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南山脈林立,地勢陡然而起。兩條崎嶇的山路蜿蜒向南,是由襄陽通往巴蜀的必經之路。山路之上一隊隊手持火把的騎兵唿嘯而過,沿著山路在仔細搜尋著張獻忠逃跑的蹤跡。楊穀已經派出了自己手下所有的騎兵展開漫山遍野地毯式的搜索。整個襄陽城南到處是火把輝映出的光亮,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
由於擔心走大路會暴露目標,張獻忠隻能專挑那些狹窄的羊腸小道穿行。密林之中,他帶著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白文選等親信部下,狼狽的在荊棘樹叢之間前進著。
道路實在過於狹窄,時不時便有樹幹會鉤掛到這支逃命隊伍中成員的衣衫,引來一句小聲的咒罵。張獻忠手下此時僅剩下五十多名軍卒,因為逃得匆忙,他甚至連收攏散兵的時間都沒有。整個隊伍行色匆匆、小心翼翼,生怕發出聲響會引來官軍的注意。恰在此時,又一隊官軍追擊而至。張獻忠等人行走的小路之上有一處坡形的山道,官軍沿著山道高舉著火把仔細的瞧看著四下。
聽到動靜的張獻忠等人趕忙翻身馬下,俯下身去牽著馬匹躲進了密林之中。都說馬通人性,此刻這些逃兵們的戰馬也一個個很是配合,變得安靜異常。
山道之上一位百戶模樣的小校高聲吆喝著:
“弟兄們,搜的仔細一些!那張獻忠的腦袋可是價值千金呢!”
負責搜尋的官兵齊聲大笑著迴應道:
“好嘞!”
語氣之中盡是輕鬆暢快,仿佛張獻忠的項上人頭唾手可得一般。
密林中的張獻忠低聲的咒罵道:
“操!龜兒子們!要不是老子手裏沒兵,非出去砍翻你們不可。”
張獻忠作戰敗多勝少,什麽時候該夾著尾巴做人他心裏可是清楚的很。這隊官兵四下裏仔細搜查了一番之後並沒有發現躲在密林之中的張獻忠等人,正當他們準備繼續前進時,突然山坡之下傳來了一聲戰馬的嘶鳴聲!
“什麽人!”
這些官軍紛紛抽出了腰間的樸刀,有的則取出了背後的弓弩,進入了備戰姿態。
張獻忠貓著腰低聲喝道:
“操!是他娘誰的馬!”
孫可望也被自己戰馬的嘶鳴聲嚇了一跳,這馬雖不是名駒,但也跟隨他出生入死有些年頭了。今日怎麽會突然無故嘶鳴呢?孫可望仔細一瞧,這才發現有一條青色的巨蟒正吐著信子從身後貪婪的盯著自己呢!容不得孫可望遲疑,這巨蟒如離弦之箭一般直奔他襲來。情急之下,孫可望也顧不上那麽多了。他“騰”的從草叢中躍出,一個翻滾躲過了巨蟒的攻擊。而後迅速的抽出腰間的佩劍一把刺在了巨蟒尾部位置,由於用力過猛,劍身穿過巨蟒的身體插進了泥土之中,將巨蟒釘在了原地。正當巨蟒扭動著軀體準備掙脫之時,孫可望一把奪過了身旁親兵手中的樸刀,這名親兵早已經被眼前的一幕驚呆在了原地。孫可望一個健步衝到了巨蟒身後,一刀下去砍掉了巨蟒的頭顱。蛇頭滾落在地上之時依舊張著血盆大口,吐著信子。而蛇身則習慣性的扭動了幾下之後便沒了動靜。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於突然,電光火石之間一場人蛇死鬥便宣告結束。然而孫可望這一番大動作自然逃不過坡上官軍的注意,確認了密林之中藏有敵兵之後。這支搜尋小隊立刻展開了行動,其實這一支小隊的人數並不多,也就在三十人左右。然而他們麵對如此突發的狀況卻顯得十分沉穩老練,先是負責傳令的兵卒立刻策馬離開,一路上猛敲著手中用來報警的銅鑼前去召集附近的官軍。手持弓弩的兵卒則立刻占據了山坡之上開闊有利的地形密切的注視著密林中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用手中的弩箭給予對手致命的一擊。餘下的兵卒在那名百戶的率領下驅馬衝下了山坡,直奔密林中殺來。
張獻忠一看行蹤已然暴露,縱身躍上戰馬,雙手緊握長刀大喝一聲:
“來啊!隨老子殺出一條血路來!”
盡管隻剩下五十多人,但這些人都是追隨張獻忠南征北戰多年的親兵,忠誠度與戰鬥力自然是不在話下。迎著從山道上殺下來的官軍,這些親兵們紛紛上馬,護著張獻忠就掩殺了過去。
自坡道上衝下的官兵一看敵兵的人數在自己之上,也不硬打,隨著領頭的小校一聲吆喝,這些原本已經衝下來的官軍一調轉馬頭又原路撤了迴去。張獻忠帶領著手下一個衝鋒,卻沒想到打到了空氣上,對手竟然一溜煙的跑了,這些人一個個都不由得大為惱火,紛紛策馬追了上去,準備迅速的解決掉這群鼠輩。
然而就在張獻忠等人追擊正歡之時,早已經占據有利位置的十名弓弩手找準時機,紛紛拉弓放箭。雖然數量很少,但這些人的射術顯然很是精通。一輪齊射下來,張獻忠便折損了五六名弟兄。一瞬間張獻忠的隊伍裏一片大亂,趁著這個機會,剛剛調轉馬頭的官軍又一股腦的殺了個迴馬槍,打了張獻忠等人一個措手不及。
一麵要跟麵前的敵人死磕,一麵又要防備敵兵的暗箭,張獻忠手下的兄弟打的這叫一個憋屈。他們沒想到以往一觸即潰的官軍竟然還會利用戰法來算計自己,更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麵前的這不到二十人的官軍騎兵,戰鬥力竟然很是了的,他們的生活騎術尤其精湛,一時間張獻忠有了跟宣大邊軍交手的錯覺。
張獻忠等人當然不知道,麵前的這一小股騎兵正是原來跟隨宣大總督盧象升的楊穀親手調教出來的。不論是戰法還是騎術,楊穀都一一給予指點,甚至在隊伍安排上,楊穀都仿效原來的天雄軍。他將兄弟、朋友、同鄉盡可能的安排在一支隊伍裏,這樣這支隊伍在相互協作方麵便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同時若是隊內有人戰死,那隊伍內全體成員的憤怒就會被極大的激發出來,戰鬥意誌極為頑強。
張獻忠知道自己在此處拖延不得,已經有人去搬援軍了,在這裏拖的越長越危險。拿定主意他大喊一聲:
“我兒能奇何在?”
“父帥!孩兒在此!”
艾能奇是一員闖將,打仗的時候勇猛的近乎不要性命。此刻他正與官軍帶頭的小校纏鬥,聽到父帥唿喊便有心找個機會擺脫對麵官軍的糾纏。然而對麵的官軍小校卻是死纏爛打,絲毫不給他抽身離開的機會。艾能奇的火氣一下子頂了上來,他“哇哇”怒吼了兩聲,揮刀直招著小校的麵門看來,小校見艾能奇怒了,也不戀戰,撥轉馬頭就撤。艾能奇在心裏怒罵道:
“媽的!剛剛你死死咬著老子不讓我走,現在你想走?沒門!”
拿定主意艾能奇躍馬揚鞭便緊追小校不放,那小校見狀心中不免暗笑了起來。
“不怕你來追,就怕你不追。”
這位小校立刻打了一個響亮的口哨,埋伏好的弓弩手得到信號,便著重對艾能奇關照了起來。艾能奇追的正歡,突然麵前一道寒光閃過。他下意識的毛了一下腰,一股鑽心的疼痛從艾能奇的左肩擴散到了全身。正在跑路的小校一看艾能奇中箭,立刻又調轉了馬頭,揮刀直奔艾能奇砍來。艾能奇見狀虎目圓睜,大吼著竟然一把拔出了插進自己左肩之內的弓箭。艾能奇將帶著自己肉出來的血箭攥在手中,朝著奔自己而來的小校撇了出去。
那小校見狀大吃了一驚,如此不要命的打法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麵對艾能奇拋出的弓箭,他連忙側身閃躲,艾能奇抓住機會策馬殺到。揮手一刀就砍在了那小校的後背之上,那小校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哀嚎,直挺挺的從戰馬上栽了下去。
“大哥!”
“雪生兄弟!”
在附近的幾名官軍一見這小校落馬,不由分說的圍攏上來將他護在了當中。
張獻忠一看官軍陣型大亂,有了可乘之機。於是他便大吼一聲:
“弟兄們!不要戀戰,撤!馬上撤!”
說罷張獻忠一馬當先衝上了坡道,他手中的大刀一個橫掃,將攔在自己麵前的兩名官軍砍翻於馬下。而後越來越多的流賊拜托了這支小隊的糾纏,紛紛向西逃去。
孫可望一刀插進了官軍的胸膛,結果了麵前的敵人,他也即刻調轉馬頭準備追隨張獻忠向西殺去。
突然間,孫可望胯下棗紅馬的前蹄高高揚了起來,便隨著一聲悲涼的嘶鳴,這匹馬平地躍起數尺之高,孫可望第一時間意識到:
“壞了!戰馬中箭了!”
盡管孫可望用盡渾身的力氣想要勒住韁繩,可他仍舊還是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倒地之後的孫可望一骨碌爬了起來,他舉目四望,隻見身旁清一色的幾乎都是難纏的官軍。此時張獻忠等人已經策馬衝出戰場,一路往西而去。孫可望把心一橫,朝著坡下縱身一躍跳了下去。
由於擔心走大路會暴露目標,張獻忠隻能專挑那些狹窄的羊腸小道穿行。密林之中,他帶著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白文選等親信部下,狼狽的在荊棘樹叢之間前進著。
道路實在過於狹窄,時不時便有樹幹會鉤掛到這支逃命隊伍中成員的衣衫,引來一句小聲的咒罵。張獻忠手下此時僅剩下五十多名軍卒,因為逃得匆忙,他甚至連收攏散兵的時間都沒有。整個隊伍行色匆匆、小心翼翼,生怕發出聲響會引來官軍的注意。恰在此時,又一隊官軍追擊而至。張獻忠等人行走的小路之上有一處坡形的山道,官軍沿著山道高舉著火把仔細的瞧看著四下。
聽到動靜的張獻忠等人趕忙翻身馬下,俯下身去牽著馬匹躲進了密林之中。都說馬通人性,此刻這些逃兵們的戰馬也一個個很是配合,變得安靜異常。
山道之上一位百戶模樣的小校高聲吆喝著:
“弟兄們,搜的仔細一些!那張獻忠的腦袋可是價值千金呢!”
負責搜尋的官兵齊聲大笑著迴應道:
“好嘞!”
語氣之中盡是輕鬆暢快,仿佛張獻忠的項上人頭唾手可得一般。
密林中的張獻忠低聲的咒罵道:
“操!龜兒子們!要不是老子手裏沒兵,非出去砍翻你們不可。”
張獻忠作戰敗多勝少,什麽時候該夾著尾巴做人他心裏可是清楚的很。這隊官兵四下裏仔細搜查了一番之後並沒有發現躲在密林之中的張獻忠等人,正當他們準備繼續前進時,突然山坡之下傳來了一聲戰馬的嘶鳴聲!
“什麽人!”
這些官軍紛紛抽出了腰間的樸刀,有的則取出了背後的弓弩,進入了備戰姿態。
張獻忠貓著腰低聲喝道:
“操!是他娘誰的馬!”
孫可望也被自己戰馬的嘶鳴聲嚇了一跳,這馬雖不是名駒,但也跟隨他出生入死有些年頭了。今日怎麽會突然無故嘶鳴呢?孫可望仔細一瞧,這才發現有一條青色的巨蟒正吐著信子從身後貪婪的盯著自己呢!容不得孫可望遲疑,這巨蟒如離弦之箭一般直奔他襲來。情急之下,孫可望也顧不上那麽多了。他“騰”的從草叢中躍出,一個翻滾躲過了巨蟒的攻擊。而後迅速的抽出腰間的佩劍一把刺在了巨蟒尾部位置,由於用力過猛,劍身穿過巨蟒的身體插進了泥土之中,將巨蟒釘在了原地。正當巨蟒扭動著軀體準備掙脫之時,孫可望一把奪過了身旁親兵手中的樸刀,這名親兵早已經被眼前的一幕驚呆在了原地。孫可望一個健步衝到了巨蟒身後,一刀下去砍掉了巨蟒的頭顱。蛇頭滾落在地上之時依舊張著血盆大口,吐著信子。而蛇身則習慣性的扭動了幾下之後便沒了動靜。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於突然,電光火石之間一場人蛇死鬥便宣告結束。然而孫可望這一番大動作自然逃不過坡上官軍的注意,確認了密林之中藏有敵兵之後。這支搜尋小隊立刻展開了行動,其實這一支小隊的人數並不多,也就在三十人左右。然而他們麵對如此突發的狀況卻顯得十分沉穩老練,先是負責傳令的兵卒立刻策馬離開,一路上猛敲著手中用來報警的銅鑼前去召集附近的官軍。手持弓弩的兵卒則立刻占據了山坡之上開闊有利的地形密切的注視著密林中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用手中的弩箭給予對手致命的一擊。餘下的兵卒在那名百戶的率領下驅馬衝下了山坡,直奔密林中殺來。
張獻忠一看行蹤已然暴露,縱身躍上戰馬,雙手緊握長刀大喝一聲:
“來啊!隨老子殺出一條血路來!”
盡管隻剩下五十多人,但這些人都是追隨張獻忠南征北戰多年的親兵,忠誠度與戰鬥力自然是不在話下。迎著從山道上殺下來的官軍,這些親兵們紛紛上馬,護著張獻忠就掩殺了過去。
自坡道上衝下的官兵一看敵兵的人數在自己之上,也不硬打,隨著領頭的小校一聲吆喝,這些原本已經衝下來的官軍一調轉馬頭又原路撤了迴去。張獻忠帶領著手下一個衝鋒,卻沒想到打到了空氣上,對手竟然一溜煙的跑了,這些人一個個都不由得大為惱火,紛紛策馬追了上去,準備迅速的解決掉這群鼠輩。
然而就在張獻忠等人追擊正歡之時,早已經占據有利位置的十名弓弩手找準時機,紛紛拉弓放箭。雖然數量很少,但這些人的射術顯然很是精通。一輪齊射下來,張獻忠便折損了五六名弟兄。一瞬間張獻忠的隊伍裏一片大亂,趁著這個機會,剛剛調轉馬頭的官軍又一股腦的殺了個迴馬槍,打了張獻忠等人一個措手不及。
一麵要跟麵前的敵人死磕,一麵又要防備敵兵的暗箭,張獻忠手下的兄弟打的這叫一個憋屈。他們沒想到以往一觸即潰的官軍竟然還會利用戰法來算計自己,更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麵前的這不到二十人的官軍騎兵,戰鬥力竟然很是了的,他們的生活騎術尤其精湛,一時間張獻忠有了跟宣大邊軍交手的錯覺。
張獻忠等人當然不知道,麵前的這一小股騎兵正是原來跟隨宣大總督盧象升的楊穀親手調教出來的。不論是戰法還是騎術,楊穀都一一給予指點,甚至在隊伍安排上,楊穀都仿效原來的天雄軍。他將兄弟、朋友、同鄉盡可能的安排在一支隊伍裏,這樣這支隊伍在相互協作方麵便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同時若是隊內有人戰死,那隊伍內全體成員的憤怒就會被極大的激發出來,戰鬥意誌極為頑強。
張獻忠知道自己在此處拖延不得,已經有人去搬援軍了,在這裏拖的越長越危險。拿定主意他大喊一聲:
“我兒能奇何在?”
“父帥!孩兒在此!”
艾能奇是一員闖將,打仗的時候勇猛的近乎不要性命。此刻他正與官軍帶頭的小校纏鬥,聽到父帥唿喊便有心找個機會擺脫對麵官軍的糾纏。然而對麵的官軍小校卻是死纏爛打,絲毫不給他抽身離開的機會。艾能奇的火氣一下子頂了上來,他“哇哇”怒吼了兩聲,揮刀直招著小校的麵門看來,小校見艾能奇怒了,也不戀戰,撥轉馬頭就撤。艾能奇在心裏怒罵道:
“媽的!剛剛你死死咬著老子不讓我走,現在你想走?沒門!”
拿定主意艾能奇躍馬揚鞭便緊追小校不放,那小校見狀心中不免暗笑了起來。
“不怕你來追,就怕你不追。”
這位小校立刻打了一個響亮的口哨,埋伏好的弓弩手得到信號,便著重對艾能奇關照了起來。艾能奇追的正歡,突然麵前一道寒光閃過。他下意識的毛了一下腰,一股鑽心的疼痛從艾能奇的左肩擴散到了全身。正在跑路的小校一看艾能奇中箭,立刻又調轉了馬頭,揮刀直奔艾能奇砍來。艾能奇見狀虎目圓睜,大吼著竟然一把拔出了插進自己左肩之內的弓箭。艾能奇將帶著自己肉出來的血箭攥在手中,朝著奔自己而來的小校撇了出去。
那小校見狀大吃了一驚,如此不要命的打法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麵對艾能奇拋出的弓箭,他連忙側身閃躲,艾能奇抓住機會策馬殺到。揮手一刀就砍在了那小校的後背之上,那小校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哀嚎,直挺挺的從戰馬上栽了下去。
“大哥!”
“雪生兄弟!”
在附近的幾名官軍一見這小校落馬,不由分說的圍攏上來將他護在了當中。
張獻忠一看官軍陣型大亂,有了可乘之機。於是他便大吼一聲:
“弟兄們!不要戀戰,撤!馬上撤!”
說罷張獻忠一馬當先衝上了坡道,他手中的大刀一個橫掃,將攔在自己麵前的兩名官軍砍翻於馬下。而後越來越多的流賊拜托了這支小隊的糾纏,紛紛向西逃去。
孫可望一刀插進了官軍的胸膛,結果了麵前的敵人,他也即刻調轉馬頭準備追隨張獻忠向西殺去。
突然間,孫可望胯下棗紅馬的前蹄高高揚了起來,便隨著一聲悲涼的嘶鳴,這匹馬平地躍起數尺之高,孫可望第一時間意識到:
“壞了!戰馬中箭了!”
盡管孫可望用盡渾身的力氣想要勒住韁繩,可他仍舊還是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倒地之後的孫可望一骨碌爬了起來,他舉目四望,隻見身旁清一色的幾乎都是難纏的官軍。此時張獻忠等人已經策馬衝出戰場,一路往西而去。孫可望把心一橫,朝著坡下縱身一躍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