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一年,明帝國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南召縣境內的秋平鄉。
晴朗的天空一片蔚藍,時不時有幾隻飛鳥滑翔而過;在飛鳥經過的地方就是秋平鄉南郊的一片空地。它的東側是一片密林,西方則是被稱為十字坡的小山。說是山,其實充其量隻能算是小山丘罷了。一條小河自西向東流過這片空地之前。
在通向鄉裏的小路上,一位身著青衣道袍,腳踏十方棉布,留著長長銀白色胡須的老者正在向田裏勞作的農戶高聲喊著話。
“請問!魏興周府上怎麽個走法?”這老者的聲音清亮而高亢。
正在勞作的農夫看問話人是位道士,不敢怠慢。急忙拿著鋤頭直起腰來迴答道
“道長隻需沿著此路進莊,看到一座門前有三顆桂樹的大宅院子就是魏府了。”農夫怕說的不甚明了又補充了一句“整個秋平鄉,道長您看到的最好的院子就是了,不會錯的。”
“謝過善信了!”那老道士輕抬拂塵行了一禮,農夫見狀慌忙鞠躬還禮,待他再抬頭時老道士已經不見了蹤跡。
“這八成是魏老爺請來給那瘋公子看病的。”農夫喃喃自語道。說著農夫抬眼往河岸旁的空地上遠遠望去。
在南郊的空地上有一塊平整的土地並沒有種植作物,它的大小有一個現在足球場般。此處以前也曾是沃野一片,但由於近幾年流寇時有侵擾;近莊的土地被破壞的很多,此處便是其中之一。
後來州府提倡地主鄉紳們團練鄉勇守衛鄉土,此地的主人魏府大老爺魏興周就將之開辟了出來用作鄉勇演習陣法,習武強身之地。
此時空地上聚集著不下五十多人,他們正在相互角鬥。在人群的中間,一名十七歲的少年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光著上身,結實的肌肉上滲滿了汗水,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澤。
少年有著精雕細琢菱角分明的容貌,細長的丹鳳眼內有著海水般深沉的黑色雙眸。雖然麵目生的清秀優雅,但桀驁的眼神中卻有著與年齡並不相稱的銳利與鋒芒。
他魁梧的身軀與身邊的人相較好似虎入羊群一般。隻見少年躲過對手迎麵打來的一拳,一個輕鬆的抓臂摔將對手製服在地;而後用雙腿夾住另一名對手的腳踝,整個身子順勢一滾。
被夾住腳踝的男子“哎呀!”一聲摔倒在地,少年麻利的站起身子,抬手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如王者般傲視著整個空場。
“快點,輸的每人五十個俯臥撐!”少年高聲的喊道。
那些在對戰中落敗的鄉勇一個個垂頭喪氣,自從魏府的少爺魏淵,也就是剛剛喊話的少年自創了一種體罰叫做俯臥撐後。這些鄉勇們每每聽到這個詞就頭疼,那群贏的人則一個個抱著肩膀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勝的人給我數好了!放水的要加倍處罰!”魏淵一邊喝著皮囊中的米酒,一邊發號著指令。空場上一片叫苦之聲。
魏淵痛快的喝了一大口米酒,酒水順著口邊滴漏了下來;自從擁有了新身份,魏淵最開心的事有兩件,一是他這霸氣的名字不用修改,第二就是能有一處地方肆意的揮灑汗水。
距離他“裸奔出世”已經過去了近三個月,魏淵對於自己的新身份還算滿意。但是明代傳統家族裏的條條框框圈的他很不自在。
所以一有機會,魏淵就會往這裏跑,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感覺。而且在這裏,他還有著一個管理職務,南召縣秋平鄉團練副使。魏淵很喜歡按照自己前世訓練傭兵組織的套路來練這些鄉勇們。
秋平鄉的鄉勇雖然被這位團練副使公子爺折磨的死去活來的,但還是很愛戴他的。魏淵是魏府三公子,以前他給人的感覺總是在埋頭讀書,不苟言笑。小小年紀便老氣橫秋,很是無趣。
但自從三個月前失足跌落山澗被人救迴後就性情大變了,雖說“裸奔風波”熱鬧一時。但從那之後,魏淵對人變得一點架子也沒有了,說話也不是之乎者也了,而是大家夥都能聽懂的大白話。
而且很多話往往不遵循禮法,多是一些大夥都聽不太懂的癡話瘋話。於是鄉裏便有傳言說魏府三公子被山鬼附體了,因此才會不講禮數的亂說話。
鄉勇們可不管什麽山鬼不山鬼,腦子正常不正常。他們在乎的隻是有口飯吃,家人能夠糊口而已。在這點上魏淵倒是很合他們的胃口,平日裏的操練苦是苦了點,但隻要能做的出色,這位公子是不會吝嗇賞錢的。因此鄉勇們對魏淵的命令都是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不敢違背。
魏淵用毛巾擦拭著身上的汗水,如今他對自己的身體十分的滿意,身體高大而結實。即使算不上是天生神力也可以說是勇武過人。對於擁有一身本領的魏淵來說,這副身體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就在演武場上鄉勇們熱火朝天的做著俯臥撐的時候,一名身著黑色短衫的魏府家丁飛奔而來。
“三公子!三公子!老爺命你快快迴府!”來人氣喘籲籲的對魏淵說道。魏淵將擦拭完汗水的毛巾撇給了身邊的鄉勇。
“知道了。”
整個校場瞬間安靜了下來,那些正在做著俯臥撐的人滿懷期待的希望魏淵快點離開。
魏淵接過家丁牽來的馬,一躍而上。他看了看正趴在地上做俯臥撐撐的人,用馬鞭指著他們笑罵道:
“別他娘的想偷懶!沒完成的繼續做完,舉報偷懶的賞銀一兩。”
說罷,驅馬一躍上了大道,疾馳而去。隻留下校場上鄉勇們麵麵相覷,而後又是一片叫苦之聲。
魏淵驅馬來到魏府正門前的三個桂樹下翻身下馬,早在一旁守候著的家丁接過了馬鞭和韁繩。魏淵拿過家丁遞上來的嶄新衣衫一邊走一邊換著衣服。全然不顧周圍人詫異的目光。
“老頭找我什麽事?”他隨口問道
“剛剛府上來了一位道士,而後老爺便差人去尋少爺了。”家丁一麵替魏淵收拾著衣物一麵小心的迴答著。
“道士?”魏淵突然停下了腳步,在一旁伺候的家丁一時沒反應過來拉著衣服一個踉蹌。將衣衫的一角撕了一道口子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那家丁急忙求饒道。說實在的,從21世紀迴去的魏淵很是不能理解這些做下人的一個個噤若寒蟬的表現。
平日裏他雖然也使自己保持著主人的威嚴,但可以照顧的時候魏淵總會去盡量的幫助一下這些下人們。魏淵剛想安慰一下這名手足失措的家丁。一個盛氣淩人的聲音傳了過來
“手下人毛毛躁躁的,這主子是怎麽當的。”
魏淵循聲望去原來是二哥魏狄。魏狄身穿著白色長衫,手裏拿著一把紙扇。約摸有二十歲左右的年齡,稀疏的八字胡被收拾的很是整齊。這魏狄模樣倒是俊朗,但麵龐煞白,臉上總是掛著一副鄙視他人的輕蔑笑意,更有一股讀書人的清高氣質一覽無餘。
魏淵隨意的抬抬手,算是行了禮數。
魏狄似答非答的“嗯”了一聲便與魏淵擦肩而過了。魏淵很清楚自己這位二哥瞧不起他,對於二哥的傲慢魏淵心裏是很清楚的。如果依著前世他的暴脾氣,早就打的這位二哥滿地找牙了。
他和魏狄雖然都是魏府的少爺,但在古代尊卑有序的社會裏地位是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明清時期是很講究出身的。二哥魏狄是魏興周正室李夫人所生,也就是所謂的嫡子。大哥魏祖和四弟魏明都是魏興周的側室薛氏所生,而魏淵的母親則是魏興周的通房丫鬟。
子憑母貴,按照出身而言魏淵是這四兄弟中最不受待見的一個;即使是出身如此卑微的母親也沒能陪伴魏淵多長的時間,在他七歲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
如今礙於身份,魏淵隻能不過多的去計較。而且為何這位二哥對自己如此充滿敵意也讓魏淵很是不解。
魏淵整理好衣服穿過前廳,到達了中堂。魏府是一座很是氣派的大宅院,光是從正門沿著中軸線穿過整座府苑至少也要花上一刻鍾的時間。魏淵第一次行走在這座府苑的時候著實是嚇了一大跳,當時他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如果這房要是拆遷的話,拆遷款是不是得以億為單位計算了。
魏府大門前的上馬石下馬石彰顯著府院主人的身份,高大的院牆上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整座院子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院主要是在魏淵祖父時期修建的。
魏淵的祖父魏允德金榜題名,於萬曆十五年高中進士。作為庶吉士出身的他來說,前途原本會是一片坦途;但由於在針對以故首輔張居正的問題上忤逆了萬曆皇帝,便早早的被外放地方為官。曆時十餘載在河南、山西多地為任知府之職。
魏允德卸任後返迴故裏南陽府南召縣,為安度晚年就興建了如今的魏府的前身。整個前院是三進出的大院子,左右廂房並立,正堂門前是一塊開闊地。入門處的石壁雕文牆使整個府院顯的莊重威嚴。
魏府後半部分是在魏淵的父親魏興周時修建的,說起這魏興周倒還有些不尋常的故事。魏興周在十九歲時便中了舉人,原本魏淵的祖父還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更進一步光耀門庭。
沒想到輕輕鬆鬆考上舉人的魏興周在殿試中屢屢受挫,由於年輕氣盛受不了如此打擊。一氣之下拒絕了候補官員的身份,棄官經商了。
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魏興周雖然在讀書方麵缺少一些天賦,但在經商上卻有著非凡的頭腦。魏興周獨到的經商理念手加上魏允德在官場上的人脈。不到幾年的時間,河南與湖北間的布匹生意往來就被魏興周給牢牢控製了。
麵對日益豐盈的庫存以及來往的應酬的需要,魏府在規模和層次上都已經難以滿足魏興周了。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魏府的後半部分開始了修建。
池塘花園,亭台樓閣,後院都是自成一套的小別院;各個院落以廊亭想通連,雕梁畫棟巧奪天工,獨具匠心引人入勝。整個後院的風格有別於前院的古板與威嚴,極盡享受奢華之風。
魏淵來到了位於前後兩院交接的大廳處,廳堂上橫掛著一副鑲著金框黑底的匾額。匾額上書“知行合一”四個鎏金大字,上麵的字為“心學”嫡派傳人王艮所書。
魏淵抬步進入了大廳內。“見過父親!”他收起了在府外時的散漫與痞氣,盡量讓自己顯得一本正經,對著父親行了禮。
魏興周雖然已經棄官經商了,但對於家教禮數方麵對自己的子女要求甚嚴。魏淵剛剛來到明代的時候沒少挨自己這位父親的訓斥。
魏興周輕輕的點了一下頭表示迴應並示意魏淵坐下講話。魏興周不到五十歲的年紀,身穿暗紅色的錦繡長衫。麵部顯的棱角分明,留著長長的山羊胡子。略有些發白的胡須被收拾的很是整潔。
他平日裏不苟言笑,魏淵也根本沒有多少機會能與他進行交流。在自己這位父親的身上魏淵深深的體會到了“代溝”的含義。對於這位一點“共同語言”都沒有的父親,平日裏他是能避則避。
入座後的魏淵注意到廳堂內與自己相向而坐的一位老道在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這老道精眸微閉,精光閃閃,眼神中一股沉穩,毫不避忌魏明直視的目光,盯著魏淵微微的笑;一手輕輕的捋著銀須。
魏淵先是一愣,半晌才發覺了自己的無禮,身子微微向前傾了傾就當是向老道行禮了。魏淵並沒有向自己的父親詢問眼前這位道長是何人,經過在魏府內幾個月的生活他漸漸適應了古人的規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既然自己的父親沒有介紹眼前的道長,就說明此人與自己無關,除了打個招唿外就沒有其他多說話的必要了。
可屋內稍顯異樣的氣氛還是讓魏淵不由得在心裏泛了嘀咕:“怎麽還有個老道在,自己這位父親大人到底是要鬧哪樣呢?”
晴朗的天空一片蔚藍,時不時有幾隻飛鳥滑翔而過;在飛鳥經過的地方就是秋平鄉南郊的一片空地。它的東側是一片密林,西方則是被稱為十字坡的小山。說是山,其實充其量隻能算是小山丘罷了。一條小河自西向東流過這片空地之前。
在通向鄉裏的小路上,一位身著青衣道袍,腳踏十方棉布,留著長長銀白色胡須的老者正在向田裏勞作的農戶高聲喊著話。
“請問!魏興周府上怎麽個走法?”這老者的聲音清亮而高亢。
正在勞作的農夫看問話人是位道士,不敢怠慢。急忙拿著鋤頭直起腰來迴答道
“道長隻需沿著此路進莊,看到一座門前有三顆桂樹的大宅院子就是魏府了。”農夫怕說的不甚明了又補充了一句“整個秋平鄉,道長您看到的最好的院子就是了,不會錯的。”
“謝過善信了!”那老道士輕抬拂塵行了一禮,農夫見狀慌忙鞠躬還禮,待他再抬頭時老道士已經不見了蹤跡。
“這八成是魏老爺請來給那瘋公子看病的。”農夫喃喃自語道。說著農夫抬眼往河岸旁的空地上遠遠望去。
在南郊的空地上有一塊平整的土地並沒有種植作物,它的大小有一個現在足球場般。此處以前也曾是沃野一片,但由於近幾年流寇時有侵擾;近莊的土地被破壞的很多,此處便是其中之一。
後來州府提倡地主鄉紳們團練鄉勇守衛鄉土,此地的主人魏府大老爺魏興周就將之開辟了出來用作鄉勇演習陣法,習武強身之地。
此時空地上聚集著不下五十多人,他們正在相互角鬥。在人群的中間,一名十七歲的少年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光著上身,結實的肌肉上滲滿了汗水,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澤。
少年有著精雕細琢菱角分明的容貌,細長的丹鳳眼內有著海水般深沉的黑色雙眸。雖然麵目生的清秀優雅,但桀驁的眼神中卻有著與年齡並不相稱的銳利與鋒芒。
他魁梧的身軀與身邊的人相較好似虎入羊群一般。隻見少年躲過對手迎麵打來的一拳,一個輕鬆的抓臂摔將對手製服在地;而後用雙腿夾住另一名對手的腳踝,整個身子順勢一滾。
被夾住腳踝的男子“哎呀!”一聲摔倒在地,少年麻利的站起身子,抬手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如王者般傲視著整個空場。
“快點,輸的每人五十個俯臥撐!”少年高聲的喊道。
那些在對戰中落敗的鄉勇一個個垂頭喪氣,自從魏府的少爺魏淵,也就是剛剛喊話的少年自創了一種體罰叫做俯臥撐後。這些鄉勇們每每聽到這個詞就頭疼,那群贏的人則一個個抱著肩膀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勝的人給我數好了!放水的要加倍處罰!”魏淵一邊喝著皮囊中的米酒,一邊發號著指令。空場上一片叫苦之聲。
魏淵痛快的喝了一大口米酒,酒水順著口邊滴漏了下來;自從擁有了新身份,魏淵最開心的事有兩件,一是他這霸氣的名字不用修改,第二就是能有一處地方肆意的揮灑汗水。
距離他“裸奔出世”已經過去了近三個月,魏淵對於自己的新身份還算滿意。但是明代傳統家族裏的條條框框圈的他很不自在。
所以一有機會,魏淵就會往這裏跑,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感覺。而且在這裏,他還有著一個管理職務,南召縣秋平鄉團練副使。魏淵很喜歡按照自己前世訓練傭兵組織的套路來練這些鄉勇們。
秋平鄉的鄉勇雖然被這位團練副使公子爺折磨的死去活來的,但還是很愛戴他的。魏淵是魏府三公子,以前他給人的感覺總是在埋頭讀書,不苟言笑。小小年紀便老氣橫秋,很是無趣。
但自從三個月前失足跌落山澗被人救迴後就性情大變了,雖說“裸奔風波”熱鬧一時。但從那之後,魏淵對人變得一點架子也沒有了,說話也不是之乎者也了,而是大家夥都能聽懂的大白話。
而且很多話往往不遵循禮法,多是一些大夥都聽不太懂的癡話瘋話。於是鄉裏便有傳言說魏府三公子被山鬼附體了,因此才會不講禮數的亂說話。
鄉勇們可不管什麽山鬼不山鬼,腦子正常不正常。他們在乎的隻是有口飯吃,家人能夠糊口而已。在這點上魏淵倒是很合他們的胃口,平日裏的操練苦是苦了點,但隻要能做的出色,這位公子是不會吝嗇賞錢的。因此鄉勇們對魏淵的命令都是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不敢違背。
魏淵用毛巾擦拭著身上的汗水,如今他對自己的身體十分的滿意,身體高大而結實。即使算不上是天生神力也可以說是勇武過人。對於擁有一身本領的魏淵來說,這副身體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就在演武場上鄉勇們熱火朝天的做著俯臥撐的時候,一名身著黑色短衫的魏府家丁飛奔而來。
“三公子!三公子!老爺命你快快迴府!”來人氣喘籲籲的對魏淵說道。魏淵將擦拭完汗水的毛巾撇給了身邊的鄉勇。
“知道了。”
整個校場瞬間安靜了下來,那些正在做著俯臥撐的人滿懷期待的希望魏淵快點離開。
魏淵接過家丁牽來的馬,一躍而上。他看了看正趴在地上做俯臥撐撐的人,用馬鞭指著他們笑罵道:
“別他娘的想偷懶!沒完成的繼續做完,舉報偷懶的賞銀一兩。”
說罷,驅馬一躍上了大道,疾馳而去。隻留下校場上鄉勇們麵麵相覷,而後又是一片叫苦之聲。
魏淵驅馬來到魏府正門前的三個桂樹下翻身下馬,早在一旁守候著的家丁接過了馬鞭和韁繩。魏淵拿過家丁遞上來的嶄新衣衫一邊走一邊換著衣服。全然不顧周圍人詫異的目光。
“老頭找我什麽事?”他隨口問道
“剛剛府上來了一位道士,而後老爺便差人去尋少爺了。”家丁一麵替魏淵收拾著衣物一麵小心的迴答著。
“道士?”魏淵突然停下了腳步,在一旁伺候的家丁一時沒反應過來拉著衣服一個踉蹌。將衣衫的一角撕了一道口子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那家丁急忙求饒道。說實在的,從21世紀迴去的魏淵很是不能理解這些做下人的一個個噤若寒蟬的表現。
平日裏他雖然也使自己保持著主人的威嚴,但可以照顧的時候魏淵總會去盡量的幫助一下這些下人們。魏淵剛想安慰一下這名手足失措的家丁。一個盛氣淩人的聲音傳了過來
“手下人毛毛躁躁的,這主子是怎麽當的。”
魏淵循聲望去原來是二哥魏狄。魏狄身穿著白色長衫,手裏拿著一把紙扇。約摸有二十歲左右的年齡,稀疏的八字胡被收拾的很是整齊。這魏狄模樣倒是俊朗,但麵龐煞白,臉上總是掛著一副鄙視他人的輕蔑笑意,更有一股讀書人的清高氣質一覽無餘。
魏淵隨意的抬抬手,算是行了禮數。
魏狄似答非答的“嗯”了一聲便與魏淵擦肩而過了。魏淵很清楚自己這位二哥瞧不起他,對於二哥的傲慢魏淵心裏是很清楚的。如果依著前世他的暴脾氣,早就打的這位二哥滿地找牙了。
他和魏狄雖然都是魏府的少爺,但在古代尊卑有序的社會裏地位是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明清時期是很講究出身的。二哥魏狄是魏興周正室李夫人所生,也就是所謂的嫡子。大哥魏祖和四弟魏明都是魏興周的側室薛氏所生,而魏淵的母親則是魏興周的通房丫鬟。
子憑母貴,按照出身而言魏淵是這四兄弟中最不受待見的一個;即使是出身如此卑微的母親也沒能陪伴魏淵多長的時間,在他七歲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
如今礙於身份,魏淵隻能不過多的去計較。而且為何這位二哥對自己如此充滿敵意也讓魏淵很是不解。
魏淵整理好衣服穿過前廳,到達了中堂。魏府是一座很是氣派的大宅院,光是從正門沿著中軸線穿過整座府苑至少也要花上一刻鍾的時間。魏淵第一次行走在這座府苑的時候著實是嚇了一大跳,當時他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如果這房要是拆遷的話,拆遷款是不是得以億為單位計算了。
魏府大門前的上馬石下馬石彰顯著府院主人的身份,高大的院牆上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整座院子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院主要是在魏淵祖父時期修建的。
魏淵的祖父魏允德金榜題名,於萬曆十五年高中進士。作為庶吉士出身的他來說,前途原本會是一片坦途;但由於在針對以故首輔張居正的問題上忤逆了萬曆皇帝,便早早的被外放地方為官。曆時十餘載在河南、山西多地為任知府之職。
魏允德卸任後返迴故裏南陽府南召縣,為安度晚年就興建了如今的魏府的前身。整個前院是三進出的大院子,左右廂房並立,正堂門前是一塊開闊地。入門處的石壁雕文牆使整個府院顯的莊重威嚴。
魏府後半部分是在魏淵的父親魏興周時修建的,說起這魏興周倒還有些不尋常的故事。魏興周在十九歲時便中了舉人,原本魏淵的祖父還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更進一步光耀門庭。
沒想到輕輕鬆鬆考上舉人的魏興周在殿試中屢屢受挫,由於年輕氣盛受不了如此打擊。一氣之下拒絕了候補官員的身份,棄官經商了。
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魏興周雖然在讀書方麵缺少一些天賦,但在經商上卻有著非凡的頭腦。魏興周獨到的經商理念手加上魏允德在官場上的人脈。不到幾年的時間,河南與湖北間的布匹生意往來就被魏興周給牢牢控製了。
麵對日益豐盈的庫存以及來往的應酬的需要,魏府在規模和層次上都已經難以滿足魏興周了。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魏府的後半部分開始了修建。
池塘花園,亭台樓閣,後院都是自成一套的小別院;各個院落以廊亭想通連,雕梁畫棟巧奪天工,獨具匠心引人入勝。整個後院的風格有別於前院的古板與威嚴,極盡享受奢華之風。
魏淵來到了位於前後兩院交接的大廳處,廳堂上橫掛著一副鑲著金框黑底的匾額。匾額上書“知行合一”四個鎏金大字,上麵的字為“心學”嫡派傳人王艮所書。
魏淵抬步進入了大廳內。“見過父親!”他收起了在府外時的散漫與痞氣,盡量讓自己顯得一本正經,對著父親行了禮。
魏興周雖然已經棄官經商了,但對於家教禮數方麵對自己的子女要求甚嚴。魏淵剛剛來到明代的時候沒少挨自己這位父親的訓斥。
魏興周輕輕的點了一下頭表示迴應並示意魏淵坐下講話。魏興周不到五十歲的年紀,身穿暗紅色的錦繡長衫。麵部顯的棱角分明,留著長長的山羊胡子。略有些發白的胡須被收拾的很是整潔。
他平日裏不苟言笑,魏淵也根本沒有多少機會能與他進行交流。在自己這位父親的身上魏淵深深的體會到了“代溝”的含義。對於這位一點“共同語言”都沒有的父親,平日裏他是能避則避。
入座後的魏淵注意到廳堂內與自己相向而坐的一位老道在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這老道精眸微閉,精光閃閃,眼神中一股沉穩,毫不避忌魏明直視的目光,盯著魏淵微微的笑;一手輕輕的捋著銀須。
魏淵先是一愣,半晌才發覺了自己的無禮,身子微微向前傾了傾就當是向老道行禮了。魏淵並沒有向自己的父親詢問眼前這位道長是何人,經過在魏府內幾個月的生活他漸漸適應了古人的規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既然自己的父親沒有介紹眼前的道長,就說明此人與自己無關,除了打個招唿外就沒有其他多說話的必要了。
可屋內稍顯異樣的氣氛還是讓魏淵不由得在心裏泛了嘀咕:“怎麽還有個老道在,自己這位父親大人到底是要鬧哪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