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既想要利用孩子來鬥燈,又捨不得花錢買大的,怪不得他們輸。
夏小曲讓潘青青買了一筐糖站在門外,他鬥哭一個小孩兒青青就發一塊糖,把那群孩子哄得笑臉盈盈直冒鼻涕泡,紛紛拎著燈往家跑去。
得了燈又吃了糖,他們別提多高興了,自覺地在家附近走走逛逛,驅蟲害。
迎燈前半個時辰,天寶樓的夥計用推車推來架子,要裝盒子燈。
夥計指著一旁的老人,道:「郎君,這是一會兒迎燈要用的,掌櫃的說今年是麵館第一次迎燈,得弄好才行,這位老師傅是做慣了盒子燈的,保管不會有什麽問題。」
夏小曲對他點了點頭,然後給青青使了眼色,青青便揣著一封紅包上前遞給了老師傅,圖個喜氣。
盒子燈一共十層,程天石說要十全十美,每一層的造型圖案都不一樣,大多選自燈會上少見的一些巨型燈籠,而最後一層則是他特意讓老師傅照著麵館的樣子做的。
麵館迎燈結束,大家都趕上來祝賀,那些鬥輸了的店家則不太服氣,有人小聲嚷嚷著:「這錢都讓他們一家人給賺了。」
夏小曲愣了一下,並沒有太過在意,他還得趕去天寶樓迎燈呢。
今年天寶樓用的是樹燈,高十丈,用了三萬盞小燈,天寶樓的夥計加短工用了整整十日的時間,直到今晚才弄好,沒有點燃的時候小燈全都聚合起來的,等到了迎燈的時候,點燈人會站在天寶樓上麵操控著天燈點燃樹燈最頂端,這需要點燈人很熟練才行。
隨著第一盞燈被點亮,其餘小燈會依次,卻又在極短的時間裏驟然散開亮起,就如同一朵巨大的火花在夜空中綻放。
「火樹銀花,流光溢彩,天寶迎燈,納福招財!」包山站在一旁大聲吆喝。
夏小曲站在門口仰頭看燈,旁邊是他的天石和小苕兒,舅舅和嫂子用手指著討論哪個方位看燈才好看又方便。
赤秋鎮幾乎大半的人都跑這裏來了,無人在意角落裏有個斷腿的男子坐在背簍裏,旁邊站著一個麵容滄桑的娘子。
「倉兒,咱迴家吧。」柯娘子聲音很輕,像是怕嚇著他一樣。
斷腿的夏倉緊緊抓著背簍邊緣,咬著牙,額頭青筋暴起,怒氣沖沖滿臉怨恨,死死地盯著那邊熱鬧的一幕。
*
正月十六清早,五姑父得知吳湘月已經迴洛城以後氣得在家裏發飆,同五姑狠狠吵了一架,還差點動手,五姑氣急了,奔出家門去嚷嚷著要和離。
夏小曲和程天石在家裏忙著給兒子縫製小被子,小苕兒會爬了,也特別喜歡爬,夫夫倆就商議著扯幾塊綿軟的布,往裏塞點棉花,縫好以後鋪在地上讓他盡情地爬。
五姑和五姑父的事兒傳到他們耳朵裏的時候已經鬧開了,等他們匆匆趕去看見的就是兩人在家門口鬧,周圍的鄰居都在看笑話,馬郎君也厚著臉皮在一旁拱火。
「我弟弟一家都將親事給說出去了,現在死丫頭跑了,這讓人上哪兒說理去啊,明明都答應了卻整這齣,嘖嘖。」
五姑氣得指著他罵:「你別在這兒陰陽怪氣,我們家沒答應這事兒,你們自己死皮賴臉的要談,還跑去外邊宣揚,丟了臉活該,和我們家湘月半點關係沒有。」
夏小曲跑上前去扶著五姑給她順心口,怕她一口氣噎著了,程天石擠過人群將擋路的馬郎君拽了出去,站在五姑父麵前道:「人是我送走的,有什麽氣沖我來,別同我五姑吵吵。」
麵對人高馬大又年輕氣壯的程天石,五姑父明顯有些打怵,但還是壯著膽子道:「天石啊,那湘月的婚事畢竟是我們吳家的家事,你姓程,不好插手吧?」
「湘月是我妹妹,她不想嫁誰也不能強迫她,哪怕她一輩子不嫁人又怎麽樣,我們夫夫自會養她,五姑父,你若是覺得不妥,那就隻能按五姑說的辦了,你們和離,所有家產都留給你,五姑隻要湘月。」
五姑在一旁抹淚,「對,和離,我不要錢,我隻要湘月。」
吳鳳光原本在鎮上做活,是程天石給他找的路子,但是接到曾珍托人捎去的消息後又急忙趕迴來,等他到的時候正巧聽見他爹娘說和離的事,便上前表態:「爹,如果你答應和離,那我也要分家,你自己過去吧。」
按理說吳老大家這一支就他一個兒子,要分家是肯定不可能的,但吳鳳光說得決絕,五姑父心裏害怕,就不敢再提和離的事,更不敢提湘月的婚事。
一旁觀望許久的吳老二見狀,忽然跳出來大喊:「大哥,你可不能糊塗啊,他們這一家人明擺著是嚇唬你,要拿捏你呢,你就這樣被嚇唬住了還算什麽男人。」
當初五姑父聽了田郎君的話在開祠堂審馬郎君那天將吳老二給摁住了,後麵好長一段時間兄弟倆都如仇人一般,沒想到現在吳老二倒是又替他哥著想起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真是兄弟情深呢。
五姑父耳根子又軟了,開始搖擺不定,既想讓湘月嫁過去,又害怕真的妻離子散,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程天石見他那樣覺得奇怪,從小到大五姑和他也吵過幾次架,但每次一說和離他就怕了,不敢再堅持,怎麽這迴那麽有種了?
事出反常必有貓膩,程天石給夏小曲使了個眼色,他去趕走那些看熱鬧的人,夏小曲則拉著五姑迴屋。
吳鳳光見狀也拽著他爹往迴走,道:「家裏的事關起門來不能說嗎,非得鬧到全村都知道,讓大家笑話我們家,笑話湘月嗎?」
夏小曲讓潘青青買了一筐糖站在門外,他鬥哭一個小孩兒青青就發一塊糖,把那群孩子哄得笑臉盈盈直冒鼻涕泡,紛紛拎著燈往家跑去。
得了燈又吃了糖,他們別提多高興了,自覺地在家附近走走逛逛,驅蟲害。
迎燈前半個時辰,天寶樓的夥計用推車推來架子,要裝盒子燈。
夥計指著一旁的老人,道:「郎君,這是一會兒迎燈要用的,掌櫃的說今年是麵館第一次迎燈,得弄好才行,這位老師傅是做慣了盒子燈的,保管不會有什麽問題。」
夏小曲對他點了點頭,然後給青青使了眼色,青青便揣著一封紅包上前遞給了老師傅,圖個喜氣。
盒子燈一共十層,程天石說要十全十美,每一層的造型圖案都不一樣,大多選自燈會上少見的一些巨型燈籠,而最後一層則是他特意讓老師傅照著麵館的樣子做的。
麵館迎燈結束,大家都趕上來祝賀,那些鬥輸了的店家則不太服氣,有人小聲嚷嚷著:「這錢都讓他們一家人給賺了。」
夏小曲愣了一下,並沒有太過在意,他還得趕去天寶樓迎燈呢。
今年天寶樓用的是樹燈,高十丈,用了三萬盞小燈,天寶樓的夥計加短工用了整整十日的時間,直到今晚才弄好,沒有點燃的時候小燈全都聚合起來的,等到了迎燈的時候,點燈人會站在天寶樓上麵操控著天燈點燃樹燈最頂端,這需要點燈人很熟練才行。
隨著第一盞燈被點亮,其餘小燈會依次,卻又在極短的時間裏驟然散開亮起,就如同一朵巨大的火花在夜空中綻放。
「火樹銀花,流光溢彩,天寶迎燈,納福招財!」包山站在一旁大聲吆喝。
夏小曲站在門口仰頭看燈,旁邊是他的天石和小苕兒,舅舅和嫂子用手指著討論哪個方位看燈才好看又方便。
赤秋鎮幾乎大半的人都跑這裏來了,無人在意角落裏有個斷腿的男子坐在背簍裏,旁邊站著一個麵容滄桑的娘子。
「倉兒,咱迴家吧。」柯娘子聲音很輕,像是怕嚇著他一樣。
斷腿的夏倉緊緊抓著背簍邊緣,咬著牙,額頭青筋暴起,怒氣沖沖滿臉怨恨,死死地盯著那邊熱鬧的一幕。
*
正月十六清早,五姑父得知吳湘月已經迴洛城以後氣得在家裏發飆,同五姑狠狠吵了一架,還差點動手,五姑氣急了,奔出家門去嚷嚷著要和離。
夏小曲和程天石在家裏忙著給兒子縫製小被子,小苕兒會爬了,也特別喜歡爬,夫夫倆就商議著扯幾塊綿軟的布,往裏塞點棉花,縫好以後鋪在地上讓他盡情地爬。
五姑和五姑父的事兒傳到他們耳朵裏的時候已經鬧開了,等他們匆匆趕去看見的就是兩人在家門口鬧,周圍的鄰居都在看笑話,馬郎君也厚著臉皮在一旁拱火。
「我弟弟一家都將親事給說出去了,現在死丫頭跑了,這讓人上哪兒說理去啊,明明都答應了卻整這齣,嘖嘖。」
五姑氣得指著他罵:「你別在這兒陰陽怪氣,我們家沒答應這事兒,你們自己死皮賴臉的要談,還跑去外邊宣揚,丟了臉活該,和我們家湘月半點關係沒有。」
夏小曲跑上前去扶著五姑給她順心口,怕她一口氣噎著了,程天石擠過人群將擋路的馬郎君拽了出去,站在五姑父麵前道:「人是我送走的,有什麽氣沖我來,別同我五姑吵吵。」
麵對人高馬大又年輕氣壯的程天石,五姑父明顯有些打怵,但還是壯著膽子道:「天石啊,那湘月的婚事畢竟是我們吳家的家事,你姓程,不好插手吧?」
「湘月是我妹妹,她不想嫁誰也不能強迫她,哪怕她一輩子不嫁人又怎麽樣,我們夫夫自會養她,五姑父,你若是覺得不妥,那就隻能按五姑說的辦了,你們和離,所有家產都留給你,五姑隻要湘月。」
五姑在一旁抹淚,「對,和離,我不要錢,我隻要湘月。」
吳鳳光原本在鎮上做活,是程天石給他找的路子,但是接到曾珍托人捎去的消息後又急忙趕迴來,等他到的時候正巧聽見他爹娘說和離的事,便上前表態:「爹,如果你答應和離,那我也要分家,你自己過去吧。」
按理說吳老大家這一支就他一個兒子,要分家是肯定不可能的,但吳鳳光說得決絕,五姑父心裏害怕,就不敢再提和離的事,更不敢提湘月的婚事。
一旁觀望許久的吳老二見狀,忽然跳出來大喊:「大哥,你可不能糊塗啊,他們這一家人明擺著是嚇唬你,要拿捏你呢,你就這樣被嚇唬住了還算什麽男人。」
當初五姑父聽了田郎君的話在開祠堂審馬郎君那天將吳老二給摁住了,後麵好長一段時間兄弟倆都如仇人一般,沒想到現在吳老二倒是又替他哥著想起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真是兄弟情深呢。
五姑父耳根子又軟了,開始搖擺不定,既想讓湘月嫁過去,又害怕真的妻離子散,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程天石見他那樣覺得奇怪,從小到大五姑和他也吵過幾次架,但每次一說和離他就怕了,不敢再堅持,怎麽這迴那麽有種了?
事出反常必有貓膩,程天石給夏小曲使了個眼色,他去趕走那些看熱鬧的人,夏小曲則拉著五姑迴屋。
吳鳳光見狀也拽著他爹往迴走,道:「家裏的事關起門來不能說嗎,非得鬧到全村都知道,讓大家笑話我們家,笑話湘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