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黃軒之前和魏淵講過儀衛司是個並不受待見的衙門,但唐王府的儀衛司敗落成這個樣子還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麵對魏淵他無不自責的說道:
“都是我黃軒的錯,沒想到唐王府儀衛司是個如此蕭條的地方。是我害了魏公子你啊!”
建議魏淵接受“招安”的是他,巧設“招安”連環計的是他,鼓勵魏淵擔任儀衛司典仗的還是他。如今竟然是如此一番景象,黃軒是打心眼裏覺的對不住魏淵。
“兄台哪裏的話,這唐王府管吃管住還讓咱們有了為國效力的機會。我看挺不錯的!”
魏淵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笑嗬嗬的迴答著。麵對著眼前樂觀開朗的魏淵,黃軒也漸漸的被他那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著。
“可這儀衛司如今無疑就是個發配人的地方,不知魏公子以後有何計劃?”
魏淵警覺的瞧了瞧四周,伸手拉著黃軒來到了第二重院子處。
此時儀衛司的官邸已經被魏淵的警衛隊員們清理的一塵不染,而這些貼身的警衛此時正自覺的在勘察著官邸附近的基本情況以確保魏淵的安全。來到了儀衛司官邸的一層大廳處的魏淵這才開口說:
“我正是為了此事才找兄台你來的。”
“魏公子您請講。”
“我想咱們既然已經入了這唐王府的儀衛司,縱使它有百般的不足但此時去抱怨悔恨已然是無用了。為今之計首要任務就是要在咱們手中重振儀衛司,我就是想問問兄台在這方麵可有何良策。”
黃軒仔細的聽著魏淵的話,心裏卻是感慨良多: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麵對生活帶給他的問題時第一反應不是去抱怨去逃避;而是想著如何的解決問題。如此成熟的心智、如此大無畏的精神,跟著他自己將來必定也會成就一番事業的。
“良策不敢說,但魏公子若是想重振儀衛司。那就必須得到唐王的首肯才行,但如今這王府之內隻有那付王妃和杜千戶與咱們相識一二。若想搞定唐王,杜千戶很明顯是不夠格的。那就隻剩下付王妃一條路了。”
“兄台的意思是讓付王妃替咱們吹吹枕邊風?”
“是的,但我認為魏公子此事萬不可心急。我們應當先在王府內站穩腳跟後再圖奮發。”
“嗯,兄台所言極是!”
魏淵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另外...”
黃軒一副又言欲止的樣子。魏淵笑了笑道:
“兄台你什麽時候也變得如此瞻前顧後了,都是自家弟兄。有什麽你就說!”
“嗯,那我就多說兩句了。咳咳咳...”
一陣緊張激烈咳嗽聲打斷了二人的對話,黃軒趕忙喝了口茶水才平複下來。
“我看那個於佳石不是一般的人物,此人的城府深不可測。魏公子應當多加提防才是。”
“嗯,我也感覺出他有些異樣。雖然臉上老是掛著笑臉,但說不出為什麽跟他在一起老是讓人有一股寒意。不過兄台放心,以後我會多加提防這個人的。”
正當兩人交談之時,門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周義突然出現在了門口,隻見他喘著粗氣說道:
“師父,剛剛我跟咱們在南陽城裏的線子接上了頭。這王府內的情況按照您吩咐的都打探清楚了。”
周義此時帶來的可以說是魏淵和黃軒最急需的情報,進入大廳後他又猛喝了幾口茶水這才將打探到的消息娓娓道來。
“唐王府內的侍衛組成共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護衛司一個便是儀衛司。據說之前兩司的護衛人數都在千人左右,實力也不相上下。儀衛司主要負責唐王本人的安全保衛工作,而護衛司則是負責王府內外城及周邊的安全警戒。但自從上一任唐王朱聿鍵於崇禎九年擅自出兵勤王被廢為庶人之後,唐王府內的兩司的建製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儀衛司的各級官員由於跟隨朱聿鍵出兵勤王受到了牽連,紛紛被罷官或者砍了頭,反倒是護衛司的將官們當時奉命守衛王府而躲過了這一劫。自那之後護衛司便全麵接管了整個王府的安全保衛工作,如今的唐王上任後維持了當時的現狀,並沒有對儀衛司進行重建。於是這儀衛司便漸漸的沒落了下去,到如今則是已經完全淪為了配合護衛司站崗放哨,巡視警戒的二流角色了。”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整個儀衛司就隻有那個於佳石和我兩個官員呢。”
突然魏淵像是想起了什麽一般問道:
“那如今的儀衛正使於佳石又是個什麽來曆呢?”
“這個徒兒也仔細打聽了,於佳石自崇禎初年便開始在唐王府護衛司內擔任職位了。儀衛司被大清洗,他是護衛司的一名千戶。王府內應急讓他擔任了儀衛正使一職。”
“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什麽呢?”
魏淵的直覺告訴他,於佳石的身後一定還有別的什麽秘密。
“沒有了師父,關於他的消息就打聽出了這麽多。”
“那關於付王妃和杜千戶打探到什麽呢嗎?”
“這個我正要向師父稟報呢!這個付王妃可不得了,她是唐王府內的第一紅人,在唐王麵前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唐王對她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聽到這話魏淵和黃軒不自覺的相視一笑,看來付王妃這步棋是走對了。周義則在繼續的說著。
“杜千戶是王府護衛司的千戶,據說他是護衛司指揮使陸凱的親信,在王府內也很有些地位。”
“護衛司指揮使陸凱?”
這個名字魏淵還是第一次聽到。
“對!陸凱是整個唐王府侍衛的最高長官,擔任王府護衛司指揮使一職,正三品,是這唐王府內手握重權的大人物。”
“嗯,這個人物以後可要多加留意。”
魏淵好似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告誡著身邊的黃軒和周義一般。兩個人聽到魏淵的話後都認真的點了點頭。
“報告!”
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廳內的安靜,魏淵抬眼瞧去,原來是自己的警衛隊長司川。司川長的人高馬大,又練過少林拳法,平日裏做事謹慎少言寡語。因此魏淵對他很是看重,特意提拔了他為警衛隊長。
“何事啊司川?”
“報告大人!剛剛前院來了位護衛司的使者,送來了這張拜帖。”
說著司川雙手將拜帖交到了魏淵的麵前。下山前魏淵對這些精心挑選出來的士卒專門囑咐過,進了南陽一定要轉變稱唿,免得生出其他事端來。
“護衛司的拜帖?”
魏淵遲疑的接過了拜帖打開仔細瞧看,隻見上麵寥寥數字寫道:
敬啟者:
聞典仗初至王城,本千戶當盡地主之誼;茲定本日戌時初刻於城南歸林居為賢弟接風,誠邀蒞臨,愚兄紹興拜上。
“是杜紹興的拜帖,邀咱們前去赴宴。”
“杜千戶的拜帖?”
魏淵點了點頭朝司川問道:
“送拜帖之人現在何處?”
“迴大人,正在前院候著呢。”
魏淵遲疑了一下吩咐說:
“好,轉告使者。就說我晚上一定到場!”
“遵命!”
司川行過禮後正準備離開卻被黃軒喊住了。
“且慢!”
他轉過身來對魏淵說道:
“魏公子,此事就交給我來辦吧。”
透過黃軒的眼神魏淵仿佛讀出了他心中的疑惑,看來黃軒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那就有勞兄台了。”
於是黃軒便跟著司川來到了前院將魏淵的話轉告了使者,待那使者轉身準備離開之時黃軒開口問道:
“這位兄弟還請留步,杜千戶除了讓你送拜帖之外沒在說些什麽嗎?”
那使者疑惑的看著黃軒撓撓頭想了半天迴答說:
“沒有別的了,千戶大人就是讓我將拜帖送與魏典仗。哦!對了!千戶大人囑咐我要懂得禮數,送拜帖時應當報上姓名。”
幾番交談之後黃軒送走了護衛司的使者,隨後他再次迴到了儀衛司官邸。
“魏公子,我有一事相告。”
“是不是晚上赴宴之事?”
魏友的話剛剛說完,他和黃軒兩人不由得相視一笑。
“正是此事,我看是酒無好酒宴無好宴啊!”
“我也有這種預感,但卻又沒什麽依據。兄台是不是發現什麽了呢?”
黃軒一邊在廳堂中踱著步子一邊說道:
“我卻是看出了些端倪,想這杜千戶在我們桃源村也住了些時日。與魏公子您和我都算的上相熟,但此番的拜帖卻不親自來送這就有些蹊蹺了。”
魏淵坐在太師椅上聽著黃軒的分析。
“確實如此,但有沒有可能是杜千戶太忙抽不出時間呢?”
“這個我倒也是想到了,於是這才提出要去親自會會使者。沒想到在使者的身上卻有了意外的收獲。”
聽到這魏淵一下子來了興致,他“噌”的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到了黃軒的身邊。
“兄台收獲了什麽?”
“我猜想此拜帖既然是以杜千戶的名義下的,那杜千戶一定對晚上宴會的事很了解。但他有可能礙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直接向我們傳遞一些信息,於是使者就成了他唯一聯係我們的途徑。”
緊接著黃軒把和使者之間的對話同魏淵又敘述了一遍。
“那使者叫什麽名字呢?”
“宋鴻。”
聽到黃軒口中說出的這個名字魏淵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道:
“哦!這下我懂了!果然是宴無好宴啊!虧得這杜千戶能想出這主意來。”
“嗬嗬,是啊!想必這杜千戶夾在護衛司和儀衛司之間也是很難做人吧!”
“哈哈哈”
廳堂內傳來了二人爽朗的笑聲,穿過雕刻精美的門窗蕩漾於蒼鬆翠柏之間久久不絕。
“都是我黃軒的錯,沒想到唐王府儀衛司是個如此蕭條的地方。是我害了魏公子你啊!”
建議魏淵接受“招安”的是他,巧設“招安”連環計的是他,鼓勵魏淵擔任儀衛司典仗的還是他。如今竟然是如此一番景象,黃軒是打心眼裏覺的對不住魏淵。
“兄台哪裏的話,這唐王府管吃管住還讓咱們有了為國效力的機會。我看挺不錯的!”
魏淵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笑嗬嗬的迴答著。麵對著眼前樂觀開朗的魏淵,黃軒也漸漸的被他那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著。
“可這儀衛司如今無疑就是個發配人的地方,不知魏公子以後有何計劃?”
魏淵警覺的瞧了瞧四周,伸手拉著黃軒來到了第二重院子處。
此時儀衛司的官邸已經被魏淵的警衛隊員們清理的一塵不染,而這些貼身的警衛此時正自覺的在勘察著官邸附近的基本情況以確保魏淵的安全。來到了儀衛司官邸的一層大廳處的魏淵這才開口說:
“我正是為了此事才找兄台你來的。”
“魏公子您請講。”
“我想咱們既然已經入了這唐王府的儀衛司,縱使它有百般的不足但此時去抱怨悔恨已然是無用了。為今之計首要任務就是要在咱們手中重振儀衛司,我就是想問問兄台在這方麵可有何良策。”
黃軒仔細的聽著魏淵的話,心裏卻是感慨良多: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麵對生活帶給他的問題時第一反應不是去抱怨去逃避;而是想著如何的解決問題。如此成熟的心智、如此大無畏的精神,跟著他自己將來必定也會成就一番事業的。
“良策不敢說,但魏公子若是想重振儀衛司。那就必須得到唐王的首肯才行,但如今這王府之內隻有那付王妃和杜千戶與咱們相識一二。若想搞定唐王,杜千戶很明顯是不夠格的。那就隻剩下付王妃一條路了。”
“兄台的意思是讓付王妃替咱們吹吹枕邊風?”
“是的,但我認為魏公子此事萬不可心急。我們應當先在王府內站穩腳跟後再圖奮發。”
“嗯,兄台所言極是!”
魏淵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另外...”
黃軒一副又言欲止的樣子。魏淵笑了笑道:
“兄台你什麽時候也變得如此瞻前顧後了,都是自家弟兄。有什麽你就說!”
“嗯,那我就多說兩句了。咳咳咳...”
一陣緊張激烈咳嗽聲打斷了二人的對話,黃軒趕忙喝了口茶水才平複下來。
“我看那個於佳石不是一般的人物,此人的城府深不可測。魏公子應當多加提防才是。”
“嗯,我也感覺出他有些異樣。雖然臉上老是掛著笑臉,但說不出為什麽跟他在一起老是讓人有一股寒意。不過兄台放心,以後我會多加提防這個人的。”
正當兩人交談之時,門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周義突然出現在了門口,隻見他喘著粗氣說道:
“師父,剛剛我跟咱們在南陽城裏的線子接上了頭。這王府內的情況按照您吩咐的都打探清楚了。”
周義此時帶來的可以說是魏淵和黃軒最急需的情報,進入大廳後他又猛喝了幾口茶水這才將打探到的消息娓娓道來。
“唐王府內的侍衛組成共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護衛司一個便是儀衛司。據說之前兩司的護衛人數都在千人左右,實力也不相上下。儀衛司主要負責唐王本人的安全保衛工作,而護衛司則是負責王府內外城及周邊的安全警戒。但自從上一任唐王朱聿鍵於崇禎九年擅自出兵勤王被廢為庶人之後,唐王府內的兩司的建製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儀衛司的各級官員由於跟隨朱聿鍵出兵勤王受到了牽連,紛紛被罷官或者砍了頭,反倒是護衛司的將官們當時奉命守衛王府而躲過了這一劫。自那之後護衛司便全麵接管了整個王府的安全保衛工作,如今的唐王上任後維持了當時的現狀,並沒有對儀衛司進行重建。於是這儀衛司便漸漸的沒落了下去,到如今則是已經完全淪為了配合護衛司站崗放哨,巡視警戒的二流角色了。”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整個儀衛司就隻有那個於佳石和我兩個官員呢。”
突然魏淵像是想起了什麽一般問道:
“那如今的儀衛正使於佳石又是個什麽來曆呢?”
“這個徒兒也仔細打聽了,於佳石自崇禎初年便開始在唐王府護衛司內擔任職位了。儀衛司被大清洗,他是護衛司的一名千戶。王府內應急讓他擔任了儀衛正使一職。”
“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什麽呢?”
魏淵的直覺告訴他,於佳石的身後一定還有別的什麽秘密。
“沒有了師父,關於他的消息就打聽出了這麽多。”
“那關於付王妃和杜千戶打探到什麽呢嗎?”
“這個我正要向師父稟報呢!這個付王妃可不得了,她是唐王府內的第一紅人,在唐王麵前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唐王對她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聽到這話魏淵和黃軒不自覺的相視一笑,看來付王妃這步棋是走對了。周義則在繼續的說著。
“杜千戶是王府護衛司的千戶,據說他是護衛司指揮使陸凱的親信,在王府內也很有些地位。”
“護衛司指揮使陸凱?”
這個名字魏淵還是第一次聽到。
“對!陸凱是整個唐王府侍衛的最高長官,擔任王府護衛司指揮使一職,正三品,是這唐王府內手握重權的大人物。”
“嗯,這個人物以後可要多加留意。”
魏淵好似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告誡著身邊的黃軒和周義一般。兩個人聽到魏淵的話後都認真的點了點頭。
“報告!”
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廳內的安靜,魏淵抬眼瞧去,原來是自己的警衛隊長司川。司川長的人高馬大,又練過少林拳法,平日裏做事謹慎少言寡語。因此魏淵對他很是看重,特意提拔了他為警衛隊長。
“何事啊司川?”
“報告大人!剛剛前院來了位護衛司的使者,送來了這張拜帖。”
說著司川雙手將拜帖交到了魏淵的麵前。下山前魏淵對這些精心挑選出來的士卒專門囑咐過,進了南陽一定要轉變稱唿,免得生出其他事端來。
“護衛司的拜帖?”
魏淵遲疑的接過了拜帖打開仔細瞧看,隻見上麵寥寥數字寫道:
敬啟者:
聞典仗初至王城,本千戶當盡地主之誼;茲定本日戌時初刻於城南歸林居為賢弟接風,誠邀蒞臨,愚兄紹興拜上。
“是杜紹興的拜帖,邀咱們前去赴宴。”
“杜千戶的拜帖?”
魏淵點了點頭朝司川問道:
“送拜帖之人現在何處?”
“迴大人,正在前院候著呢。”
魏淵遲疑了一下吩咐說:
“好,轉告使者。就說我晚上一定到場!”
“遵命!”
司川行過禮後正準備離開卻被黃軒喊住了。
“且慢!”
他轉過身來對魏淵說道:
“魏公子,此事就交給我來辦吧。”
透過黃軒的眼神魏淵仿佛讀出了他心中的疑惑,看來黃軒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那就有勞兄台了。”
於是黃軒便跟著司川來到了前院將魏淵的話轉告了使者,待那使者轉身準備離開之時黃軒開口問道:
“這位兄弟還請留步,杜千戶除了讓你送拜帖之外沒在說些什麽嗎?”
那使者疑惑的看著黃軒撓撓頭想了半天迴答說:
“沒有別的了,千戶大人就是讓我將拜帖送與魏典仗。哦!對了!千戶大人囑咐我要懂得禮數,送拜帖時應當報上姓名。”
幾番交談之後黃軒送走了護衛司的使者,隨後他再次迴到了儀衛司官邸。
“魏公子,我有一事相告。”
“是不是晚上赴宴之事?”
魏友的話剛剛說完,他和黃軒兩人不由得相視一笑。
“正是此事,我看是酒無好酒宴無好宴啊!”
“我也有這種預感,但卻又沒什麽依據。兄台是不是發現什麽了呢?”
黃軒一邊在廳堂中踱著步子一邊說道:
“我卻是看出了些端倪,想這杜千戶在我們桃源村也住了些時日。與魏公子您和我都算的上相熟,但此番的拜帖卻不親自來送這就有些蹊蹺了。”
魏淵坐在太師椅上聽著黃軒的分析。
“確實如此,但有沒有可能是杜千戶太忙抽不出時間呢?”
“這個我倒也是想到了,於是這才提出要去親自會會使者。沒想到在使者的身上卻有了意外的收獲。”
聽到這魏淵一下子來了興致,他“噌”的從太師椅上站起來到了黃軒的身邊。
“兄台收獲了什麽?”
“我猜想此拜帖既然是以杜千戶的名義下的,那杜千戶一定對晚上宴會的事很了解。但他有可能礙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直接向我們傳遞一些信息,於是使者就成了他唯一聯係我們的途徑。”
緊接著黃軒把和使者之間的對話同魏淵又敘述了一遍。
“那使者叫什麽名字呢?”
“宋鴻。”
聽到黃軒口中說出的這個名字魏淵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道:
“哦!這下我懂了!果然是宴無好宴啊!虧得這杜千戶能想出這主意來。”
“嗬嗬,是啊!想必這杜千戶夾在護衛司和儀衛司之間也是很難做人吧!”
“哈哈哈”
廳堂內傳來了二人爽朗的笑聲,穿過雕刻精美的門窗蕩漾於蒼鬆翠柏之間久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