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使司衙門內,黃軒的神色顯得有些急躁。他看著剛剛慷慨陳詞完的魏淵說道:


    “大人,自古以來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對於您的構想在下實在是難以苟同。而且此事若是傳揚出去,朝廷上那些士大夫們一定會借題發揮的。到時候大人您可就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此事萬萬不可!”


    說話間黃軒激動的站了起來,他來迴的擺著手,全沒有了往日裏的閑適與儒雅。


    魏淵知道自己一旦提出建立政黨的想法畢竟會存在很大的阻力,但一開始就被身邊的心腹如此抵觸,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看著焦躁不安的黃軒他語氣平緩的說:


    “你說的不錯,在曆史上黨派因為黨爭的影響而變得名聲很臭。西漢有黨錮之禍,晚唐有牛李之爭。常言道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而朋黨之爭就是曆朝曆代眼中導致亡國的妖孽。”


    說到這魏淵暫緩了一下,他知道不光是剛剛提到的漢唐。大明朝之所以出現如今的狀況也與黨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明自萬曆朝以來,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間就鬥得不可開交。雖說東林黨當時有不少賢士名儒坐鎮,但其所謂的“清流”與“氣節”卻給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對於對立黨派的建議不論好壞他們一律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進行批判,以至於很多利國利民的措施無法實施。時至今日才造就了朝廷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的窘迫之境。


    “誠然,黨爭不是個好東西。但這未必就代表著黨派也應該被人們所唾棄。”


    雖然黃軒並沒有出聲但對,但從他的表情上魏淵還是看出了深深的對立情緒。


    “黃公子,我問你。你說說為什麽黨爭會導致亡國呢?”


    “朋黨之爭會導致廟堂之上人心惶惶,而每一次黨爭都會伴隨著政治動亂、人才戕害。朋黨興則人心亂,國家不治必陷入亂局之中進而導致亡國。”


    魏淵聽罷搖了搖頭道:


    “非也非也,黃公子隻說了表象但卻忽視了其中的本質。”


    “其中的本質?”


    “不錯,黨爭之所以會引起你剛剛提到的情況。都是因為這些所謂的黨不過是以地域或資曆而結合在一起的利益小團體罷了,他們抱團避禍,缺乏明確的黨綱,更加沒有黨派忠誠的觀念。為達私利而不擇手段,因此才會出現黨爭誤國一說。”


    “黨綱?黨派忠誠?”


    這些詞匯都是黃軒為所未聞的,但細細想來其中的含義他倒是能了解一二。


    突然魏淵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的眼中閃著亮光神采飛揚的說道:


    “不錯!我們要建立的政黨將會真正的實現海納百川,突破那些地域觀念的束縛,以天下大同為己任,建立一個嶄新的大明!”


    魏淵那激昂的情緒就如一曲慷慨的戰歌將黃軒深深的吸引了過來。


    “以天下大同為己任,建立一個嶄新的大明...”


    “對!我們所要構建的政黨,將會有完善的黨規與黨章,有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我相信在一種信仰與夢想的激勵下,這個政黨必將會擺脫掉之前那些黨爭所帶來的惡果,真正的變成匡扶社稷的國之重器!”


    在看到魏淵鋪蓋的一條康莊大道之後,黃軒還有一些顧慮。


    “可即便如此,如果要正大光明的搞黨派依舊會被朝臣所非議的。更何況當今聖上多疑,大人您這麽做隻怕會引火燒身。”


    魏淵神秘一笑道:


    “這個我已經有了打算,咱們避開黨派這個敏感詞。”


    “大人的意思是?”


    “建立的這個黨派就叫做保皇會。”


    “保皇會?”


    在明代各種幫派組織都習慣於稱自己的機構為會,在官府看來“會”不過是民間組織。隻要不公然與朝廷作對,通常地方政府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魏淵給自己要建立的組織起名為保皇會,光是從名字上看就是一個擁戴官府的組織,自然在以後的發展壯大中省去了不少麻煩。


    “嗯,取聖皇齊天,保皇護主之意。咱們的宗旨就是外禦韃虜,內安民心。想必如此的話朝堂之上定然會減去很多不必要的阻力吧。”


    “如此一來,皇上那裏一定也會安心許多吧。”


    敲定了籌建保皇會的想法之後,魏淵便開始著手製定最核心的內容——保皇會的相關章程和規定。


    首先魏淵確定了保皇會的三條核心觀念,第一條便是君權神授,皇帝是眾人尊崇的對象,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第二條則是會長負責製,即整個保皇會必須嚴格的聽命於會長、也就是魏淵的命令。第三條是保皇會以外禦韃虜,內安民心為奮鬥目標。


    這三條核心觀念魏淵可是動了不少心思,首先祭出皇帝這麵大旗,可以使保皇會麵對那些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的清談之士時有了一招殺手鐧,畢竟有皇帝擺在最前麵任誰想要發難時都需三思而行。其次確立會長負責製,說白了魏淵隻不過是想把高高在上的帝王當做自己的一麵大旗,而這個掌握實權的棋手則必須由他自己來擔任,也唯有如此,保皇會才能牢牢的控製在他的手中成為其手中的一把利器。最後的奮鬥目標則是魏淵為自己構建新式軍隊所注入的靈魂,也就是信仰。一支軍隊隻有有了奮鬥的目標才會變成一支無往而不勝的鋼鐵之師。


    在確立了三個核心之後,魏淵與黃軒等人又針對保皇會的紀律與相關的規章製度進行了詳盡的規劃。畢竟對有著後世豐富經驗的魏淵來說,製定規矩那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很快保皇會的“三大紀律”便被製定了出來,即“絕對服從”“不可擅自行動”“對百姓秋毫無犯”。以及其他的各種諸如入會條件、入會程序等諸多方麵的規定。


    整整用了三天的時間,魏淵才初步將保皇會的各種規章製度整理完畢。看著寫在宣紙上厚厚的一遝紀律規定,黃軒無不感慨的說道:


    “這些要求如果都能實現的話,保皇會必然會不同凡響的!”


    魏淵伸了一個大懶腰,邊扭動著脖子邊說: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製度令不能行。隻有先把規矩都定在前麵,這樣才能從一開始就將保皇會置於良好的平台上健康的發展壯大下去。”


    黃軒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看著窗外陽光下漸漸融化的積雪,魏淵淡淡的說:


    “冰雪將融,新生的春天就要來了。”


    武平陳舊的城牆在入春之後就如同盛開的桃花一般換發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命力。到處是用紅色布條張貼的大字報,到處可以聽到“外禦韃虜,再造中華”的響亮口號。武平城的軍卒邁著整齊的步伐,有條不紊的在城中巡視著。


    張春亮是武平軍第一鎮第三營第四處第二司第五隊的隊長,整個武平城內的軍隊按照魏淵之前的規劃進行了重新的改編,共設有一鎮。魏淵將原本介於“營”與“司”之間的“局”變成了“處”,當武安國追問魏淵變名稱的理由時,魏淵很隨意的迴答了一句“叫著順嘴而已。”


    此刻張春亮昂首挺胸的帶著手下的一隊弟兄共計十二人進行著巡邏,今天的他較往日裏顯得精氣神足了許多,他的頭昂的很高,胸脯挺得筆直,一邊巡邏一邊帶頭喊著響亮的口號。迎麵張春亮碰到了同屬二司的三隊隊長關震,由於兩人是同鄉,又是同歲,如今又在同一司內擔任隊長職務,因此二人一見麵免不了相互攀比一番。


    張春亮離著老遠就看到了關震,他先是示意手下的軍卒立正休息,緊跟著張春亮邁著大步仰著脖一臉得意的來到了關震的麵前。


    “哎!小關子,看看這是啥?”


    說著張春亮使勁聳了聳右胳膊,一條紅色的袖標係在他的肩膀上顯得很是惹人注目。這條紅色的袖標呈長方形,大紅色的袖標上用鎏金色繡著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


    “是保皇會的袖標?!你小子大字不識一籮筐也能入會?”


    看著關震一臉的驚訝與羨慕,張春亮搖著腦袋得意的說道:


    “我可是每個晚上都去劉先生那裏學習的。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是也!”


    魏淵為了提高手下軍卒的文化素質,以司為單位專門開辦了輔導班。由那些鬱鬱不得誌的秀才們擔任文化先生,即教軍士們識文斷字,又向他們灌輸保皇會的理論思想。張春亮口中的劉先生就是二司的文化先生。


    關震狐疑的看著張春亮半天。


    “就算你懂些文字就能加入保皇會了?這袖標該不會是你自己做的吧。”


    “嘿嘿,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會這麽輕易認輸的。來,讓你開開眼。看看這是什麽?”


    說著張春亮從懷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個紅色的小本子,封皮上用鎏金字體寫著保皇二字,關震見狀急忙將本子奪了過去。


    “哎!你小子輕著點,別給我弄壞了。”


    打開小冊子的第一頁,上麵清晰的寫著張春亮所在部隊的番號,在第一頁的尾處赫然寫著“魏淵贈”三個大字。


    張春亮湊到一旁得意的介紹著:


    “這可是指揮使、哦不,是會長大人親自題的字哦!”


    這下關震是真的被震到了,如今的武平軍,能加入保皇會那是一件萬分榮耀的事情。光是第一關通過文化課程便難倒了不少鬥大字不識幾個兵士們,通過了文化關還有思想考核與業務考核,最後則是要通過司代表的親自麵試。代表是魏淵在軍中設置的專門負責保皇會事物的人員,最基層的一級是司代表。


    因此能夠加入保皇會除了讓人倍感光榮之外,更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看著關震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張春亮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樂嗬嗬的拿迴了自己的小冊子,語氣中滿是自豪的說道:


    “本會員要繼續巡邏了。”


    說罷他揚了揚手中的小冊子朝著手下的軍卒高聲喊道:


    “繼續前行!”


    不一會兒,“外禦韃虜,再造中華”的嘹亮喊聲就再次響了起來。過了好一會,關震悻悻的說:


    “老子也得加把勁了,趕緊爭取入會才行!”


    張春亮的隊伍剛剛走出幾步遠的距離,突然街道上傳來了陣陣馬嘶之聲,上百名騎兵唿嘯而過。張春亮及其手下軍士趕緊靠邊站立,駐足行禮。這一隊騎兵,各個身穿銀色棉甲,每人的右臂上都佩戴著紅底金鷹袖標,一路之上不少軍士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待到這隊騎兵遠去之後,一名軍卒小聲的向張春亮問道:


    “隊長?這些人是哪個營的?怎麽全部都帶著金鷹袖標啊?”


    張春亮的眼神久久沒能從這隊遠去的騎兵身上收迴來,他無比崇拜的迴答說:


    “哪個營的都不是,他們是金鷹衛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