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其實有點怪,語重心長的是女兒,啞口無言的是長輩。
那晚過後,聞錦坐在自己的房間,一夜未眠。她仍然想不通,女兒怎麽一下子變成今天這樣子,像躲避一個仇人一樣避開自己。
天一大亮,她動身去了醫院,想要從心理醫生那裏多了解些情況。
在把情況詳實交代給醫生後,她卻聽見醫生對自己說:
「我的建議是,您也做一下下麵的檢查,也許對情況更有幫助。」
十幾項檢查,一排排小房間。聞錦拿著單子跟著流程做完了一項項檢查,其間無數次揣測著女兒是以何種心情應對這些問題和測驗。
醫院裏人聲嘈雜,候診室站滿了形形色色的人。她拿著厚厚一疊檢查結果走近診室,又與醫生交談了一陣子。
最後,她聽見了那串「審判」:
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
她忘了自己是怎麽走出醫院大門的,隻記得那天天氣陰沉,空氣冷颼颼的。
十幾年來,她第一次打心底裏覺得自己做錯了。
*
「現在,聞笙想要做什麽,就隨她去吧,小孩是有分寸的,她們比我們想像得要成熟。」餐桌上,聞錦語氣隨和,「趁成績沒有出來,散散心總是好的。」
「你倒是真想的開。」蘇栩笑笑,「不過也好,兩個小孩互相幫襯,總歸是安全些。我還是放心不下,想要開車在臨近地方跟著,不到必要時候不打擾她們。你也別坐火車折騰了,和我一起?」
「那就一起。」聞錦點頭,「費用我會照常付給你。」
蘇栩客氣地應了句「好」,低頭拿起手機,發消息給遲絳:
「西藏也是媽媽時候嚮往的地方,祝賀你勇敢,祝願寶貝開心。」
第72章
這趟旅行已經在聞笙頭腦中預演了很多遍。
早在高一地理課上看見遲絳異想天開撰寫環遊世界規劃的時候, 聞笙就想過在未來某天把這一切變成現實。
即便遲絳當年大手一揮把旅行首站設成了月球,交通工具規劃是駱駝、魔毯和碰碰車,聞笙也並未覺得她不切實際。
在壓力值爆表的時候, 聞笙其實喜歡拄著下巴聽遲絳手舞足蹈說些天馬行空的幻想。
她總是淺淺笑著, 放任自己躲藏到遲絳構建的想像世界。心裏默默計算乘過山車飛往月球所需的動能,計算冰薄荷牛奶湖泊的麵積。
很偶爾的,也會計量唿吸的頻率, 推算愛情的深淺。
而聞笙心底裏最期待的, 卻還是一場摩托車旅行。
她對摩托的著迷不亞於對物理的迷戀。精密機械,發動機的轟鳴, 流線型車身設計,摩托車是最野性的藝術品,也是承載她自由幻想的寄託物。
聞笙心裏的那輛摩托是文學和物理的糾纏,也是刺破日常生活邊緣的一柄利刃。
而二手市場上待售的摩托,則像是一塊兒沉睡著的, 又夢想著完成使命的生鏽廢鐵。
聞笙也有做大英雌的願望,覺得自己有義務解救一塊不甘心躺平的廢鐵。
磨損的車輪也足夠帶自己疾馳著逃離城市, 駛過暴曬或漆黑的無人之境,最終臥倒於荒漠,或沉浮於湖泊。
*
現在, 她真的如願以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摩托車。摩托車的大名叫聞不到, 小名叫遲不到。聽也聽不清的召喚,和遲遲到不了的遠方。
聞笙把車身擦得鋥亮。正午的太陽下,那泛著光澤的紅黑色金屬外殼, 在聞笙眼中卻仿佛透明玻璃殼。
比起欣賞車子的塗漆,她更樂意花心思琢磨車子的內部構造。
喜歡觀察齒輪咬合的形態。
堅硬的, 緊密的聯結。為了一個模糊的目的,相互依存著,磨合著,永遠不知倦的。像她和她。
聞笙扶穩車身,低笑了笑,轉動鑰匙、踩下腳踏板、握緊把手啟動車子。
她的起步從不急切,總是緩慢提檔,再以最平穩的姿態行駛入灰黑色公路。
車子與人都情緒穩定,反而讓她們透露出一種平靜的瘋感,比急吼吼轟一腳油門咆哮著賺迴頭率的毛愣機車帥氣得多。
抵達驛站的時候,遲絳已經背著那熟悉的黃色背包等她了。
一行人簡單寒暄,互換了聯繫方式。隊伍裏全部是女生,領隊的騎手已經有二十年經驗,在318公路還破破爛爛的時候就已經自駕環遊了中國。
領隊摘了手套,和大家重新強調注意事項,也預警了種種風險。她上來便給摩拳擦掌的車隊澆了盆冷水,「按照往年經驗,八個人一起出發,也許留到最後的隻有三個人,兩個人,也可能全隊都中途放棄。」
「不知道大家因為什麽做出出發的決定,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團結地抵達終點,完成人生裏很重大的一次挑戰。
但有些話必須說明白:生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保住生命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可以明白嗎?」
她的表情有些沉重,目光逐個掃過隊員,與隊員用眼神一一確認。
方才還鬆散著嬉笑的一群人,也一下子被她目光震懾到,挺直腰背嚴肅起來。
遲絳輕攥了攥聞笙的手,似是在同她重申生命的珍重。她側目看向聞笙,發現聞笙也正含著笑意看向自己。
內心無端地甜了一下。像白砂糖化開在西紅柿切片上,一顆心紅撲撲又甜滋滋的。
她們圍桌坐下來吃了頓涮鍋,領隊笑著調侃:「多吃點牛肉,嘿,尤其是你們倆小孩兒,敞開了吃,路上才好有力氣。」
那晚過後,聞錦坐在自己的房間,一夜未眠。她仍然想不通,女兒怎麽一下子變成今天這樣子,像躲避一個仇人一樣避開自己。
天一大亮,她動身去了醫院,想要從心理醫生那裏多了解些情況。
在把情況詳實交代給醫生後,她卻聽見醫生對自己說:
「我的建議是,您也做一下下麵的檢查,也許對情況更有幫助。」
十幾項檢查,一排排小房間。聞錦拿著單子跟著流程做完了一項項檢查,其間無數次揣測著女兒是以何種心情應對這些問題和測驗。
醫院裏人聲嘈雜,候診室站滿了形形色色的人。她拿著厚厚一疊檢查結果走近診室,又與醫生交談了一陣子。
最後,她聽見了那串「審判」:
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
她忘了自己是怎麽走出醫院大門的,隻記得那天天氣陰沉,空氣冷颼颼的。
十幾年來,她第一次打心底裏覺得自己做錯了。
*
「現在,聞笙想要做什麽,就隨她去吧,小孩是有分寸的,她們比我們想像得要成熟。」餐桌上,聞錦語氣隨和,「趁成績沒有出來,散散心總是好的。」
「你倒是真想的開。」蘇栩笑笑,「不過也好,兩個小孩互相幫襯,總歸是安全些。我還是放心不下,想要開車在臨近地方跟著,不到必要時候不打擾她們。你也別坐火車折騰了,和我一起?」
「那就一起。」聞錦點頭,「費用我會照常付給你。」
蘇栩客氣地應了句「好」,低頭拿起手機,發消息給遲絳:
「西藏也是媽媽時候嚮往的地方,祝賀你勇敢,祝願寶貝開心。」
第72章
這趟旅行已經在聞笙頭腦中預演了很多遍。
早在高一地理課上看見遲絳異想天開撰寫環遊世界規劃的時候, 聞笙就想過在未來某天把這一切變成現實。
即便遲絳當年大手一揮把旅行首站設成了月球,交通工具規劃是駱駝、魔毯和碰碰車,聞笙也並未覺得她不切實際。
在壓力值爆表的時候, 聞笙其實喜歡拄著下巴聽遲絳手舞足蹈說些天馬行空的幻想。
她總是淺淺笑著, 放任自己躲藏到遲絳構建的想像世界。心裏默默計算乘過山車飛往月球所需的動能,計算冰薄荷牛奶湖泊的麵積。
很偶爾的,也會計量唿吸的頻率, 推算愛情的深淺。
而聞笙心底裏最期待的, 卻還是一場摩托車旅行。
她對摩托的著迷不亞於對物理的迷戀。精密機械,發動機的轟鳴, 流線型車身設計,摩托車是最野性的藝術品,也是承載她自由幻想的寄託物。
聞笙心裏的那輛摩托是文學和物理的糾纏,也是刺破日常生活邊緣的一柄利刃。
而二手市場上待售的摩托,則像是一塊兒沉睡著的, 又夢想著完成使命的生鏽廢鐵。
聞笙也有做大英雌的願望,覺得自己有義務解救一塊不甘心躺平的廢鐵。
磨損的車輪也足夠帶自己疾馳著逃離城市, 駛過暴曬或漆黑的無人之境,最終臥倒於荒漠,或沉浮於湖泊。
*
現在, 她真的如願以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摩托車。摩托車的大名叫聞不到, 小名叫遲不到。聽也聽不清的召喚,和遲遲到不了的遠方。
聞笙把車身擦得鋥亮。正午的太陽下,那泛著光澤的紅黑色金屬外殼, 在聞笙眼中卻仿佛透明玻璃殼。
比起欣賞車子的塗漆,她更樂意花心思琢磨車子的內部構造。
喜歡觀察齒輪咬合的形態。
堅硬的, 緊密的聯結。為了一個模糊的目的,相互依存著,磨合著,永遠不知倦的。像她和她。
聞笙扶穩車身,低笑了笑,轉動鑰匙、踩下腳踏板、握緊把手啟動車子。
她的起步從不急切,總是緩慢提檔,再以最平穩的姿態行駛入灰黑色公路。
車子與人都情緒穩定,反而讓她們透露出一種平靜的瘋感,比急吼吼轟一腳油門咆哮著賺迴頭率的毛愣機車帥氣得多。
抵達驛站的時候,遲絳已經背著那熟悉的黃色背包等她了。
一行人簡單寒暄,互換了聯繫方式。隊伍裏全部是女生,領隊的騎手已經有二十年經驗,在318公路還破破爛爛的時候就已經自駕環遊了中國。
領隊摘了手套,和大家重新強調注意事項,也預警了種種風險。她上來便給摩拳擦掌的車隊澆了盆冷水,「按照往年經驗,八個人一起出發,也許留到最後的隻有三個人,兩個人,也可能全隊都中途放棄。」
「不知道大家因為什麽做出出發的決定,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團結地抵達終點,完成人生裏很重大的一次挑戰。
但有些話必須說明白:生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保住生命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可以明白嗎?」
她的表情有些沉重,目光逐個掃過隊員,與隊員用眼神一一確認。
方才還鬆散著嬉笑的一群人,也一下子被她目光震懾到,挺直腰背嚴肅起來。
遲絳輕攥了攥聞笙的手,似是在同她重申生命的珍重。她側目看向聞笙,發現聞笙也正含著笑意看向自己。
內心無端地甜了一下。像白砂糖化開在西紅柿切片上,一顆心紅撲撲又甜滋滋的。
她們圍桌坐下來吃了頓涮鍋,領隊笑著調侃:「多吃點牛肉,嘿,尤其是你們倆小孩兒,敞開了吃,路上才好有力氣。」