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退的軍隊在一輪又一輪火槍騎兵的打擊下,猶如秋日裏被收割的麥子般,成片成片無聲的倒下,死去的人們被淹沒在退卻的兵潮之中,以至於不能瞑目倒下……
沉重的馬蹄踐踏著嗜血的大地,馬嘴中噴出的熱氣使得大明鐵騎猶如來自地獄的使者般令人膽寒。魏淵指揮著騎兵隊伍呈新月形進行追擊,潰散的漢八旗士卒驚恐萬分,逃無可逃。
孔有德眼看自己的手下遭遇潰敗,急忙親率騎兵前來營救,而奉代善之命前來追擊魏淵的鼇拜也率領著1000正白旗騎兵尾隨殺來。
追擊中的魏淵發現了敵軍的動向,於是立刻下令道:
“武安國!張大強!你二人速率領本營軍馬返迴要塞重新布防。”
武安國和張大強自然也注意到了敵人的大批騎兵正在迫近,張大強苦勸魏淵說:
“三爺!人數太多了,您先隨俺們迴城吧。”
武安國也在一旁勸說道:
“是啊大人!您是主帥,不能有任何閃失啊!”
魏淵聽罷二人之言,不由分說的嗬斥道:
“你二人無需多言,我的話便是軍令!速速迴城!”
眾人都知道魏淵的脾氣,盡管心有不甘,可武安國、張大強還是率領本部迅速撤入城內,厚重的大門緩緩關閉,城牆之外魏淵統領著千餘精騎在靜靜的等待著。
魏淵深知,狹路相逢勇者勝,駐守墩台山的明軍雖說暫時擊退了孔有德的攻擊,可另一側代善的攻擊隻會比孔有德的更甚。因此他必須要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最好的辦法就是來一場騎兵之間的硬碰硬,在野戰中擊潰滿洲八旗引以為豪的騎兵,將會對他們的自信心與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
麵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魏淵進行了極為短暫的戰前動員。
“將士們!在你們麵前的,是自詡無敵於天下的滿洲八旗!今天,我魏淵對你們隻有一個要求,打垮他們!擊潰他們!徹底消滅他們!”
“打垮他們!擊潰他們!消滅他們!”
金鷹衛隊的將士以及八百鐵騎精銳等待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他們渴望在正麵戰場上挑戰這個時代最強的騎兵隊伍。隻有將這個曾經的王者踩在腳下,自己才能成為當今天下最強的騎兵。
魏淵麾下騎兵穿著暗銀色鎖子甲,甲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黑亮的光芒,鼇拜統帥的正白旗軍隊則是清一色的白盔白甲。銀色的暗流與白色的光柱終於在燦爛的陽光下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戰將呐喊,軍馬嘶鳴。暗銀色與亮白色猶如光和影一般相互糾纏,又彼此排斥。沒有太多的指揮技巧,這是一場以命相搏的純粹廝殺,戰場之上的每個人都抱著同一個目標:
殺死眼前的敵人,活下去...
魏淵躍馬在前,猶如一根尖刺般直釘入敵軍陣中,他手中的武器是專屬定製的一杆上百斤重的混鐵大棍。由於天生的神力,旁人幾乎難以抬動的大棍,在魏淵的手中被舞的上下翻飛。
幾個正白旗騎手見魏淵身穿的甲衣精美,一看就非尋常人物,於是催馬向著魏淵殺來。魏淵的臉上隱約露出一絲笑意,毫不遲疑的應敵而上。
僅僅是一個照麵,魏淵輪圓的大棍便輕鬆掃飛了衝向自己的敵人。一個敵人想在背後偷襲魏淵,結果他剛衝上去,就被魏淵身旁,金鷹衛隊的將士反手一槍紮了個透心涼,死屍無聲的跌下馬去,幾匹失去主人駕禦的戰馬驚慌嘶叫著四散逃離。
身材魁梧的魏淵動起手來卻比瘦弱的人還要靈活許多,盡管官職越升越高,可他每日的鍛煉卻從未中斷過。上百斤的混鐵大棍,加上他招招致命的棍法,魏淵所到之處宛如疾風過境,上下翻飛的鐵棍形成了一個圓形的攻擊區域,任何進入這一圓形區域內的敵人,不是被巨大的衝擊力所擊飛,就是被魏淵一棍子下去砸了個腦漿迸裂。
地上扭曲的屍體越來越多,頭蓋骨被鐵棍砸碎的聲音讓人聽起來膽戰心驚...
在魏淵的率領下,明軍鐵騎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不斷衝擊著敵人成的防禦陣勢。身先士卒的魏淵,使用大棍很快硬生生砸出了一個巨大的豁口。在他身後,士氣大振的明軍將士咆哮著突破缺口,殺向敵人軍中。
刀槍所及之處,血肉橫飛,武器相格的叮當聲,戰馬的嘶鳴聲,交戰雙方生死相搏的呐喊聲,兵器透過甲衣、進身體時令人作嘔的悶聲……
明軍勇猛的表現不禁令鼇拜大吃了一驚。他與明軍交戰多年,像眼前這支打起仗來如此拚命的明軍,他還是第一次遇到。即便是縱橫遼東多年的關寧鐵騎,也做不到如此程度。
素來以勇武著稱的正白旗,竟然在正麵對抗中被明軍硬生生的壓了一頭,這令身為主將的鼇拜心中甚是急躁。
“孔有德的軍隊哪裏去了?為何不來助戰!”
“迴稟將軍,孔有德稱漢人正在圍攻杏山城。他擔心城池有失,就先行撤軍迴援杏山了。”
“娘的!漢狗就是靠不住,此戰結束老子非讓王爺拔了他的皮不可!”
原來孔有德雖然親率騎兵衝鋒在前,但也僅僅是為了掩護自己敗下陣來的殘兵。當孔有德發現鼇拜率領的正白旗軍團加入野戰之後,便悄悄的退兵了。
接近兩個時辰的攻城戰,折損了孔有德近3000的人馬,這著實令他心疼不已。正白旗軍團的加入更令戰局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果戰勝,那功勞必然會是鼇拜的;如果戰敗,那就是他孔有德攻城不利。仔細權衡一下利弊之後,孔有德撇下一句“杏山城告急,必須馬上迴援。”便匆匆退迴了杏山城。
鼇拜打心眼裏瞧不起孔有德一幹降將,咒罵了幾句之後他將視線重新轉向了魏淵。
“不能再由著那個漢人再這麽囂張下去了,此人如此勇猛,看來必須我親自出馬降服他了。”
說著鼇拜驅馬上前,直奔魏淵殺去,在他身後則緊跟著10名正白旗擺牙喇。擺牙喇又名白甲兵,這支部隊雖說人數不多,可卻是滿清之內最為精銳的武裝力量,正白旗的擺牙喇直接隸屬於旗主多爾袞,戰場之上說他們“以一敵十”一點也不為過。
此刻,這支可謂滿洲精英組成的隊伍,在擁有“巴圖魯”勇士稱號的鼇拜率領下,全然不顧戰場上其他的明軍,直奔魏淵所在的位置衝去。
通體黑鬢的寶馬龍駒二目炯炯,馬背上的魏淵單臂夾棍,傲視戰場,棍頭下垂,烏紅的鮮血沿著雕刻著精美花紋的棍杆緩緩而下,一滴滴落在積雪的大地上。
他冷冷的目光地輕蔑的掃視著麵前的正白旗騎兵,從他們的眼神中,魏淵讀出了緊張,還有恐懼。犀利的目光所到之處,視線相交的瞬間便立刻引來一陣戰栗。
這個明軍主將實在是太厲害了,死在他棍下的正白旗兒郎已經不下50餘人,這些死去之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可在這位明軍主將的麵前,他們死的是如此簡單,根本就沒有絲毫還手的能力。這實在是太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了!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目光如此犀利,他的身體裏仿佛蘊含著無限的力量……
魏淵盡量平複著自己的唿吸,額頭上滲出的汗珠沿著臉龐無聲地滑落,晶瑩地懸掛在他的下顎處。盡管天氣寒冷,可鎧甲內的棉衣卻早已被汗水浸透。長時間的體能消耗,已經令魏淵的唿吸變得有些沉重起來。但他必須堅持,此刻的魏淵就是明軍的一麵大旗,隻有這麵大旗迎著寒風招展,明軍才有可能擊潰強敵。
麵對魏淵的威勢,正白旗的將士變得遲疑起來,他們甚至開始失去衝上去一戰的勇氣。
“好!你們不來,那我就去了!”
上百斤的混鐵大棍掛著風聲,再度刮起死亡旋風。隻聽見風聲刀光,一陣疾風!正白旗將士僅僅憑借下意識抬起了手中的馬刀,頭部便受到了激烈的撞擊,整個人的身體橫著飛出數丈之外,鼻腔、口腔頓時鮮血直流,死於非命。
周圍的正白旗將士在恐懼的驅使下,齊聲嚎叫著衝向魏淵。漏洞百出!魏淵大喝一聲,將手中的鐵棍掄圓,橫向一掃。堅硬的甲衣此時變得脆弱不堪,血肉之軀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僅僅一個瞬間,包圍圈便被魏淵輕鬆粉碎!
餘下的正白旗將士臉色慘白,在魏淵咄咄逼人的氣勢下連連後退,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和眼前這個敵人作戰的勇氣。
“戰神...真正的戰神...”
一個早已被嚇破膽的滿洲將士無可思議的喃喃自語著,在他的意識中,眼前的明軍主將簡直和漢人那本《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一樣不可戰勝。漢人之中怎會有如此神勇的猛將?就是滿洲男兒中也找不出此等人物來,不可能!手中緊握的戰刀,不自覺的抖動起來,麵對如此可怕的敵人,他知道自己毫無勝算...
沉重的馬蹄踐踏著嗜血的大地,馬嘴中噴出的熱氣使得大明鐵騎猶如來自地獄的使者般令人膽寒。魏淵指揮著騎兵隊伍呈新月形進行追擊,潰散的漢八旗士卒驚恐萬分,逃無可逃。
孔有德眼看自己的手下遭遇潰敗,急忙親率騎兵前來營救,而奉代善之命前來追擊魏淵的鼇拜也率領著1000正白旗騎兵尾隨殺來。
追擊中的魏淵發現了敵軍的動向,於是立刻下令道:
“武安國!張大強!你二人速率領本營軍馬返迴要塞重新布防。”
武安國和張大強自然也注意到了敵人的大批騎兵正在迫近,張大強苦勸魏淵說:
“三爺!人數太多了,您先隨俺們迴城吧。”
武安國也在一旁勸說道:
“是啊大人!您是主帥,不能有任何閃失啊!”
魏淵聽罷二人之言,不由分說的嗬斥道:
“你二人無需多言,我的話便是軍令!速速迴城!”
眾人都知道魏淵的脾氣,盡管心有不甘,可武安國、張大強還是率領本部迅速撤入城內,厚重的大門緩緩關閉,城牆之外魏淵統領著千餘精騎在靜靜的等待著。
魏淵深知,狹路相逢勇者勝,駐守墩台山的明軍雖說暫時擊退了孔有德的攻擊,可另一側代善的攻擊隻會比孔有德的更甚。因此他必須要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最好的辦法就是來一場騎兵之間的硬碰硬,在野戰中擊潰滿洲八旗引以為豪的騎兵,將會對他們的自信心與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
麵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魏淵進行了極為短暫的戰前動員。
“將士們!在你們麵前的,是自詡無敵於天下的滿洲八旗!今天,我魏淵對你們隻有一個要求,打垮他們!擊潰他們!徹底消滅他們!”
“打垮他們!擊潰他們!消滅他們!”
金鷹衛隊的將士以及八百鐵騎精銳等待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他們渴望在正麵戰場上挑戰這個時代最強的騎兵隊伍。隻有將這個曾經的王者踩在腳下,自己才能成為當今天下最強的騎兵。
魏淵麾下騎兵穿著暗銀色鎖子甲,甲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黑亮的光芒,鼇拜統帥的正白旗軍隊則是清一色的白盔白甲。銀色的暗流與白色的光柱終於在燦爛的陽光下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戰將呐喊,軍馬嘶鳴。暗銀色與亮白色猶如光和影一般相互糾纏,又彼此排斥。沒有太多的指揮技巧,這是一場以命相搏的純粹廝殺,戰場之上的每個人都抱著同一個目標:
殺死眼前的敵人,活下去...
魏淵躍馬在前,猶如一根尖刺般直釘入敵軍陣中,他手中的武器是專屬定製的一杆上百斤重的混鐵大棍。由於天生的神力,旁人幾乎難以抬動的大棍,在魏淵的手中被舞的上下翻飛。
幾個正白旗騎手見魏淵身穿的甲衣精美,一看就非尋常人物,於是催馬向著魏淵殺來。魏淵的臉上隱約露出一絲笑意,毫不遲疑的應敵而上。
僅僅是一個照麵,魏淵輪圓的大棍便輕鬆掃飛了衝向自己的敵人。一個敵人想在背後偷襲魏淵,結果他剛衝上去,就被魏淵身旁,金鷹衛隊的將士反手一槍紮了個透心涼,死屍無聲的跌下馬去,幾匹失去主人駕禦的戰馬驚慌嘶叫著四散逃離。
身材魁梧的魏淵動起手來卻比瘦弱的人還要靈活許多,盡管官職越升越高,可他每日的鍛煉卻從未中斷過。上百斤的混鐵大棍,加上他招招致命的棍法,魏淵所到之處宛如疾風過境,上下翻飛的鐵棍形成了一個圓形的攻擊區域,任何進入這一圓形區域內的敵人,不是被巨大的衝擊力所擊飛,就是被魏淵一棍子下去砸了個腦漿迸裂。
地上扭曲的屍體越來越多,頭蓋骨被鐵棍砸碎的聲音讓人聽起來膽戰心驚...
在魏淵的率領下,明軍鐵騎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不斷衝擊著敵人成的防禦陣勢。身先士卒的魏淵,使用大棍很快硬生生砸出了一個巨大的豁口。在他身後,士氣大振的明軍將士咆哮著突破缺口,殺向敵人軍中。
刀槍所及之處,血肉橫飛,武器相格的叮當聲,戰馬的嘶鳴聲,交戰雙方生死相搏的呐喊聲,兵器透過甲衣、進身體時令人作嘔的悶聲……
明軍勇猛的表現不禁令鼇拜大吃了一驚。他與明軍交戰多年,像眼前這支打起仗來如此拚命的明軍,他還是第一次遇到。即便是縱橫遼東多年的關寧鐵騎,也做不到如此程度。
素來以勇武著稱的正白旗,竟然在正麵對抗中被明軍硬生生的壓了一頭,這令身為主將的鼇拜心中甚是急躁。
“孔有德的軍隊哪裏去了?為何不來助戰!”
“迴稟將軍,孔有德稱漢人正在圍攻杏山城。他擔心城池有失,就先行撤軍迴援杏山了。”
“娘的!漢狗就是靠不住,此戰結束老子非讓王爺拔了他的皮不可!”
原來孔有德雖然親率騎兵衝鋒在前,但也僅僅是為了掩護自己敗下陣來的殘兵。當孔有德發現鼇拜率領的正白旗軍團加入野戰之後,便悄悄的退兵了。
接近兩個時辰的攻城戰,折損了孔有德近3000的人馬,這著實令他心疼不已。正白旗軍團的加入更令戰局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果戰勝,那功勞必然會是鼇拜的;如果戰敗,那就是他孔有德攻城不利。仔細權衡一下利弊之後,孔有德撇下一句“杏山城告急,必須馬上迴援。”便匆匆退迴了杏山城。
鼇拜打心眼裏瞧不起孔有德一幹降將,咒罵了幾句之後他將視線重新轉向了魏淵。
“不能再由著那個漢人再這麽囂張下去了,此人如此勇猛,看來必須我親自出馬降服他了。”
說著鼇拜驅馬上前,直奔魏淵殺去,在他身後則緊跟著10名正白旗擺牙喇。擺牙喇又名白甲兵,這支部隊雖說人數不多,可卻是滿清之內最為精銳的武裝力量,正白旗的擺牙喇直接隸屬於旗主多爾袞,戰場之上說他們“以一敵十”一點也不為過。
此刻,這支可謂滿洲精英組成的隊伍,在擁有“巴圖魯”勇士稱號的鼇拜率領下,全然不顧戰場上其他的明軍,直奔魏淵所在的位置衝去。
通體黑鬢的寶馬龍駒二目炯炯,馬背上的魏淵單臂夾棍,傲視戰場,棍頭下垂,烏紅的鮮血沿著雕刻著精美花紋的棍杆緩緩而下,一滴滴落在積雪的大地上。
他冷冷的目光地輕蔑的掃視著麵前的正白旗騎兵,從他們的眼神中,魏淵讀出了緊張,還有恐懼。犀利的目光所到之處,視線相交的瞬間便立刻引來一陣戰栗。
這個明軍主將實在是太厲害了,死在他棍下的正白旗兒郎已經不下50餘人,這些死去之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可在這位明軍主將的麵前,他們死的是如此簡單,根本就沒有絲毫還手的能力。這實在是太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了!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目光如此犀利,他的身體裏仿佛蘊含著無限的力量……
魏淵盡量平複著自己的唿吸,額頭上滲出的汗珠沿著臉龐無聲地滑落,晶瑩地懸掛在他的下顎處。盡管天氣寒冷,可鎧甲內的棉衣卻早已被汗水浸透。長時間的體能消耗,已經令魏淵的唿吸變得有些沉重起來。但他必須堅持,此刻的魏淵就是明軍的一麵大旗,隻有這麵大旗迎著寒風招展,明軍才有可能擊潰強敵。
麵對魏淵的威勢,正白旗的將士變得遲疑起來,他們甚至開始失去衝上去一戰的勇氣。
“好!你們不來,那我就去了!”
上百斤的混鐵大棍掛著風聲,再度刮起死亡旋風。隻聽見風聲刀光,一陣疾風!正白旗將士僅僅憑借下意識抬起了手中的馬刀,頭部便受到了激烈的撞擊,整個人的身體橫著飛出數丈之外,鼻腔、口腔頓時鮮血直流,死於非命。
周圍的正白旗將士在恐懼的驅使下,齊聲嚎叫著衝向魏淵。漏洞百出!魏淵大喝一聲,將手中的鐵棍掄圓,橫向一掃。堅硬的甲衣此時變得脆弱不堪,血肉之軀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僅僅一個瞬間,包圍圈便被魏淵輕鬆粉碎!
餘下的正白旗將士臉色慘白,在魏淵咄咄逼人的氣勢下連連後退,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和眼前這個敵人作戰的勇氣。
“戰神...真正的戰神...”
一個早已被嚇破膽的滿洲將士無可思議的喃喃自語著,在他的意識中,眼前的明軍主將簡直和漢人那本《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一樣不可戰勝。漢人之中怎會有如此神勇的猛將?就是滿洲男兒中也找不出此等人物來,不可能!手中緊握的戰刀,不自覺的抖動起來,麵對如此可怕的敵人,他知道自己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