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新鮮的感受,倘若不能及時記錄,就會被時間沖淡。
所以遲絳總是端著相機, 身子扭成奇異的形狀, 隻為拍到一個好看的畫麵。在她的鏡頭裏,聞笙越來越愛笑, 她的笑容也和沿途的風景一樣,愈發開朗起來。
在故事的最開始,她也許是在膚淺地喜歡著聞笙的相貌,喜歡她的喜歡她亮閃閃的學霸光環,或是喜歡她舉手投足間的從容。
但現在, 她從取景器裏看見聞笙被風吹亂的髮絲,看見她白皙皮膚被太陽曬得泛紅, 又看見她張開雙臂擁抱大漠風聲的背影。
終於可以從內心確認,她摯愛的是聞笙身體裏始終蓬勃的生命力。
拍攝視頻的時候,她記起來, 在高一和祝羽捷閑談時,她也想像過和聞笙出遊的場景, 在她的想像裏,「那畫麵拍下來一定和綠茶一樣清新。」
但現在,她們已經趟著泥濘翻過幾座險山, 置身曠野麵朝著雪山唿喊。遲絳意識到,自己終於可以丟棄過度曝光的青春濾鏡。
體驗過橫衝直撞的自由, 便不會再一味想要綠茶宣揚的歲月靜好。
遲絳放下手裏的相機,走到聞笙的身側,與她並肩站著。
僅僅是站在大地上,以沉默的方式共同凝視著遠方,也足夠她們劇烈地感受到彼此相互支撐的精神能量。
衣服上已經沾了太多風沙,擦過衣服的濕巾都會變成黑色。髮型也並不能總是保持蓬鬆,冒雨推車前行的那段路,她們一隊人累得表情都猙獰。
咬牙切齒堅持的樣子也許並不好看,但她們都知道,費勁吧啦努力的樣子真的足夠可愛。
同桌是坐在身邊見證所有狼狽瞬間的人。遲絳總是為此慶幸,在其她人說起「我很喜歡聞笙」的時候,她總能比別人找出幾倍多的理由來喜歡聞笙。
就算是吃醋,她也在醋罈子裏暗戳戳得意。
很多人都喜愛聞笙的冷淡孤傲,但她知道聞笙會模仿著小貓的語氣寫一封暖暖的信;也有很多人都以為聞笙性格平淡如水,隻有她反覆見證過聞笙傲嬌的小脾氣。
畢業那天,聞笙告訴她「你認識的我和實際的我也許很不一樣」,遲絳當時還不能解出其中深意。
直到她視野裏第一次出現巍峨雪山,看見聞笙的背影鑲嵌在雪山與荒野之間時,她才明白真實的聞笙有多精彩。
是讓她忍不住追趕背影,想要永遠與她比肩而立的摯友。
在遇到聞笙以前,遲絳總是得過且過,在課堂上睡得歡實,對未來沒有規劃。好像是從坐到聞笙身邊開始,她才在與聞笙的較量中挖掘出自己的潛力。
如果不是聞笙堅持替她輔導功課,鼓勵她參賽,也許就沒有那一次成功的話劇展演,也不會有後來參加藝考的決心。
如果不是和聞笙暗中較著勁學習,高三時就不會有紮實的基礎,也許早就在模擬考的失利中崩潰。
是一路有聞笙陪在身旁,她才有機會考到夢寐以求的專業。
所以遲絳搭著聞笙的肩膀,輕聲地說:「謝謝你,帶我看這些風景。」
不止是眼前的風光。
*
在路上遇到知名的博主,採訪時候,博主問了個很難迴答的問題:
「你們最珍貴的信仰是什麽?」
她們對視一下,不約而同迴答:「是勇氣啊。」
在當代社會裏,聰明、睿智、高情商、華麗麗的履歷或者光鮮外表總是備受矚目,萬人推崇。
但許多人都忘記了,作為人類,要真的想淋漓盡致地體驗生活,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被稱為「勇氣」的東西。
可是「勇」字總是被男生霸占著,一個人叫張勇或王勇,就總會被默認為男性。「勇」字的刻板印象裏似乎還帶著魯莽,連帶著「勇敢」的品質也被人有意無意忽略。
但「勇敢」恰恰是女性成長史裏最重要的品質。
聞笙最慶幸的,不是自己有多聰明、有多努力,而是慶幸自己的勇敢。
行駛在公路上,戴著那頂深藍色的頭盔,她發自內心地微笑,為自己心中未曾磨滅的勇氣而微笑。
笑自己在明知愛情不可求的年代裏勇敢地相信愛情,笑自己勇敢地逃出媽媽的掌控,踏上一條在幻想裏走過無數次的公路。
去拉薩的路很遠,遠到像天方夜譚。
直到她們真的發動車子,踏上征程,又覺得拉薩其實並不遙遠。
拉薩向來被認為是神秘的信仰之地,路上充滿朝聖者。有數不清的自駕者,摩旅者,也不乏騎行者,徒步者。
其中最虔誠的,是朝拜者。她們一路跪行朝拜到拉薩,膝蓋磨皮,掌心結痂,衣衫全是殘破的,麵容溫和而虔誠。
而令人震撼的是,當有人問起「為何要到拉薩」,她們的答案是:「為了和平。」
聽到答案的那個時刻,她們先是詫異,然後眼淚不自覺地落下來。
在信仰之地,淚水總是不受控製。原來世上真的有一種愛是無私的,跪行千裏的執念,是為了人類無災難。
作為旁觀者的作者,實在難用三言兩語寫清楚她們在漫長的旅途中學會了什麽、收穫了什麽。也許,隻有她們自己才知道完整的答案,而那份完整的答案,又需要在漫長的餘生裏去書寫。
但可以確定的是,除了那些過分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樂觀想像,她們也遇到了無數與現實息息相關的問題。
所以遲絳總是端著相機, 身子扭成奇異的形狀, 隻為拍到一個好看的畫麵。在她的鏡頭裏,聞笙越來越愛笑, 她的笑容也和沿途的風景一樣,愈發開朗起來。
在故事的最開始,她也許是在膚淺地喜歡著聞笙的相貌,喜歡她的喜歡她亮閃閃的學霸光環,或是喜歡她舉手投足間的從容。
但現在, 她從取景器裏看見聞笙被風吹亂的髮絲,看見她白皙皮膚被太陽曬得泛紅, 又看見她張開雙臂擁抱大漠風聲的背影。
終於可以從內心確認,她摯愛的是聞笙身體裏始終蓬勃的生命力。
拍攝視頻的時候,她記起來, 在高一和祝羽捷閑談時,她也想像過和聞笙出遊的場景, 在她的想像裏,「那畫麵拍下來一定和綠茶一樣清新。」
但現在,她們已經趟著泥濘翻過幾座險山, 置身曠野麵朝著雪山唿喊。遲絳意識到,自己終於可以丟棄過度曝光的青春濾鏡。
體驗過橫衝直撞的自由, 便不會再一味想要綠茶宣揚的歲月靜好。
遲絳放下手裏的相機,走到聞笙的身側,與她並肩站著。
僅僅是站在大地上,以沉默的方式共同凝視著遠方,也足夠她們劇烈地感受到彼此相互支撐的精神能量。
衣服上已經沾了太多風沙,擦過衣服的濕巾都會變成黑色。髮型也並不能總是保持蓬鬆,冒雨推車前行的那段路,她們一隊人累得表情都猙獰。
咬牙切齒堅持的樣子也許並不好看,但她們都知道,費勁吧啦努力的樣子真的足夠可愛。
同桌是坐在身邊見證所有狼狽瞬間的人。遲絳總是為此慶幸,在其她人說起「我很喜歡聞笙」的時候,她總能比別人找出幾倍多的理由來喜歡聞笙。
就算是吃醋,她也在醋罈子裏暗戳戳得意。
很多人都喜愛聞笙的冷淡孤傲,但她知道聞笙會模仿著小貓的語氣寫一封暖暖的信;也有很多人都以為聞笙性格平淡如水,隻有她反覆見證過聞笙傲嬌的小脾氣。
畢業那天,聞笙告訴她「你認識的我和實際的我也許很不一樣」,遲絳當時還不能解出其中深意。
直到她視野裏第一次出現巍峨雪山,看見聞笙的背影鑲嵌在雪山與荒野之間時,她才明白真實的聞笙有多精彩。
是讓她忍不住追趕背影,想要永遠與她比肩而立的摯友。
在遇到聞笙以前,遲絳總是得過且過,在課堂上睡得歡實,對未來沒有規劃。好像是從坐到聞笙身邊開始,她才在與聞笙的較量中挖掘出自己的潛力。
如果不是聞笙堅持替她輔導功課,鼓勵她參賽,也許就沒有那一次成功的話劇展演,也不會有後來參加藝考的決心。
如果不是和聞笙暗中較著勁學習,高三時就不會有紮實的基礎,也許早就在模擬考的失利中崩潰。
是一路有聞笙陪在身旁,她才有機會考到夢寐以求的專業。
所以遲絳搭著聞笙的肩膀,輕聲地說:「謝謝你,帶我看這些風景。」
不止是眼前的風光。
*
在路上遇到知名的博主,採訪時候,博主問了個很難迴答的問題:
「你們最珍貴的信仰是什麽?」
她們對視一下,不約而同迴答:「是勇氣啊。」
在當代社會裏,聰明、睿智、高情商、華麗麗的履歷或者光鮮外表總是備受矚目,萬人推崇。
但許多人都忘記了,作為人類,要真的想淋漓盡致地體驗生活,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被稱為「勇氣」的東西。
可是「勇」字總是被男生霸占著,一個人叫張勇或王勇,就總會被默認為男性。「勇」字的刻板印象裏似乎還帶著魯莽,連帶著「勇敢」的品質也被人有意無意忽略。
但「勇敢」恰恰是女性成長史裏最重要的品質。
聞笙最慶幸的,不是自己有多聰明、有多努力,而是慶幸自己的勇敢。
行駛在公路上,戴著那頂深藍色的頭盔,她發自內心地微笑,為自己心中未曾磨滅的勇氣而微笑。
笑自己在明知愛情不可求的年代裏勇敢地相信愛情,笑自己勇敢地逃出媽媽的掌控,踏上一條在幻想裏走過無數次的公路。
去拉薩的路很遠,遠到像天方夜譚。
直到她們真的發動車子,踏上征程,又覺得拉薩其實並不遙遠。
拉薩向來被認為是神秘的信仰之地,路上充滿朝聖者。有數不清的自駕者,摩旅者,也不乏騎行者,徒步者。
其中最虔誠的,是朝拜者。她們一路跪行朝拜到拉薩,膝蓋磨皮,掌心結痂,衣衫全是殘破的,麵容溫和而虔誠。
而令人震撼的是,當有人問起「為何要到拉薩」,她們的答案是:「為了和平。」
聽到答案的那個時刻,她們先是詫異,然後眼淚不自覺地落下來。
在信仰之地,淚水總是不受控製。原來世上真的有一種愛是無私的,跪行千裏的執念,是為了人類無災難。
作為旁觀者的作者,實在難用三言兩語寫清楚她們在漫長的旅途中學會了什麽、收穫了什麽。也許,隻有她們自己才知道完整的答案,而那份完整的答案,又需要在漫長的餘生裏去書寫。
但可以確定的是,除了那些過分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樂觀想像,她們也遇到了無數與現實息息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