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見孔友德停止了進軍,拍馬上前進言說:
“洪承疇這老賊詭計多端,待我先派出一隊弟兄試探試探。”
孔友德重重點了點頭,並沒有答話。
尚可喜雖說與孔友德、耿仲明一同被皇太極封了王,可不論資曆還是勢力,他都無法與孔友德相提並論,因此尚可喜也想借著此番作戰的機會好好在孔友德麵前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
得到了孔友德的默許後,尚可喜很快便挑出了麾下五百死士,命他們借著夜色悄悄越過壕溝,一探洪承疇大營內的虛實。同時尚可喜指揮著手下的騎兵於壕溝外側列隊待命,隨時準備應對明軍的出擊。
這五百死士都是尚可喜軍中的精銳,各個身手矯健,片刻工夫這些人便敏捷的跳過壕溝,向著洪承疇大營的方向摸去。這些死士剛剛抵達大營圍欄的外側,自洪承疇的營內頓時響起了戰鼓之聲。原本看著空無一人的營寨圍牆之上,一排排弓弩手、火銃手仿佛憑空出現般令營外的清兵大吃一驚。
還沒容得這些清兵死士退避,喊殺之聲四起。
“噠噠噠!噠噠噠!”
如同炒豆般的火銃齊射聲。
“嗖嗖!嗖嗖嗖!”
黑暗之中弩箭劃破夜空的聲響成了營外清兵臨死前聽到的最後聲響。
衝在最前麵的清兵紛紛倒地,一時間壕溝內外到處都是未死清兵痛苦的呻吟聲。有一些反應快的清兵僥幸逃到明軍營地外的壕溝內躲了起來,這些人還沒容得開始慶幸自己的走運,隻見洪承疇大營內的明軍射出了幾支“火箭”,箭頭燃起的火團在夜幕下顯得分外顯眼。
這幾支“火箭”在清軍注視的眼神中,準確無誤的射到了壕溝之內。頃刻間原本清兵賴以自保的壕溝頓時成了毀滅他們的煉獄。無情的大火“騰”的燒了起來,熊熊火焰之下,壕溝內清軍的哀嚎聲無比淒厲,宛如自地獄內傳來一般。
洪承疇大營外的壕溝內鋪設了大量的幹草,同時在幹草之上又灑了火油。這一把火燒起來,借著冬天強勁的風勢,頓時壕溝變成了一條狂暴的火龍,吞噬著每一個敢於靠近的人。
尚可喜見此情形大為震驚,他原想著杏山城內明軍的潰敗已成定局,縱使這洪承疇有些韜略,可麵對如此形勢想必也沒有多少辦法了,於是尚可喜這才自告奮勇前來探營。可沒想到便宜沒撿著,卻結結實實的栽了一個跟頭,想到這尚可喜不由得惱羞成怒起來。
“他娘的!洪承疇你夠陰!看老子怎麽收拾你。”
孔友德眼見洪承疇大營戒備森嚴,心中便打起了退堂鼓。可尚可喜畢竟損兵折將了,他若是就這麽退了未免不太合適。於是孔友德下令步兵堆土滅火,同時命軍中的火銃兵、弓弩兵就地尋找掩體對洪承疇大營內的明軍展開迴擊。一時間營內外槍聲大作,箭如雨下,隔著戰壕內熊熊燃燒的大火,明清兩軍展開了遠程較量。
此刻明軍大營內迎風招展的雖是洪承疇的帥旗,可守將卻是曹變蛟。曹變蛟乃是明朝末將名將曹文詔之侄。少年時便已開始於軍中效力,曹變蛟身懷武藝、敢戰敢為,統兵有方。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乃是明軍中不可多得的猛將,時任遼東總兵。
在得到清兵來襲的消息之後,曹變蛟、白廣恩、王廷臣這三名僅剩的總兵一起請求洪承疇速速移營鬆山堡,收攏殘兵,以圖再戰。洪承疇雖說也不願意就這麽撤出杏山城,可他若是繼續留下來的話整個明軍便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不得已洪承疇隻得在白廣恩、王廷臣兩位總兵所部的護衛下,向著鬆山堡方向撤退。曹變蛟則主動請命斷後,用以牽製清兵。
曹變蛟用來斷後的軍士其實並不多,也僅僅隻有3000人左右。很快的,人數處於劣勢的明軍,在清軍的持續火力打擊下情況開始變得十分危急起來。曹變蛟親自提劍立於寨牆之上督戰,左右不時有親兵與守軍中箭身亡。
又是一輪箭雨射來,曹變蛟手下的親兵急忙拉著他進行躲避,曹變蛟一把推開親兵吼道:
“閃開!我曹變蛟向督師大人說的明白,今夜要作就作斷頭將軍!馬革裹屍,何其快哉!”
曹變蛟如此大無畏的氣勢深深感染著身邊每一位明軍士兵。盡管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守營的明軍氣勢卻並不輸正在圍攻的清軍。
又是一陣箭雨過後,曹變蛟仔細觀察著清軍的動向,敵軍密集的陣型讓曹變蛟的眼前一亮。他立刻扯著嗓子喊起來。
“來啊!把大帳前的三門紅夷大炮給本將推到大營正門口去!”
而幾乎與此同時,營外的清軍中尚可喜氣急敗壞的唿喊道:
“紅衣大炮!紅衣大炮在哪?推過來!老子要讓洪承疇知道知道厲害!”
不多時,10門紅衣大炮的炮口已經齊刷刷的對準了洪承疇的大營。炮營的清兵熟練的固定炮身、填充炮彈,他們自信能夠在幾輪火炮之後將眼前的明軍大營徹底夷為平地。
可就在營外的清軍準備開始火炮打擊之時,隔著壕溝上燃起的熊熊火牆,他們發現明軍大營的營門竟然自己打開了。還沒容得這些清軍迴過神來,隻見幾門黑洞洞的炮口已經對向了本方軍陣所在之處。
“轟!咚——嗒!”
無情的炮彈徑直落向了清軍密集之處,硝煙彌漫之下孔友德所部頓時死傷一片,剛剛排列好的10門紅衣大炮,由於本方軍陣遭受炮擊而變得混亂,也無法再按照原定計劃開炮射擊了。
還沒容得清兵從明軍突如其來的火炮打擊下緩過神來,曹變蛟一馬當先率領麾下百餘名精騎從營門處殺了出來。出擊的明軍縱馬從還在熊熊燃燒的壕溝上一躍而過,宛如下凡的天兵般勢不可擋。營外的清兵原本就是驚魂未定,再被曹變蛟這麽一通大砍大殺,頓時變得陣腳大亂起來。
孔友德原本就很是忌憚洪承疇的謀略。今夜在明軍大營外在遭此挫敗,更是令他變得心有餘悸起來。孔友德眼見前營的尚可喜在明軍的衝擊下漸漸變得難以支撐起來,他擔心明軍再有其他埋伏,於是便趕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曹變蛟見清兵退卻,也不再行追擊,而是立刻清點手下。在確認清兵已經退出杏山城之後,順利完成斷後任務的曹變蛟率部攜帶著必要的軍需輜重急行軍向著鬆山堡趕去。
鬆山堡,此次明清遼東大戰洪承疇賴以在寧遠以北方向自保的最後一處據點,不過是由驛站發展起來的小型軍事堡壘罷了。此刻在鬆山堡外,滿清和碩英親王阿濟格正在當著堡內明軍的麵一刀一刀的砍殺著俘獲的明軍,好像隻有如此才能宣泄他心中的憤懣。
代善命阿濟格埋伏於杏山通往鬆山的必經之路上截殺敗退的明軍,阿濟格便率領著麾下3000正白旗士卒與蒙古科爾沁部莽古思子親王一道準備給明軍來個出其不意。果然,不久之後便開始有大量的明軍潰逃而來。阿濟格大喜,當即命令手下騎兵出擊截殺,莽古思子手下的3000蒙古騎兵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麽一個撿首級、立軍功的機會。
可就在阿濟格所部痛快的虐殺明軍散兵之時,一支明軍主力部隊突然出現在了阿濟格與蒙古騎兵的身後,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好在騎兵來去如風,機動靈活。不然的話阿濟格這支軍隊甚至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阿濟格當即引兵退出戰場,經過清點,3000正白旗將士損失了300多人,蒙古的莽古思子親王也失去了近500人的蒙古鐵騎。脾氣暴躁的阿濟格什麽時候吃過這種虧,他當即重整軍隊,尾隨剛剛偷襲了自己的那支明軍之後,伺機窺探著戰機。不久之後阿濟格探得,原來那支軍隊的統帥竟然就是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
得到這一消息的阿濟格更是不遺餘力的從進行追擊,可最終洪承疇在白廣恩、王廷臣兩位總兵的護衛下搶先一步抵達了鬆山堡。阿濟格雖說勇猛善戰,可此番他率領的都是騎兵。鬆山堡盡管並非什麽堅城壁壘,但是攻城武器的阿濟格卻也絲毫奈它沒有多少辦法。為了發泄心中的惡氣,阿濟格便在城外將之前俘獲的明軍悉數斬首示眾,以泄心頭之恨。
鬆山堡內的明軍恨得牙根直癢,恨不能立刻衝出城去與滿洲人拚個你死我活。然而洪承疇卻下令全體將士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出戰,違令者斬!
洪承疇盡管從心裏也很是痛恨阿濟格此等濫殺之人,可作為三軍主帥他必須以大局為重。當下明軍新敗,士氣低落、人心惶惶。雖說曹變蛟、白廣恩、王廷臣三位總兵所部的軍馬保住了,但如今防禦鬆山堡的明軍實際軍力不過2萬餘人。此時又是深夜,城外清兵的勢力尚不清楚。如此情形下貿然出擊,與善於野戰的滿洲八旗打野戰,那是在拿全軍將士的性命在開玩笑,因此麵對阿濟格的挑釁、麵對著城外近在咫尺的將士慘遭屠戮,洪承疇隻能選擇忍耐。
阿濟格砍殺了一陣子無力抵抗的俘虜,眼見明軍不為所動,也變得無趣起來。蒙古親王莽古思子擔心孤軍深入久了恐將陷入明軍包圍,於是他向阿濟格建議說:
“十二爺,眼下攻取鬆山堡隻怕是沒什麽機會了。雖說今日我軍有所損失,但戰果顯著,馬背上的勇士也不能一直騎在馬上,我們不如就此退兵吧。”
莽古思子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親王,莊妃的同族兄長,按照輩分來說,皇太極還應該叫他一聲舅哥才是。阿濟格雖說心中火大,但麵對如此一位有分量的蒙古親王,說起話來也不得不克製一些了。
“親王說的是,眼前的鬆山堡沒有大型攻城器械的話實在是難以攻下的。但是...”
阿濟格話鋒一轉,眼睛裏閃露出了一絲貪婪的兇光。
“洪承疇這老賊詭計多端,待我先派出一隊弟兄試探試探。”
孔友德重重點了點頭,並沒有答話。
尚可喜雖說與孔友德、耿仲明一同被皇太極封了王,可不論資曆還是勢力,他都無法與孔友德相提並論,因此尚可喜也想借著此番作戰的機會好好在孔友德麵前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
得到了孔友德的默許後,尚可喜很快便挑出了麾下五百死士,命他們借著夜色悄悄越過壕溝,一探洪承疇大營內的虛實。同時尚可喜指揮著手下的騎兵於壕溝外側列隊待命,隨時準備應對明軍的出擊。
這五百死士都是尚可喜軍中的精銳,各個身手矯健,片刻工夫這些人便敏捷的跳過壕溝,向著洪承疇大營的方向摸去。這些死士剛剛抵達大營圍欄的外側,自洪承疇的營內頓時響起了戰鼓之聲。原本看著空無一人的營寨圍牆之上,一排排弓弩手、火銃手仿佛憑空出現般令營外的清兵大吃一驚。
還沒容得這些清兵死士退避,喊殺之聲四起。
“噠噠噠!噠噠噠!”
如同炒豆般的火銃齊射聲。
“嗖嗖!嗖嗖嗖!”
黑暗之中弩箭劃破夜空的聲響成了營外清兵臨死前聽到的最後聲響。
衝在最前麵的清兵紛紛倒地,一時間壕溝內外到處都是未死清兵痛苦的呻吟聲。有一些反應快的清兵僥幸逃到明軍營地外的壕溝內躲了起來,這些人還沒容得開始慶幸自己的走運,隻見洪承疇大營內的明軍射出了幾支“火箭”,箭頭燃起的火團在夜幕下顯得分外顯眼。
這幾支“火箭”在清軍注視的眼神中,準確無誤的射到了壕溝之內。頃刻間原本清兵賴以自保的壕溝頓時成了毀滅他們的煉獄。無情的大火“騰”的燒了起來,熊熊火焰之下,壕溝內清軍的哀嚎聲無比淒厲,宛如自地獄內傳來一般。
洪承疇大營外的壕溝內鋪設了大量的幹草,同時在幹草之上又灑了火油。這一把火燒起來,借著冬天強勁的風勢,頓時壕溝變成了一條狂暴的火龍,吞噬著每一個敢於靠近的人。
尚可喜見此情形大為震驚,他原想著杏山城內明軍的潰敗已成定局,縱使這洪承疇有些韜略,可麵對如此形勢想必也沒有多少辦法了,於是尚可喜這才自告奮勇前來探營。可沒想到便宜沒撿著,卻結結實實的栽了一個跟頭,想到這尚可喜不由得惱羞成怒起來。
“他娘的!洪承疇你夠陰!看老子怎麽收拾你。”
孔友德眼見洪承疇大營戒備森嚴,心中便打起了退堂鼓。可尚可喜畢竟損兵折將了,他若是就這麽退了未免不太合適。於是孔友德下令步兵堆土滅火,同時命軍中的火銃兵、弓弩兵就地尋找掩體對洪承疇大營內的明軍展開迴擊。一時間營內外槍聲大作,箭如雨下,隔著戰壕內熊熊燃燒的大火,明清兩軍展開了遠程較量。
此刻明軍大營內迎風招展的雖是洪承疇的帥旗,可守將卻是曹變蛟。曹變蛟乃是明朝末將名將曹文詔之侄。少年時便已開始於軍中效力,曹變蛟身懷武藝、敢戰敢為,統兵有方。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乃是明軍中不可多得的猛將,時任遼東總兵。
在得到清兵來襲的消息之後,曹變蛟、白廣恩、王廷臣這三名僅剩的總兵一起請求洪承疇速速移營鬆山堡,收攏殘兵,以圖再戰。洪承疇雖說也不願意就這麽撤出杏山城,可他若是繼續留下來的話整個明軍便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不得已洪承疇隻得在白廣恩、王廷臣兩位總兵所部的護衛下,向著鬆山堡方向撤退。曹變蛟則主動請命斷後,用以牽製清兵。
曹變蛟用來斷後的軍士其實並不多,也僅僅隻有3000人左右。很快的,人數處於劣勢的明軍,在清軍的持續火力打擊下情況開始變得十分危急起來。曹變蛟親自提劍立於寨牆之上督戰,左右不時有親兵與守軍中箭身亡。
又是一輪箭雨射來,曹變蛟手下的親兵急忙拉著他進行躲避,曹變蛟一把推開親兵吼道:
“閃開!我曹變蛟向督師大人說的明白,今夜要作就作斷頭將軍!馬革裹屍,何其快哉!”
曹變蛟如此大無畏的氣勢深深感染著身邊每一位明軍士兵。盡管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守營的明軍氣勢卻並不輸正在圍攻的清軍。
又是一陣箭雨過後,曹變蛟仔細觀察著清軍的動向,敵軍密集的陣型讓曹變蛟的眼前一亮。他立刻扯著嗓子喊起來。
“來啊!把大帳前的三門紅夷大炮給本將推到大營正門口去!”
而幾乎與此同時,營外的清軍中尚可喜氣急敗壞的唿喊道:
“紅衣大炮!紅衣大炮在哪?推過來!老子要讓洪承疇知道知道厲害!”
不多時,10門紅衣大炮的炮口已經齊刷刷的對準了洪承疇的大營。炮營的清兵熟練的固定炮身、填充炮彈,他們自信能夠在幾輪火炮之後將眼前的明軍大營徹底夷為平地。
可就在營外的清軍準備開始火炮打擊之時,隔著壕溝上燃起的熊熊火牆,他們發現明軍大營的營門竟然自己打開了。還沒容得這些清軍迴過神來,隻見幾門黑洞洞的炮口已經對向了本方軍陣所在之處。
“轟!咚——嗒!”
無情的炮彈徑直落向了清軍密集之處,硝煙彌漫之下孔友德所部頓時死傷一片,剛剛排列好的10門紅衣大炮,由於本方軍陣遭受炮擊而變得混亂,也無法再按照原定計劃開炮射擊了。
還沒容得清兵從明軍突如其來的火炮打擊下緩過神來,曹變蛟一馬當先率領麾下百餘名精騎從營門處殺了出來。出擊的明軍縱馬從還在熊熊燃燒的壕溝上一躍而過,宛如下凡的天兵般勢不可擋。營外的清兵原本就是驚魂未定,再被曹變蛟這麽一通大砍大殺,頓時變得陣腳大亂起來。
孔友德原本就很是忌憚洪承疇的謀略。今夜在明軍大營外在遭此挫敗,更是令他變得心有餘悸起來。孔友德眼見前營的尚可喜在明軍的衝擊下漸漸變得難以支撐起來,他擔心明軍再有其他埋伏,於是便趕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曹變蛟見清兵退卻,也不再行追擊,而是立刻清點手下。在確認清兵已經退出杏山城之後,順利完成斷後任務的曹變蛟率部攜帶著必要的軍需輜重急行軍向著鬆山堡趕去。
鬆山堡,此次明清遼東大戰洪承疇賴以在寧遠以北方向自保的最後一處據點,不過是由驛站發展起來的小型軍事堡壘罷了。此刻在鬆山堡外,滿清和碩英親王阿濟格正在當著堡內明軍的麵一刀一刀的砍殺著俘獲的明軍,好像隻有如此才能宣泄他心中的憤懣。
代善命阿濟格埋伏於杏山通往鬆山的必經之路上截殺敗退的明軍,阿濟格便率領著麾下3000正白旗士卒與蒙古科爾沁部莽古思子親王一道準備給明軍來個出其不意。果然,不久之後便開始有大量的明軍潰逃而來。阿濟格大喜,當即命令手下騎兵出擊截殺,莽古思子手下的3000蒙古騎兵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麽一個撿首級、立軍功的機會。
可就在阿濟格所部痛快的虐殺明軍散兵之時,一支明軍主力部隊突然出現在了阿濟格與蒙古騎兵的身後,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好在騎兵來去如風,機動靈活。不然的話阿濟格這支軍隊甚至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阿濟格當即引兵退出戰場,經過清點,3000正白旗將士損失了300多人,蒙古的莽古思子親王也失去了近500人的蒙古鐵騎。脾氣暴躁的阿濟格什麽時候吃過這種虧,他當即重整軍隊,尾隨剛剛偷襲了自己的那支明軍之後,伺機窺探著戰機。不久之後阿濟格探得,原來那支軍隊的統帥竟然就是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
得到這一消息的阿濟格更是不遺餘力的從進行追擊,可最終洪承疇在白廣恩、王廷臣兩位總兵的護衛下搶先一步抵達了鬆山堡。阿濟格雖說勇猛善戰,可此番他率領的都是騎兵。鬆山堡盡管並非什麽堅城壁壘,但是攻城武器的阿濟格卻也絲毫奈它沒有多少辦法。為了發泄心中的惡氣,阿濟格便在城外將之前俘獲的明軍悉數斬首示眾,以泄心頭之恨。
鬆山堡內的明軍恨得牙根直癢,恨不能立刻衝出城去與滿洲人拚個你死我活。然而洪承疇卻下令全體將士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出戰,違令者斬!
洪承疇盡管從心裏也很是痛恨阿濟格此等濫殺之人,可作為三軍主帥他必須以大局為重。當下明軍新敗,士氣低落、人心惶惶。雖說曹變蛟、白廣恩、王廷臣三位總兵所部的軍馬保住了,但如今防禦鬆山堡的明軍實際軍力不過2萬餘人。此時又是深夜,城外清兵的勢力尚不清楚。如此情形下貿然出擊,與善於野戰的滿洲八旗打野戰,那是在拿全軍將士的性命在開玩笑,因此麵對阿濟格的挑釁、麵對著城外近在咫尺的將士慘遭屠戮,洪承疇隻能選擇忍耐。
阿濟格砍殺了一陣子無力抵抗的俘虜,眼見明軍不為所動,也變得無趣起來。蒙古親王莽古思子擔心孤軍深入久了恐將陷入明軍包圍,於是他向阿濟格建議說:
“十二爺,眼下攻取鬆山堡隻怕是沒什麽機會了。雖說今日我軍有所損失,但戰果顯著,馬背上的勇士也不能一直騎在馬上,我們不如就此退兵吧。”
莽古思子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親王,莊妃的同族兄長,按照輩分來說,皇太極還應該叫他一聲舅哥才是。阿濟格雖說心中火大,但麵對如此一位有分量的蒙古親王,說起話來也不得不克製一些了。
“親王說的是,眼前的鬆山堡沒有大型攻城器械的話實在是難以攻下的。但是...”
阿濟格話鋒一轉,眼睛裏閃露出了一絲貪婪的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