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這話不假,他自己是福建一戶窮苦漁民家庭出身,少年時在沿海各地靠著給人雇傭討生活。可以說他是真正一點點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他知道世事的艱難,也知道現今地位的不易。


    有的時候鄭芝龍對兒子鄭森的理想主義很是不滿,他總能希望兒子能夠看清現實,能更像自己一些。但一想到這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讓他再去拿窮人的思維看世界,實在是太不現實了。


    鄭芝龍邊想邊走到了會客廳,由於他曾經在澳門受洗,信奉的是天主教,因此鄭芝龍家中有一棟西洋風格的廳堂建築,在一派江南氣息的庭院中顯得很是突兀。


    此刻的範尼卻有了一種迴到家鄉的感覺,此番他軟磨硬泡跟著魏淵下江南想來傳教。可沒想到處處碰壁,今天能在異國他鄉看到家鄉風格的建築,讓範尼有些受挫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鼓舞。


    建築能被人接受,宗教也一定可以!


    為了更好的完成魏淵交給自己的任務,範尼可謂是下足了功課。他甚至多方打聽,探知了鄭芝龍的教名。畢竟明朝信仰天主教又取了教名的實屬不多。


    一見到鄭芝龍,範尼就熱情的招唿道:


    “哦!親愛的尼古拉斯。嘉斯巴德,我的好兄弟。”


    說著範尼張開雙臂,給了鄭芝龍一個大大的擁抱。從鄭芝龍的表情來看,他應該是習慣這種見麵禮節的,但是對這個教名,很明顯連他自己都忘了。


    畢竟鄭芝龍信教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需要。在這一點上,他和他的妻子,也就是鄭森的母親,日本人田川氏很不一樣。田川氏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像她這種天主教徒在當時的日本平戶地區是很常見的。


    見麵完成教徒之間的寒暄之後,範尼便直接表達了此行的目的。


    “親愛的尼古拉斯兄弟,這次我到你這裏來,是奉了總督大人的命令。你知道的,就是那位皇帝陛下的特別使者,魏總督。”


    鄭芝龍點點頭,示意範尼繼續。


    “魏總督想和尼古拉斯兄弟聯手幹一件大事。”


    聽完範尼的話,即便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鄭芝龍也開始猶豫起來。鄭森在一旁剛要說話,鄭芝龍抬手示意他閉嘴。緊跟著鄭芝龍起身對範尼說道:


    “範尼兄弟,我後院有一處小教堂,還請你賞光一去。”


    一聽說有教堂,範尼的眼中頓時泛起了光。


    “上帝啊!那真是太好了,走、快走!我們去看看!”


    鄭芝龍安排管家帶著範尼去後院參觀教堂,他則帶著鄭森迴了書房。


    關上門之後,鄭芝龍問道:


    “你怎麽看?”


    “孩兒以為這是個機會。”


    “怎麽講?”


    “錢秦兩家操控江南久矣,是時候改朝換代了!”


    鄭芝龍沉默不語。


    “父親您想,魏淵可是個響當當的漢子,而且他出身行伍,與父親自然會更親近些。”


    鄭芝龍依舊沒有說話。


    “父親?”


    麵對鄭森急迫詢問的眼神,鄭芝龍語氣沉著的說道:


    “我,不做棋子。如果要合作,必須讓魏淵知道我們鄭家人的實力。”


    “那父親想怎麽做?”


    “我想讓魏淵答應我一個條件,他隻有扶你上位,我才會出手。”


    “可是父親!”


    “森兒!你要明白,棋子隨時可能成為棄子,隻有執棋人才能全身而退!”


    鄭森沉默良久,而後緩緩答道:


    “孩兒明白了。”


    範尼的信是通過黑衣司的番子連夜送到位於婁縣的魏淵手中的。拿過信魏淵仔細看了兩遍之後,他緩緩放下信,對身旁的柳如是說道:


    “鄭芝龍同意了,但是他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他想我保舉他的兒子鄭森出任朝廷武官。”


    有明一代,武將的選拔大致分為五種,分別是:世襲、武舉、行伍、納級和舉薦。世襲和武舉自不必說,所謂行伍,指的是從軍的士兵通過戰功一步一步的升為將帥,以前魏淵手下的武安國就是如此。而納級就比較為人所不齒了,這是一種通過向國家捐款獲得軍職的方式。這種人一般在軍中隻能擔任一些非武將性質的後勤職務。


    而鄭芝龍對魏淵提出的條件是舉薦,明代的舉薦製度對於推薦人有著嚴格的要求。五軍都督府,各個軍營的長官,巡撫總督,各個布政司的長官,以及中央的高級文武大臣,隻有這些官員才有資格舉薦。


    推舉的官員需要對被推舉的將領負責,如果被推舉的將材有不合格的人,推舉的官員也要一同承擔責任。鄭芝龍這是相當於要魏淵納投名狀。


    如果是尋常的官員,此刻恐怕會很是猶豫。可魏淵對於這位被舉薦的武將實在是太過熟悉了,鄭森,以後大名鼎鼎的鄭成功,不論從人品、武德還是行軍打仗的能力上。怎麽看,這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相公,事關重大。你還需再多加考慮才是。”


    “你說的對,我是要好好考慮,考慮一下到底給鄭森安排一個什麽職務才好。”


    “什麽?”


    盛夏已至,自從範尼帶去鄭芝龍的條件之後又過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每當鄭芝龍迴想起提出的條件,總是隱隱有些悔意。魏淵肯放下身段來主動結交,他竟然還敢提條件。這次隻怕是觸了魏淵的逆鱗,斷了這條出路了。


    鄭森對父親也多有怨言,這倒不是因為他自己的前程沒了指望。鄭森可謂文武雙修,他不擔心自己的前途。隻是此番如果因為父親的貪心錯失與魏淵結交的機會,那可就太可惜了。


    範尼也再也沒有登門拜訪過,這更使得鄭芝龍父子心裏直打鼓。鄭芝龍也曾嚐試過派手下去江南稅務總督衙門拜會範尼,可派去的人迴來稟報說,範尼外出傳教去了,一直未能謀麵。


    這一日鄭芝龍正在躺椅上乘涼,樹上的知了叫的他心煩意燥。盡管有下人在一旁扇著蒲扇消暑,可他依舊顯得煩躁不已。


    突然,管家急匆匆跑了進來。


    “老爺!老爺!聖旨到!”


    “什麽?聖旨!快!快給我更衣!”


    管家邊喘氣邊揮手道:


    “不是給老爺的!是、是給少爺的聖旨!”


    “給森兒的?”


    鄭芝龍一臉的疑惑,鄭森沒有一官半職,怎麽可能有聖旨給他呢?


    不多時,謎底便有了答案。


    “晉國公魏淵公忠體國,為朝廷舉仕海上遊擊將軍鄭氏芝龍之子鄭森。鄭森忠勇可嘉、弓馬嫻熟,特任命為漕運參將。望爾等竭誠為君父分憂,為蒼生護本。”


    等到從宣旨的太監手中接過聖旨的一刻,鄭芝龍鄭森父子還有些不真實的感覺。漕運參將,他鄭芝龍還僅僅是個有名無實的遊擊將軍,沒想到兒子起步就是漕運參將。在明代的武官職務中,參將要高出遊擊將軍一級。


    賭對了!這是鄭芝龍心裏的第一個念頭!


    士為知己者死!這是鄭森心裏的唯一念頭!


    所謂漕運參將,隸屬於漕運總兵。漕運總兵是有明一代統領全國漕運、兼管河道事務的武職官員,手下設副總兵、參將和把總若幹。


    主要職責是保證南方漕糧及時安全的運送到北方以及運河兩岸緝捕盜賊、鎮壓民變、打擊倭寇等職能,同時還負責治理大運河、築堤修閘、疏浚河道。可以說這絕對算得上一個肥差了。


    盡管萬曆年開始,漕運總兵的權力逐漸被漕運總督所分散轉移,可作為具體執行命令的參將,手中的權力並沒有隨之變少。


    收到聖旨的當天,鄭芝龍便立刻派兒子鄭森親自前往婁縣向魏淵表示感謝。而且他讓鄭森帶話給魏淵,一切行動全聽晉國公招唿,芝龍必當全力以赴。


    當了幾個月地主老財的魏淵表麵上不動聲色,醉心於田園風光之間。可暗地裏他卻沒有鬆懈片刻,黑衣司的番子不斷將金陵乃至江南各地的情報送來婁縣。就連京城內的風吹草動,魏淵也是了如指掌。


    此時的魏淵猶如一隻沉寂的禿鷹,他在不動聲色的注視著自己的獵物,隨時準備著那致命的一擊。


    對於鄭森的任命,身為南京兵部尚書的錢謙益自然不會不知道,他緊急召集手下商議對策。


    “魏淵開始拉攏鄭芝龍那個海盜了。”


    “是啊!就憑他那乳臭未幹的兒子,憑什麽能直接去做參將。”


    “大家先不要慌,魏淵此舉不過是為了拉攏鄭芝龍罷了。漕運的大權掌握在漕運總督的手裏,一個小小的參將也翻不了天。”


    “這魏淵不是要徹查侵占軍田一事嘛,怎麽又動起漕運的主意來了。”


    “可能是他知道動不了軍田,這才轉移了靶子吧。”


    “若是讓他插足漕運也不是什麽壞事,反正漕運也不是咱們的。”


    對於這些江南士大夫們來說,漕運不過是將他們的商品運往北方的一個渠道罷了,掌握了上遊經濟資源的他們是看不上漕運那點利潤的。


    錢謙益邊聽著眾人的分析邊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如今錢秦兩家雖說結成了對抗魏淵的同盟,但秦楚龍那小子野心頗大,而且他已經摻和進去漕運裏麵,如果魏淵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整治漕運上,也不失為一石二鳥,對他們錢家來說倒是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