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的大獄內,劉文秀靠坐在草垛上瑟瑟發抖,渾身的傷痛加之天氣的寒冷令他備受煎熬。監獄的看守已經為他送來了斷頭飯,吃過這碗斷頭飯他就要被押出大牢斬首示眾了。可此刻劉文秀卻絲毫不擔心自己的生死,他一門心思就想著如何能夠在死前見上二哥李定國一麵,好把義父張獻忠被害的消息告訴他。
孫可望在為張獻忠辦了葬禮之後,領兵大張旗鼓的東進襄陽,可隻跟官軍打了一仗,孫可望便匆匆的撤軍西逃了。這一仗中,很多不是孫可望嫡係的將士由於事先沒得到任何撤退的消息,因此被官軍殺了個措手不及,這些人大多被殺或是被俘了。劉文秀正是在那時為官軍所俘獲的,渾身被綁個結實的他毫無還手之力,隻能眼睜睜的被官軍抓起來關進了襄陽大牢。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文秀探聽到了自己的二哥李定國竟然也被官軍抓了起來,而且就關在這襄陽大獄之中。從那天起,劉文秀每日盤算的都是如何能與李定國接上頭,告訴他義父張獻忠被孫可望謀害之事。
牢頭用棍子敲了敲獄門的鐵柵欄。
“劉文秀!這可是斷頭飯,你小子好歹吃上兩口,也做個飽死鬼!”
劉文秀抬眼看了看牢頭並未答話。
監獄裏有一種說法,若是要被砍頭的犯人不吃“斷頭飯”的話,那獄卒們是要走黴運了。因此這獄頭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劉文秀吃下“斷頭飯”。
牢頭也知道劉文秀的身手了的,見說硬話對方聽不進去,便轉變了一下策略。
“劉兄弟,你吃口飯,對上麵我們也好有個交待嘛!這樣,你有什麽遺願可以說給我聽,能做到的我一定會滿足你的。”
劉文秀本不想理他,可突然一想,眼前不正是一個將消息告訴李定國的大好機會嗎?於是他開口說道:
“要我吃飯可以,但是我必須要見一下李定國。”
“這...”
獄頭一下子犯了難,囚犯之間私自會麵這可是絕對不允許的。但他又一想,李定國今日不是也要被問斬嗎?這人都要被殺頭了,說說話也無妨吧。於是他便滿口答應道:
“好說,好說!我這就派人把李定國提來,你們隔著欄杆對話便是。”
劉文秀也不含糊,見牢頭答應了自己,二話不說便端起飯碗大口大口的吃起“斷頭飯”來。不一會兒,李定國便被帶到了劉文秀的監牢外。
“二哥!”
第一眼看到李定國,劉文秀還是沒忍住喊出了聲來。
“文秀!你怎麽也被他們抓了,你不是逃出城去了嗎?”
李定國已然淡定的吃過了“斷頭飯”,對於他這種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的流賊來說,生死早已看淡。可再一次故人重逢,還是令李定國唏噓不已。
“哎!二哥,那日我的確是逃了出去,可...”
緊接著,劉文秀將逃出襄陽後發生的事情詳細對李定國說了一遍,在談到張獻忠遇害一事時,這位血氣方剛的七尺男兒更是幾度哽咽,忍不住流下了傷心淚。
李定國得到這個噩耗之後先是一愣,隨後便好似發了瘋一般歇斯底裏的喊道:
“孫可望這個畜生!我要殺了他!啊!”
李定國喊罷之後一個箭步就要往監獄外麵衝,獄頭見狀不由得大驚失色,他連忙喊道:
“給我拿下!別讓他跑嘍!”
李定國身上帶著沉重的刑具,縱使有天大的能耐也敵不過這些手握棍棒的獄卒。不一會兒的功夫他便被這些獄卒死死的按在了冰冷的地板上。盡管如此,李定國的口中已經在嘶喊著:
“放開我!啊!我要殺了孫可望這個畜生!你們放開我!”
若不是仗著人多勢眾,獄頭真擔心這李定國會殺出大牢去。驚魂未定的他擦了擦滿頭的冷汗,朝著手下獄卒慌忙下令道:
“快!快把李定國給我押迴監牢,好生看管起來!”
劉文秀呆呆看著眼前這一幕的發生,他想去幫忙,可冰冷的鐵柵欄將他牢牢的困在了獄中;他想陪著李定國一起咒罵孫可望,可麵對李定國的悲憤他發現自己的悲傷顯得不值一提,最終劉文秀劉選擇了沉默,沉默的看著李定國被人硬生生的拖著,沉默的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時辰到!將人犯押赴刑場!”
當監獄牢門打開的一刹那,戶外皚皚白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輝,照的劉文秀睜不開眼睛。隨著視線的慢慢恢複,他發現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幾名人犯也都一起被押出了監牢,很明顯這些人也都是即將要被斬首的人犯,人群中劉文秀恍惚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二哥...”
就在李定國迴頭的刹那,劉文秀發現自己的二哥雙眼早已哭的通紅,兄弟二人相視無言,突然劉文秀後悔了,若是早知李定國也要被問斬的話,跟他說那些話還有什麽用呢?如若不能報仇,那還不如讓李定國做個糊塗鬼,也省的他如此肝腸寸斷了。
踏著厚厚的積雪,劉文秀被押上了囚車,按照慣例,將要被處斬的人犯必須遊街一圈。盡管是在寒冷的冬日,可襄陽城內的百姓對於處斬流賊卻依舊有著極大的熱情。張獻忠攻陷襄陽之時曾縱容手下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可以說襄陽城中的百姓對於張獻忠部的流賊是恨之入骨的,今日得知消息,要處斬這些流賊,百姓們早早的便守在了街道兩側。
迎接劉文秀、李定國等人的除了憎恨的目光,還有被投擲而來的各種雜物。由於鬧饑荒,百姓們可沒有多餘的食物用來揮霍,但內心的憤怒仍需抒發,因此石頭便成了最好的工具。要不是沿途的官軍嗬斥,隻怕劉文秀、李定國等人不用等到押赴刑場,光是這些石頭就可以要了他們的命。
按照大明律法,處決人犯此等大事必須上報朝廷才可執行。可如今天下動蕩,流寇四起,地方法令的實施也就相對失去了有效控製。特別是在針對流寇的處決上,地方軍政大員更是被賦予了極大的自主權,因此楊穀這才能說處決人犯就處決人犯。
監斬官抬頭看了看,眼瞅就午時三刻了,他還等著交了差事去酒樓赴宴呢。於是監斬官向著手下揚了揚下巴,說:
“放炮!”
明代行刑,由其是處決大批量的人犯之時都是要響三聲炮的,此處的炮並非作戰時的火炮,而是傳遞信號的信炮。第一聲是送信炮,寓意在於讓待斬之人的親朋好友前往法場祭奠,第二聲是追魂跑,炮聲一響便是警示周圍的閑雜人員速速遠離法場,第三聲是斷頭跑,響炮之後監斬官便要仍令箭了,令箭落地之時便要將人犯斬首示眾。
隨著監斬官的一聲令下,第一聲炮響隨即發出。
“嘭!”
劉文秀硬撐著抬頭看向了一側的李定國,用盡全身的力氣喊道:
“二哥!來生我劉文秀跟你投胎一個媽!咱們還做兄弟!”
李定國張開早已哭的通紅的雙眼,喉嚨依然沙啞的他不知道如何去迴劉文秀的話。李定國早已看淡了生死,他不怕死,可他心有不甘。
他不甘心自己死後無人再去為義父張獻忠報仇雪恨,他不甘心無法親手手刃了孫可望這個人麵獸心的畜生。他不甘心眼睜睜的看著劉文秀這樣的好兄弟也與自已一同死於非命。
“嘭!”
第二聲炮響了,圍觀看熱鬧的百姓停止了喧囂,開始如潮水般向後退去,法場一時間空曠了許多。劉文秀停止了唿喊,緊閉著雙眼等待著最終時刻的到來。除了兵器碰撞發出了聲響以及四周百姓淩亂的腳步聲外,整個刑場變得安靜的可怕。
“嘭!”
斷頭炮如期而至,伴隨著第三聲炮響,監斬官揚手撇出了令箭,按照大明法律,令箭落地之刻便是人頭落地之時。
李定國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他隻覺得四周的一切都變得同自己無關起來,此刻能聽到的唯有他自己的心跳而已。
“刀下留人!”
一聲斷喝響徹整個法場,李定國猛地睜開雙眼。耀眼的陽光下一個身影屹立於皚皚白雪之上,仿佛天神下凡一般神聖威武。望著那個挺拔的身影,李定國隻覺得眼前之人一定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而與此同時,那支被扔出的令箭在空中劃過了一道並不規則的拋物線後並沒有一頭紮進積雪當中。就在令箭快要落地之時,突然有一枚弩箭射出,硬生生的將令箭射穿,被射穿的令箭直挺挺的釘在了刑場的木架子上。
麵對這一突發意外,刑場上的眾人先是一愣,隨後頓時喧鬧了起來。監斬官扶了扶帽簷,而後氣急敗壞的嗬斥道:
“大膽狂徒!竟然擾亂法場!來人,將這些亂民一並給我抓了!”
緊接著監斬官朝著那些正在發愣的劊子手吼道:
“你們還愣著幹嘛!快點行刑啊!”
在一旁的手下小聲的提醒說:
“大人,砍不得啊!您看,那令箭並未落地,按照大明律,令箭不落地是不能行刑的。”
監斬官皺著眼睛仔細瞧看,滿地的白雪影響了他的視線,當他發現令箭真的已經被釘在了木架上之後,不覺也慌了神,監斬了這麽多次,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下他是徹底傻眼了。
片刻的功夫,剛剛喊話之人已經帶人衝破了把守官軍的封鎖,一個健步衝到了問斬台之上。很明顯,現場維持秩序的官軍根本就不是這些“不速之客”的對手。劊子手見狀紛紛閃到了一旁,行刑再也進行不下去了。
衝上問站台的人畢竟是少數,不一會兒的功夫,在監斬官的指揮下,官軍將問斬台圍了個水泄不通。但由於官軍忌憚這些人的身手,一個個隻敢圍著卻並不敢往上衝。此時剛剛大喊的那名男子鎮定的站在了問斬台的邊緣,從懷裏緩緩掏出了一件物品,這件物品在眼光下顯得金光燦燦,光彩奪目。
孫可望在為張獻忠辦了葬禮之後,領兵大張旗鼓的東進襄陽,可隻跟官軍打了一仗,孫可望便匆匆的撤軍西逃了。這一仗中,很多不是孫可望嫡係的將士由於事先沒得到任何撤退的消息,因此被官軍殺了個措手不及,這些人大多被殺或是被俘了。劉文秀正是在那時為官軍所俘獲的,渾身被綁個結實的他毫無還手之力,隻能眼睜睜的被官軍抓起來關進了襄陽大牢。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文秀探聽到了自己的二哥李定國竟然也被官軍抓了起來,而且就關在這襄陽大獄之中。從那天起,劉文秀每日盤算的都是如何能與李定國接上頭,告訴他義父張獻忠被孫可望謀害之事。
牢頭用棍子敲了敲獄門的鐵柵欄。
“劉文秀!這可是斷頭飯,你小子好歹吃上兩口,也做個飽死鬼!”
劉文秀抬眼看了看牢頭並未答話。
監獄裏有一種說法,若是要被砍頭的犯人不吃“斷頭飯”的話,那獄卒們是要走黴運了。因此這獄頭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劉文秀吃下“斷頭飯”。
牢頭也知道劉文秀的身手了的,見說硬話對方聽不進去,便轉變了一下策略。
“劉兄弟,你吃口飯,對上麵我們也好有個交待嘛!這樣,你有什麽遺願可以說給我聽,能做到的我一定會滿足你的。”
劉文秀本不想理他,可突然一想,眼前不正是一個將消息告訴李定國的大好機會嗎?於是他開口說道:
“要我吃飯可以,但是我必須要見一下李定國。”
“這...”
獄頭一下子犯了難,囚犯之間私自會麵這可是絕對不允許的。但他又一想,李定國今日不是也要被問斬嗎?這人都要被殺頭了,說說話也無妨吧。於是他便滿口答應道:
“好說,好說!我這就派人把李定國提來,你們隔著欄杆對話便是。”
劉文秀也不含糊,見牢頭答應了自己,二話不說便端起飯碗大口大口的吃起“斷頭飯”來。不一會兒,李定國便被帶到了劉文秀的監牢外。
“二哥!”
第一眼看到李定國,劉文秀還是沒忍住喊出了聲來。
“文秀!你怎麽也被他們抓了,你不是逃出城去了嗎?”
李定國已然淡定的吃過了“斷頭飯”,對於他這種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的流賊來說,生死早已看淡。可再一次故人重逢,還是令李定國唏噓不已。
“哎!二哥,那日我的確是逃了出去,可...”
緊接著,劉文秀將逃出襄陽後發生的事情詳細對李定國說了一遍,在談到張獻忠遇害一事時,這位血氣方剛的七尺男兒更是幾度哽咽,忍不住流下了傷心淚。
李定國得到這個噩耗之後先是一愣,隨後便好似發了瘋一般歇斯底裏的喊道:
“孫可望這個畜生!我要殺了他!啊!”
李定國喊罷之後一個箭步就要往監獄外麵衝,獄頭見狀不由得大驚失色,他連忙喊道:
“給我拿下!別讓他跑嘍!”
李定國身上帶著沉重的刑具,縱使有天大的能耐也敵不過這些手握棍棒的獄卒。不一會兒的功夫他便被這些獄卒死死的按在了冰冷的地板上。盡管如此,李定國的口中已經在嘶喊著:
“放開我!啊!我要殺了孫可望這個畜生!你們放開我!”
若不是仗著人多勢眾,獄頭真擔心這李定國會殺出大牢去。驚魂未定的他擦了擦滿頭的冷汗,朝著手下獄卒慌忙下令道:
“快!快把李定國給我押迴監牢,好生看管起來!”
劉文秀呆呆看著眼前這一幕的發生,他想去幫忙,可冰冷的鐵柵欄將他牢牢的困在了獄中;他想陪著李定國一起咒罵孫可望,可麵對李定國的悲憤他發現自己的悲傷顯得不值一提,最終劉文秀劉選擇了沉默,沉默的看著李定國被人硬生生的拖著,沉默的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時辰到!將人犯押赴刑場!”
當監獄牢門打開的一刹那,戶外皚皚白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輝,照的劉文秀睜不開眼睛。隨著視線的慢慢恢複,他發現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幾名人犯也都一起被押出了監牢,很明顯這些人也都是即將要被斬首的人犯,人群中劉文秀恍惚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二哥...”
就在李定國迴頭的刹那,劉文秀發現自己的二哥雙眼早已哭的通紅,兄弟二人相視無言,突然劉文秀後悔了,若是早知李定國也要被問斬的話,跟他說那些話還有什麽用呢?如若不能報仇,那還不如讓李定國做個糊塗鬼,也省的他如此肝腸寸斷了。
踏著厚厚的積雪,劉文秀被押上了囚車,按照慣例,將要被處斬的人犯必須遊街一圈。盡管是在寒冷的冬日,可襄陽城內的百姓對於處斬流賊卻依舊有著極大的熱情。張獻忠攻陷襄陽之時曾縱容手下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可以說襄陽城中的百姓對於張獻忠部的流賊是恨之入骨的,今日得知消息,要處斬這些流賊,百姓們早早的便守在了街道兩側。
迎接劉文秀、李定國等人的除了憎恨的目光,還有被投擲而來的各種雜物。由於鬧饑荒,百姓們可沒有多餘的食物用來揮霍,但內心的憤怒仍需抒發,因此石頭便成了最好的工具。要不是沿途的官軍嗬斥,隻怕劉文秀、李定國等人不用等到押赴刑場,光是這些石頭就可以要了他們的命。
按照大明律法,處決人犯此等大事必須上報朝廷才可執行。可如今天下動蕩,流寇四起,地方法令的實施也就相對失去了有效控製。特別是在針對流寇的處決上,地方軍政大員更是被賦予了極大的自主權,因此楊穀這才能說處決人犯就處決人犯。
監斬官抬頭看了看,眼瞅就午時三刻了,他還等著交了差事去酒樓赴宴呢。於是監斬官向著手下揚了揚下巴,說:
“放炮!”
明代行刑,由其是處決大批量的人犯之時都是要響三聲炮的,此處的炮並非作戰時的火炮,而是傳遞信號的信炮。第一聲是送信炮,寓意在於讓待斬之人的親朋好友前往法場祭奠,第二聲是追魂跑,炮聲一響便是警示周圍的閑雜人員速速遠離法場,第三聲是斷頭跑,響炮之後監斬官便要仍令箭了,令箭落地之時便要將人犯斬首示眾。
隨著監斬官的一聲令下,第一聲炮響隨即發出。
“嘭!”
劉文秀硬撐著抬頭看向了一側的李定國,用盡全身的力氣喊道:
“二哥!來生我劉文秀跟你投胎一個媽!咱們還做兄弟!”
李定國張開早已哭的通紅的雙眼,喉嚨依然沙啞的他不知道如何去迴劉文秀的話。李定國早已看淡了生死,他不怕死,可他心有不甘。
他不甘心自己死後無人再去為義父張獻忠報仇雪恨,他不甘心無法親手手刃了孫可望這個人麵獸心的畜生。他不甘心眼睜睜的看著劉文秀這樣的好兄弟也與自已一同死於非命。
“嘭!”
第二聲炮響了,圍觀看熱鬧的百姓停止了喧囂,開始如潮水般向後退去,法場一時間空曠了許多。劉文秀停止了唿喊,緊閉著雙眼等待著最終時刻的到來。除了兵器碰撞發出了聲響以及四周百姓淩亂的腳步聲外,整個刑場變得安靜的可怕。
“嘭!”
斷頭炮如期而至,伴隨著第三聲炮響,監斬官揚手撇出了令箭,按照大明法律,令箭落地之刻便是人頭落地之時。
李定國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他隻覺得四周的一切都變得同自己無關起來,此刻能聽到的唯有他自己的心跳而已。
“刀下留人!”
一聲斷喝響徹整個法場,李定國猛地睜開雙眼。耀眼的陽光下一個身影屹立於皚皚白雪之上,仿佛天神下凡一般神聖威武。望著那個挺拔的身影,李定國隻覺得眼前之人一定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而與此同時,那支被扔出的令箭在空中劃過了一道並不規則的拋物線後並沒有一頭紮進積雪當中。就在令箭快要落地之時,突然有一枚弩箭射出,硬生生的將令箭射穿,被射穿的令箭直挺挺的釘在了刑場的木架子上。
麵對這一突發意外,刑場上的眾人先是一愣,隨後頓時喧鬧了起來。監斬官扶了扶帽簷,而後氣急敗壞的嗬斥道:
“大膽狂徒!竟然擾亂法場!來人,將這些亂民一並給我抓了!”
緊接著監斬官朝著那些正在發愣的劊子手吼道:
“你們還愣著幹嘛!快點行刑啊!”
在一旁的手下小聲的提醒說:
“大人,砍不得啊!您看,那令箭並未落地,按照大明律,令箭不落地是不能行刑的。”
監斬官皺著眼睛仔細瞧看,滿地的白雪影響了他的視線,當他發現令箭真的已經被釘在了木架上之後,不覺也慌了神,監斬了這麽多次,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下他是徹底傻眼了。
片刻的功夫,剛剛喊話之人已經帶人衝破了把守官軍的封鎖,一個健步衝到了問斬台之上。很明顯,現場維持秩序的官軍根本就不是這些“不速之客”的對手。劊子手見狀紛紛閃到了一旁,行刑再也進行不下去了。
衝上問站台的人畢竟是少數,不一會兒的功夫,在監斬官的指揮下,官軍將問斬台圍了個水泄不通。但由於官軍忌憚這些人的身手,一個個隻敢圍著卻並不敢往上衝。此時剛剛大喊的那名男子鎮定的站在了問斬台的邊緣,從懷裏緩緩掏出了一件物品,這件物品在眼光下顯得金光燦燦,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