑一片。
突然城上又傳來了一個聲音,
“知府大人來了,不要說話!”
還是方才那個華陰口音,滿不在乎的說道:
“去他媽的,現在老子可不怕他了!管他是總兵還是知府,不發老子餉,老子還不能罵幾句了,看他敢把老子怎麽地!”他的話剛落音,身邊人立刻唿應起來,這些人故意大聲說:
“如今闖軍圍城,他們這些當官的身家性命都難保了,也應該識點時務,要是再敢亂說話,逼急了咱們,可別怪弟兄們開門投了闖王!”
城下的闖軍士兵故意問道:
“我說老鄉,你們有幾個月沒發餉了?”
就在雙方聊著欠餉之事的時候,忽然知府馮俊率領著督戰隊一大群人趕到了城頭之上。月光下督戰隊手中的大刀散發著迫人的寒光。
馮俊身後的董建雄提刀喝道:
“是誰在跟城外的賊人說話,再敢亂言,定不輕饒!”
那華陰兵卒看起來卻絲毫不怵,他大膽地迎上前說:
“知府大人來得正好,弟兄們的欠餉到底還發不發呀?”
知府馮俊厲聲答道:
“當下流賊圍城,正是眾人齊心禦敵之時,豈可鼓噪索餉!等擊退了賊人,朝廷不止會補發欠銀,還會論功行賞的。”
“放屁!從來你們這群當官的就是說的好聽!我們根本不信!要不你們現在就發餉,要不老子們就不幹了!”
“對!現在就發!不發我們現在就下城!”
董建雄見眾人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心裏道了一聲不妙。他立刻提刀上前,護在了馮俊身前。
“混賬!你們要造反不成!督戰隊,來啊!”
董建雄的行為若是在平日,這些軍卒自然會懼怕的不行,可今時不同往日。他這一行動,使得眾人更加的聒噪起來。
“他媽的,弟兄們莫要怕他!他們耍官威的時候一去不複返了!外麵就是闖軍,咱們拿了狗官的腦袋,開城迎闖王去!”
說著,一群軍卒紛紛抽出腰間的刀劍,麵漏兇光的圍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