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之上,東林黨一反常態,並沒有如往常般大肆上奏疏來彈劾魏淵及其他閹黨浙黨官員。如此和睦的氣氛令崇禎帝也大感意外,他甚至一度以為是黃台吉的死訊使得朝堂變得如此和諧。
但就在朝會臨近結束之時,魏藻徳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請奏。”
王承恩瞧瞧崇禎,見皇帝微微點頭,便高聲道:
“奏!”
“當下軍餉問題雖稍稍緩解,可中原與遼東戰事短期內仍難以結束。臣以為稅收必須做長遠打算,不可患至唿天。”
崇禎對於魏藻徳但話深以為然,錢總有花完的一天,的確需要早做打算。
“愛卿所言實乃當務之事,愛卿有何良策不妨說來。”
“臣鬥膽請陛下恢複江南地區稅務總督一職,複收商稅,礦稅等財稅。以應對當下危局”
崇禎聞言,顯得稍稍有些不悅。裁撤了派駐在江南地區的稅務太監,是他上台後打擊閹黨的第一條舉措。
魏藻徳卻顯得胸有成竹,他繼續說道:
“陛下登基之初,正值閹黨為患,裁撤稅務太監實乃英明之舉。當下國風不同,朝廷之內也不再是魏閹當道時的汙穢之所,因此臣這才鬥膽提出此法。但此番恢複江南稅務總督,臣以為不可使用宦官,需朝廷的肱骨之臣方可勝任。”
魏藻徳一席話頓時說的崇禎轉怒為喜,是啊!當初那是他打擊閹黨的英明舉措,如今使用朝臣,又是挽救危局的驚人之舉,二者並無矛盾。
“那愛卿以為何人可擔此重任啊。”
“微臣保舉戶部尚書魏淵。”
在崇禎心裏,魏淵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原本他以為魏淵隻是武將,可通過這次擔任戶部尚書完成征餉任務,很明顯魏淵除了打仗之外,在理財上也是一把好手。但轉念一想,中原的李自成勢力越來越大,崇禎倒是真有心命魏淵擔任中原督師。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崇禎擔心由於魏淵之前的征餉得罪了不少人,怕朝堂之上有人對他非議。可令他沒有料到的事,剛剛說完,閣臣錢謙益便立刻附和道:
“臣保舉戶部尚書魏淵。”
緊接著,大殿之內幾乎半數的官員都下跪表示附議。這個結果也令魏淵大吃了一驚,他沒想到自己在朝堂之上竟然還會有這麽好的人員。可仔細一分辨,魏淵便察覺到,此事並不簡單。
原來同意他擔任江南稅務總督的,幾乎清一色全是東林黨的人。
崇禎見狀大喜,他看向魏淵問道:
“魏愛卿,你可願出任稅務總督一職,替朕分憂嗎?”
站在魏淵身旁的陳新家忙朝著魏淵打眼色,看樣子是在示意他不要答應,可魏淵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妥。他這個人天性好動,不喜歡長時間的待在一處。這戶部尚書天天在衙門內辦公,說實話他早就厭煩了。此番下江南擔任稅務總督,豈不美哉。
“臣願為陛下分憂。”
陳新家聞言不僅輕歎一聲,而魏藻徳的臉色則浮現出了得意的笑容,而後他向錢謙益使了個眼色,錢謙益出列道:
“陛下,微臣請仕南京戶部尚書,以助魏大人一臂之力。”
對於臣下之間突然的和睦,崇禎感覺有些奇怪。但想到錢謙益乃是江南文人的領袖,他若是肯為魏淵說話,那倒也事半功倍。而且調任南京戶部尚書對於錢謙益如今的官職來說等於是降職,他既然肯如此付出,便成全之。
“準奏!”
魏淵可不相信錢謙益那騙人的鬼話,要讓東林黨替他說話,那除非這個東林黨同魏藻德一樣有把柄落到他魏淵手上了。
商定完了此事,緊接著便是關於中原督師的人選了。丁啟睿自從開封慘敗之後便被崇禎免了職,同時臨陣退兵的楊穀也受到了皇帝的訓斥,但由於此時成都戰事吃緊,還需要楊穀對付孫可望,崇禎無法做出更加嚴厲的懲處。
最終,經過陳新甲與魏淵的保舉,由如今在遼東輔助洪承疇的孫傳庭來出任中原督師,而他麾下的兩萬皇家勇衛營則作為生力軍隨同入關。同時,朝廷撤銷了經略使製度,原來的幾位經略使僅僅保留總兵一職。通過楊穀退兵事件,崇禎已經意識到這些手握重兵武將的潛在威脅了。
散朝之後,陳新家找個機會將魏淵拉到了無人處。
“魏大人,你不該答應啊!”
魏淵也想知道陳新家不讓他接這項任務的原因。
“哦?為何啊陳閣老?”
“這江南的稅可不好收啊!”
接著陳新家說出了緣由。江南的稅不好收,這還要從明代舉人的特權說起。在明代,舉人的特權體現在多方麵,單就經濟上而言,他們被免除了徭役和賦稅。而江南之地多文人墨客,大批的田產被劃到了文人或是在朝官吏的名下。導致官員地主這一類掌握大麵積田地的人不需上交多少賦稅,而窮苦百姓身上卻壓力重重。
“可陛下讓我做的這個江南稅務總督,以征收商業稅為主。這好像跟我沒多大關係吧。”
“哎呀,我的魏大人啊!這裏麵關係大了。江南土地多數在鄉紳大戶手中,百姓無地,隻得行商或是去商家務工為生。行商不比種地,你去收他的銀子,他便沒了活路,於是便有了抗稅一說。”
隨後陳新家舉出了一係列數據,萬曆二十七年四月,臨清市民一萬餘人抗稅,他們揪打稅使馬堂,燒稅署,活活打死三十七名稅務人員。萬曆三十年,雲南暴民抗稅,把礦稅太監楊榮丟入烈火中燒死,同時被殺的稅務人員多達二百餘人。
發生如此多的惡性抗稅事件,倒是令魏淵吃驚不小。
“這麽多人被殺,難道朝廷就不管嗎?”
“怎麽管?朝堂的欽差剛剛到事發地,成千上萬的百姓就來請願沉冤。各地的清流名士也紛紛上書,弄到最後往往是抓幾個首犯問斬,其它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且...”
陳新家壓低了聲音。
“相似於軍隊製造士兵嘩變以要脅長官,地方上也往往通過製造民變來要脅朝廷。東林黨徒多出身江南之地,錢謙益又是江南文人魁首。他們如此安排,不知安的什麽心思,魏大人此行需多加小心才是啊。”
聽完此話,魏淵沉默不語,他就知道魏藻德這群人沒安好心。
“沒事,既來之則安之。我倒是要看看他們能耍些什麽手段出來。”
接下來等到開始籌劃成立江南稅務總督衙門的時候,一個個困難擺在眼前,才讓魏淵明白了陳新甲並不是在危言聳聽。以前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去戶部當尚書。魏淵接觸到的都是一個成形的組織體係,他隻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改造或開展工作便可。
可這次籌建江南稅務總督衙門,這是一個被崇禎裁撤了近十三年的衙門。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過去的江南稅務衙門是建立在宦官體製的基礎之上。大批地方上的鎮守太監以及督辦太監為江南稅務衙門提供了有效的人力和財力保障。
而如今的魏淵名為江南稅務總督,可他卻不能調配宦官體係,而且過去的宦官地方體係也早已經被崇禎破壞殆盡,除了太監監軍製度外,地方上的太監手中的權力已經所剩無幾了。
魏淵不僅無法利用過去的宦官體係,他甚至還無法使用現有的文官體係。按照明朝官製,布政使負責征收全省各地賦稅,同時負責財政收支,當然這其中不包括魏淵去征收的商業稅。
他這江南稅務總督,級別雖高,可對於地方行省官員並無隸屬機製,即便是身為皇帝欽差,魏淵的權力也僅僅集中於財稅方麵,具體的征收工作甚至還要依靠地方官吏來施行。在東林黨聚群的江南之地,這對於魏淵絕對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
當下擺在魏淵麵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撐起整個衙門的班子來。首先是官署的選址,過去的江南稅收太監的辦公地點設在南京應天府,這點上並沒有太大變化。畢竟應天府身為南都,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坐鎮南京,便可指揮整個江南。
選好了地方,下一步就是人員了。新衙門的班底主要有三方麵組成。
第一是魏淵的心腹嫡係們,此番他不僅帶上了智囊宇文騰啟,甚至連忙於拓展商業帝國的黃軒與弟弟魏明也要隨他一同開啟江南之行,趙信和周義則帶著部分黑衣司先期趕往南京提前安排,科學家王徵和宋應星以及孫和京也被魏淵拉近了隊伍,而荷蘭人範尼則吵著非要去南京傳教。
第二則是武裝力量,魏淵有的是錢,所以他那一百多名金鷹衛隊的私兵肯定是要保護他南下的,這些人的隊長是精於倭刀術的李奉之;沈煉則另外挑選出三百名精幹的黑衣司探子,負責安全保衛工作。
第三就是專業人才了,此番是和錢打交道,少不了各方麵財稅人才。魏淵為此專門在戶部和吏部搞了一次大篩查,挑選出了一批精於賬目的能吏。不僅如此,魏淵特意請旨,通過吏部的候補名單,從那些待業的舉人當中選拔出了一批肯幹事的官吏。所有考試題目全由魏淵來出,而且他還加入了麵試環節,自己親自來做考官。
終於,經過近一個月的匆忙準備。大明朝江南稅務總督衙門,終於要正式開張了。而臨近出發,又有一件棘手的事令魏淵開始犯愁了...
但就在朝會臨近結束之時,魏藻徳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請奏。”
王承恩瞧瞧崇禎,見皇帝微微點頭,便高聲道:
“奏!”
“當下軍餉問題雖稍稍緩解,可中原與遼東戰事短期內仍難以結束。臣以為稅收必須做長遠打算,不可患至唿天。”
崇禎對於魏藻徳但話深以為然,錢總有花完的一天,的確需要早做打算。
“愛卿所言實乃當務之事,愛卿有何良策不妨說來。”
“臣鬥膽請陛下恢複江南地區稅務總督一職,複收商稅,礦稅等財稅。以應對當下危局”
崇禎聞言,顯得稍稍有些不悅。裁撤了派駐在江南地區的稅務太監,是他上台後打擊閹黨的第一條舉措。
魏藻徳卻顯得胸有成竹,他繼續說道:
“陛下登基之初,正值閹黨為患,裁撤稅務太監實乃英明之舉。當下國風不同,朝廷之內也不再是魏閹當道時的汙穢之所,因此臣這才鬥膽提出此法。但此番恢複江南稅務總督,臣以為不可使用宦官,需朝廷的肱骨之臣方可勝任。”
魏藻徳一席話頓時說的崇禎轉怒為喜,是啊!當初那是他打擊閹黨的英明舉措,如今使用朝臣,又是挽救危局的驚人之舉,二者並無矛盾。
“那愛卿以為何人可擔此重任啊。”
“微臣保舉戶部尚書魏淵。”
在崇禎心裏,魏淵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原本他以為魏淵隻是武將,可通過這次擔任戶部尚書完成征餉任務,很明顯魏淵除了打仗之外,在理財上也是一把好手。但轉念一想,中原的李自成勢力越來越大,崇禎倒是真有心命魏淵擔任中原督師。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崇禎擔心由於魏淵之前的征餉得罪了不少人,怕朝堂之上有人對他非議。可令他沒有料到的事,剛剛說完,閣臣錢謙益便立刻附和道:
“臣保舉戶部尚書魏淵。”
緊接著,大殿之內幾乎半數的官員都下跪表示附議。這個結果也令魏淵大吃了一驚,他沒想到自己在朝堂之上竟然還會有這麽好的人員。可仔細一分辨,魏淵便察覺到,此事並不簡單。
原來同意他擔任江南稅務總督的,幾乎清一色全是東林黨的人。
崇禎見狀大喜,他看向魏淵問道:
“魏愛卿,你可願出任稅務總督一職,替朕分憂嗎?”
站在魏淵身旁的陳新家忙朝著魏淵打眼色,看樣子是在示意他不要答應,可魏淵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妥。他這個人天性好動,不喜歡長時間的待在一處。這戶部尚書天天在衙門內辦公,說實話他早就厭煩了。此番下江南擔任稅務總督,豈不美哉。
“臣願為陛下分憂。”
陳新家聞言不僅輕歎一聲,而魏藻徳的臉色則浮現出了得意的笑容,而後他向錢謙益使了個眼色,錢謙益出列道:
“陛下,微臣請仕南京戶部尚書,以助魏大人一臂之力。”
對於臣下之間突然的和睦,崇禎感覺有些奇怪。但想到錢謙益乃是江南文人的領袖,他若是肯為魏淵說話,那倒也事半功倍。而且調任南京戶部尚書對於錢謙益如今的官職來說等於是降職,他既然肯如此付出,便成全之。
“準奏!”
魏淵可不相信錢謙益那騙人的鬼話,要讓東林黨替他說話,那除非這個東林黨同魏藻德一樣有把柄落到他魏淵手上了。
商定完了此事,緊接著便是關於中原督師的人選了。丁啟睿自從開封慘敗之後便被崇禎免了職,同時臨陣退兵的楊穀也受到了皇帝的訓斥,但由於此時成都戰事吃緊,還需要楊穀對付孫可望,崇禎無法做出更加嚴厲的懲處。
最終,經過陳新甲與魏淵的保舉,由如今在遼東輔助洪承疇的孫傳庭來出任中原督師,而他麾下的兩萬皇家勇衛營則作為生力軍隨同入關。同時,朝廷撤銷了經略使製度,原來的幾位經略使僅僅保留總兵一職。通過楊穀退兵事件,崇禎已經意識到這些手握重兵武將的潛在威脅了。
散朝之後,陳新家找個機會將魏淵拉到了無人處。
“魏大人,你不該答應啊!”
魏淵也想知道陳新家不讓他接這項任務的原因。
“哦?為何啊陳閣老?”
“這江南的稅可不好收啊!”
接著陳新家說出了緣由。江南的稅不好收,這還要從明代舉人的特權說起。在明代,舉人的特權體現在多方麵,單就經濟上而言,他們被免除了徭役和賦稅。而江南之地多文人墨客,大批的田產被劃到了文人或是在朝官吏的名下。導致官員地主這一類掌握大麵積田地的人不需上交多少賦稅,而窮苦百姓身上卻壓力重重。
“可陛下讓我做的這個江南稅務總督,以征收商業稅為主。這好像跟我沒多大關係吧。”
“哎呀,我的魏大人啊!這裏麵關係大了。江南土地多數在鄉紳大戶手中,百姓無地,隻得行商或是去商家務工為生。行商不比種地,你去收他的銀子,他便沒了活路,於是便有了抗稅一說。”
隨後陳新家舉出了一係列數據,萬曆二十七年四月,臨清市民一萬餘人抗稅,他們揪打稅使馬堂,燒稅署,活活打死三十七名稅務人員。萬曆三十年,雲南暴民抗稅,把礦稅太監楊榮丟入烈火中燒死,同時被殺的稅務人員多達二百餘人。
發生如此多的惡性抗稅事件,倒是令魏淵吃驚不小。
“這麽多人被殺,難道朝廷就不管嗎?”
“怎麽管?朝堂的欽差剛剛到事發地,成千上萬的百姓就來請願沉冤。各地的清流名士也紛紛上書,弄到最後往往是抓幾個首犯問斬,其它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且...”
陳新家壓低了聲音。
“相似於軍隊製造士兵嘩變以要脅長官,地方上也往往通過製造民變來要脅朝廷。東林黨徒多出身江南之地,錢謙益又是江南文人魁首。他們如此安排,不知安的什麽心思,魏大人此行需多加小心才是啊。”
聽完此話,魏淵沉默不語,他就知道魏藻德這群人沒安好心。
“沒事,既來之則安之。我倒是要看看他們能耍些什麽手段出來。”
接下來等到開始籌劃成立江南稅務總督衙門的時候,一個個困難擺在眼前,才讓魏淵明白了陳新甲並不是在危言聳聽。以前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去戶部當尚書。魏淵接觸到的都是一個成形的組織體係,他隻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改造或開展工作便可。
可這次籌建江南稅務總督衙門,這是一個被崇禎裁撤了近十三年的衙門。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過去的江南稅務衙門是建立在宦官體製的基礎之上。大批地方上的鎮守太監以及督辦太監為江南稅務衙門提供了有效的人力和財力保障。
而如今的魏淵名為江南稅務總督,可他卻不能調配宦官體係,而且過去的宦官地方體係也早已經被崇禎破壞殆盡,除了太監監軍製度外,地方上的太監手中的權力已經所剩無幾了。
魏淵不僅無法利用過去的宦官體係,他甚至還無法使用現有的文官體係。按照明朝官製,布政使負責征收全省各地賦稅,同時負責財政收支,當然這其中不包括魏淵去征收的商業稅。
他這江南稅務總督,級別雖高,可對於地方行省官員並無隸屬機製,即便是身為皇帝欽差,魏淵的權力也僅僅集中於財稅方麵,具體的征收工作甚至還要依靠地方官吏來施行。在東林黨聚群的江南之地,這對於魏淵絕對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
當下擺在魏淵麵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撐起整個衙門的班子來。首先是官署的選址,過去的江南稅收太監的辦公地點設在南京應天府,這點上並沒有太大變化。畢竟應天府身為南都,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坐鎮南京,便可指揮整個江南。
選好了地方,下一步就是人員了。新衙門的班底主要有三方麵組成。
第一是魏淵的心腹嫡係們,此番他不僅帶上了智囊宇文騰啟,甚至連忙於拓展商業帝國的黃軒與弟弟魏明也要隨他一同開啟江南之行,趙信和周義則帶著部分黑衣司先期趕往南京提前安排,科學家王徵和宋應星以及孫和京也被魏淵拉近了隊伍,而荷蘭人範尼則吵著非要去南京傳教。
第二則是武裝力量,魏淵有的是錢,所以他那一百多名金鷹衛隊的私兵肯定是要保護他南下的,這些人的隊長是精於倭刀術的李奉之;沈煉則另外挑選出三百名精幹的黑衣司探子,負責安全保衛工作。
第三就是專業人才了,此番是和錢打交道,少不了各方麵財稅人才。魏淵為此專門在戶部和吏部搞了一次大篩查,挑選出了一批精於賬目的能吏。不僅如此,魏淵特意請旨,通過吏部的候補名單,從那些待業的舉人當中選拔出了一批肯幹事的官吏。所有考試題目全由魏淵來出,而且他還加入了麵試環節,自己親自來做考官。
終於,經過近一個月的匆忙準備。大明朝江南稅務總督衙門,終於要正式開張了。而臨近出發,又有一件棘手的事令魏淵開始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