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督師!洪督師!天大的利好消息啊!”
風雪之中一名身材魁梧的將軍披甲急匆匆登上了城牆,洪承疇循聲望去,來將乃是援剿總兵祖大樂,此人是錦州守將祖大壽的堂弟,同他的堂兄一樣,也是位能征善戰的武者。在祖大樂的身後,還跟著白廣恩、王廷臣、曹變蛟、馬科四位總兵官。
洪承疇正在憂心城防之事,聽聞祖大樂之言說道:
“戰況已然是如此境地,還能有什麽好消息。”
祖大樂身材高大,嘴巴上留著很是標準的八字胡,說起話來聲如洪鍾,底氣十足。他朝著洪承疇抱拳迴答說:
“絕對是好消息啊我的洪督師!探馬來報,有我大明的援軍自海上而來,昨日於小淩河城外大敗阿濟格統帥的正白旗,現在正趕來咱們鬆山堡支援呢!”
祖大樂邊說著視線越過了洪承疇,他抬手指向了城外的那支軍隊,興高采烈的說:
“喏!他們來了!”
“什麽?!”
洪承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派來了援軍?還是從海上趕來的?竟然還大敗阿濟格部!這是真的嗎?
洪承疇愣了愣,隨後猛的轉過身去眯縫著眼睛仔細瞧看起來。
鴛鴦戰袍!是鴛鴦戰袍!從軍容的裝束上便可確認無疑了,果真是大明的援兵!
可為什麽會有玄黃天子龍旗呢?洪承疇疑惑的問道:
“援軍的將領是何人?”
祖大樂接著迴答道:
“援軍統帥乃是魏淵。”
“魏淵...”
洪承疇默念了一下這個名字,對於魏淵這個名a字洪承疇並不算陌生,自從被楊嗣昌提拔以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魏淵便實現了從區區不入流的團練總兵到封疆大吏的飛躍式升遷,說他是平步青雲這一點都不為過。
盡管對名字已經非常熟悉,可對於魏淵這個人,洪承疇卻從未打過交道,今日聽聞援兵統帥竟然是他,洪承疇不免在心頭思量一番。
聽到這個名字,遼東總兵王廷臣問道:
“魏淵是誰?怎麽以前從未聽說過這個人啊?”
王廷臣長年在遼東與清兵作戰,在加上他是個粗人,對朝堂之上的人事任免毫不關心,沒聽過魏淵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山海關總兵馬科滿臉不屑的表情說:
“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罷了,能有今日的地位全仗著閹黨在後麵為他撐腰。此人是個典型的溜須拍馬之徒,之前奉承楊嗣昌,後來為了討好周閣老不惜出賣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楊嗣昌,再後來又投入曹化淳的門下,是個善於鑽營的小人,沒什麽真本事的。”
馬科是前內閣首輔周延儒一手提拔起來的山海關總兵,自然看不上扳倒了周延儒的魏淵。而且在東林黨人的眼中,魏淵的確已經被劃為了閹黨一派。
祖大樂聽聞此言看了一眼身旁的馬科,撇撇嘴說道:
“馬總兵這話說得有些絕對了吧。據探馬迴報,那魏淵依托戰船臨海結出卻月陣,殺得阿濟格丟盔卸甲狼狽而逃,我看他還是有些本領的。”
祖大樂是典型的武將性格,在他的眼中,將領是何黨、屬於哪派這些都無所謂,有沒有真本事、會不會打仗才是他關注的重點。看到馬科如此詆毀剛剛打了大勝仗的魏淵,祖大樂是打心眼裏不痛快。
馬科在之前的杏山潰敗中被孔友德統領的漢八旗打的大敗虧輸,麾下基本都打沒了,心中正是火大。今日見祖大樂這個職位在自己之下武將竟敢當眾頂撞,不由得怒火中燒,他提高了聲音的分貝嗬斥道:
“你懂個屁!僥幸打贏一場算什麽!阿濟格區區數千騎兵,將之擊潰有什麽好誇耀的!”
見馬科對自己吹胡子瞪眼,祖大樂那倔脾氣也上來了,馬科為人處世的風格他早就看不順眼了,今日被馬科這麽一激,祖大樂也顧不上什麽職務高低了,他瞪圓了眼睛迴應道:
“馬科!你跟老子吼什麽!阿濟格區區數千騎兵?有膽子你倒是出城去跟敵人打啊!貓在城裏背後說人壞話算他娘的什麽好漢!”
“你!你!”
馬科沒想到祖大樂這個粗人竟然會如此的愣頭青,當著督師的麵說話毫無顧忌,一時間他被嗆的麵紅耳赤,說不出半句話來。
洪承疇盡管心中不悅,但此刻軍中剛遭大敗,為大計著想,對於祖大樂如此無禮的舉動他也隻能先行忍讓了。洪承疇剛想出言勸阻,誰料祖大樂的倔脾氣竟然再度升級了。
見馬科不住的用手指點著自己,祖大樂不由分說擼起袖子就準備上前找馬科玩命去。曹變蛟見狀一個箭步竄了上去,抬手死死的鉗住了祖大樂的手臂,低聲嗬斥道:
“祖將軍!督師麵前,不可造次!還不速速退下!”
平日裏在軍中,曹變蛟的勇武那是無人不知的。祖大樂對他也很是敬佩,見曹變蛟動怒了,祖大樂立刻冷靜了下來,在重重“哼!”了一聲之後,退了下去。
馬科見祖大樂走了,不由得暗自裏鬆了口氣,祖大樂那身板足足比他壯了兩圈,這要是真動起手來,那可有他馬科的好看了。可即便是這樣,對於馬科來說也是很下不來台的。他朝著洪承疇匆匆施了一禮,便也退了下去。
看著眼前此景,洪承疇無奈的撣了撣衣服上的積雪,好似自言自語般說:
“哎!軍心如此,何以為戰。”
說話間,在玄黃天子龍旗下引領著的魏淵援軍,已經快到城門口了。白廣恩施禮向洪承疇請示道:
“督師大人,魏大人已快入城了,我們是否前去迎接一下?”
洪承疇臉色微變,而後輕輕點了點頭說:
“好,咱們去迎接一下這位侯爺大人。”
古人對於禮數是十分講究的,“迎”和“接”之間的意義相去甚遠。“迎”那是為了表示下級對上級的尊重,“接”則是平級同輩之間使用的禮節。
如今魏淵的職務說出來得有一大串了,什麽太子太保、安東侯、驃騎將軍、兵部侍郎等等,官職位居從一品;而洪承疇的職務則相對要簡單的多,大明薊遼總督,節製遼東諸軍事,正二品官職。
如果單單按照官位品級來說,年紀輕輕的魏淵竟然還要高出洪承疇半頭。可大明官場一向講究論資排輩,不論是從年歲上,還是經驗閱曆上,在洪承疇麵前,二十歲的魏淵顯然是個晚輩,最為關鍵的是魏淵是前來增援的,按照兵製他理應受督師洪承疇的節製,從這方麵講,魏淵又要比洪承疇矮一頭。
白廣恩提議洪承疇前去迎接魏淵,是有欠妥當的。也許他如此提議不過是無心之舉,可在洪承疇看來,這是他督師威嚴的下降以及手下將士們對他不重視的一個危險信號。
最終,心裏很不痛快的洪承疇還是率領著幾位總兵出現在了鬆山堡的城門口,列隊迎接魏淵的到來。
風雪之中,玄黃天子龍旗下身材高大的魏淵顯得威嚴十足,眾人仰視之間不禁心生畏意。魏淵見城門洞開有人出城迎接,便抬起右手示意隊伍停止前進。隨著魏淵揚起的手臂有力的劃過半空,一聲聲洪亮的軍令聲緊促而有序的傳遞著。
“停止行軍,全體立正!”
片刻功夫由騎兵、步兵、戰車組成的前進方陣如同一個整體般隨著魏淵一個輕輕的手勢戛然間停止了運轉,一時間積雪湧動,蕩起層層雪霧。近萬名軍士肅立於飛散的雪花下,宛如雕塑般寂靜無聲、難以撼動。
僅僅這一個動作,包括洪承疇在內的鬆山堡內眾人就深深感受到了魏淵軍隊的可怕。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以往隻是出現在《孫子兵法》中的語句今日竟然活生生的擺在了世人麵前。
站在洪承疇身後的馬科不自覺的吞咽了一下口水,他之前對魏淵多有非議,可魏淵本人他卻是從未見過的,今日見到魏淵本人及其手下的軍隊,馬科突然有些後悔自己之前說那些詆毀魏淵的話了,不是因為愧疚,而是因為心中的恐懼,在這個二十歲的侯爺身上他感受到了將軍百戰的殺氣,感受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
魏淵驅馬來到洪承疇等人的近前,在他身後緊跟著張大強、司川、秦牧陽等人。魏淵一眼便注意到了迎接隊伍裏站前最前列的洪承疇。
洪承疇一身紫花罩甲,頭頂的金盔之上三支白色鶡羽彰顯著他軍中尊貴的身份。大戰在即,內部的穩定是第一要務,尊重主帥、至少將表麵上的功夫做足此刻便有了重大意義。
在確定了洪承疇的身份之後,魏淵立刻翻身下馬,緊走幾步來到洪承疇麵前雙手抱拳行禮,滿臉笑容的說道:
“哎呀!魏淵何德何能竟勞煩洪督師親自在城門外向迎,罪過、罪過啊!”
洪承疇原本以為魏淵少年得誌,必定是輕狂無比,沒想到此番相見對自己竟是這般的客氣,一時間他倒是有些不知所措起來,愣了愣神之後洪承疇這才急忙迴禮說:
“哪裏哪裏,侯爺奉旨前來助陣,我們同僚理應前來迎接才是。”
城門處原本有些緊張尷尬的氣氛,隨著魏淵放低姿態的主動示好而變得熱烈起來。剛一進城,魏淵便授意部下大張旗鼓的將軍糧一車又一車的運入城中。俗語講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洪承疇手下的敗軍此刻早已是饑寒交迫,看到堆積成山的糧草一個個無不歡唿雀躍。
鬆山堡內原本低沉的士氣隨即為之一振,不少軍士激動的跪倒在地,朝著玄黃天子龍旗行跪拜之禮,一個個激動的口中山唿“萬歲”,熱烈的氣氛很快感染了四周眾人,將士們紛紛振臂高唿,激蕩之音響徹天地,林中棲息的鳥兒驚飛,樹枝上的積雪竟也被紛紛震落。
距城數裏之遠的八旗偵查騎兵也注意到了鬆山堡方向發出的聲響,代善派出的騎兵不敢耽擱,立刻調轉馬頭迴營送信去了,馬蹄踏過雪地留下的一道痕跡,不多時便被新的落雪所覆蓋,再難覓得絲毫痕跡。
風雪之中一名身材魁梧的將軍披甲急匆匆登上了城牆,洪承疇循聲望去,來將乃是援剿總兵祖大樂,此人是錦州守將祖大壽的堂弟,同他的堂兄一樣,也是位能征善戰的武者。在祖大樂的身後,還跟著白廣恩、王廷臣、曹變蛟、馬科四位總兵官。
洪承疇正在憂心城防之事,聽聞祖大樂之言說道:
“戰況已然是如此境地,還能有什麽好消息。”
祖大樂身材高大,嘴巴上留著很是標準的八字胡,說起話來聲如洪鍾,底氣十足。他朝著洪承疇抱拳迴答說:
“絕對是好消息啊我的洪督師!探馬來報,有我大明的援軍自海上而來,昨日於小淩河城外大敗阿濟格統帥的正白旗,現在正趕來咱們鬆山堡支援呢!”
祖大樂邊說著視線越過了洪承疇,他抬手指向了城外的那支軍隊,興高采烈的說:
“喏!他們來了!”
“什麽?!”
洪承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派來了援軍?還是從海上趕來的?竟然還大敗阿濟格部!這是真的嗎?
洪承疇愣了愣,隨後猛的轉過身去眯縫著眼睛仔細瞧看起來。
鴛鴦戰袍!是鴛鴦戰袍!從軍容的裝束上便可確認無疑了,果真是大明的援兵!
可為什麽會有玄黃天子龍旗呢?洪承疇疑惑的問道:
“援軍的將領是何人?”
祖大樂接著迴答道:
“援軍統帥乃是魏淵。”
“魏淵...”
洪承疇默念了一下這個名字,對於魏淵這個名a字洪承疇並不算陌生,自從被楊嗣昌提拔以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魏淵便實現了從區區不入流的團練總兵到封疆大吏的飛躍式升遷,說他是平步青雲這一點都不為過。
盡管對名字已經非常熟悉,可對於魏淵這個人,洪承疇卻從未打過交道,今日聽聞援兵統帥竟然是他,洪承疇不免在心頭思量一番。
聽到這個名字,遼東總兵王廷臣問道:
“魏淵是誰?怎麽以前從未聽說過這個人啊?”
王廷臣長年在遼東與清兵作戰,在加上他是個粗人,對朝堂之上的人事任免毫不關心,沒聽過魏淵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山海關總兵馬科滿臉不屑的表情說:
“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子罷了,能有今日的地位全仗著閹黨在後麵為他撐腰。此人是個典型的溜須拍馬之徒,之前奉承楊嗣昌,後來為了討好周閣老不惜出賣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楊嗣昌,再後來又投入曹化淳的門下,是個善於鑽營的小人,沒什麽真本事的。”
馬科是前內閣首輔周延儒一手提拔起來的山海關總兵,自然看不上扳倒了周延儒的魏淵。而且在東林黨人的眼中,魏淵的確已經被劃為了閹黨一派。
祖大樂聽聞此言看了一眼身旁的馬科,撇撇嘴說道:
“馬總兵這話說得有些絕對了吧。據探馬迴報,那魏淵依托戰船臨海結出卻月陣,殺得阿濟格丟盔卸甲狼狽而逃,我看他還是有些本領的。”
祖大樂是典型的武將性格,在他的眼中,將領是何黨、屬於哪派這些都無所謂,有沒有真本事、會不會打仗才是他關注的重點。看到馬科如此詆毀剛剛打了大勝仗的魏淵,祖大樂是打心眼裏不痛快。
馬科在之前的杏山潰敗中被孔友德統領的漢八旗打的大敗虧輸,麾下基本都打沒了,心中正是火大。今日見祖大樂這個職位在自己之下武將竟敢當眾頂撞,不由得怒火中燒,他提高了聲音的分貝嗬斥道:
“你懂個屁!僥幸打贏一場算什麽!阿濟格區區數千騎兵,將之擊潰有什麽好誇耀的!”
見馬科對自己吹胡子瞪眼,祖大樂那倔脾氣也上來了,馬科為人處世的風格他早就看不順眼了,今日被馬科這麽一激,祖大樂也顧不上什麽職務高低了,他瞪圓了眼睛迴應道:
“馬科!你跟老子吼什麽!阿濟格區區數千騎兵?有膽子你倒是出城去跟敵人打啊!貓在城裏背後說人壞話算他娘的什麽好漢!”
“你!你!”
馬科沒想到祖大樂這個粗人竟然會如此的愣頭青,當著督師的麵說話毫無顧忌,一時間他被嗆的麵紅耳赤,說不出半句話來。
洪承疇盡管心中不悅,但此刻軍中剛遭大敗,為大計著想,對於祖大樂如此無禮的舉動他也隻能先行忍讓了。洪承疇剛想出言勸阻,誰料祖大樂的倔脾氣竟然再度升級了。
見馬科不住的用手指點著自己,祖大樂不由分說擼起袖子就準備上前找馬科玩命去。曹變蛟見狀一個箭步竄了上去,抬手死死的鉗住了祖大樂的手臂,低聲嗬斥道:
“祖將軍!督師麵前,不可造次!還不速速退下!”
平日裏在軍中,曹變蛟的勇武那是無人不知的。祖大樂對他也很是敬佩,見曹變蛟動怒了,祖大樂立刻冷靜了下來,在重重“哼!”了一聲之後,退了下去。
馬科見祖大樂走了,不由得暗自裏鬆了口氣,祖大樂那身板足足比他壯了兩圈,這要是真動起手來,那可有他馬科的好看了。可即便是這樣,對於馬科來說也是很下不來台的。他朝著洪承疇匆匆施了一禮,便也退了下去。
看著眼前此景,洪承疇無奈的撣了撣衣服上的積雪,好似自言自語般說:
“哎!軍心如此,何以為戰。”
說話間,在玄黃天子龍旗下引領著的魏淵援軍,已經快到城門口了。白廣恩施禮向洪承疇請示道:
“督師大人,魏大人已快入城了,我們是否前去迎接一下?”
洪承疇臉色微變,而後輕輕點了點頭說:
“好,咱們去迎接一下這位侯爺大人。”
古人對於禮數是十分講究的,“迎”和“接”之間的意義相去甚遠。“迎”那是為了表示下級對上級的尊重,“接”則是平級同輩之間使用的禮節。
如今魏淵的職務說出來得有一大串了,什麽太子太保、安東侯、驃騎將軍、兵部侍郎等等,官職位居從一品;而洪承疇的職務則相對要簡單的多,大明薊遼總督,節製遼東諸軍事,正二品官職。
如果單單按照官位品級來說,年紀輕輕的魏淵竟然還要高出洪承疇半頭。可大明官場一向講究論資排輩,不論是從年歲上,還是經驗閱曆上,在洪承疇麵前,二十歲的魏淵顯然是個晚輩,最為關鍵的是魏淵是前來增援的,按照兵製他理應受督師洪承疇的節製,從這方麵講,魏淵又要比洪承疇矮一頭。
白廣恩提議洪承疇前去迎接魏淵,是有欠妥當的。也許他如此提議不過是無心之舉,可在洪承疇看來,這是他督師威嚴的下降以及手下將士們對他不重視的一個危險信號。
最終,心裏很不痛快的洪承疇還是率領著幾位總兵出現在了鬆山堡的城門口,列隊迎接魏淵的到來。
風雪之中,玄黃天子龍旗下身材高大的魏淵顯得威嚴十足,眾人仰視之間不禁心生畏意。魏淵見城門洞開有人出城迎接,便抬起右手示意隊伍停止前進。隨著魏淵揚起的手臂有力的劃過半空,一聲聲洪亮的軍令聲緊促而有序的傳遞著。
“停止行軍,全體立正!”
片刻功夫由騎兵、步兵、戰車組成的前進方陣如同一個整體般隨著魏淵一個輕輕的手勢戛然間停止了運轉,一時間積雪湧動,蕩起層層雪霧。近萬名軍士肅立於飛散的雪花下,宛如雕塑般寂靜無聲、難以撼動。
僅僅這一個動作,包括洪承疇在內的鬆山堡內眾人就深深感受到了魏淵軍隊的可怕。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以往隻是出現在《孫子兵法》中的語句今日竟然活生生的擺在了世人麵前。
站在洪承疇身後的馬科不自覺的吞咽了一下口水,他之前對魏淵多有非議,可魏淵本人他卻是從未見過的,今日見到魏淵本人及其手下的軍隊,馬科突然有些後悔自己之前說那些詆毀魏淵的話了,不是因為愧疚,而是因為心中的恐懼,在這個二十歲的侯爺身上他感受到了將軍百戰的殺氣,感受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
魏淵驅馬來到洪承疇等人的近前,在他身後緊跟著張大強、司川、秦牧陽等人。魏淵一眼便注意到了迎接隊伍裏站前最前列的洪承疇。
洪承疇一身紫花罩甲,頭頂的金盔之上三支白色鶡羽彰顯著他軍中尊貴的身份。大戰在即,內部的穩定是第一要務,尊重主帥、至少將表麵上的功夫做足此刻便有了重大意義。
在確定了洪承疇的身份之後,魏淵立刻翻身下馬,緊走幾步來到洪承疇麵前雙手抱拳行禮,滿臉笑容的說道:
“哎呀!魏淵何德何能竟勞煩洪督師親自在城門外向迎,罪過、罪過啊!”
洪承疇原本以為魏淵少年得誌,必定是輕狂無比,沒想到此番相見對自己竟是這般的客氣,一時間他倒是有些不知所措起來,愣了愣神之後洪承疇這才急忙迴禮說:
“哪裏哪裏,侯爺奉旨前來助陣,我們同僚理應前來迎接才是。”
城門處原本有些緊張尷尬的氣氛,隨著魏淵放低姿態的主動示好而變得熱烈起來。剛一進城,魏淵便授意部下大張旗鼓的將軍糧一車又一車的運入城中。俗語講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洪承疇手下的敗軍此刻早已是饑寒交迫,看到堆積成山的糧草一個個無不歡唿雀躍。
鬆山堡內原本低沉的士氣隨即為之一振,不少軍士激動的跪倒在地,朝著玄黃天子龍旗行跪拜之禮,一個個激動的口中山唿“萬歲”,熱烈的氣氛很快感染了四周眾人,將士們紛紛振臂高唿,激蕩之音響徹天地,林中棲息的鳥兒驚飛,樹枝上的積雪竟也被紛紛震落。
距城數裏之遠的八旗偵查騎兵也注意到了鬆山堡方向發出的聲響,代善派出的騎兵不敢耽擱,立刻調轉馬頭迴營送信去了,馬蹄踏過雪地留下的一道痕跡,不多時便被新的落雪所覆蓋,再難覓得絲毫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