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之上秋風陣陣,朱由樺的精神為之一振。想到麵前之人就是那個吟誦“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此等千古名句的魏淵,一時間他竟有些激動起來,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
“你、你就是魏淵魏大人?”
“如假包換。”
朱由樺身旁的小太監認得魏淵,他連忙小聲提醒自己的主子說:
“殿下,這個人恐怕會對您不利,咱們還是速速迴王府吧。”
朱由樺猶豫了一下,畢竟他的哥哥、福王世子朱由崧就是被魏淵抓的,而且現在還在被羈押,今天他突然出現在這裏,到底意欲何為呢?朱由樺想過離開,但他又覺得遇高人不可交臂而失之。
就在朱由樺左右為難之際,魏淵語氣友善的開口道:
“今日我來想同殿下閑談幾句,不知殿下有沒有空閑?”
朱由樺有些意外魏淵竟然知道自己的身份。
“你知道我是誰?”
“福王三子朱由樺嘛!嗬嗬,我這個欽差可不是白當的。”
“...”
見朱由樺沉默不語,魏淵走到了他的身旁,並肩而立站在河堤之上。朱由樺身旁的小太監想上前再勸說一番,可他身旁不知何時出現了兩個彪形大漢,大漢沉聲說:
“我家大人要和殿下單獨談談,還請小公公移步。”
說是請,可這兩名大漢不由分說便直接將那小太監架了下去。朱由樺見這架勢心裏不免有些驚慌起來。但他轉念又一想,自己是福王之子,又沒什麽過錯,想必這欽差魏淵也不敢拿他怎麽樣。靜了靜心神,朱由樺說道:
“魏大人文武兼備,實乃我大明之福。尤其是大人您的那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小王更是日日吟誦,佩服之極!”
“嗬嗬,不瞞殿下說。我自己對這兩句詩也很是滿意。殿下可知我為何作這首詩文嗎?”
“小王不知。”
“殿下若是有興趣,那魏某人就多和殿下您嘮叨嘮叨。”
“魏大人請講。”
話匣子一打開,一幕幕往事曆曆在目,魏淵饒有興致的說了起來。
“殿下可能不知,我乃庶出,自幼在家中便很不受待見。”
魏淵有意停頓了一下,悄悄觀察了一下朱由樺表情的變化。朱由樺由於自己出身的原因,對庶出這個詞語很是敏感,聽到魏淵也是庶出,他不覺心頭一怔。細小的波動並沒有逃過魏淵的眼睛,他繼續說道:
“兩年前,南陽邱知府來我家中做客,以庭中楓樹為題即興賦詩,為了能夠得到邱知府的認可,令家父以我為榮,我便當場賦詩一首,寫下了此文。”
“兩年前?那時魏大人您官居何位?”
“嗬嗬,兩年前我可什麽都不是,就是個小小的貢生。”
朱由樺心中大吃了一驚,要知道現在魏淵的頭銜可不隻欽差大臣這一項,在他的頭頂還有著武平伯、兵部侍郎等等光輝的頭銜。朱由樺沒想到,大明朝這位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兩年前還僅僅是個貢生,一直以來他都認為魏淵定然靠著祖上蒙蔭才能如此少年得誌的。
看著朱由樺一臉的吃驚,魏淵自嘲的笑笑說:
“說實在的,那時我隻是想著要如何證明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可。做夢都沒想過能坐到今日這樣的高位。我魏淵能有今天,一來靠的是天子賞識,另一方麵也許是我運氣比較好罷了。”
“大人您實在是太過於謙虛了,以布衣出身短短兩年時間就能官居二品,位極人臣,尋常人是萬萬做不到的,小王實在是佩服之極。”
這是朱由樺的心裏話,他和魏淵歲數雖說不相上下,但兩人的差距那可不是一點半點。朱由樺此人心氣很高,很少佩服過誰,但今日通過短短的接觸,他是徹底服了魏淵了。
突然間朱由樺又想到了自己的出身,同樣是庶出,魏淵就可以憑借自身的努力拚搏打出一番大地來,而他卻得不到父王的重視,隻能終日蜷縮在王府內,渾渾噩噩的混吃等死。相較之下,真是失落之極。朱由樺不免有些消沉,便不再說些什麽了。
沉默片刻,魏淵話鋒一轉說道:
“殿下,你如何看待我大明當下的時局?”
談到了時局,朱由樺內心稍稍活躍了些。魏淵如此真誠,他也直言不諱的說道;
“小王以為我大明當下的時局用八個字就可以形容。”
“哪八個字?”
“內憂外患,存亡之秋!”
魏淵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對眼前這個麵容清秀的王子不禁多了幾分認同。
“殿下此言一針見血,我大明確實是已經到了存亡之秋的關鍵時刻了。隻是不知殿下身為皇室宗親,有沒有想過為朝廷盡些綿薄之力呢?”
“不瞞魏大人您說,若不是有太祖祖訓和朝廷規矩在,小王恨不能立刻就上陣殺敵,為我大明盡些綿薄之力。整日被困在洛陽這座繁華的牢籠當中,我早就受夠了!”
“殿下,方才我已經說過了,這規矩就是用來被人打破的。殿下可知我此番奉旨欽差辦的是什麽差事嗎?”
“這個...小王實在不知。”
籌建皇家勇衛營的詔書雖然已經由內閣發往了全國各個州府,然而那些個地方大員們卻沒有幾個認真按照詔書來辦事的。原因很簡單,從藩王的手裏要人要錢,而且要的人還是皇室宗親,難度實在是太大了,這些地方官們平日裏溜須奉承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主動去招惹那些個藩王們呢?因此他們在收到詔書之後直接便封存了起來,等著欽差大臣來了之後再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出去。因此朱由樺根本就沒有得到絲毫關於籌建皇家勇衛營的消息。
聽了朱由樺的迴答,魏淵疑惑的問道:
“怎麽?洛陽官府沒有向王府通告我此次奉旨前來的目的嗎?”
“小王實在是沒有聽到過半點這方麵的消息。”
魏淵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用說,定是地方官員們將這個消息有意的按下去了,看來接下來必須要加大宣傳力度才行了。
“沒關係殿下,洛陽的地方官府不通知也無妨,今日就由我直接告訴殿下。此次我奉旨欽差籌備皇家勇衛營,就是要在我大明眾多的藩王子弟之中挑選皇室宗親,建立起一支直接聽命於皇上的鐵衛之士!內除民患,外禦建虜!”
滔滔洛河泛著浪花奔流向東,朱由樺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此刻他甘願化作一滴水融入滾滾江流,變成一片落紅投向大地的懷抱...
福王府內,東廠提督曹化淳不緊不慢的端起茶碗輕輕喝了一口。
“我說李大人,該說的、能說的咱家可是都替福王他老人家說了,此事成與不成就看你們的意思了。”
李勇不住的在屋內踱來踱去,時不時還發出嘬牙花子的聲響出來。
“嘖嘖!我說曹公公,這魏淵也太獅子大開口了,一張嘴就是100萬兩,他真拿我家王爺府上有金山銀山啊!再說了,就是真有金山銀山,給也給不到他頭上啊!”
曹化淳挑了挑眉毛說:
“王爺有沒有金山銀山咱家不知道,但他魏淵咱家還是了解一二的。此人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做官,都極為霸道,這一次王爺若是不出點血,隻怕世子那我也是難以周旋,愛莫能助了。”
李勇見曹化淳都這麽說了,料想這下在銀子上定是省不了多少了。他心裏清楚,100萬兩雖多,但對於福王府而言倒也不是拿不出來。
“曹公公,銀子的事情若是沒緩100萬兩我們王爺也認栽,但是、但是另外一個要求可就有點過分了。我家王爺膝下隻有三子,這若是拉去當兵,那不是往火坑裏推嗎?”
這點也是曹化淳擔心所在,錢的問題一般來說都不是問題,關鍵是人。
“李大人,咱家也知道王爺的苦...”
“我願意去參軍!”
曹化淳的話剛說了一半便被興衝衝迴來的朱由樺給打斷了。
李勇見狀趕忙說道:
“這話殿下可莫要亂說!當兵上戰場那可是要死人的!”
李勇自打朱由樺小時候便入王府當差,也算是看著朱由樺長大了,話語中便多了一份長輩對晚輩的關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王侯乎!加入皇家勇衛營,上可以報皇恩,下可以救黎民!我朱由樺心意已決,這顆報國之心至死不渝!”
“殿下...”
盡管心中的那點激情已經被官場爭鬥磨得差不多,但朱由樺的話依舊令李勇的心頭泛起了一絲波瀾。
“求你了李大人,你就答應我這個不情之請吧!”
“哎,罷了!殿下稍等片刻,我這就去向王爺稟報此事。但成與不成,就要看王爺的意思了。”
李勇歎了口氣,轉身走向了王府後宮。他整日陪在福王朱常洵的身邊,對於福王的心思脈絡摸得極準。朱由樺相信,若是李勇肯幫他,父王那裏應該也能說的通。
果然不出朱由樺所料,當福王朱常洵聽到朱由樺非常想去參加皇家勇衛營時,僅僅冷冷說了句“他想去便去就是。”對於自己這個三兒子,平日裏朱常洵實在是沒有多少關注。之前他不想答應魏淵提供王子加入勇衛營的要求,不過是因為如果妥協實在是臉上無光罷了。今日既然朱由樺自己想去,那就去便是了。
李勇轉身剛要離去,又被朱常洵給叫住了。
“告訴魏淵,人本王已經出了,銀子最多隻能給他50萬兩。”
對於福王這個提案,魏淵出人意料的欣然接受。在各方麵都基本滿意的情況下,受了不少驚嚇的福王世子朱由崧終於再度平安迴到了王府。與迎接朱由崧的盛大儀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朱由樺的默默離去,朱常洵甚至都沒有出麵送一送自己這個兒子,僅僅是派了李勇送了些錢財衣物。
朱由樺走出王府大門的那一刹那,他迴頭望了一眼生活多年金碧輝煌的牢籠。他的母親早逝,這座華麗牢籠帶給朱由樺的隻有暮氣沉沉的陰鬱。他望了一眼,僅僅是一眼。而後深深唿吸了一口真正自由的空氣,這種感覺真好!
盡管少了50萬兩白銀,但卻換來了朱由樺這張王牌,魏淵自信這筆買賣做的劃算。在他的心裏已經盤算好了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一個足以在短時間內就聚集大量財富和人力的絕妙計劃。
魏淵之所有這份自信,因為他從朱由樺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希望,那是年輕人身上特有的憧憬與理想,盡管看起來天真幼稚,但一旦釋放必然能迸發出改天換地的力量。
因為年輕,所以便有了無限可能...
“你、你就是魏淵魏大人?”
“如假包換。”
朱由樺身旁的小太監認得魏淵,他連忙小聲提醒自己的主子說:
“殿下,這個人恐怕會對您不利,咱們還是速速迴王府吧。”
朱由樺猶豫了一下,畢竟他的哥哥、福王世子朱由崧就是被魏淵抓的,而且現在還在被羈押,今天他突然出現在這裏,到底意欲何為呢?朱由樺想過離開,但他又覺得遇高人不可交臂而失之。
就在朱由樺左右為難之際,魏淵語氣友善的開口道:
“今日我來想同殿下閑談幾句,不知殿下有沒有空閑?”
朱由樺有些意外魏淵竟然知道自己的身份。
“你知道我是誰?”
“福王三子朱由樺嘛!嗬嗬,我這個欽差可不是白當的。”
“...”
見朱由樺沉默不語,魏淵走到了他的身旁,並肩而立站在河堤之上。朱由樺身旁的小太監想上前再勸說一番,可他身旁不知何時出現了兩個彪形大漢,大漢沉聲說:
“我家大人要和殿下單獨談談,還請小公公移步。”
說是請,可這兩名大漢不由分說便直接將那小太監架了下去。朱由樺見這架勢心裏不免有些驚慌起來。但他轉念又一想,自己是福王之子,又沒什麽過錯,想必這欽差魏淵也不敢拿他怎麽樣。靜了靜心神,朱由樺說道:
“魏大人文武兼備,實乃我大明之福。尤其是大人您的那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小王更是日日吟誦,佩服之極!”
“嗬嗬,不瞞殿下說。我自己對這兩句詩也很是滿意。殿下可知我為何作這首詩文嗎?”
“小王不知。”
“殿下若是有興趣,那魏某人就多和殿下您嘮叨嘮叨。”
“魏大人請講。”
話匣子一打開,一幕幕往事曆曆在目,魏淵饒有興致的說了起來。
“殿下可能不知,我乃庶出,自幼在家中便很不受待見。”
魏淵有意停頓了一下,悄悄觀察了一下朱由樺表情的變化。朱由樺由於自己出身的原因,對庶出這個詞語很是敏感,聽到魏淵也是庶出,他不覺心頭一怔。細小的波動並沒有逃過魏淵的眼睛,他繼續說道:
“兩年前,南陽邱知府來我家中做客,以庭中楓樹為題即興賦詩,為了能夠得到邱知府的認可,令家父以我為榮,我便當場賦詩一首,寫下了此文。”
“兩年前?那時魏大人您官居何位?”
“嗬嗬,兩年前我可什麽都不是,就是個小小的貢生。”
朱由樺心中大吃了一驚,要知道現在魏淵的頭銜可不隻欽差大臣這一項,在他的頭頂還有著武平伯、兵部侍郎等等光輝的頭銜。朱由樺沒想到,大明朝這位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兩年前還僅僅是個貢生,一直以來他都認為魏淵定然靠著祖上蒙蔭才能如此少年得誌的。
看著朱由樺一臉的吃驚,魏淵自嘲的笑笑說:
“說實在的,那時我隻是想著要如何證明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可。做夢都沒想過能坐到今日這樣的高位。我魏淵能有今天,一來靠的是天子賞識,另一方麵也許是我運氣比較好罷了。”
“大人您實在是太過於謙虛了,以布衣出身短短兩年時間就能官居二品,位極人臣,尋常人是萬萬做不到的,小王實在是佩服之極。”
這是朱由樺的心裏話,他和魏淵歲數雖說不相上下,但兩人的差距那可不是一點半點。朱由樺此人心氣很高,很少佩服過誰,但今日通過短短的接觸,他是徹底服了魏淵了。
突然間朱由樺又想到了自己的出身,同樣是庶出,魏淵就可以憑借自身的努力拚搏打出一番大地來,而他卻得不到父王的重視,隻能終日蜷縮在王府內,渾渾噩噩的混吃等死。相較之下,真是失落之極。朱由樺不免有些消沉,便不再說些什麽了。
沉默片刻,魏淵話鋒一轉說道:
“殿下,你如何看待我大明當下的時局?”
談到了時局,朱由樺內心稍稍活躍了些。魏淵如此真誠,他也直言不諱的說道;
“小王以為我大明當下的時局用八個字就可以形容。”
“哪八個字?”
“內憂外患,存亡之秋!”
魏淵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對眼前這個麵容清秀的王子不禁多了幾分認同。
“殿下此言一針見血,我大明確實是已經到了存亡之秋的關鍵時刻了。隻是不知殿下身為皇室宗親,有沒有想過為朝廷盡些綿薄之力呢?”
“不瞞魏大人您說,若不是有太祖祖訓和朝廷規矩在,小王恨不能立刻就上陣殺敵,為我大明盡些綿薄之力。整日被困在洛陽這座繁華的牢籠當中,我早就受夠了!”
“殿下,方才我已經說過了,這規矩就是用來被人打破的。殿下可知我此番奉旨欽差辦的是什麽差事嗎?”
“這個...小王實在不知。”
籌建皇家勇衛營的詔書雖然已經由內閣發往了全國各個州府,然而那些個地方大員們卻沒有幾個認真按照詔書來辦事的。原因很簡單,從藩王的手裏要人要錢,而且要的人還是皇室宗親,難度實在是太大了,這些地方官們平日裏溜須奉承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主動去招惹那些個藩王們呢?因此他們在收到詔書之後直接便封存了起來,等著欽差大臣來了之後再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出去。因此朱由樺根本就沒有得到絲毫關於籌建皇家勇衛營的消息。
聽了朱由樺的迴答,魏淵疑惑的問道:
“怎麽?洛陽官府沒有向王府通告我此次奉旨前來的目的嗎?”
“小王實在是沒有聽到過半點這方麵的消息。”
魏淵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用說,定是地方官員們將這個消息有意的按下去了,看來接下來必須要加大宣傳力度才行了。
“沒關係殿下,洛陽的地方官府不通知也無妨,今日就由我直接告訴殿下。此次我奉旨欽差籌備皇家勇衛營,就是要在我大明眾多的藩王子弟之中挑選皇室宗親,建立起一支直接聽命於皇上的鐵衛之士!內除民患,外禦建虜!”
滔滔洛河泛著浪花奔流向東,朱由樺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此刻他甘願化作一滴水融入滾滾江流,變成一片落紅投向大地的懷抱...
福王府內,東廠提督曹化淳不緊不慢的端起茶碗輕輕喝了一口。
“我說李大人,該說的、能說的咱家可是都替福王他老人家說了,此事成與不成就看你們的意思了。”
李勇不住的在屋內踱來踱去,時不時還發出嘬牙花子的聲響出來。
“嘖嘖!我說曹公公,這魏淵也太獅子大開口了,一張嘴就是100萬兩,他真拿我家王爺府上有金山銀山啊!再說了,就是真有金山銀山,給也給不到他頭上啊!”
曹化淳挑了挑眉毛說:
“王爺有沒有金山銀山咱家不知道,但他魏淵咱家還是了解一二的。此人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做官,都極為霸道,這一次王爺若是不出點血,隻怕世子那我也是難以周旋,愛莫能助了。”
李勇見曹化淳都這麽說了,料想這下在銀子上定是省不了多少了。他心裏清楚,100萬兩雖多,但對於福王府而言倒也不是拿不出來。
“曹公公,銀子的事情若是沒緩100萬兩我們王爺也認栽,但是、但是另外一個要求可就有點過分了。我家王爺膝下隻有三子,這若是拉去當兵,那不是往火坑裏推嗎?”
這點也是曹化淳擔心所在,錢的問題一般來說都不是問題,關鍵是人。
“李大人,咱家也知道王爺的苦...”
“我願意去參軍!”
曹化淳的話剛說了一半便被興衝衝迴來的朱由樺給打斷了。
李勇見狀趕忙說道:
“這話殿下可莫要亂說!當兵上戰場那可是要死人的!”
李勇自打朱由樺小時候便入王府當差,也算是看著朱由樺長大了,話語中便多了一份長輩對晚輩的關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王侯乎!加入皇家勇衛營,上可以報皇恩,下可以救黎民!我朱由樺心意已決,這顆報國之心至死不渝!”
“殿下...”
盡管心中的那點激情已經被官場爭鬥磨得差不多,但朱由樺的話依舊令李勇的心頭泛起了一絲波瀾。
“求你了李大人,你就答應我這個不情之請吧!”
“哎,罷了!殿下稍等片刻,我這就去向王爺稟報此事。但成與不成,就要看王爺的意思了。”
李勇歎了口氣,轉身走向了王府後宮。他整日陪在福王朱常洵的身邊,對於福王的心思脈絡摸得極準。朱由樺相信,若是李勇肯幫他,父王那裏應該也能說的通。
果然不出朱由樺所料,當福王朱常洵聽到朱由樺非常想去參加皇家勇衛營時,僅僅冷冷說了句“他想去便去就是。”對於自己這個三兒子,平日裏朱常洵實在是沒有多少關注。之前他不想答應魏淵提供王子加入勇衛營的要求,不過是因為如果妥協實在是臉上無光罷了。今日既然朱由樺自己想去,那就去便是了。
李勇轉身剛要離去,又被朱常洵給叫住了。
“告訴魏淵,人本王已經出了,銀子最多隻能給他50萬兩。”
對於福王這個提案,魏淵出人意料的欣然接受。在各方麵都基本滿意的情況下,受了不少驚嚇的福王世子朱由崧終於再度平安迴到了王府。與迎接朱由崧的盛大儀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朱由樺的默默離去,朱常洵甚至都沒有出麵送一送自己這個兒子,僅僅是派了李勇送了些錢財衣物。
朱由樺走出王府大門的那一刹那,他迴頭望了一眼生活多年金碧輝煌的牢籠。他的母親早逝,這座華麗牢籠帶給朱由樺的隻有暮氣沉沉的陰鬱。他望了一眼,僅僅是一眼。而後深深唿吸了一口真正自由的空氣,這種感覺真好!
盡管少了50萬兩白銀,但卻換來了朱由樺這張王牌,魏淵自信這筆買賣做的劃算。在他的心裏已經盤算好了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一個足以在短時間內就聚集大量財富和人力的絕妙計劃。
魏淵之所有這份自信,因為他從朱由樺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希望,那是年輕人身上特有的憧憬與理想,盡管看起來天真幼稚,但一旦釋放必然能迸發出改天換地的力量。
因為年輕,所以便有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