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十月,西安三邊總督大營。此刻賬外軍士林立,鎧甲在火把的映襯下寒光陣陣。不隻是軍賬外,軍帳內也是一派肅殺景象。
留著整齊的八字胡,臉色蒼白的洪承疇焦急的在營房內踱來踱去。他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因為眉頭的緊皺而顯的如同隻剩一條縫隙一般。帥台前半跪著的傳令官緊張的伏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一聲。這名跪在洪承疇麵前的傳令官自陝西巡撫孫傳庭的軍中而來,而且他剛剛帶來的是一個勝利的好消息。巡撫孫傳庭會同總兵左光先於陝西河南兩府交界處截殺李自成部,大敗之。“闖賊”李自成率流寇迴師東逃。可沒想到洪承疇聽到消息後不僅不喜,反而更加的焦急起來。營內的諸將也不明所以然的與傳令官一起看著洪承疇反常的舉動,此刻他們都在在等著洪大帥對下一步的行動下達部署指令。
“報!——”大營外突然傳來傳令官的喊聲!
“終於來了!”洪承疇停止了踱步,興奮而又緊張的盯著大帳的入口處。
來人撩衣跪倒,“拜見大帥!曹變蛟曹將軍有密信在此。”說罷那傳令官雙手高高舉過頭頂。洪承疇急忙一把抓過密信,片刻之後他“哈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成了!成了!”這位多次打敗李自成的三邊總督此時卻像個孩子一樣大笑著喊道!
“來啊!將這好消息與眾位將軍一同分享。”說罷洪承疇將信件交於了隨身的小校。小校將密信展開高聲朗讀道
“裨將變蛟急報:
遵洪都命於潼關設伏,“闖賊”申時至。裨將會同陝西巡撫孫傳庭四麵合圍將賊盡剿殺,“闖賊”僅帶十餘騎往西南逃出,變蛟已親自提兵追剿。”
“恭喜大帥,賀喜大帥!又是大功一件啊!”營中的眾位將軍紛紛跪拜以示祝賀。其實在他剛剛得到捷報之時內心的憂慮就在於怕孫傳庭搶走了所有的風頭,如果“闖賊”李自成就此被孫傳庭擒獲。那他這個三邊總督豈不是白白失去了一個建立不世功勳的機會?孫傳庭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圍剿流寇的戰鬥中獲得最後的勝利了!對於此次被孫傳庭搶了部分軍功一事洪承疇並不在意,對於這位與自己一同在黑水峪擒殺高迎祥的智將。洪承疇還是很有好感的。但身在官場是不可能無欲無求的,分功可以,但是如果被搶占了全部功勞任誰都是不會不在乎的。
沒能生擒或者截殺李自成雖然令他耿耿於懷,可想到至少此戰後陝西境內已經再無亂民,自己也實現了對於皇帝陛下的承諾還是令他緊張多日的心情大大的得到了緩解。
不日他洪承疇就將毫無後顧之憂的領軍前往京師馳援了,那東北滿人的騎兵威力固然很是難纏。但自己有親自訓練出的百戰之師“洪軍”與之相抗衡,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多虧了眾位將軍相助,本帥才能逢戰必勝啊~!”洪承疇朝眾人拱了拱手以示感謝。在一派熱烈的氣氛中,三邊總督府夜間燈火通明,絲竹管弦的樂器聲,歌舞的演奏聲與眾人的把酒言歡聲交相輝映。文武官員為了給洪承疇送行一個個早已喝的爛醉如泥。
在西安城東南三百多裏外有一座山名叫商洛山。這商洛山地處秦嶺之中,這是湖北府、河南府、陝西府三府交界之處。山高林密,地廣人稀,自古就是避亂求安之地。此時的商洛山密林中十幾個人影在快速的穿梭著,山下早已經被官軍的火把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官兵的叫喊聲與戰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與山下的喧鬧相比較,山上則顯的異常的安靜。隻有貓頭鷹偶爾的幾聲“咕咕”的叫聲在夜空中迴蕩。在山間中穿梭的這些人中,為首的一名漢子身材顯的甚為高大,寬寬的顴骨、長長的臉頰。此人正是“闖賊”李自成,剛剛他經曆的潼關一敗可以說是讓自己苦心經營了數年的部隊全軍覆沒了。
要不是侄兒李過和大將劉宗敏拚死護著他殺出重圍,可能自己就赴了當年的“闖王”高迎祥的後塵,被押解至京城淩遲處死了。眼下雖然困難,但隻要能躲過追兵。以自己“闖王”的威望休練整軍,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並非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他在心裏暗自為自己鼓勁!
李自成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魔力,不管遭遇什麽要的挫折,他總能樂觀積極的去麵對。而他這種情緒也常常能感染和帶動身邊的人。這一次也不例外,看到跟著自己的眾位弟兄一個個無精打采的樣子。他突然停住了腳步高聲喊道:
“前麵有一塊巨石,咱們暫且在那歇歇腳吧。”李自成用手裏的馬鞭指了指一塊平整的石頭。眾人在李自成生麵前起了一堆火後慢慢的圍坐了下來,一個個垂頭喪氣沒有了往日裏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勁。李自成提著鞭子指著周圍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笑罵道:
“你瞅瞅,你瞅瞅你們一個個的愁個啥子啊!一個個都成送列(都成什麽了)!老子媳婦都打沒了也沒你們這麽哭喪個臉子啊!”
周圍的弟兄有的聽了李自成的話不但沒有心情好轉,有的甚至低聲抽泣了起來。
“你們他娘的哭個球啊!哪個錘子再哭老子宰了他!”劉宗敏猛地跳了起來怒罵道,他的脾氣就是如此暴躁,稍有不如意便會對自己人大喊大罵起來。李自成隊伍裏的人甚至怕他更甚於怕李自成。果然,劉宗敏的怒罵止住了隊伍裏抽泣的哭聲,眾人沉默的坐在石頭上沒有了聲響。見此情景,突然一聲悠揚的陝北號子從李自成的口中唱了出來。
“一顆明珠臥滄海,
浮雲遮蓋棟梁才;
靈芝草倒被蒿蓬蓋,
聚寶盆千年土內埋。
懷中抱定山河柱,
走盡天下無處栽;
清早打糧倉未開,
赤手空拳轉迴來。
是古人都有興和敗,
難道我秦瓊運不來;
哪國煙塵犯地界,
皮褥雙鐧把馬排。
上陣殺得人幾個,
唐主爺聖旨降下來;
大小封個烏沙戴,
方顯秦瓊有奇才。
哎喲哎哎喲哎,哎來哎咳喲!”
李自成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長著連鬢的胡子。寬肩膀,顴骨隆起,高鼻梁,深眼窩,濃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視著遠方的夜空。整個人在火光的映襯下仿佛寺廟的金剛一般神氣莊嚴,顯得果敢堅毅。他的聲音洪亮而高遠,在寧靜的夜空中順著風飄揚到了遠方。
漸漸的獨唱變成了群唱,李自成部的兄弟大多都是陝北人。號子聲一起便勾起了他們對家鄉的無盡思鄉之情。李自成的聲音中充滿了自信與期望,不知不覺中這些圍坐在他身邊的弟兄們也漸漸恢複了生氣。一曲終了,眾人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沮喪。
李自成唱罷猛地站起身來說道“弟兄們,隻要咱們還活著,就一定能夠東山再起!定要攪他個天翻地覆來!”他就是有這種感染人的魔力,眾人齊刷刷的起身舉起手中的鋼刀高聲喊道:“誓死追隨闖王!誓死追隨闖王!”在夜空中喊聲久久的迴蕩不散。
眾人之所以對李自成如此信任和崇拜,與他卓越的指揮才能與果敢的決斷力是分不開的。
但此外還有一個眾人都知道的秘密,一個在李自成部廣為流傳的故事。
傳說李自成出生頭一天他的父親李守忠做了一個怪夢。夢見雲煙繚繞之中,有一神靈向他說道:“你命中會生貴子,本座已令破軍星作你的兒子,以後你更當誠心禮佛,仰載神恩。你之幼子,將來必有不可限量的前程,你應當好好撫養於他。去吧!”說罷,那身,神靈一揮袍袖,守忠從夢中驚醒,除了一身冷汗,心中兀自半信半疑,驚訝不已。第二天在李自成出生的李繼遷村中黃塵彌天、狂風大作。李守忠外出務農迴到自家破蔽的門口。李守忠遠遠聽到妻子呂氏撕心裂肺的嚎叫,不由得加緊了腳步。就在他推開院門的一刹那,一道如熾白光自南疾飛而至,猶如丈餘巨蟒直奔李家土屋,盤桓在窗前的一株老槐樹上。光焰射到窗欞上,猶如巨蟒的信子忽伸忽吐,形狀恐怖至極。李守忠驚的目瞪口呆,愣愣的站在那裏,一動也動不了。這時,那大蟒轉瞬間失了蹤跡,接著屋子裏傳來妻子尖銳的叫喊,再後麵是一片靜寂。李守忠吃了一驚,正要推門進屋,屋裏卻傳來了嬰兒洪亮的哭聲。這個孩子便是李自成,在他的家鄉陝西米脂縣李繼遷村這個故事被廣為流傳。這些跟著李自成起事的部下都堅信“闖王”就是真龍天子。隻要跟著“闖王”定會有一番作為的。這也是李自成在部隊中威信極高的原因之一。
而今天這樣一個淒冷的夜裏,在這商洛山的寒風中。圍繞在李自成身邊的十七人在跟著他高聲唱著號子時更是堅定了這一信念。他們一定會東山再起的!他們一定會將大明王朝攪個天翻地覆的!
留著整齊的八字胡,臉色蒼白的洪承疇焦急的在營房內踱來踱去。他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因為眉頭的緊皺而顯的如同隻剩一條縫隙一般。帥台前半跪著的傳令官緊張的伏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一聲。這名跪在洪承疇麵前的傳令官自陝西巡撫孫傳庭的軍中而來,而且他剛剛帶來的是一個勝利的好消息。巡撫孫傳庭會同總兵左光先於陝西河南兩府交界處截殺李自成部,大敗之。“闖賊”李自成率流寇迴師東逃。可沒想到洪承疇聽到消息後不僅不喜,反而更加的焦急起來。營內的諸將也不明所以然的與傳令官一起看著洪承疇反常的舉動,此刻他們都在在等著洪大帥對下一步的行動下達部署指令。
“報!——”大營外突然傳來傳令官的喊聲!
“終於來了!”洪承疇停止了踱步,興奮而又緊張的盯著大帳的入口處。
來人撩衣跪倒,“拜見大帥!曹變蛟曹將軍有密信在此。”說罷那傳令官雙手高高舉過頭頂。洪承疇急忙一把抓過密信,片刻之後他“哈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成了!成了!”這位多次打敗李自成的三邊總督此時卻像個孩子一樣大笑著喊道!
“來啊!將這好消息與眾位將軍一同分享。”說罷洪承疇將信件交於了隨身的小校。小校將密信展開高聲朗讀道
“裨將變蛟急報:
遵洪都命於潼關設伏,“闖賊”申時至。裨將會同陝西巡撫孫傳庭四麵合圍將賊盡剿殺,“闖賊”僅帶十餘騎往西南逃出,變蛟已親自提兵追剿。”
“恭喜大帥,賀喜大帥!又是大功一件啊!”營中的眾位將軍紛紛跪拜以示祝賀。其實在他剛剛得到捷報之時內心的憂慮就在於怕孫傳庭搶走了所有的風頭,如果“闖賊”李自成就此被孫傳庭擒獲。那他這個三邊總督豈不是白白失去了一個建立不世功勳的機會?孫傳庭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圍剿流寇的戰鬥中獲得最後的勝利了!對於此次被孫傳庭搶了部分軍功一事洪承疇並不在意,對於這位與自己一同在黑水峪擒殺高迎祥的智將。洪承疇還是很有好感的。但身在官場是不可能無欲無求的,分功可以,但是如果被搶占了全部功勞任誰都是不會不在乎的。
沒能生擒或者截殺李自成雖然令他耿耿於懷,可想到至少此戰後陝西境內已經再無亂民,自己也實現了對於皇帝陛下的承諾還是令他緊張多日的心情大大的得到了緩解。
不日他洪承疇就將毫無後顧之憂的領軍前往京師馳援了,那東北滿人的騎兵威力固然很是難纏。但自己有親自訓練出的百戰之師“洪軍”與之相抗衡,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多虧了眾位將軍相助,本帥才能逢戰必勝啊~!”洪承疇朝眾人拱了拱手以示感謝。在一派熱烈的氣氛中,三邊總督府夜間燈火通明,絲竹管弦的樂器聲,歌舞的演奏聲與眾人的把酒言歡聲交相輝映。文武官員為了給洪承疇送行一個個早已喝的爛醉如泥。
在西安城東南三百多裏外有一座山名叫商洛山。這商洛山地處秦嶺之中,這是湖北府、河南府、陝西府三府交界之處。山高林密,地廣人稀,自古就是避亂求安之地。此時的商洛山密林中十幾個人影在快速的穿梭著,山下早已經被官軍的火把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官兵的叫喊聲與戰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與山下的喧鬧相比較,山上則顯的異常的安靜。隻有貓頭鷹偶爾的幾聲“咕咕”的叫聲在夜空中迴蕩。在山間中穿梭的這些人中,為首的一名漢子身材顯的甚為高大,寬寬的顴骨、長長的臉頰。此人正是“闖賊”李自成,剛剛他經曆的潼關一敗可以說是讓自己苦心經營了數年的部隊全軍覆沒了。
要不是侄兒李過和大將劉宗敏拚死護著他殺出重圍,可能自己就赴了當年的“闖王”高迎祥的後塵,被押解至京城淩遲處死了。眼下雖然困難,但隻要能躲過追兵。以自己“闖王”的威望休練整軍,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並非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他在心裏暗自為自己鼓勁!
李自成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魔力,不管遭遇什麽要的挫折,他總能樂觀積極的去麵對。而他這種情緒也常常能感染和帶動身邊的人。這一次也不例外,看到跟著自己的眾位弟兄一個個無精打采的樣子。他突然停住了腳步高聲喊道:
“前麵有一塊巨石,咱們暫且在那歇歇腳吧。”李自成用手裏的馬鞭指了指一塊平整的石頭。眾人在李自成生麵前起了一堆火後慢慢的圍坐了下來,一個個垂頭喪氣沒有了往日裏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勁。李自成提著鞭子指著周圍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笑罵道:
“你瞅瞅,你瞅瞅你們一個個的愁個啥子啊!一個個都成送列(都成什麽了)!老子媳婦都打沒了也沒你們這麽哭喪個臉子啊!”
周圍的弟兄有的聽了李自成的話不但沒有心情好轉,有的甚至低聲抽泣了起來。
“你們他娘的哭個球啊!哪個錘子再哭老子宰了他!”劉宗敏猛地跳了起來怒罵道,他的脾氣就是如此暴躁,稍有不如意便會對自己人大喊大罵起來。李自成隊伍裏的人甚至怕他更甚於怕李自成。果然,劉宗敏的怒罵止住了隊伍裏抽泣的哭聲,眾人沉默的坐在石頭上沒有了聲響。見此情景,突然一聲悠揚的陝北號子從李自成的口中唱了出來。
“一顆明珠臥滄海,
浮雲遮蓋棟梁才;
靈芝草倒被蒿蓬蓋,
聚寶盆千年土內埋。
懷中抱定山河柱,
走盡天下無處栽;
清早打糧倉未開,
赤手空拳轉迴來。
是古人都有興和敗,
難道我秦瓊運不來;
哪國煙塵犯地界,
皮褥雙鐧把馬排。
上陣殺得人幾個,
唐主爺聖旨降下來;
大小封個烏沙戴,
方顯秦瓊有奇才。
哎喲哎哎喲哎,哎來哎咳喲!”
李自成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長著連鬢的胡子。寬肩膀,顴骨隆起,高鼻梁,深眼窩,濃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視著遠方的夜空。整個人在火光的映襯下仿佛寺廟的金剛一般神氣莊嚴,顯得果敢堅毅。他的聲音洪亮而高遠,在寧靜的夜空中順著風飄揚到了遠方。
漸漸的獨唱變成了群唱,李自成部的兄弟大多都是陝北人。號子聲一起便勾起了他們對家鄉的無盡思鄉之情。李自成的聲音中充滿了自信與期望,不知不覺中這些圍坐在他身邊的弟兄們也漸漸恢複了生氣。一曲終了,眾人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沮喪。
李自成唱罷猛地站起身來說道“弟兄們,隻要咱們還活著,就一定能夠東山再起!定要攪他個天翻地覆來!”他就是有這種感染人的魔力,眾人齊刷刷的起身舉起手中的鋼刀高聲喊道:“誓死追隨闖王!誓死追隨闖王!”在夜空中喊聲久久的迴蕩不散。
眾人之所以對李自成如此信任和崇拜,與他卓越的指揮才能與果敢的決斷力是分不開的。
但此外還有一個眾人都知道的秘密,一個在李自成部廣為流傳的故事。
傳說李自成出生頭一天他的父親李守忠做了一個怪夢。夢見雲煙繚繞之中,有一神靈向他說道:“你命中會生貴子,本座已令破軍星作你的兒子,以後你更當誠心禮佛,仰載神恩。你之幼子,將來必有不可限量的前程,你應當好好撫養於他。去吧!”說罷,那身,神靈一揮袍袖,守忠從夢中驚醒,除了一身冷汗,心中兀自半信半疑,驚訝不已。第二天在李自成出生的李繼遷村中黃塵彌天、狂風大作。李守忠外出務農迴到自家破蔽的門口。李守忠遠遠聽到妻子呂氏撕心裂肺的嚎叫,不由得加緊了腳步。就在他推開院門的一刹那,一道如熾白光自南疾飛而至,猶如丈餘巨蟒直奔李家土屋,盤桓在窗前的一株老槐樹上。光焰射到窗欞上,猶如巨蟒的信子忽伸忽吐,形狀恐怖至極。李守忠驚的目瞪口呆,愣愣的站在那裏,一動也動不了。這時,那大蟒轉瞬間失了蹤跡,接著屋子裏傳來妻子尖銳的叫喊,再後麵是一片靜寂。李守忠吃了一驚,正要推門進屋,屋裏卻傳來了嬰兒洪亮的哭聲。這個孩子便是李自成,在他的家鄉陝西米脂縣李繼遷村這個故事被廣為流傳。這些跟著李自成起事的部下都堅信“闖王”就是真龍天子。隻要跟著“闖王”定會有一番作為的。這也是李自成在部隊中威信極高的原因之一。
而今天這樣一個淒冷的夜裏,在這商洛山的寒風中。圍繞在李自成身邊的十七人在跟著他高聲唱著號子時更是堅定了這一信念。他們一定會東山再起的!他們一定會將大明王朝攪個天翻地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